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的“编年史”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carriechen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老妈的“编年史”(共含5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arrieche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老妈的“编年史”

篇1:老妈的“编年史”

老妈的“编年史”

古有《春秋》、《资治通鉴》等编年体史书,而今,我家也有了“编年史”――《风云往忆》!此书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我八十有二的老妈!

老妈出身名门闺秀祖父一代在当时都是显赫高官,自从“下嫁”父亲后,母亲便丢了大家闺秀的“范儿”,而与农民出身的父亲过起了吃糠咽莱、春种秋收的农家生活。因为从小读过书,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老妈自成家后,便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年轻那会儿,老妈和父亲在荒岗上贪黑起早,披星戴月地垦荒,在蒿草连天、沙尘飞扬的荒郊盖起了三间草房,建了一个躬耕垄田、自给自足的田园农家。大哥和我,就出生在这个草房中。生产队那会儿,要强的老妈和村中的男劳动力一道,下地锄草、施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饱尝了劳动的艰辛与甘甜。尽管老妈和父亲没日没夜地劳作可家里依然收入可怜。好在老妈持家有道,因此这个五口之家总算没饿着。这些年来,老妈一手操持家务,一手撰写日记,至今已写生活日记三十多本了。

进入晚年后,老妈突然萌发了整理日记的念头。此举得到了家人的一致赞成,家里迅速成立了以老妈为组长的“日记整理委员会”,并制定出了具体的工作日程:将老妈的多年日记,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出来,每页日记内容由老妈回忆填充、拓展,力求事件记得丰满全面,有声有色,语言平实流畅,叙事生动翔实――要知道,这不单单是老妈的个人日记,还是我家的“发展史”呢!待日记全部整理完毕后,再编印成书。老妈还给日记取名《风云往忆》。

《风云往忆》工程量浩大,因此家人不得不全员上阵,分兵把口,各司其责。老妈每天逐页翻阅过往日记,然后逐日回忆当时发生的.事件。家人担心老妈累着,便采取了老妈口述、家人执笔的方法。一件件往事在老妈和家人的眼前“晒幸福”般地逐一展现开来,那里面既有老妈和父亲的甜蜜爱情轶事――这可是老妈从未向我们透露过的“独家揭秘”,也有家人为追求幸福生活而付出的种种艰辛,如“1992年5月2日,家里买了10只小兔,预计半年后可出栏,能赚40块钱,可以给小三(指我)买个新书包了……”,更有家人点点滴滴的成就,如“9月3日,小三当选班长,并在开学典礼上表态发言”、“老钱(指我父亲)被村里推选为村路维修工程监督员,这是全家第一个‘官儿’”。家人在整理日记过程中,一边感慨着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一边体味着世事的风云变幻、酸甜苦辣,内心深处一次次地被震撼着、感动着。

老妈虽然年事已高,可忆起往事来,却是记忆力惊人!家人只要说出某年某日的某件事来,老妈便能如数家珍般地讲起当时的情形和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如1975年村里迎来第一批城市“知青”,1981年11月生产队解体,1982年春分田到户等等,老妈都用激昂的语调,翔实的叙述,为家人描绘出一幅幅社会发展的“连续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的发展,从一个侧面诠释着和记录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从这个意义上,《风云往忆》的整理与出版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晃《风云往忆》已整理70多万字了,足够出个“上下册”了。最近,大哥一直在联系出版事宜;而老妈,则戴着老花镜,一遍遍逐字逐句地校对着书稿。老妈说:不仅要为自己、为家庭负责,更要为社会、为历史负责!

预祝老妈的“编年史”早日出版!

篇2:江南春的暴富编年史

盛大陈天桥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上海滩传奇快速扩张的张力:在上海这片土地上,七十年代生人的青年们正在新兴行业中不断收获的巨大成功,

美国时间7月13日,身为陈天桥好友的江南春紧随其后,在短短3年中带领自己一手创办的分众传媒,问鼎纳斯达克,再次谱写了一个白手起家的神话般传奇。按照17美元的股票发行价,拥有分众传媒百分之三十多股份的江南春,其今日之身价足以列入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如今,上市后的江南春并没有更多的喜悦,被同事们称为工作狂的他依然忙碌,每天睡眠4-5个小时。下班后,回到仁恒滨江花园那250多平米的豪宅中,江南春还是不忘打电话,听取各地经理们的汇报。在这个250多平米的家中,江除了在自己的卧室睡觉外,他甚至不知道其他的四五个房间中都放置了什么东西,那些房间只有我妈知道都堆放了什么。

是什么让这个生于1973年、和众人一样普通的地道上海人,白手起家,创造了这样的奇迹?他的背后拥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

1991 因160元债务闯入广告业

1991年,年仅18岁的江南春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刚进大学的江南春,为了满足自己早日独立的愿望,开始琢磨怎样让自己挣点钱,这样才能长时间不用回家听父母的唠叨。大一7元钱两个小时的家教已经无法满足江日常的开销。

和大多数上海本地人一样,江的父母也是工薪阶层,父亲做财务会计,而母亲还曾成功地经营过一家小型便利店。

大二上学期,为了还清为竞选校学生会主席而向同学借的160元债务,已是校学生会主席的江,逮着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一个名为上海亚太影视公司的企业,来学校招业务员,每月300元工资,这对于当时还是学生的江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为了赚钱还债,江开始了他的第一份推销员的工作。一个月后,招来的30名业务员只留下了两名,江南春是其中的一位。当时是卖东方电视台一个叫东视旋律的节目广告,我一个月能做好几个客户。我的业绩相当不错,到1993年的时候,我一个人大概做了公司1/3的营业额,约150万元。

初次推销的经验,江南春经常重复。当时主要做的是商业方面的广告,而那时上海新的商业街淮海路刚刚修建,我就去横扫淮海路,一家一家拜访。刚开始几个月我仅做销售,后来我就开始做全案了,自己当导演,自己写广告剧本,自己出创意,自己拍,也自己卖广告。

凭着这样的干劲,不久后,江南春就成为这家公司的二老板。

但生性好强的江南春并不想一直打工。1994年2月,尚在就读大三的江开始自己创业;同7月,江与包括香港的永怡集团在内的几个伙伴合资,注册成立永怡传播,注册资金100万元。这是一家以创意为主的广告代理公司。1995年,公司成功获得无锡的街边灯箱广告项目。

同年,因负责无锡项目的公司合伙人从永怡分离,而香港永怡集团也因自身经营问题撤资,永怡传播遭受大的股权变动,业务也面临诸多挑战和调整。

从这以后的近7年时间里,江南春把自己的生活与永怡完全地融为一体。

1995 结识IDG传媒集团

虽然1995年公司的年营业额已达到500万元左右,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中型的广告公司,而公司在上海也有了许多的广告客户,包括联想等。但因为公司没有核心的大客户和业务,没有一个核心的产业可以依托,加之公司遭遇的股权变动,作为创始人的江南春清醒地认识到,此时的永怡,这样发展下去,会产生许多的问题。

在这时,为了给想独立的无锡项目融资,江南春他们找到着名的IT传媒集团IDG.意想不到的是,因政策的限制,外资不允许进入中国广告业。项目没谈成,而江本人却与IDG传媒集团结下不解之缘。

此时已经敏锐察觉IT业在不久的未来将成长为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的江南春,没有放过这样的机缘巧合。1月1日,江南春进入IDG传媒集团,为他们筹办上海办事处;永怡自然地成为IDG传媒业务最主要的广告代理商。,永怡全年的收入达到五六千万元,这几乎占据了上海IT广告业95%的份额。说起这些,江南春感到无比的自豪。

但超级垄断也让永怡的发展遭遇瓶颈,在上海IT广告市场,留给永怡的,最后只剩下5%的余额。探索新模式成为摆在江南春面前的一个新难题。

永怡开始多元化战略

我们的选择是两种:一是利用IT界的资源,拓展北京和广州市场;二是开始尝试进入其他的行业,如房地产、家电,希望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广告公司,

19,永怡开始多元化战略。遗憾的是,这样的战略没有让永怡获得更大的发展。江南春对此的解释是:由于在上海的团队没办法服务到北京,而北京市场的竞争也相当激烈,作为新进入者,所以永怡的业务开展并不顺利。广州市场虽然开拓得还不错,但也远不如上海那么成功。同样,在其他行业,永怡虽然获得了诸如东方海外房地产公司这样的客户,但难成规模效应。

,江南春抓住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新契机:互联网,这也为永怡传播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20永怡的营业额破亿元,主要依靠的就是互联网。在江南春看来,这一年对永怡是至关重要的革命性的一年,永怡的营业额突然有5千万元的增长,主要就是因为当年同时代理了7个网站的广告。

永怡的成功突破还在于江南春抓住了另一个机遇。年,曾经一度红火的网站亿唐出资成立了一家好耶公司。当年这是一家纯技术公司,提供网站广告监控的软件服务,位列着名门户网站新浪的首页链接中。当时看重这家公司的江南春和IDG集团都注资其中。正是利用和好耶的网上网下互动,永怡才得以拿下非常多的互联网广告。如今,好耶广告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广告公司。

上亿的营业收入并未让江南春的日子好过。尤其是,这一年也成为永怡成长史中最为痛苦的一年。

是互联网这一新生产业赋予了永怡质的飞跃。而同时,20,伴随互联网经济泡沫的破灭,永怡也遭受了致命的打击。因为互联网突然全消失了,7个客户几乎荡然无存。这和我们的服务没有关系,而是这个产业仿佛一夜间就突然崩溃掉了。这让我们无比痛苦。

当公司的营业额水平上亿元后,我们要再回到几千万元,是回不去的。因为公司所有的运营成本、人力的成本,都不可能再回得去,包括公司当时从奥美、智威汤逊等一流4A广告公司请了大量的创意人员过来。要维持公司正常的运转,公司就必须守住1.3亿到1.4亿元的营业额。我们只能以劳碌命的方式疯狂地工作。

永怡必须寻求新的成长路径。自起,永怡开始全新的尝试,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全力向媒介策略服务商的角色转变,让永怡发展成专业的媒体购买代理商;摒弃原有的向全案式广告代理服务商发展的计划,立足做媒介的策略、计划和购买服务商。比如富士是我们原来揽下的全案客户。但从之后开发的一些客户如招商银行,就是一个纯媒介策略的客户,我们将不再涉足广告创意。如今的永怡仍然有创意部,但他们主要是为原有的一些老客户提供广告创意服务。另一方面,倾力打造新兴传媒,这实际上就演变成现在的分众传媒。

激情小子演绎分众传媒

按照江南春的说法,分众实际上是永怡所尝试的一个新项目演变而来。

做广告出生的江,除了精于推销、善于演讲、能在任何陌生人面前滔滔不绝地讲上四个小时,每天平均睡眠4个小时、拥有不知疲倦的工作热情外,更为可取的是他的创新能力。在他自己看来,由他一手缔造的永怡就富有这样的天然优势:和4A广告公司相比,我们的创新性是相当强的,其一在于传统媒体的创新性运用,其二就是开发原来没有的创新性广告传媒平台。

在江南春看来,打商务人士的广告,传统媒体是没有多大效应的。一般的报纸,他们根本就看不到,他们平常开车经过不了报摊,地铁他们也不会去,只有地下车库,他们会经过。报纸在办公室有,但他们回email都来不及,也没有时间看报纸。晚上回家他们也看电视,但可能10分钟就睡着了。而在开车途中,确实会看到一些广告,但他们根本就没心思看,因为他们要不断地打电话。针对这些人群,就要在他们常在的会所、健身房、办公楼宇等地方树立媒体。

这样的认识让江南春想到的尝试是电视广告的非家庭化,我们只有把电视广告从家中带到他们经常去往的家庭以外的各种地点,并且通过在不同地点设置视频广告,才能帮助广告主到达所要针对的不同的目标人群,从而大大提升传播有效性,避免大量的媒体预算浪费在错误的人群中。凭着这样的理念,江首个想到的是高档写字楼此前毫无额外利用的电梯,利用人们等电梯的无聊时间来播放广告。

5月,江南春注册成立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并出任首席执行官。当分众传媒通过私募获得充沛资本之后,江南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圈地攻势,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江南春在全国四十五个城市中占领了2万栋商业楼宇。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分众已在全国拥有3.75万块液晶屏。正如《福布斯》杂志所描述的:江南春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当地的主要高档写字楼,将剩下的市场空间留给了随后出现的模仿者。

篇3: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编年史读书笔记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编年史读书笔记

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 鲍勃在高中的时候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1959年高中毕业后,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在读大学期间,对民谣产生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勃·迪伦作艺名。1961年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62年推出处女专辑名为《鲍勃·迪伦》。 1963年起,琼·贝兹邀请迪伦与她一起巡回演出。

编年史读书笔记:

P18 大多数演唱者都想让人记住他们自己,而不是他们唱的歌,但我不在乎这些。对我来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记住我唱的歌。

P28 世界被炸得四分五裂,混乱像拳头一样打在每个新出生的人的脸上。

P31 路对面有个穿皮夹克的家伙正在给一辆积满雪的黑色水星蒙克莱尔车铲去冰霜。他后面,一位身着紫色袍子的牧师穿过敞开的大门,快步走过教堂的院子,赶着去履行神职。不远处,一个穿着靴子的光头女子使劲背一个大洗衣袋往街上走着。每天纽约都发生着一百万个故事,只要你愿意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身上。这些故事一直都在你的眼前,混合在一起,但你得把它们分开,使其具有某种意义。

P34 我唱的民谣绝不轻松。它们并不友好或者成熟得甜美。它们可不会温柔地靠岸。我猜你可说它不商业。不仅如此,我的风格不合规则,无法被电台简单地分类。而这些歌曲,对我来说,比轻松的娱乐要重要得多。它们是我的感受器,指引我进入某种与现实不同的意识中,某个不同的境界中,某种自由的境界。

P43 她说:“有些人你永远都赢不了,就让它去吧——让它自己慢慢消失吧。”

P60 现在我注视着这间屋子,目光穿过后窗,看见曙光正射进来。消防出口的梯子上积了厚厚的冰。我向下看着走道,然后又向上看看一座一座的屋顶。又开始下雪了,覆盖了铺着水泥的大地。如果我在营造一种新的生活,那真是不是现在我看到的样子。我不想过旧的生活。如果有什么是我想要的,那就是我想要理解生活里的事情,然后摆脱它们。我需要学会怎样去浓缩事物和想法。事物往往太大,无法一次看清全部,就像图书馆里的所有的书——一切都放在桌子上。如果你能正确理解它们,你也许就能够把它们放进一段话或一首歌和一段歌词里。

P68 哈里是那种罕见的能散发出伟大气质的人物,而你希望他的气质有一部分能传染到你身上。这个人值得尊重。你知道他从不挑容易的路走,尽管他可以。

P70 民谣是难以琢磨的——是生活的真相,而生活多多少少是个谎言,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样子。如果民谣是另外一种样子,我们并不会感到舒服。一首民谣有超过一千张脸而如果你想演奏这首歌就必须认识所有这一千多张脸。一首民谣会有不同的意义而且每一刻都会不同。这取决于谁在演奏和谁在聆听。

P83 我不能准确地用文学表达我的追求,但我开始从原则上搜求它,就在纽约公共图书馆里搜索。

P102 整个城市都在我面前摇晃。我很清楚所有的一切都在哪里。本来没什么可担心的`。它已经很近了。

P112 我有妻子儿女,我爱他们胜过这世界上其他的一切。我竭尽全力为他们奉献,不让他们受到什么困扰,但最大的麻烦是媒体总把我当成话筒、发言人,甚至是一代人的良心。这太可笑了。我所做过的就是唱歌,这些歌直截了当,表现了巨大的崭新现实。据说替整整一代人发出了声音,但我和这代人基本没什么相似之处,更谈不上了解他们。我离开家乡不过十年,没有大声表达过任何人的观点。我的命运就是随遇而安,这与代表任何一种文明毫不相干。真实在地面对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事。

P127 有时候你会想到一些你曾经遇到的事,从你生命的瓦砾中捡拾出一些陈旧的记忆。

P160 一首歌就像是一个梦,你努力想将其变为现实。它们像是你必须要进入的陌生国度。

P195 万物在夜晚生长。我的想像力在夜晚总是更好用。我不再对事物抱有偏见。有时候你会在错误的地方寻找天堂。有时候它就在你的脚下。

P218 对他(迪伦之父)来说,生活就是艰苦的劳作。他那一代人和我的价值观不同,所欣赏的英雄和音乐也不同,他也不敢肯定真理能让任何人自由。他注重实际,经常提些模棱两可的建议:“记住,罗伯特,在生活中,什么都会发生。即使你得不到你想要的所有东西,也要对你得不到也不想要的东西心怀感激。”

最后不免要说说这本书的翻译。全书由两人合译,一人译了前两章,另一位译了后三章,后三章分别有三个人来校译,但还是留下了不少遗憾,尤其是后三章。稍作摘录:

P19 “其中有一本还是笛福写的,《弗兰德斯情人》的英语作者。”“英语作者”应为“英国作家”。

P68 “从来没有一个表演者像哈里这样跨越了这么多的界线”。

P123 “真相是我脑子里所想的最后一件东西。”完全直译,却把原意译没了,实际上是说:“我最不愿意考虑的就是真相”。

P111 “戴着钢盔的警察用棒球拍殴打学生。”打棒球当然得用“棒”,而不是“拍”。

P145 “很多首可能仅仅被人唱过一次,就是录制唱片的那次。”什么叫“被人唱过一次”?就是迪伦自己嘛,这是对被动语态处理不当。

P147 “我不得不像个疯子那样集中精力”。很不自然,实际是指拼命集中精力。

P168 “他就像老电影中的那些男人,比如一个赤手空拳揍一只老鼠,然后强迫它忏悔的人”,中间那句,怎么读都不合适,“老鼠”应指的是一种人。

P246 “我不知道她一直是个真正的孤独者”。猜得到“孤独者”原文是“loner”,是指“独来独往的人”,不一定就“孤独”,经常见有人这样形容自己。

篇4:老妈

我在家最怕的就是老妈,

老妈

。我老妈有双小眼睛,鼻梁高高的,还戴了一副眼镜虽然看上去很温柔,可内心很可怕,不知道为什么妈妈好的时候比谁都好坏的时候比谁都坏老妈总让我有种怪怪的感觉。又是我不知道老妈怎么想的'一会儿好一会儿凶让我每天提心吊胆得过日子,这种感觉不是滋味。你也不知道她有多凶,发火起来势不可当我真不敢惹她。但老妈有时也很好,每次老爸和我争论时她都会护着我,我要买什么老妈就给我买什么只要我乖。我妈也很尊重我的隐私不会像别的父母擅自翻儿女东西妈妈其实也挺好的,也不是太坏,对我也是蛮好的。名师点评:妈妈虽然外貌温柔,但性情却让人难以捉摸,

篇5:老妈

每当老爸和“我”争论之时,她总是护着“我”,也总是尽量满足我的物质要求,并且尊重“我”的隐私,不乱翻“我”的东西。但妈妈发起火来的时候很可怕,所以“我”总是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作文把“我”对老妈又爱又怕的感觉描述得很到位。但小作者没有写清楚妈妈都是为什么发火。从小作者对妈妈的描述中,妈妈应该是一个有文化、通情达理的人,究竟妈妈对“我”有什么样的要求,为什么会让“我”每天都感到提心吊胆呢?小作者描写清楚,读者才能明白并认同。(学乐中国特聘教师:罗丹娜老师)2009-4-28 14:37:00

亲爱的老妈

老妈散文

臭美老妈

电视迷老妈作文

乐天派老妈作文

逗老妈作文

“变脸”老妈作文

“碎嘴”老妈

哦?老妈变了

老妈口头禅作文

老妈的“编年史”(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老妈的“编年史”,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