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奇迹》读书笔记(共含17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enbe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威胁孩子说:“不乖就要你们好看”,或是“等你爸回来,你就倒大霉了”,这种以恐惧为基础的思维不断地被强化着,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他们做作业是为了不惹麻烦,他们排好队是为了让老师高兴,在课堂上安静地听讲是为了赢得老师的宠爱。而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首要动机如果受到如此严重的错误引导,之后的一生将毫无作为。只有发自内心的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引导一个人的行为,收到最好的效果。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如果你作业完成得好,就能得到你一直想要的那个玩具作为奖赏——或者是小红花之类的,这种奖励方法我相信或多或少被家长和老师当作一种极有成效的方法运用过,他们已经忘了,其实学到的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当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赏。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很多孩子为了取悦父母和喜欢的老师而做出符合规范与期望的行为,按照家人的期望选择专业,为了父母或老师而努力表现。这么做的理由完全是错的。这和之前两个阶段一样,行为动机不是出于行为本身,不是出于自己内心需求,完全背离了初衷。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大多数的老师会制定班规之类的规则供学生遵守。但学生很可能最终会因为“规则要他这么做”而这么做,只是简单的为了遵守规则而遵守,而不是因为真正的内心愿望所驱使。而且在我们最景仰的英雄当中,有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比如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如果要我们的'孩子达到相同的境界,就要在教导他们了解规则之余把眼光放远,不受教室墙上的班规所限。人的一生中有时并无规则可循,更重要的是,有时规则根本就是错的。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试着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会变得更善解人意,更体贴人。在这样的世界里没有人随意插队破坏秩序,也没有人在半夜三更吵闹不休,扰人清梦。这是一个很难企及的阶段,但我们还可以在此阶段上做得更好。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是最难达到的,也是最难教的,因为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
这种组合使得仿效成为不可能:就定义而言,第六阶段的行为无法教,也无法讲述,“看看我现在在做的事情,这就是你们应有的表现。”一旦你做出示范,就等于违背了第六阶段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条自相矛盾的行为准则,让教学者陷入两难的困窘。雷夫老师试着帮孩子们从别人身上找出行为准则。许多卓越的书籍和电影都找得到达成第六阶段思维的人。如约翰诺斯的杰作——《独自和解》小说的主人公菲尼亚斯是一位卓越的运动员及第六阶段思维的实践者。某日在游泳池畔,他注意到游泳比赛的全校纪录保持者并不是他们班上的同学。从未受过游泳训练的他对友人吉恩表示自己破得了纪录。他简单地热了身,走上起跳台,接着要吉恩帮他计时。一分钟后,吉恩难以置信地看见菲尼亚斯破了纪录,但是她很失望,因为没有其他人在场来确认这个纪录的“正式性”。她打算致电当地报纸,还要菲尼亚斯第二天在正式计时人员和记者面前重游一次。菲尼亚斯婉拒了,而且要求吉恩守口如瓶,因为他想破纪录,也办到了,这就够了。吉恩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但第56号教室的学生们没有,他们自有描述和理解菲尼亚斯性格的方法。
综上所述,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的观点本质都一样,行为动机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受其它外力所驱使。有良好的行为表现应该是因为这么做是对的,而不是因为害怕什么或是想得到什么而做。第五阶段倡导的,是在之前四阶段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能够将他人当成自己一样的对待,自然就能善解人意的体贴别人,正所谓“你想要受到别人怎样的对待,你就得怎样对待别人”。道德最高阶段第六阶段,心中应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自己的做人原则,道德底线,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追根溯源,良好的品质,健全的人格,优异的成绩,一切皆起源于发自内心的热爱。这是我们做人做事的首要动机。作为老师,首先要纠正并明确学生的首要动机,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正确引导,从而使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了正确的观念与方法,自然就能尽力做好每一件应该做好的事情。
更多相关
·假文盲读书笔记
精选《科学奇迹》读书笔记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科学奇迹》,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什么是核冬天’和‘蜘蛛丝的妙用’。我个人觉得讲一下核冬天是什么是最好的,因为核冬天也是人类的末日!!!
刚刚说到核冬天是人类的`末日,是因为核冬天的形成就可以让人类、植物、动物濒临灭绝!我很荣幸核冬天的形成与使用大量核武器有很大的关系。有人推论:在一场50亿当量的核大战中,可将9.6亿吨微尘和2.25亿吨黑烟掀入空中,就可以破坏臭氧层,就可以使地球变成一个暗无天日的灰色世界。到时候气候极冷,陆地再也见不到阳光,海洋河流结冻,人类生存条件将毁于一旦,所有生物都将无法生存。
刚刚讲完了‘什么是核冬天’,现在我有感叹蜘蛛丝在以前是人类多么不可缺少的东西呀!早在以前古希腊人就已经发现蜘蛛丝可以做绷带用以止血养伤的效果,因为蜘蛛丝内含有大量的天然抗生素,研究发现这些天然抗生素可以防止伤口感染,而且现代科学家发现蜘蛛丝它质量孝韧性强、延展性佳。一根极细的蜘蛛丝就可以悬挂起一只蜘蛛。利用人造蜘蛛丝制成的各种医疗用品效果最好,因为它不会和人体产生排斥反应。因此,它们的使用期可达5——XX年。
经过这本书对我的“教导”后,令我更重视科学知识了!
。这本书的书名叫《奇迹花园》,作者是汤素兰,她应该算得上是童话大王了,因为她出的大部分书都是关于童话的,像《笨狼的故事》、《小朵朵和大魔法师》、《阁楼精灵》……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在星沙城里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奇迹花园,住在里面的人是位童话作家,他的童话题材取决于奇迹花园里发生的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每天一大早他就会去奇迹花园里找寻童话的`题材……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童话里面的故事非常的有趣,也非常的美好,读童话可以让我有想象的空间,书里面的人物就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事物,童话作家只是把他们想象成有魔法,有思想的小主人公。
。我个人觉得讲一下核冬天是什么是最好的,因为核冬天也是人类的末日!!!
刚刚说到核冬天是人类的末日,是因为核冬天的形成就可以让人类、植物、动物濒临灭绝!我很荣幸核冬天的形成与使用大量核武器有很大的关系。有人推论:在一场50亿当量的核大战中,可将9.6亿吨微尘和2.25亿吨黑烟掀入空中,就可以破坏臭氧层,就可以使地球变成一个暗无天日的灰色世界。到时候气候极冷,陆地再也见不到阳光,海洋河流结冻,人类生存条件将毁于一旦,所有生物都将无法生存,
刚刚讲完了‘什么是核冬天’,现在我有感叹蜘蛛丝在以前是人类多么不可缺少的东西呀!早在以前古希腊人就已经发现蜘蛛丝可以做绷带用以止血养伤的效果,因为蜘蛛丝内含有大量的'天然抗生素,研究发现这些天然抗生素可以防止伤口感染,而且现代科学家发现蜘蛛丝它质量小、韧性强、延展性佳。一根极细的蜘蛛丝就可以悬挂起一只蜘蛛。利用人造蜘蛛丝制成的各种医疗用品效果最好,因为它不会和人体产生排斥反应。因此,它们的使用期可达5——。
经过这本书对我的“教导”后,令我更重视科学知识了!
我喜欢阅读,因为书中的知识非常广泛、生动、有趣,其中有一本童话书我觉得很好看。这本书的书名叫《奇迹花园》,作者是汤素兰,她应该算得上是童话大王了,因为她出的大部分书都是关于童话的,像《笨狼的故事》、《小朵朵和大魔法师》、《阁楼精灵》……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在星沙城里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奇迹花园,住在里面的人是位童话作家,他的童话题材取决于奇迹花园里发生的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每天一大早他就会去奇迹花园里找寻童话的题材……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童话里面的故事非常的有趣,也非常的美好,读童话可以让我有想象的空间。书里面的人物就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事物,童话作家只是把他们想象成有魔法,有思想的小主人公。
人很调皮会走来走去,房子是肯定很老实的――我心里想着。在和爸爸妈妈看完《奇迹花园》这本书后,想法改变了,哦,不对,房子不但会走来走去,还会飞来飞去呢。奇迹花园里的房子就是如此!星沙城的郊外就有一片原野,这片原野被翠绿的森林包围着,一条清澈的溪流从树林里穿出来,穿过原野,流向远方的地平线了。走进树林里能经常看到猴子,狐狸,刺猬等跑来跑去,看到红松鼠在树上蹦蹦跳跳,猫头鹰在树上打盹……
上面一段是在奇迹花园了里所发生的趣事,住在奇迹花园里的所有居民都经历过奇迹,几乎所有的事都办发生在氤氲的晚上,在夜晚会有梦,而有了梦就会有奇迹。
我看到《奇迹花园》这本书,我就知道这是一本梦幻之书。我常常会幻想假如世界上所有的房子都是食物做的,加上做成食物的形状那该多美好啊!当然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会幻想着未来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我也不例外。
《奇迹花园》这本书是一本梦幻之书,那些爱幻想的孩子应该都喜欢看吧。这本书使我想起了虐待动物的一些人,我希望有一天人们都能爱护小动物,把小动物当成亲人来看待,说不定那些再过个几十年就都会说话了,就去告诉国家,把人们这些罪行全部一条条罗列出来,将这些人接受应有的惩罚,这也是我的幻想!
会飞的房子来去自由,海底的星星温暖闪烁,黄铜马车在博古架上期待着再次奔驰,月亮飞碟总在预想不到的时候将蛤蟆带进预想不到的浪漫。这就是《奇迹花园》。
《奇迹花园》这本书主要描写了奇迹花园里的房子不仅会走来走去,还会飞来飞去。为孩子取名字发愁的老鼠爸爸会去找《百家姓》,住在书房的`书仙女颜如玉,一挥手中的魔杖,字典便长出两条细细的腿。蛤蟆先生乘着月亮飞碟四处游走。穿着刺猬太太做的树皮鞋的刺猬先生能“返老还童”黑猫几凡不吃河里的鱼,而是用鱼骨头种了长“鱼果”的树。还有,老獾的星星被子,吃光线的小刺猬,以及奇异的鹅毛笔、旅行的树、云朵花。当然,这里也有反面人物,狐狸先生,它虽然偷过黑猫几凡、獾、白兔太太的东西,但后来它看到大家都这么善良,就慢慢地改变了。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奇迹。比如牛顿发现了地心引力,居里夫人发现了雷元素,这都是奇迹。我记得有一次暑假,我去妈妈工作单位玩,那儿有一盆仙人掌。有一天,我看见那盆仙人掌上开出了一朵朵粉红色的小花朵,我惊讶极了,仙人掌开花啦!是啊,生活中处处充满奇迹,只要你仔细观察,耐心等待,奇迹就会降临到你的身边。
最近,我读完了汤素兰奇迹系列的《奇迹花园》。
这本书主要讲一个童话作家在一个叫“奇迹花园”的原野发生的故事。这片叫“奇迹花园”的原野在星沙城的郊外。这片原野被一圈树林包围着。一条清澈的溪流从树林里流出来,穿过原野流向远方。树林里经常能看到狐狸、刺猬、獾跑来跑去,看到红松鼠在树枝上跳跃,猫头鹰在树枝上打盹。在这个原野中央有一幢小楼,不知什么时候这幢小楼里住进了一位童话作家,他每天都可以捡到一些故事。自从他住进来之后,这个花园里就跟从前不一样了,这片原野得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奇迹花园。
我最喜欢读5。7章,第5章讲蛤蟆先生的飞碟,一开始蛤蟆先生说出这件事大家都不相信,可是有一天晚上,它亲眼看见了飞碟是月亮的影子,它跳了上去,影子居然飞了起来!当时一些小动物已经起床了,可是它们都没有看到蛤蟆先生,只有底下池塘里的青蛙们看见了。它们唱着“飞起来,飞起来,跟着蛤蟆先生飞起来。”一边跳上荷叶也飞起来。这一下,蛤蟆先生相信了自己真有一个飞碟,可是这个飞碟别人坐上去会散掉。第7章也讲的是蛤蟆先生,这时,冬天到了,蛤蟆不愿意冬眠,想看看冬天的雪景,于是,它就借住在田鼠家。它总是睡觉,谁也叫不醒它,如果好不容易叫醒它,它就会问“下雪了吗?”如果回答“不”,它就继续呼呼大睡。可是有一天,终于下雪了,田鼠们叫它起床,它醒不来,田鼠们把它拖了出来,它还是醒不了。小动物们开始堆雪人了,可是小兔子们发现草坪上无缘无故多出一个雪人,那个雪人只差一个红萝卜鼻子了。只听见雪人打了一个喷嚏!结果大家发现是蛤蟆先生!“我看到雪花了!我看到雪花了!蛤蟆先生叫道。没有人能想象一个冬天不冬眠的蛤蟆会这么高兴!
这本书的确是一本引人入胜、富有想象力的书!
《奇迹花园》,或许名字很奇怪。但在这座花园里,没有精灵,没有怪兽,寻常的狐狸、刺猬、狗獾在寻常的地面上跑来跑去。河水清澈地流淌、清风随心地摇曳――故事自然地发生。走进这座花园你只需要深深地呼吸,浅浅地微笑,然后跟着树去旅行,跟着云朵去飞翔,一路奇迹相逢……
奇迹花园里到处都有奇迹。里面有一棵旅行的树,这在现实生活中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在童话中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比如在这本书里会飞的房子来去自由,海底的星星温暖闪烁,黄铜马车在博古架上期待着再次奔驰,月亮飞碟总在预想不到的时候将蛤蟆带进预想不到的浪漫……
这就是我对《奇迹花园》的一点读后感,见笑了!
快乐的寒假,是孩子们阅读书籍的“黄金时间”。我从琳琅满目的图书室里,挑出了自己最喜欢精美的汤素兰幻想精灵系列的《奇迹花园》。
在这座美丽的奇迹花园里,没有精灵,没有怪兽,只有很寻常的狐狸、刺猬、狗獾和猫在很寻常的地面上跑来跑去。那里有会飞的房子;有像星星一样的被子;有会旅行的树;还有会吸光的小刺猬……我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书中的故事情节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的眼球。其中,书中最让我兴味盎然的是“黑猫几凡的雨果”。黑猫几凡把吃剩的鱼骨头种在奇迹花园里,结果树上长出了许多鱼果,它还帮助了城里的流浪猫,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读完这本有趣的书我不禁掩卷沉思:在我们生活中也可以创造一些奇迹。有一次,我小心翼翼地学自行车。开始我还有一些犹豫,担心从自行车上摔下来,怕摔得头破血流。那双小手不停地颤抖,好像有一些调皮的小虫子在我的手上乱爬。我想打退堂鼓”,但是我想到了《奇迹花园》书中的一句话:“最最重要的,你要相信奇迹!”这句话犹如仙女的魔法棒,让我看到了奇迹的曙光。没想到我从地上爬起来拍拍双腿,又继续学自行车。我才学会了骑自行车。
有了梦想,才会出现奇迹,只有在道路上坚持不懈,才能让奇迹变成现实。
前几天我买了一本书,书名叫《奇迹花园》,作者是中国著名作家汤素兰。“奇迹”两个字一下子就吸引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看起来。
你见过会飞的房子吗?你看到过蛤蟆坐飞碟吗?你看到过树上结出鱼吗?我想你的答案只有两个字:没有。不错,我也没见过,但我在《奇迹花园》中看到了。
说是花园,其实这是一片既新鲜又亲切的原野。在这个花园里没有精灵,没有怪兽,只有一些普普通通的动物在寻常的地面上跑来跑去。但在这个花园里总是会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比如,房子会飞,青蛙不冬眠,大树会走路,等等。所以这个美丽的花园叫“奇迹花园”。
读着奇迹花园里的一个个奇迹故事,我真希望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奇迹出现。如果我们的房子会飞那该多好啊!我们全家去旅行,就不用坐车乘飞机,不用带行李住旅馆,少了很多旅途的劳累。如果学校的图书馆可以飞,它就可以定期飞到大山里,把我们好看的图书借给山里的小朋友。如果大树能走路,可以为在烈日下工作的人们送去一丝清凉;如果大树能走路,森林里的大树就可以逃脱偷伐者的魔爪……
如果我们也能生活在奇迹花园,我们就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难题,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期待奇迹出现吧!
《奇迹花园》的奇迹真多呀!住在里面的男童话作家早上起来看见自己的小房子飞到意大利去了。老鼠爸爸看了《青蛙王子》的故事,马上告诉青蛙,让男童话作家漂亮的女儿亲一下他,他就会变回王子,娶到小公主。你知道结果怎样了吗?虽然没有娶到小公主,但是他娶到了美丽的青蛙姑娘。獾先生有一床“星星被”盖上去可暖和了……
读了这本书,我就想,如果我有一幢像男童话作家一样的房子那该多好呀!我整天想着再去巴厘岛,会飞的房子说不定会带我去呢!这样就不用花钱买机票了呀!哦,不行不行,如果飞到太阳上了,那该怎么办?那我不就会变成人肉干了吗?再说飞到月球也不行,白天热得要命,晚上人会冻成冰块儿。看来,会飞的房子不能要。“星星被”还差不多,冬天盖着又松软又暖和。对了,必须还得让小星星们非常听话。夏天,小星星们得散开一点儿,盖着就很凉爽。夏天,小星星还可以变成一条闪闪发光的裙子。裙子一闪一闪的,可漂亮了!到了秋天和冬天,小星星也可以变成一件闪光的衣服。“星星衣服”既美丽又暖和,谁看了谁羡慕!人人都想有这样既漂亮又暖和的裙子呢!
在这座花园里,没有精灵,没有怪兽,寻常的狐狸,刺猬在地面上跑来跑去。喝水清澈地流淌,清风随心地摇曳,花草任意地婆娑――故事自然地发生。走进这座花园,你只需深深地呼吸,浅浅地微笑,然后跟着树去旅行,跟着云朵去飞翔,一路与奇迹相逢……
会飞的房子来去自由,海底的星星温暖闪烁,黄铜马车在博古架上期待着再次奔驰,月亮飞碟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将蛤蟆先生带进预想不到的浪漫……会飞的房子带着童话作家环游世界;快乐的小马车帮助老鼠小弟实现愿望;月亮飞碟给予了蛤蟆预想不到的浪漫;奇异的鹅毛笔使童话作家应有尽有……
花园里的动物们就像是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黑猫几凡可以为了海底的鱼儿而把自己好不容易捉到的星星送给他们;因为狐狸先生都几天没吃东西了,兔子阿姨愿意为了帮他而让自己几天挨饿;老鼠爸爸会为了帮助刺猬先生而让自己从高高的书架上摔下来……在这座花园里,出现最多的是奇迹,同时也是快乐!
优美的笔调,勾画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出神入化的故事,这些故事似乎就像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一个天使,多么美好,多么快乐,多么引人入胜。尤其是会飞的房子,可以带你环游世界,每当早上你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眼前出现的景象跟昨天的已完全不同。还有花园里的动物们,特别是老鼠爸爸,虽然老了,但是却像个老顽童,多么的活泼,多么的可爱!有时候真的有一种想要住进奇迹花园的冲动!
最近读了《教育的奇迹》这本书,感想很多。十几年的教龄,说来也不短,通过阅读,再结合现在的小学教学经验,感触颇多。通过阅读这本书,才真正感觉到教育的无穷力量,要当一名好教师的职责与不易。本书共录入18个真实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让人刻骨铭心,让人感动不已。书中不管是家长也好、老师也好、还是学校的领导,他们都相信一条: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和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就是要发现孩子与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自己。
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该从中学习什么呢?书中提到了要“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刚刚工作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至今难忘。
记得一天布置完作业后,其他学生都飞快地拿起笔开始做了起来,却见某某同学仍在傻傻的发愣。我不由的怒火中烧,因为这个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再加上学习兴趣不浓,所以成绩很不理想。我站在讲台前厉声说道:“某某,你是不是又不想做作业了?”他轻声回答说:“我不舒服。”“你不要给我找借口了,不想学就早点回家。”说完我也不去看他,就去巡视其他学生做得怎么样。过了不多久,只听一个学生叫到“老师,某某吐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把视线转向那里,我也赶紧走到他身旁,只见他脸色煞白,神情非常痛苦。我连忙叫一个学生去弄点水给他漱口,另外叫一个学生打扫呕吐物。此时我多想对他说声“对不起,老师错怪你了。”但却始终没有说出口,只简单的说声你休息一会,就走开了。
回到家我在想,如果那是一位好学生,我会怎样去做。也许我会走到他身旁,仔细地询问他哪儿不舒服,或者伸出手摸一下他的额头是否发烫。但我不仅什么都没做,而且还粗暴地训斥了他,这所有的一切都只因为他是一个后进生。
所有的老师都喜欢成绩好、听话的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成绩差、不听话的学生。其实越是成绩不好的孩子,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怀与爱护,他们的心更敏感。很多学生之所以会越来越差跟他在学校老师对他的关心够不够,受到老师的漠视有着很大的关系。作为一名老师,只要你能做到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甚至多点关怀后进生,孩子们才会更亲近你。
本学期我阅读的是《教育的奇迹》这本书。这本书中,每一章的开头都讲述了一位名人儿童时期的故事,这些名人都是我们非常崇敬的,如牛顿、爱迪生、达尔文等。而他们在儿童时期却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等,被冠以了如:牛顿DD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DD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DD爱“说谎”的“讨厌鬼”、爱因斯坦DD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却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这是为什么?显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也希望自已教出的学生个个是天才。但是,什么样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让孩子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才艺培训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吗?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许多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仅仅是钱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式的传统教育和外国教育的不同,国外更注重对孩子的天真可爱的保留,更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能有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天地。
实际上,我觉得只有健康成长才可能成才,无法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而本书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虽然这不是绝对,但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会对孩子起着绝对的作用。老师、家长们应该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过高的压力,强迫孩子去成长。希望就在眼前,秘密就在身边,打开此书,悉心阅读,你会发现DD天才就在身边!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些“笨小孩”“问题孩子”,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一切都笨,一切都差,一切都有问题,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如果每一位父母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孩子,总会惊喜地发现,孩子身上具有许多优点。也
许他可能缺乏纪律观,但是,他却非常爱好劳动,喜欢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许他可能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他的想象力去非常丰富;也许他的作业做得很糟糕,可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却很强。和成人相比,孩子的思想是不定向的,他们不受束缚,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心理上很少受概念的约束,因此,他们不可能去认真思索一个问题,注意力也不可能长久地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这反而使孩子能够无拘无束地想他们所想。比如,孩子在绘画时,就常常任意地把天地间的东西进行无情地破坏或者重新组合。儿童任意的杜撰和能够驰骋活泼的意象,是孩子幻想的发源地,他们超出成人的想象,创造出了令人惊异的场景。在孩子上身上其实有着异乎寻常的潜能,关键是父母和老师们如何去挖掘。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和父母能够带着常识的眼光去看待去孩子,总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孩子就是一个天才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点,就看你能不能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且好好地挖掘他和培养他了。书中一句话很好的概括了这部书中所要传达的一个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讲:“在孩子的培养问题上,首先一定要先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这样也能让他们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教育的奇迹》是一部平易近人的著作,他通过一些伟人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这些伟人小时候和我们平常的孩子小时候是那样的相似,只不过是他们遇到他们人生中的伯乐,让他们最终成才。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如何让孩子在上面绘出灿烂的彩虹和美丽的图画是我们每个父母和教育者都要考虑的问题,有时间就看看这本书吧。
从来不相信奇迹,总认为奇迹是不会发生在我们这些小人物身上。当我读了朱永新的《教育的奇迹》后,给我很大的感触。从书中深深地感受到所有这一切来自一个“爱”字――人世间最普通也伟大的父爱。他们用父爱使教育出现奇迹得到成功,成为教育家。我们呢?我想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
我被书中成功的奇迹所感动,细想平时的教育生涯。在我们的身边,总是不乏一些调皮捣蛋、行为散漫、性格怪异的学生。他们的个性、缺点各不相同。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家庭的教养方式不同,年幼的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也不同。许多人都把孩子比做一张白纸,所以我认为是白纸就一定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我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需要。那就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爱。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学会去赏识每一个孩子,要给予孩子关爱的目光、鼓励的微笑、赞美的语言、亲切的拥抱。让他们在爱的眼光中充满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鱼儿离开水一样。我国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父母和老师在教育中的责任。从舟舟身上我深深懂得: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要我们去努力,每个孩子都可以获得成功。我相信:爱的确会创造教育的奇迹!
看完这本书中的许多事例,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前一阵子在荧屏“中国达人秀”上,人们记住了一个用脚趾弹奏钢琴的倔强身影――刘伟。他说:“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成了激励更多怀揣梦想青年的座右铭,并迅速成为网上流行语。他成了吸引世界目光的“达人”。
在《教育的奇迹》里我读到一则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一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作一评估。每个学生的结论都是“他毫无出头的机会”。25年后,根据调查,这20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教授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跟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会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教育家夏D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然而,在我们现实的教育生活中,缺乏爱心的现象实在太多:当学生有化解不开的思想症结,不是努力捕捉,认真发现,耐心引导,而是视而不见,甚或冷嘲热讽,大泼冷水;当学生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我们不是循循善诱,而是毫不留情,大声呵斥,甚至挥以拳头;当学生成绩有波动,不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热情鼓励,而是公开批评,使他懊丧不已,一次次地挫败孩子那颗稚嫩的心……
陶行知说,在我们的冷眼之前,可能就有牛顿;在我们的棍棒之下,可能就有瓦特;在我们的恶语之中,可能就有爱迪生。是啊,从某种意义上说,成材与否是人的潜力发掘和发展的必然,是人的一种不应受到抹杀的天性,而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同仁在有意无意中,却摧毁了这种必然,践踏了这种天性,“创造”了一个个不该发生、令人痛心的“奇迹”!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伯乐的眼光,赏识每一个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宽容,让他们在老师爱的眼光中充满自信,健康地成长;或许我们真诚的爱会创造教育的奇迹呢!
最后我想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与孩子的潜力,给他一个舞台他就能给你一个精彩,给他一点空间他就能给你创造无数的辉煌。
正念的奇迹读书笔记
什么是“正念”。
书中在第二章第13页中写道:从现在开始,我将用“正念”这个词来指称“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其实我也是一开始不理解“正念”这个词,以为是什么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坚定的信念之类的意思。后来我慢慢地了解了,举个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与大家分享:
洗碗就是洗碗:
“如果洗碗时,我们只想着接下来要喝的那一杯茶,并因此急急忙忙地把碗洗完,就好像它们很令人厌恶似的,那么我们就不是为了洗碗而洗碗。更进一步来说,洗碗时我们并没有活在当下。事实上,我们站在洗碗池边,完全体会不到生命的奇迹。
如果我们不懂洗碗,很可能我们也不懂喝茶:喝茶时,我们会只想着其他事,几乎觉察不到自己手中的这杯茶。就这样,我们被未来吸走了——无法实实在在地活着,甚至连一分钟都做不到。”
这个例子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正念》一章中,很有意思,很通俗易懂。放下书,转念想想自己现在读书的状态,顿时面红耳赤:现在读书,看到一些好的句子要么马上找出手机拍下来,要么折个边角留印记,有时候还会突然翻到最后一页,看看还要多久才能读完这本书,原来,这些都是为了读完后可以写读书笔记!(捂脸!)
基于这样的认识,促使我在后来的'读书过程中努力保持一种“不要为了赶任务做事”的状态,而是以一种放松的状态,全神贯注地读书,享受读书的过程,与它合一。
关于“呼吸”:
书本的序言二(英译者序言)中讲到了一个事件,是一行禅师对一名美国男子尖刻嘲讽的回应。让我印象深刻的文字描述是“做完回应后,一行禅师快步走了出去,站在教堂停车场边的人行道上。他就快喘不过气来——像是一个潜入深水,很久没有浮出水面换气的人。我第一次了解人的呼吸方式与他如何回应周遭世界存在着某种关联。”
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当你准备上台表演时、当你即将主持一场大型会议时、当你要和领导或是你崇拜的偶像面对面交流时、当你面对挑衅想”退一步海阔天空时“,深呼吸、深呼吸、深呼吸......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经历。
我们会在这样的场合”深呼吸“,是因为在这种境遇下,只有“深呼吸”可以让我们的心逐渐平静。这应当是大多数人的认知,而且也是很有效的。
书中第二章《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中这样描述到:
有觉知地呼吸:
“呼吸可以防止心念散乱,是一个自然且极为有效的方法,因此你需要知道如何呼吸以保持正念。呼吸是连接生命与意识的桥梁,让你的身心合一。不论何时,心念一旦游离不定,都可以用呼吸做工具,重新看好你的心。在佛教寺院里,每个人都要学习以呼吸m.simayi.net为法,止住心念的散乱,以此修持定力。定力是藉由修习正念获得的能量,能够助人开悟。当一个普通人有知觉地呼吸时,他就已经开悟了。”
在书中第八章《32个正念的练习》中,每个练习都提到了“呼吸”。
如果你的心散乱了,就要先看好自己的呼吸!
这让我想到,两年前我开始请私教健身时,第一节课教练就叫我如何“腹式呼吸”,并告诉我它的重要性。这个很好,每次做完后就会觉得浑身很放松,很舒服,建议大家可以试试。
其实,书中围绕正念、当下、呼吸,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比如“生死问题”:生和死是生命的两面,没有它们,生命不可能存在,就像一个铜板必须有两面才能存在一样。只有在当下,我们才可能超越生死,才可能知道怎样去活,怎样去死。又比如“圣人出,河水清,草木绿”,有一座花园,由一个活在正念中的僧人照管。那里的花儿总是清新翠绿,僧人从正念涌出的平和与喜悦滋养着它们。再比如,我们谈论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人类服务、为远方的人服务、为世界和平尽力。但是我们常常忘记:我们首先要为身边的人而活。
今天的读书笔记引用了很多书中的原话,只能说是我自己悟得还不够深刻,无法将体会转化成自己的文字来呈现给大家,只能摘抄书中的一些段落了(都是我自己非常有感触,有强烈的意愿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欢迎大家在留言区里留言,共同探讨交流!
★ 奇迹
★ 作文 奇迹
★ 奇迹五年级作文
★ 读《奇迹》有感
★ 奇迹男孩经典台词
★ 奇迹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