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在外企工作一年的几点体会(共含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evi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待遇:最先说的就是待遇,大的外企公司薪水绝对值都不错,也不会出现克扣四险一金的问题。一般都是13个月的薪水,年终根据你的performance,会有一定的奖金,但额度有限。各个公司的财政结算日期都不太一样,所以加薪水的日子都不太一样,但应该至少每年会有一次,也是根据综合评定以及公司的效益,3%-10%?反正我们这儿是。基本都没有加班费,晚上加班到一定的时间会有务餐补助和报销打车费,更好一点的公司,会每个月都发一定的餐饮费用,免税的。中秋节这样的节日都会有月饼发,生日的时候会有一份礼物;据说婚丧嫁娶的时候公司也会有一定的表示,不多,千八百块的样子。还有其他性质的福利,包括健身俱乐部的卡、商业保险,一年会有几次郊游、聚餐的team building,各个公司不太一样,但都会有。
2.工作强度:很多人都不太注重这个,不过这是我当时挺关注的。我从头到尾都不认为工作是我生活的全部,它不过是我养家糊口的工具,所以我不打算把自己的精力都付诸在上面,简单说,我不想要太累的工作。大多数外企都不打卡,也就是说工作时间比较弹性,9点钟上班,但大家大都会9:30甚至10:30左右到,基本不会影响你的performance,因为老板也许来得更晚。因为没有加班费,所以大多数人都会准时下班,当然各个公司不太一样,很多公司的人都习惯加班,不过我所在的公司,大多数人会在18:00左右撤退。午休的时间也不太固定,大概从11:30开始,到13:30左右吧。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周末不会加班的,老板要求加班的话,通常要提前说明会给加班费还是多给一天年假,而且会有餐补和交通费报销。如果不给加班费也不给年假的话,可以选择拒绝加班,我们试过,行得通,呵呵,也许是运气好吧……所有的法定假日全都休,有的公司圣诞节还会再休息一天。
3.培训:很多外企都不提供集中的大范围的培训,而是把它融在工作中。据说前几年一入职就被送到美国英国培训,现在通信业年景太差了,基本不用做梦,不可能的。想得到在学校时候那样的系统培训基本没可能,都是在实战中积累。听以前在国企工作的同事说,这方面很多大国企做的特别的好,很系统很集中很全面的培训,真的是把你当成什么都不会开始教授。而在外企,这方面很残忍,就是把不会水的你直接推到水里,扔个你几个文档看,也不给你讲,然后就会冒出一个人来辅导你,其实就是讲一下平时工作的环境和流程,然后你就开始工作了!如果自学能力或者适应能力相对薄弱一点的DDMM们,选择外企前要三思……
4.归属感:单单说说这个词,可能我没在国企待过,我真的不太能体会这个词。外企里的确分化的很厉害,外国人即使是外国籍的中国人,地位比较高,一个土著想升职概率很特别的低。即使升职,到lead基本也就差不多了,想做到manager,除了实力还需要绝对的好运气和机会!所以,雄心勃勃的人不太适合到外企工作,一定会受挫,你会看到一群技术奇烂的人在你头上作威作福(国企也这样吧?只不过国企里欺负你的人是中国人,外企里欺负你的是中国人和外国人?)我自我感觉外企比较适合没啥雄心壮志,就想赚一点小钱,让自己尽可能过的开心一点的小人物,的确,我们都是小人物(唉,有点堕落哈,别介意……)你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自己是一个螺丝钉。我反正从来没有哪个瞬间感觉这个公司是我的,也只在年会的时候才感觉到我是公司的一分子,呵呵……
5.英语:不好意思,在外企工作就不可能不说这个。外企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BT,我们只是所有的工作邮件必须用英文,在IM说工作相关的事情用英文,在有老外的会议上用英文,私下里没人说英语的。你会看到很多技术牛人、老板英语都不是很好,但是,但是如果你想进外企,你的英语最好好一些,至少要好于面试你的人,不然一定会扣你的分的。我当时面试,技术背景比较淡薄,就是英语还算厉害,至少把面试官唬过去了,才算是幸运过关……这里俺还忍不住澄清一件事情,很多人反映在外企工作的人,总是说话带英文字,特别烦人!是的,我也曾经很BS这一点,觉得那些人在炫耀,其实……误会了!在外企工作,很多时候和工作相关的词或者话都是用英语描述的,习惯成自然,在脱口而出的一瞬间,你直觉就会说出那个单词而不是一个中国字。即使是那些英语很烂,都不能完整说出一句话的外企人士,都会有这样的下意识。我和GG都在外企工作,我们交流的时候觉得非常自然,可在给别人讲我们的工作的时候,就特别别扭,我们一边说话,一边在心里把那些词翻译成中文,小心翼翼,就怕让人家误会……所以以后有机会和在外企工作的人说话的时候,他偶尔蹦出几个词,千万别怪他,那是下意识,绝对和崇洋媚外,和那些海归故意夹词没关系!
我不知道大家还想知道什么了……上面似乎还是偏心的说了不少外企的好话,因为尽管我吃了不少的苦也有很多的委屈,当初还拒掉了一个很好的航天部offer,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吧……
大四女生外企求职经历:适合我的工作在哪里?
放寒假了,应届毕业生开始进入求职调整期,可以有时间对求职经历进行一番总结,1月24日,上海大学某学院大四女生C小姐来编辑部讲述了求职的烦恼和困惑:“进入1月份,已有一半同班同学落实了工作单位,我属于还没有明确‘方向’的另一半。去年起,我已面试了10多家企业,实习了3家,其中有两家企业愿意录用我,但我觉得不太适合自己而放
弃了。正如人们常说的:找工作不难,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很难……”
遭遇尴尬:“意大利说不说法语?”
我是上海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去年下半年起,我在参加实习的同时开始寻找工作机会,并在求职过程中遭遇了一些困惑。
第一大困惑是一些面试官的素质实在不敢恭维,我有过几次“受困”于面试官尴尬问题的经历。一次是应聘一家香港公司,面试时HR一本正经地问:“可不可以问你的属相是什么?”我如实回答后,HR又问:“你的血型是什么?”一个人的属相和血型与工作能力有什么必然联系呢?我表面上没有流露出疑惑和不满,可心里却很不以为然,对这家公司的信心也大为动摇了。
还有一次是和几位同学在人才交流会上应聘一家贸易公司。现场收简历的女HR听说一位男同学有驾驶执照,居然问:“我们公司缺少一名驾驶员,你来做怎么样?”让本科生去当驾驶员,暴露出这位女HR根本没有识人的能力。她了解到我懂法语后,问了一个很离谱的问题:“你知道意大利说不说法语?”这个问题让我哭笑不得,不知如何回答。她又提出要考察我的英语水平,我便用英语作了自我介绍,她面无表情地听着,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好!改天约你来公司面试。”我敢断定她一句也没听懂。
小企业的HR如此,有些大公司的HR也不见得比他们更好。某世界500强企业的HR就以态度生硬而在大学生中颇有“口碑”。他们要求应聘者有上海户口,有位外地生源的男同学应聘这家公司,HR听说他没有上海户口,竟然说:“我们公司的员工要有上海户口,因为有人认为外地人素质比较差……”
我也曾应聘过这家公司。HR要我做自我介绍,刚说了没几句,HR就眉头一皱,不耐烦地打断我说:“我知道了,你说的.简历上都有了,请你讲点新鲜的。”态度粗鲁,实在是缺乏涵养。
面试官代表企业形象,面试官如果表现出的素质较差,会使企业形象受损,使应聘者对企业信心大打折扣。
回味愉悦:“有机会好好‘修理’你”
高素质的HR还是有的。1月份,我就经历了一次迄今为止最为愉快的面试,
这是一家美国独资贸易公司,刚成立不久,规模也不大。我应聘外销员。面试时HR一对二,还有一位应聘者是另一所大学的男生。
HR是位穿着打扮很随意的中年人,他的开场白是:“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公司最普通的员工。”一句话就拉近了我们和他的距离。面试时他始终脸带微笑,显得轻松自如,和我们交谈时就像是朋友聊天,而不像有些面试官那样古板冷漠。
这家公司主要做纺织产品的对外贸易。我问:“我不是读纺织专业的,会不会有影响呢?”他回答:“这和读不读纺织专业没有关系。假设有家美国企业要订购一批杯子,让你们在上海、北京和广州的3家供应商中选择一家,你们将怎样进行商务谈判?”我和那个男生按照书本上的知识各自拟订了一套方案,HR听后笑道:“这是纸上谈兵。我教你们一个方法:先和最不可能成功的企业谈,最后和最有可能成功的企业谈。”他解释:“你们不了解杯子的行情。先和最不可能成功的企业谈,从对方那里摸清杯子的行情,在和最有可能成功的企业谈判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一席话令我们大为叹服。外销究竟应该怎么做,读了几年书都没有真正弄明白,被他几句话就点通了。我们不断受到他的点拨,他见我们频频点头、若有所思,说:“昨天我和几位同学面试,他们记了很多笔记。”
他见我自信而又能言善辩,还喜欢标新立异,便指着边上的男生问:“你是不是故意要和他的观点岔开?”我说:“我倒不是故意这样做。而是不喜欢重复别人讲过的观点。”他说:“我的个性和你很像,每次开会发言,别人讲过的我就不会去重复。”
他大部分问题都针对我发问,我和他越聊越有共同语言,当然他总是比我看得更深、更远。他见我不但性格外向开朗,还有点咄咄逼人,便开导我:“有时候更需要深藏不露。”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有机会我要好好‘修理’你。”面试进行了2个半小时,结束前他说:“公司本来是要招男生的,我觉得如果女生很优秀也可以啊!你英语很好,月底美国老板来上海,请他和你面试。”
一位高素质的HR,一次最愉快的面试,我期待着下一轮的面试通知。
反思求职:“进跨国公司也要有关系?”
春节前如果能被这家公司录用,第一份工作也就尘埃落定了。大学生最关注工作问题,我们几个女生寝室 “卧谈”话题最集中的也还是工作。
这几年大学生找工作难,拥有在校生数量最多且大部分是上海生源的上海大学受到了特别 “关注”。其实,上海大学是第一批招生的高校,在上海几十所高校中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绝大部分毕业生找工作是不成问题的。但正如人们常说的,找工作不难,找适合的工作很难,我的情况也许就是如此。同时,这也是很多非名校本科生的苦恼,可能有些代表性吧。
我的心与你同在电气运行工作体会
我爱久泰一提到久泰,它的博大精深,广阔深邃就让我感到震撼,记得刚到久泰的时候,“高新科技,创造未来”“绿色能源,造福人类”的两个巨大标语首先显现在我的面前,不知不觉的我就从心里喜欢上这个陌生而又亲切的地方―久泰。转眼间来到久泰工作快三年了,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尤其是安全,更是深入我的心里。因为从开始我就知道这是一个化工企业,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效益。我从工厂的各个标语到久泰报纸上的安全专版,以及经历的每年两次的安全专版,都认真的`学习着,我喜欢安全,不仅仅是公司的规定,更重要的是安全让我觉得自己更安全!作为一名普通的久泰员工,我工作的岗位是电气运行,在平凡的岗位上每天都在重复的干着同样的工作,也许会感到厌烦,但我始终相信,能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坚持住的人就是不平凡的人,我一直在向这个方向努力,慢慢的我从烦躁中走出来,是因为我看到了我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我岗位,化工上的罗茨风机,压缩机就没法正常运行,如果没有这个岗位,公司的效益就会受到影响。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慢慢的我喜欢上了我这个岗位。作为一名电气运行工人,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巡检,巡检一次最少需要半个多小时,在别的人眼里看来,这好像就是在“游山玩水,四处观光”,但是有谁会想到,其中的危险呢,面对这10kv的电压设备,如果要不小心触上,估计这辈子是不能再巡检了,看似轻松的背后也蕴藏着危险和汗水。虽然有危险,但是心里还是很满足,因为我们如果保证了用电的安全就可以让其他人更安全,想想这些,心里也是蛮高兴的啊!也许你听说过有人在酒店里走路撞到玻璃上的事情,但是在久泰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虽说化工厂的粉尘很多,但是当你进入厂区的时候,除了机器正常的轰鸣声能证明这是化工厂外,绿绿的草坪,明亮的窗户,整洁的路面,分明向世人展示这是座“花园工厂”。就是在生产任务重,工期紧的情况下,环境依然秀美,说来不怕你笑话,我就是其中一个撞玻璃的人。不是我故意的,使我们的玻璃太亮了,我真的没法想到那门上有玻璃。,久泰能源以中国能源的身份在新加坡成功上市,令所有久泰人为之骄傲,我更为自己是一名久泰人而兴奋不已。几年来,久泰的项目一个接一个,久泰的成就更是锦上添花,企业的利润多了,员工的腰包鼓了。企业的兴隆我们看在眼里,久泰的恩惠记在心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有激动的泪水,因为我深爱着这片绿色的土地!”我是久泰人,我热爱久泰!
★ 外企一周实习体会
★ 工作一年自我鉴定
★ 工作一年总结
★ 在外企的面试经历
★ 工作体会
★ 教师工作一年总结
★ 新教师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