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以嗅梅为材料的范文(共含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网的网者”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以梅为友600字散文
花叶四君子“梅兰竹菊”中,梅为首。以梅为友,我总能感到一股不为磨难、坚贞不屈的劲儿。
腊月是寒风凛冽雨时节,这是百花都谢尽了,惟有梅傲然绽放于枝头。因此,梅花也被视作冬季的花朵。
每一次过年逛花市,我们总要买一株梅树回家。盘枝错节的枝干落光了叶子,立着几只将开的花骨朵儿,家里一下子就有了年味儿。过年那几天,我总是时不时去看一眼那梅树,期待着它的花骨朵能开放在那嶙峋的枝干上,期待着 有一天它能突然绽开它那娇艳的花瓣,吐露无限芳华。
我爱梅的动人,却更敬佩它的气节,爱国诗人陆游就霄在梅身上产生共鸣: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无意”争春,是梅的傲气,是它对严寒的不惧。曾在下大雪的时候赏过一次梅。那天天气极寒冷,我开着伞,穿着厚厚的棉衣去赏梅。下了雪的'大地大片晶亮的白色,梅树与黑的枝干上挂着一片片雪花,几朵粉红的梅花粲然绽在枝头,黑的枝干,白的雪将它衬得无比娇艳,天地间的一切名砩都相形失色,只有这一枝梅傲雪开放。雪嗽嗽地下着,梅花上沾了些许冰冷的雪花,却丝毫不影响它的生命力。这一幕象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生活中,我常常以梅为友,比梅百省,我常常在思索,在困境面前,自己能否做到像梅那样毫不低心,无所畏惧呢?梅的气节,我学到了几分?
以梅为友,我懂得了在困境中下,不畏艰难、挫折才能绽出百王的花。
牡丹国色天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兰花清新飘逸,太阳花五彩缤纷,梨花洁白无暇,玫瑰花芳香四溢,桂花十里飘香,不知名的野花也妩媚可喜欢。而在这么多花当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那清香悠远、坚强无比的梅花。
冬天,梅花悄悄地抽出了细芽,那个芽那么象玉,细得那么象针,让人不忍心去摘它。过了几天,有几个小脑袋悄悄的露了出来,原来是梅花那黄色的花骨朵,在阳光的照射下,过不了几天它竟然开花了,它的花瓣是椭圆椭圆的,黄得就像金子似的,边上还有一丁点发白,梅花只有八九片花瓣,那一片一片的花瓣就像几个可喜欢的小朋友似的。
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在大家觉得最寒冷的时刻,梅花才会散发出那种,你我不能阻挡,令大家陶醉的那种芳香。如果你一闻到,就恨不得把所有的香味都吸进自己的鼻子。
记得不时候,妈妈带我去看梅花,我看到那淡黄色的梅花,就如同一只只穿着淡黄色纱裙的小精灵似的在树上跳着欢快、优雅的舞蹈。寒冷的风一吹,立刻就有许多梅花飘落下来,它们在空中玩耍着,嬉戏着,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让人哭笑不得。我用手接了一朵梅花,看着这朵梅花,我心想:虽然冬天这么冷,但是梅花却坚强地开放了,就像我们人一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事,都要坚持,不论别人是怎样看待你的,好的也好,坏的也好,梅花可真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梅花不但香,还可以当药呢!
梅花泡水喝是可以清热消炎的,因为有的病人生了病只喝了点梅花泡的水就会好多了。
梅花不但闻起来很香,而且还可以医治病人,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它的原因。
我喜欢梅花!
梅花梦
“庭空月无影,梦暖雪生香”。
梦中我在一片疏枝坠玉的梅林里把酒吟诗,嗅香,品雅......
邀花入梦情做曲,曲意天成梦里歌。
萧管也怜惜夜的丝语,穿梭于潋滟长廊,连起篇篇断章。
让如痴如醉的贪念宣泄吧,没有等待,更不奢望轮回。小憩在这梅海凝云中无声穿越红尘,不介意情缘深浅,就让这汪水样心思铺长一指天涯。
多想梅妻鹤子的安然情态伴我岁月波影中,青简墨绘断桥残雪,了前生梦,续今生缘。
恍若萧瑟,恍若寂寥,我在这一片古韵声中百媚千娇,衣袂绕成玲珑结,无尽思绪渡向远方!
饱蘸月色,描这非凡浪漫。
再托二月风剪,裁新梅的姿。
淡看尘寰清辉,独享静寂恬淡,任无怨无悔的情愫,洒一地清浊分明的美丽......
心 羁旅半生,殷勤探看却为迷离寻得了借口。鬓染霜花,难比玉骨冰肌沁心销魂!
再不用娉婷倩影迎合你的虚无,就让那死生契阔的名诺茶香般陨逝。自此,与平淡相携于素雅端庄之中恪守忠贞。
若我是一瓣新梅,惟愿半盏清茗酬知音。
坐在你我的烟雨楼台,我抚琴你唱和。超尘于无欲无求的境界,用柔和温润心态诠释极致经典的人生。
心有灵犀是人间物语,当纤纤指尖畅游在悠扬旋律中,苍凉的季节亦读得出温暖感动。
思你,念你在北国的一隅,小菊吮清露,诗笺两三行,均丰美了你的呼吸!
香君入梦,枫舞衣袖。细思量,却道意淡初妆透。
撩拨淡淡思绪,我在尘世拈花,噙一抹笑靥,展昨梦那串串醉红!!
我赞美竹的高风亮节,顶天立地,欣赏荷花的玉洁冰清 ,碧叶亭亭......
但是,我骨子里,最爱的,却是梅花,爱她谦逊的品格,爱她独特的风骨,爱她不与百花争艳的铁枝桠。
我爱梅花,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她,不畏冰袭雪侵,不屈不挠,犹如一位勇敢挑战的巾帼英雄,激励着我一生,坚强奋发。
我爱梅花,更爱她甘于寂寞,与严冬抗衡,藐视凛冽的寒风,对她无情的吹打。再大的风霜都不怕,依旧坚韧挺拔,独占风骚。用她顽强的意志感染每一个人的心灵。
我爱梅花,遗憾的是,我向来没目睹过她真正的娇容,更没有触摸过她冰肌玉骨的身躯,做梦都想看到她,看到她独特的神韵和那轻柔的素雅。
我爱梅花,只可惜才疏学浅,赋不出梅的魂骨,表达不出梅的高雅,但有一颗坚贞的梅心,虽然我没见过她,但从诗人的笔墨中却能嗅到她沁人心脾的清香,弥漫我整颗心房,更能看到她顶雪惊艳,孤傲的粉颊,铁骨铮铮,就算凋零,她那优雅的美姿,足够迷醉那晶莹剔透的冰,和洁白无暇的雪花。
我爱梅花,在我的相册里珍藏着许许多多的梅花图,张张疏枝缀玉,暗香盈袖,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令人神往······
我爱梅花,看过太多关于赞美她的诗词,品味过很多赞扬她的佳话,不只是文人眼里的清雅,更是爱梅之人对她的精神可嘉。
我爱梅花,我独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即使落在道涂,被车马行人辗踏,变成了尘土, 但梅花的寒香的风骨不会改变,仍旧会留存于世,永远在知己之人的心怀之中。
爱梅,就让我们做一朵如梅一样的品格吧。
梅花一弄,千古月夜花落花飞;二弄,九曲长调余音绕梁;三弄,三生石畔千年孤单。
入秋,有段时间,心里总想着要去看看桂花,冬天无论如何要去赏梅。想归想,做归做,时间一长,心也便淡然。犹如今夜这雨滴,悠悠溅落,不紧不慢,淡然,漠然。
孤灯照壁影自怜,泪洒红尘百花残,繁华过后芳华尽,空留行人泪涟涟。
想自己也似这片落红,春残,花落,人亡,两不知,不觉长叹。
朦胧中你的身影依稀可见,轻声问你,今生谁是你最想念的人?你我是否还有尘缘?你半晌无语。这端,我轻声而笑,含笑间,已知晓你的答案,无须再问,你也无须再答。
茫茫然,不觉想起天荒地老,海誓山盟这些词,想起汉乐府《上邪》的呼天为誓来,原来这些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而今,谁是谁非,已然不重要。于是,明白了,世上没有永久也没有永远,更没有永远会为你守候的人。三石前,来生的想念不过是欺人的谎言。
今后的人生,就这样淡然的了去,没有激情也没有浪漫,生命原本就如这张白纸,只是你我不小心涂上了粉色,让它有了一丝色彩。如今,花开花落,烟云散尽,你我尘缘了却,重归昨昔的淡淡流水,也许这样才是你我最好的归宿。
窗外,风住,雨歇。关了灯,站在窗前,夜色依旧浓浓,一如千年,没有生机,冷清凄凉。风中老白杨婆娑起舞,叶子悠然而落。心海深处的梅如落叶般没有了生命,渐渐发黄枯萎。往事如这梅般绽放,又如这梅般凋零。
秋意浓浓,秋风漫过思绪,往事已了结。梅开三弄,终是曲终人散,情逝梦远。那首老歌仍回响在耳畔……
……
冬月初,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了。雨雪飘飞,华蓥山已然戴上银盔。虽然山谷平坝没有飘雪,雨夹雪打在脸上却也有撕裂般的痛楚感觉。冬天在折磨着蓥山人的心,肆意摧残着花草树木,一切生灵都在忍受它的煎熬。
校园显得凝重了些,雾霾裹住了山山水水,也似乎裹住了同学们的朗读声。日光灯在挣扎,苍白了容颜。心在紧紧收缩,藏在某个冰冷的角落。
凛冽的寒风过后,一股幽香袭来,虽然淡淡的,却也沁人心脾,我的心在慢慢舒展,也在暗暗诧异:难道梅花开了吗?想到去年,梅花绽放已是冬月下旬,北风呼啸,雪花飘飘,腊梅脱尽绿装,淡黄色的花蕊,含着笑,吐着香,摇曳于枝头,舞蹈于风雪之中,给了寒冷中苦苦挣扎的人多少希望的慰藉。今年初冬时节,难不成梅花已然绽放?
顺着花香,我来到校园梅林,清晨的雾霾正浓,加之叶子茂密,走近了只觉香气馥郁,却不见梅花的影子,我的心不禁有点疑惑了。我拉下一根枝条,拨开树叶,在紧贴枝条处,终于发现了几粒淡黄色的骨朵。虽然紧闭心扉,却也漏出令人欣喜的馨香。心在慢慢绽放,寒冷似乎淡了些,风依然在呼啸,我却听懂了它的话语。雾霾虽然能遮住我们的双眼,但它怎么能遮住我们期盼春天的心?
拂去心灵的尘埃,打开尘封已久的心扉,春天的希望就在心里扎根了。同学们朗读的声音似乎洪亮了,生命在喧哗,希望在开花。就像今年的梅花,悄然开放,叶子虽然会枯黄,掉光,但芳心不改,傲然绽放于冰天雪地,哪怕抱香死于枝头。
我的心涌起了温暖,更涌起了敬意。我的心中有了一颗梅树,有了绽放的满树梅花;眼中有了万物的美丽和芳华。
以梅为主题的作文500字
每当我遇到困难,我都会用傲雪开放的梅来激励自己。我爱梅,梅给我留下了许多印象。
梅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美丽。淡雅的瓣、娇嫩的蕊,暗香疏影,洁白的`雪更让她更加妖娆。古人云:暗香浮动月黄昏。她那清幽的香不知醉了多少人的心田。
梅给我的第二印象便是铁骨铮铮。人们都说:春日桃花,夏月荷花,秋风菊花,冬雪梅花。在姹紫嫣红中,唯有梅肯在冬日开发,她屹立在风雪中,昂首于严寒间。她敢于离开温暖的季节,同寒风朔雪作斗争。
梅不怕风吹雨打、不畏风欺雪压,凌寒独放。在同严寒的斗争中,她剪雪裁冰、迎风斗雪,她昂首挺胸,终于,梅笑傲冰雪。她那冰清玉洁、伟岸脱俗的精神感化了多少心灵,激励了多少人!
梅的气节更是让人惊叹。正如陆游说的那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梅花开在枯燥的冬天,因为她追求挑战,愿与冬日斗争;而不是如百花一样,只是同艳花做着无谓的争夺。所以梅花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哪怕凋谢了,暗香也永存于世。而那些争春的美丽花朵,只是因畏惧寒冷离开,离开的懦弱而没骨气。
我爱梅,也羡梅。不是羡她的冰肌玉骨、清幽淡雅;而是羡她的超凡脱俗、经霜傲雪。
在这个喧哗的社会中,我多么希望,世间的浮躁与我无关,做一枝朴实无华、不屈不挠的雪中梅花。
摘要:花花世界,却也荆棘丛生,难以近身。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心无猛虎,一生平庸。让我们从此时起,做个平凡却不平庸的人。以己为镜,审衣冠,正得失,明长短。共嗅繁华枝叶香。
正文:以己为镜,方嗅蔷薇
“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大千世界,富贵繁华。内心的求知欲如猛虎一般,强烈非凡,却不敢轻涉。如何才能“嗅”其“芬香”呢?做到以己为镜。
正确审视自己是成功的关键。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某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正因为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把自己当成一面镜子,才成为一代人人敬仰的大师。
以人为镜,明得失;以己为镜,正自我。李世民当时一句“以人为镜,明得失“而开创开元盛世。追其顾里,则是太宗对自己的审视,人只有肯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时,才听得去他人的谏言。能够正视自我是成功的基础。
羊肉串大叔阿里木,等卖羊串为生,将大部分积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田家炳老先生捐资投盖个所学校。这其中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善举和善心,更多的是对自身价值的追溯。正因为他们把自己当做一面镜子,才能看见世俗下内心深处的心向所归。也难怪所资助的学生说:“以后也要做像他们一般,做天下有情人。”
以己为镜,福泽社会。吴斌一位杭州客运司机,5月29日下午,他在驾驶大客车行驶于高速时被突然飞来的一个长方形碎片刺入腹部导致肝脏破裂,但他仍然强忍疼痛将车停稳,并提醒车内24名乘客安全疏散及报警,后因抢救无效死亡。年仅48岁。他在死亡的关头一心想着为他人着想,这种可歌可泣的精神,是我们当代人的标榜。他在自己身上寻找到精神所向,故为人民服务。他嗅的蔷薇想必是芬芳的。
反是不思已,“镜”难成,路难达。最能说明这一点的,便是小四的锐利言辞。郭敬明自从拍放《小时代》后被网民越黑越惨。可小四却一语指出他们的痛处:“当我在为梦想奋斗时,你们在熬夜打游戏,当我整天想着写作,策划拍摄合作时,你们在逛淘宝、玩微信。我成功了,你们却只会在那里冷嘲热讽,活该你们一辈子屌丝!”话虽狠,却是一针见血,连自己都不知道反省,难怪一直屌丝!这难道不对吗?
花花世界,却也荆棘丛生,难以近身。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心无猛虎,一生平庸。让我们从此时起,做个平凡却不平庸的人。以己为镜,审衣冠,正得失,明长短。共嗅繁华枝叶香。
“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以冬天的梅为题的写景作文
冬天来了,雪飘然落下,刺骨的寒风在银装素裹的世界肆意呼啸,一切的一切都臣服于冬的严威下,沉睡着,沉睡着,只待那春天的呼唤。也许你觉得没有植物能在冬天里存活吧?要是这样想,那你就错了。角落里,袅袅婷婷兀自站立在风雪中的梅,被雪的洁白烘托成仙风道骨,迎寒吐芳,送来幽幽清香,气韵翩然。可不是“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吗?
肃杀的冬,凛冽的风,纷飞的雪,映衬着梅,它以一种婀娜的姿态,傲然绽放着生命的光彩,不就象一个个站立高阁独享风雪的女子?她的脸颊,不施胭脂,绯红含笑;她的脊梁,曲折却不失刚毅,可不是女儿中的男儿。风猛烈地刮着,雪慢慢的飘洒。梅似乎有些动摇了?似乎经受不住风雪的折腾了?它要认输了么?不,它没有,它依然如故屹立枝头,昂首挺胸,奋力抵挡着风雪的来袭。风在吼,雪在飘。梅坚持着,没有言语的倾诉,它知道只有凭着自己的力量,成为单调冬天的`强者,成为强悍的一枝独秀。
梅的美是沁人心脾的,没有更多色彩的暄染,只有艳丽无比的红色,可它红得雅洁,红得奔放。梅虽不及昙花的清香、牡丹的富贵,水仙的玲珑,但铁骨铮铮,活力十足,是我心中的凌波仙子……
我出生于冬天,与冬的每一件事物似乎都很感谢兴趣,有一种说不清的亲近。冬是充满考验的季节,象梅这样能经受冰雪之痛后复舒的生命是微乎其微,也许这也正是我喜欢梅的缘故吧!
漫步风雪中,我思索着:生活中那些有追求的人也如梅般坚贞,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畏前进路上的阻碍,拼搏进取,永不言弃,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角落,梅如火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只为活出自己生命的风采,让冬天因自己而美丽。梅,悟出了生命的精彩!
雪,晶莹的六瓣型花朵落在手里,化为水痕;寒风中凝视着梅,雪中傲然独丽!
龚自珍为什么以“梅”托志?
龚自珍为什么以“梅”托志?上海市育才中学 李强
梅兰竹菊,在中国文化中所代表、所承我的是相似、相同的寓意,都是中国文人感物喻志的最常见的象征。那么龚自珍用“椿”托志是否有着他独特的意义呢?如果用兰、竹、菊是否也可以?
这是一位学生在周末随笔中提出的问题。笔者试着作出这样的解读:
《病梅馆记》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它应该具有典型性。那么,《病梅馆记》为什么用“梅”托志,它的典型性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我们不妨从文化、史学、审美等多个角度作出解读。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江浙之梅皆病”,“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在只有三百多字的《病梅馆记》中,作者三次提及“江浙(江宁、苏州、杭州)”之梅,这是作者随意为之,还是匠心所在?
其实,文中这样“陈述、描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明、清两代种植观赏梅的规模已经相当大,种植技术已经相当高,品种也不断增多。明清两代“文入画士”咏梅、画梅之风有增无减,杨慎、焦宏、高启、唐寅诸名家,有大量的梅花诗与画;徐渭、姚涞、刘基等,则均有梅花文赋。当时苏州、南京、杭州、成都等地,都以植梅成林而闻名。可见作者如此“创作”是有坚实的现实基础的。直至今天,梅花还是南京、武汉、无锡、梅州等地的市花呢。
《病梅馆记》陈述、描写的现实基础,为其“志”的阐述建立了坚实的物质基石。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深刻的寓意。因为文章是“托志”的,文中的“梅”即人,“江浙之梅”即江浙之人。
我们从史学角度看,作者的陈述、描写与明清科举的`现状竟然是如此的匹配、吻合。
韩茂莉、胡兆量在《中国古代状元分布的文化背景》(《地理学报》6期)一文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表述:
元明清三代状元籍贯的地理分布与前代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时期全国共有状元194名……南方状元则有168名,占86.6%,南方籍贯状元在数额上形成了绝对优势。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地方,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及其属县吴县,共出状元27名,居全国之冠,状元数额次于苏州的有浙江杭州、绍兴两地,共出过7名状元……这些状元相对集中的州府,多数位于江浙一带。
这样看来,作者文中的“江浙(江宁、苏州、杭州)”是有所特指的,是有其坚实的史学基石的。我们在赏析《病梅馆记》的时候,不妨从史学意义上作出解读。从这个角度看,作者用“梅”来“托志”,才能尽其意,才能尽其心,而兰、竹、菊,则不具备这样的可以“托志”的“功能”。
再从“残梅”和“疗梅”的行为、动作看。摧残“梅”的动作,在文中有“斫”、“删”、“天”、“锄”、“遏”等;救治“梅”的动作有“纵”、“顺”、“解”、“复”、“全”等。这些既是种梅的园艺工对待“梅”的最常见的行为、动作,又与统治者对待“人”的行为、动作极其类似。
在历任京官的中,龚自珍虽困i闲曹,但他仍屡屡上书,指斥时弊,可是都未被采纳,甚至还被同僚视为“痼疾”。在人生大大小小的遭遇中,作者不正是尝到了“斫”、“删”、“夭”、“锄”、“遏”的迫害吗?在人才观上,作者曾高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社会观上,作者又指出社会**的根源在于贫富不相齐,他极力要求改革科举制,希望朝廷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从这个角度看,作者用“梅”来“托志”,可以把所“托”的“志”表达得更加贴切,更加真切,更加淋漓尽致。兰、竹、菊,在成长过程中不具备这样的生长“经历”。
我们还可以从中国人对“梅”的审美习惯看。“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的审美习俗几千年来并没有变化。这就使得这种“摧残”梅(人才)的方法、手段显得自然、平常、见怪不怪,甚至理所当然。直至今天,我们在制作、欣赏“盆景梅”的时候,还是或“整形修剪”,或描绘、拍摄这样“畸形”的“美”。
这样看来,以“梅”“托志”是龚自珍的最佳选择,兰、竹、菊,则不能承载作者这样的“志”的阐述,或者说不能自然地、形象地、艺术地“托志”。
如果从这样三个角度作解读,那么,本文“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王朝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的主旨就更加清晰了。文章“托物言志、以梅喻人”、“以写梅为名,以喻人为实”的写作方法也落到实处了。
写作背景: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此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
《病梅馆记》采用小品文样式,运用以梅喻人,借题发挥、托梅议政的曲笔,透过植梅、养梅、品梅、疗梅的生活琐事,由小见大,表现了破除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鲜明政治观点和主张。文章段段写梅,处处写梅,通篇写梅,产梅之地、夭梅之由、叹梅之病、疗梅之志、疗梅之法,层层写来,每一层,都影射腐朽的现实政治。
★ 无人来嗅
★ 静嗅书香
★ 以幸福为话题
★ 以宽容为命题作文
★ 以和为话题
★ 以遵纪守法为荣
★ 以等为题
★ 以礼物为题
★ 以青春为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