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照片里的故事600字(共含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iaoli0725”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外婆原是千金大小姐,在时候,家中变故,于是,她认识了我的外公。她随着当兵的外公,一路颠沛流离,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姐,变成了一个一小时能做一桌子大菜的厨娘。然而,在我6岁那年,外婆确诊患上了糖尿病,从此她一蹶不振--无论我们如何劝导。她就这样,这样彻底地改变了。
尽管她的心中已蒙上一层灰尘,可我知道,她爱我的心,从来不曾改变!小时候,爸妈工作很忙,就让我跟着外公外婆。那时候的我们是多么快乐!每一天,我们坐在家里的藤椅上,吃着外婆只为我一人做的小年糕,看着电视里播放的《蓝精灵》,多么惬意。但是现在,我知道,那种日子以后不会有了,因为那是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知道我喜欢可爱的伞,外婆就到处找花花的伞,期盼着我回去,亲手交给我;知道我是个小馋猫,他们就到处寻找食材,给我做各种各样的甜点。现在一想,原来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温暖,可我却没有好好珍惜,那时年少啊,尚不懂,这才是人间最美的爱。
11岁的端午节,爸妈带我回到老家,那时的外婆,已经病的很重了。我看着我的外婆,她的头发已从青丝变成银发,她的身材已经完全走样,再也不是原来那个美丽的人了。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这一次,换我牵着外婆的手,我想陪她去渡劫。可她,终究没有渡过这一劫。出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当然也因为她自己的焦虑,在我12岁的端午节的前一天,外婆永远地撒开了我的手。我痛哭流涕,回想起外婆那些爱我的往事,泪水湿了衣襟。那一个月,我最是迷惘:人在世上,失去一位挚爱的亲人,还能贪图些什么?
记到这里,我的心仍然在痛,我的泪仍然没能控制住地往下流。在泪水中,我恍悟爱的真谛;在泪水中,我仿佛看见了你朦胧的背影离我一点一点远去……外婆,关于你的,我都记在这儿了,这将是我一生的回忆!
照片,是用来回忆宝贵记忆和美好时光的引“火”线。在照片里,我们欢笑,我们奋斗,我们苦恼,我们感动……一张张色彩缤纷的照片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组照片,是我在军营里过年拍的。因为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所以我的春节基本上都是在父亲的军营里度过的。照片中,我的父亲身穿军装,手拿着枪,对着相机拘谨地笑着。我和母亲则分别站在父亲的两边,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身后是军队的口号: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我已经数不清楚到底在父亲的军营里过了多少个春节,近年来唯一回老家的一次就是去年——那是父亲多年以来难得的不在军营里过的一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特别的春节,如果让我来写一篇春节的作业,可能第一个出现在我脑海中的是军营里的春节。
军人因为要保家卫国,所以他们牺牲了与家人回家团聚的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坚守岗位。而我的父亲便是当中的一员。其实,在春节期间放弃与家人团聚机会的,除了军人,还有很多很多:乘务员、医生、记者……他们都为了自己的职责,舍小家为大家,毫无怨言地尽职尽责,默默地在背后为祖国发展建设出一份力,每次春节新闻里出现的他们的身影,都是照片中一道亮丽的色彩。
轻轻翻开相册,回忆引着我的目光停留于此。这张照片上的五个女孩在阳光下笑的格外灿烂,迎风奔跑的身姿与挥洒的汗水尽显青春的姣好,也印证着她们的努力。“咔嚓”,站在一旁的我悄悄将这画面定格,记忆重临脑海……
在趣味运动会的号召下,在集体荣誉感的促使下,班级里许多同学都争相报名参加比赛。在踊跃积极的人潮中有一支亮眼的队伍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她们就是要代表我们班女生参加最考验团队协作能力项目——五人六足的五个女生。
万事开头难。这支队伍自然也遇到过满路荆棘时:绑带莫名的松开;两边选手磨人的左右拉扯;突如其来的齐齐倒地和仿佛永无休止的争吵、责怪声……无一不是几位花季少女之间的摩擦与碰撞。团队中个体与个体的矛盾和不信往往使耐心被玩弄的丝毫不剩。但年轻的她们却不肯服输,选择咬牙坚持到底。
她们,是早、晚锻炼时抓紧练习的她们;是正午太阳催的人昏昏欲睡时依然肯在操场上训练的她们;是渐渐懂得技巧能够“开挂”奔跑的她们。她们渐渐从被动参加到主动投入,渐渐从互相埋怨到后来的那句“没事的,加油!”一次次的经验积累,一次次的意志磨练,一次次逐渐提高的默契度终换来了幸福的果子。
那天日中,我应她们邀请来看她们近一个月来训练的成果。随着那句熟悉的“五四三二一”,她们几个便以惊人的速度冲了出去。奔跑中的她们脸上挂着自信的微笑,步伐坚定有力,整齐划一的动作就像是一个人在独自奔跑。站在一旁看到她们喜人进步的我赶快拿起相机,定格下了这张富有意义的画面。回过头,又看见了顶着满头大汗还在大笑着的她们。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柜子里有一张照片,即使过了一年,那照片却还很新,照片里的是夕阳,它的光芒无处不在,绚烂而又美丽。
爷爷到了吗?我歪了歪脑袋问道。
快啦,跟着紧点,等一下不要被撞着啦!爷爷手负着背用慈爱的声音缓缓对我说。得到了答案,我不再作声,微微抬头看向天空,许是还没有到点,夕阳还没有出来,天还是蓝蓝的,白云衬着那蔚蓝的天空,显得那么美好,忘了一会儿,我便继续低头走着乡间的小路。
诺儿,爷爷村的夕阳可美啦,等你看到了一定会被美到哒!爷爷转头对我笑着,我看着爷爷,微微额首:嗯。
走着走着,一缕秋风拂过我的脸颊,我用手轻轻捋捋吹起的头发,眼睛看见了不知何时照在地上的金色光辉,我向西边望去,心里想:啊,夕阳出来啦。
它悬挂在半空中,一朵朵白云被染上了橙红的光,显得愈发温暖。夕阳不同于清晨的太阳,它有着独特的光芒;夕阳不同于当午的烈日,它没有强烈的光芒它把橙色的染料撒在稻上,小路上,树梢上原来傍晚的小路是那么柔和。等我望着夕阳回过神,它已经接近西山,西边一片通红,把山的轮廓勾画出来,照在道上,金光闪闪,晃得让人移不开眼睛。
好看吗?咱们村的夕阳可是最美的!爷爷又扬起他那慈爱又温暖的笑容,你以后一定要多来爷爷家啊,不然等我老啦,没啦,就没人陪你看喽!我晃了神,轻轻应了声:好。
夕阳照在爷爷的脸上,把他这天最后的光映到了我的`脑海里,它以红彤彤的脸向我告别,稻谷弯了腰,花儿点点头,蒲公英似是不舍,随风去追它。
你看,它就像调皮的孩子往西边一跳,最后一缕光也随它而去
那天傍晚,映在心头的不仅只是夕阳,还有爷爷那慈爱的面容。我好想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那儿,因为夕阳将我的心留住了,使我流连忘返。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的,就会成为永远的怀念。
——题记
上周我在整理房间的时候,偶然翻到了一张照片,这照片上我正在一片玉米地里掰着玉米,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看着那张照片,我会想到了当年的那件事……
那还是在放暑假的时候,因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没有时间照看我。于是,我回到老家。乡村里少了城市的喧嚣,却也多了很多的劳累。姥姥很高,黝黑的脸庞上透露出了朴实,宽厚的手上长满了茧子,仿佛是在诉说着农村里的故事。每天早上做好了饭就会到地里干活。一天早上,姥姥温和地对我说:“你要不要一起跟我去地里干活。”我本想拒绝,但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事,便同意了。
坐在电瓶车上走了很久,终于到达了那片田地。一眼望去,地里的玉米已经熟了,整整齐齐地长在金黄粗壮的玉米杆上,从那厚大的玉米叶中露出了金黄的“大牙齿”。要开始掰玉米了!我和姥姥兵分两路,我负责从前往后掰。一开始,因为我没有掰过玉米,所以手法不熟练,掰的时候很是困难。但是,慢慢的,我速度越来越快,熟练地把玉米掰下来,再将粗糙的玉米皮也扯下来,把金黄的玉米装进袋子。这时姥姥走过来,拿出手机对我说:“你父母想你了,我拍张照片给他们看看,来准备好。一,二,三,茄子。”我开心的笑了,笑容留在照片上。终于掰完了!姥姥随手从旁边的甘蔗里拔出来一根,削好皮给我吃。甘甜的汁水,滋润了我的喉咙,也滋润了我的心灵。
姥姥的朴实让我怀念,玉米地里的劳动让我怀念,甘蔗的甘甜让我怀念……每当我看见这张照片,就会想起那个夏天,那老家的玉米地。真想再回到那个时候,让劳动的快乐缭绕在我的心间。那张照片深深的印入我的脑海中!
一张照片,一份回忆。
――题记
是夜。
我坐在书桌前,柔和的台灯光线晕染着整个房间。我抬起头,恍惚间,看到了书桌上那一张微微泛黄的照片。停下笔,指腹抚摸着照片上那个美丽的女人我的母亲,思绪的小船不由得漂到了从前。
那时的她,青春美丽;如今,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换来的,是一个成熟的少妇。
犹记那年盛夏,我年方三岁。随着母亲来到荷花池中,碧波粼粼的湖面上盛开着朵朵荷花,像我的笑靥一样灿烂而美丽。微风拂面,和起荷香,翩翩起舞。母亲微笑地看着我,我欢快地奔跑在荷花池边,暖暖的阳光洒下来,很美好。
那年寒冬,我年方八岁。屋外飘起鹅毛大雪。我兴高采烈地冲进冰天雪地之中。待到回家时,头上还飘洒着片片雪花。她用温暖的手掌包裹着我的小手,好温暖。
那年深秋,我年方十二。褪却青涩与懵懂,带着希冀和好奇,我进入初中,第一次成了一名住宿生。封闭式的生活,带给我全新的考验。每晚一通电话,那头都会传来太多太多的温情。很快,一周时间转眼而去。我出了校门,在拥挤的人群中焦急地寻找母亲的身影。正要擦肩而过之时,母亲仿佛有了心灵感应一般,伸手抓住了我的衣袖。我刚想回头看是谁,四目相对的那一刻,母亲温柔的笑容温暖了整个秋季。
坐进车里,母亲问长问短,絮叨不已。我瞥见母亲眼窝处的黑青,眼角变深的细纹,我顿时鼻头一酸,一时竟不知作何回答,眼眶里溢满了温热的液体。她用略带粗糙的手轻柔地抚摸着我的面庞,好幸福。
一声呼唤,将我从回忆中惊醒。看着门口母亲那温柔的笑容,屋内柔和的光线好像为她镀上了一层薄薄的光芒。不知不觉,我的心已被温柔填满。那照片里的故事,将是我终身的宝藏,时刻温暖着我!
翻开家中的旧相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映入了我的眼帘。
那是妈妈和舅舅小时候合照的一张照片。照片里的妈妈大约七八岁,身着一件方领小布褂子和一条长裤,抱着树干灿烂地笑着,看样子她正准备往树上爬呢。而舅舅呢,则扛着一根三米多长的大竹竿,不知要干什么。问了妈妈后我才知道,原来他们是要去够知了壳。在当年,知了壳可是上好的中药材。每到暑假,各家的孩子们都会早起,提着小箩筐,扛着长竹竿到村里的小树林找知了壳。哥哥姐姐们爬上树找知了和知了壳,弟弟妹妹们则帮忙递竹竿、捡知了和知了壳,配合得非常默契。孩子们常常一大清早就带上干粮出发,直至天黑才肯回家。而这时,他们的小箩筐里都已装满了知了壳,而带盖子的小篮子里则装满了还未退壳的知了。
回到家里,他们将知了壳清洗晾干,隔几天再送到镇子上的药铺,这样一年的学费就有了着落。大丰收的时候,多下来的钱还可以买一些学习用品呢!小篮子里那些还未完全退壳的知了,对人们来说又是一道难得的美食。每到夜晚,等知了一退壳,小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把粉嫩嫩的知了清洗干净,叫嚷着让大人们放到锅里用油炸酥,然后撒点盐就美美地吃起来了。更有馋嘴猫似的孩子,在去药铺卖知了壳的路上就偷偷藏起几个知了壳,回家趁大人做菜不注意的时候,放进油锅里炸一下,便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你可知道,对于那时的孩子来说,这是一道多么美味的食物啊!
有一天打扫家里卫生的时候,发现家里有一张许久不见的照片,他放在我的储物箱里面很久没有翻看了。由于今天要打扫除,所以把家里的东西全部整理一遍,这才发现了原来我还有一张以前的照片。还记得那是很小很小的时候,由于跟班里的同学玩的很好,而且我们是在自己村里面的,所以整天约着一起出去玩,并不担心会迷路或者被别人拐跑,毕竟在农村里面家家户户都非常的熟悉。
那是我一年级时的一张照片,由于刚上小学,有很多地方需要用,所以第二天就要带去。可回到家,一直到晚上才想起,此时却已七点多了,外面又下雨了,再加上那时家里还没买车,所以就想,今天先别说了,等明天再说。后来不知道我妈是怎么知道的,问我有没有这种事,我只得点点头回答是。后来,我妈就载着我,带着雨披,骑着电瓶车,就去找打印店打印。此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许多打印店都已经关了门,我们跑了一家又一家,结果都是这样。在雨中跑了半个多小时,我不禁有了些许睡意,我妈看我这样,就只能回家,等第二天早上再去打印了。回到了家,我倒头就睡,哪管什么刷牙洗脸。
第二天早上,我走下楼,便看见桌子上一个塑料带,里面装着我的照片――那是老妈在打印店门口等了半天,等到开门时打印来的!这里最好要有细节描写,你可以想象母亲是如何打印照片的一些细节其实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一张照片都会有一个故事,也许是开心的,也许是难过的;可能是迷糊的,也可能是清晰的。照片中也藏着许多人的情感,不论开心难过,不论伤心痛苦,在按下快门那一瞬间,都会被永久地记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照片,回想起一些往事,反正我看到照片的时候我能会想出很多很多的东西,而且那都是一些美好的时光,是童年的快乐,也是我童年的记忆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