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九色鹿知识点(共含5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增秀懿”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二年级语文九色鹿知识点
字:淹、岸、提、誓、贴、赏、围、虑、鄙、躲
词:美丽、散步、救命、挣扎、纵身、道谢、议论、告密、愤怒
重点句子:
1、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里,有一头九色鹿。他身上的毛有九种颜色,美丽极了。
2、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把落水人救上了岸。落水人名叫调达。他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道谢。九色鹿说:“不用谢。不过我有个要求,你回去后,千万不要跟任何人提起在这儿见过我。”
3、过了几天,调达在街上听到人们议论:王后梦见了一头漂亮的九色鹿,要国王派人捉来,用这头鹿的毛皮做衣服;国王只好贴出布告:谁说出哪里有九色鹿,定有重赏。
4、九色鹿一眼就看到了调达,他愤怒地说:“你这个见利忘义的家伙!”国王听九色鹿开口说话,感到非常奇怪。当他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不仅叫人放了九色鹿,还下了一道命令:“任何人都不许伤害九色鹿!”
5、九色鹿在森林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调达,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受不了大家的鄙视和谴责,灰溜溜地躲到大山里去了。
主要内容:
一个人掉进了河里,幸得九色神鹿得救助,答应神鹿不泄露曾见过它。后来这个人回国后,遇见国王高价收买有关九色神鹿得消息,这个人为了钱财透露了神鹿所在。神鹿被捕了,但它面对国王侃侃而谈,指责了那个忘恩负义小人的无耻,指责一个仁慈的国王不应该杀害无辜的生灵。国王被九色鹿的话打动了,他下令任何人不得伤害九色鹿,那个人灰溜溜地躲到大山里去了。
二年级语文九色鹿教案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国甘肃的敦煌莫高窟,有着许多美丽的壁画,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吧。(课件播放,边播放边解说)走进敦煌,如同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描摹自然风光的,记录神佛故事的……其中,在第257窟西壁上,记载着一个神奇的故事,那就是关于九色鹿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个民间故事。(板书:九色鹿)读一读。你觉得九色鹿会是一只怎样的鹿?再来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师:课文咱们已经预习了。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九色鹿和谁之间的故事?
师板书(调达,国王)。
请同学们将课文默读一遍,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
师:课文讲了九色鹿救了落水的调达,调达见利忘义为了发财向国王告了密,背叛了九色鹿。九色鹿据理教育了国王,国王弄清原由后放了九色鹿,下令臣民都要保护它,并且重重地惩罚了调达 这样一个故事。
(屏幕显示九色鹿,调达,国王的关系)
三、精读感悟
那么,“这是一只怎样的九色鹿?调达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围绕这两个话题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如果有感受,请写在一边。“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大屏幕出示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解决问题)
师:读完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四、对话交流
师:下面咱们围绕这两个话题一起来交流吧!读读有关语句,再谈谈你的感受。
(一)感悟九色鹿的形象
先来交流第一个话题。这是一只怎样的九色鹿?
1)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生:……
师:俊美的你读一读俊美的它吧。谁来读?谁能读得更美?九色鹿还是一只怎样的鹿?咱们继续交流。
2)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呀,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生……
a九色鹿的勇敢表现在哪里?(立即纵身)“立即”是什么意思?用动作表示一下“纵身”。
b用一个什么成语来概括此时九色鹿的行为呢?生:奋不顾身……见义勇为奖励你将这个词语写在黑板上)
c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来吗?
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读。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议)
接着交流。
3)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a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板书:不图回报)
b 你觉得九色鹿说这话时,是一种什么样的语气?(亲切,慈善)
c谁愿意试着读一读?
d你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你真会读书。谁愿意这样读一读?
继续交流吧。
4)九色鹿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已处在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无法脱身,再一看,调达正站在国王身边。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你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生……九色鹿很聪明
师:面对危险,九色鹿没有慌,用一个成语说,这就叫(生“临危不惧”),他敢于跟国王讲理,这叫“敢怒敢言”。
a将九色鹿说的这段话自己再读一读。他与国王说话时语气是怎样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读读这一句话。(“陛下,您知道吗?”)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b当九色鹿看到调达时,心情怎样?(气愤,义正词严)让这份气愤通过你的声音表现出来吧。“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指名读,齐读。
c九色鹿对国王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个什么句子?
您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您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会被天下人笑话的。
这两句用哪句好,为什么?多么机智勇敢的九色鹿啊,他的这句话定能让国王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d让我们再将九色鹿说的这些话读一读吧。指名读,分男、女生读。师生评议。
小结感悟:学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叹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的精神,佩服他的“临危不惧,敢怒敢言”。(学生读板书上的成语)
(二)感悟调达的形象
调达能遇到九色鹿可谓是万幸啊!调达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咱们先将文中描写调达的段落找出来。
1)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2)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3)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
读一读,你读出一个怎样的调达?
生:见利忘义,背信弃义,忘恩负义
a他见到了怎样的“利”?生(重金) (展示“重金”)这重金可能是大块的金子,还有可能是……?
是啊,为了金钱,调达出卖了九色鹿,这就叫“(生:见利忘义)”
b他又违背了怎样的“信”?生(郑重起誓)(展示“起誓”)当时调达会怎么向九色鹿重重起誓?
郑重起誓了的调达,却为了利益丢弃了信义,这叫(“背信弃义”)
c他忘记了怎样的“恩”?生(救命之恩)(展示“救命之恩”)当时调达处在怎样的危险之中?如果没有九色鹿及时相救,调达可能会怎样?
忘记了救命之恩,却为了利益出卖了恩人,这就叫(“忘恩负义”)
同学们想一想,这个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调达看到皇榜时,会怎么想?(引:有了这重金,我就可以……)
九色鹿救了调达,调达不但没有知恩图报,现在却见利忘义,背信弃义,忘恩负义,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三)感悟国王的形象
1、国王耳闻目睹了这一切,他是怎么做的?(引读第9自然段)
2、请谈谈你对这位国王的看法。(学生答:明辨是非 知错就改 正直)
3、幸亏这位国王能“明辨是非,知借就改”,讨论:假如你就是那位国王,会怎样斥责调达?
4、为了保护九色鹿,国王向天下人发布了一个告示。请你替国王写一写吧。
4、此时,我想到了那位王妃,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人?
(四)感受民间故事的主题
我们通过读课文,读出了善良美丽的九色鹿,读出了知错就改的国王,他们都是美的象征。我们还读出了见利忘义的调达,读出了残忍的王妃,他们又都是丑的象征。这就是民间故事要表达的主题。歌颂美,揭示丑。美最终会战胜丑的。
五、总结深化,内化情感。
学完了这个故事,了解到九色鹿、调达、国王的不同特点,对你来说,有了哪些收获?你将做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各抒己见)
请同学们将课文再朗读一遍,用声音表达出你的感情来。
六、课后延伸
“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让我们记住《九色鹿》这个故事,记住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做一个美的人。
1、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语文主题丛书《永不褪色的彩虹——拥抱诚信,点亮人生》,里面有更多的诚信故事。
2、将《九色鹿》的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一听。
附板书设计:
九色鹿
见义勇为 不图回报 临危不惧 敢怒敢言
调达
见利忘义 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
国王
明辨是非 知错就改 正直无私
王妃
贪婪 残忍
二年级语文九色鹿教学反思
我这次的公开课教学课题是《九色鹿》,这是一篇民间故事的文章,学生应该感兴趣,这是我选这篇课文来上公开课的一个原因。
这公开课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我是如此进行的:回顾上节课的大致教学内容,由回顾该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由此进入对课文人物形象的分析,再到感悟课文的主题,然后学生谈收获感受,从而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讲诚信的道理。人物形象和描写方法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教学手段:学生自主合作,辅以小组讨论,以读促感,让学生体会理解。
在实施这公开课教学前,我们语文组的老师对此进行了集体备课,各位老师给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于是我着手对我原先设计的教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于上周星期五进行了第一次试教,效果很不理想,特别是教学内容没有完成,教导员和教务主任及不少老师提出了针对不足的看法,于是进行了教案再次修改,于本周二再次试教,效果明显,使我深受鼓舞,但是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我汲取了听课老师的意见后,进行了第三次教案修改,如此三易其稿,终于在11月27日星期四正式上了公开课。
成功之处:
1、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清楚
2、进行小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校兴趣。
3、讲读结合
4、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以立体感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情感受熏陶。这些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肯定。
不足之处:
1、小组讨论的时间过少,有些流于形式的感觉。
2、过渡的语言少,精炼语言引导少。
3、读的方式少了一些,应该让学生或小组能有一种竞读的氛围。
4、让学生质疑的机会太少了,学生多是安设定的流程来学生,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不出来。
这次的公开课,对我来说,确实受益匪浅,尤其是在各听课老师的交流中,让我懂得了基础教学的方向所在和基础教学的重要性,使我对以前我中学的丰墙峭阯教学观念有了从新的认识,这为我在今后语文教学中积攒了宝贵的经验。
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里,有一头九色鹿。他身上的毛有九种颜色,美丽极了。
一天,他正在河边散步。忽然,耳边传来“救命”的喊声。他跑过去,只见一个人正在河里挣扎,都快淹死了。
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把落水人救上了岸。落水人名叫调达。他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道谢。九色鹿说:“不用谢。不过我有个要求,你回去后,千万不要跟任何人提起在这儿见过我。”
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过了几天,调达在街上听到人们议论:王后梦见了一头漂亮的九色鹿,要国王派人捉来,用这头鹿的毛皮做衣服;国王只好贴出布告:谁说出哪里有九色鹿,定有重赏。
调达心想,这是多好的发财机会呀。于是,他跑进宫中告密。国王听了,立即调集军队,去抓九色鹿,并由调达在前面带路。
他们走到森林里,发现九色鹿正在那儿吃草。国王马上带人围了上去。
九色鹿一眼就看到了调达,他愤怒地说:“你这个见利忘义的家伙!”国王听九色鹿开口说话,感到非常奇怪。当他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不仅叫人放了九色鹿,还下了一道命令:“任何人都不许伤害九色鹿!”
从此,九色鹿在森林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调达,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受不了大家的鄙视和谴责,灰溜溜地躲到大山里去了。
字词学习:
字:淹、岸、提、誓、贴、赏、围、虑、鄙、躲
词:美丽、散步、救命、挣扎、纵身、道谢、议论、告密、愤怒
重点句子:
1.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里,有一头九色鹿。他身上的毛有九种颜色,美丽极了。
2.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把落水人救上了岸。落水人名叫调达。他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道谢。九色鹿说:“不用谢。不过我有个要求,你回去后,千万不要跟任何人提起在这儿见过我。”
3.过了几天,调达在街上听到人们议论:王后梦见了一头漂亮的九色鹿,要国王派人捉来,用这头鹿的毛皮做衣服;国王只好贴出布告:谁说出哪里有九色鹿,定有重赏。
4.九色鹿一眼就看到了调达,他愤怒地说:“你这个见利忘义的家伙!”国王听九色鹿开口说话,感到非常奇怪。当他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不仅叫人放了九色鹿,还下了一道命令:“任何人都不许伤害九色鹿!”
5.九色鹿在森林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调达,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受不了大家的鄙视和谴责,灰溜溜地躲到大山里去了。
主要内容:
一个人掉进了河里,幸得九色神鹿得救助,答应神鹿不泄露曾见过它。后来这个人回国后,遇见国王高价收买有关九色神鹿得消息,这个人为了钱财透露了神鹿所在。神鹿被捕了,但它面对国王侃侃而谈,指责了那个忘恩负义小人的无耻,指责一个仁慈的国王不应该杀害无辜的生灵。国王被九色鹿的话打动了,他下令任何人不得伤害九色鹿,那个人灰溜溜地躲到大山里去了。
二年级小学生语文句子知识点
修改病句:
1、词义混淆。因对词义概念理解模糊而选用词不当的语病。如:爱迪生发现了电灯。把“发现”和“发明”两词混淆。
2、词类误用。因分不清词类而造成用词不当的语病。如:今天气候晴朗。把“气候”与“天气”混淆了。
3、成份残缺。句子缺少不应该省略的主要成份。(主、谓、宾),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的语病。如在老师的教育下,进步得很快。(缺少主谓)雄伟美丽的天安门城楼。(少谓语)老师向全班同学提出下课十分钟不做作业。(少宾语)
4、搭配不当。因句子中相关的成份之间互相不能搭配而造成的病句。如:我的家乡是宁波人。缩句变成“家乡是人”(主谓搭配不当)我们在同坡上种满了果园。(动宾搭配不当)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连带成份与中心词之间搭配不当)
5、重复累赘。过多地动用修饰词语反而显得多余,豪迈了病句。如:在班队会上,小军首先第一个发言。“首先”与“第一”重复了。
6、词序颠倒。因词语排列次序颠倒而造成病句如:老师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叠厚厚的考卷。考卷没有厚薄之分,显然是把一叠与厚厚的词序颠倒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找春天》知识点
一、易读错的字
冲出(chōng) 棉袄(ǎo) 遮掩(zhē)
嫩芽(nèn) 解冻(jiě) 触到(chù)
二、易写错的字
“寻”的上部是“彐”,第二笔右边不露头。
“柳”的右部是“卯”,不要漏写第三笔撇。
“荡”是上下结构,第七笔”ㄋ”一笔写成。
三、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冲(冲出、冲动) 寻(寻找、寻问)
姑(姑姑、姑娘) 娘(姑娘、大娘)
吐(吞吐、吐出) 柳(柳树、柳枝)
荡(荡起、荡秋千) 桃(桃树、桃花)
四、近义词
探—伸 触—碰 寻找—寻觅
害羞—羞涩 仔细—认真 解冻—融化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五、反义词
害羞—大方 仔细—马虎
六、多音字
藏cáng(躲藏)zàng(宝藏)
冲chōng(冲出)chòng(冲着)
奔bēn(奔跑)bèn(投奔)
七、词语搭配
脱掉棉袄 冲出家门 奔向田野 寻找春天
一朵野花 一个音符 害羞的小姑娘 解冻的小溪
八、好句积累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3、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小学二年级语文《宿新市徐公店》知识点
原文: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①篱:篱笆。
②疏疏:稀疏。
③径:小路。
④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⑤急走:奔跑。
译文: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画面上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春意盎然。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前两句写农村景色,是静态描写;后两句写儿童和蝴蝶,是动态描写。这首诗除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外,还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小学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做和作用法与区别知识点:
“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是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现代汉语里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起”的意思。在这个意义上跟“做”不会打架,因为“做”无此含义。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后造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同义词。
吕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作”、“做”二字的用法做了如下补充:“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从吕叔湘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找到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
1、区别的基本标准是“文”和“白”,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2、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宾语是动名词的(如:报告,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3、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4、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统一。
二年级小学生语文句子知识点
标点符号:
1、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2、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3、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4、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5、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6、分号:表示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顿号小,复句间较大的停顿。
7、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8、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9、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0、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1、省略号:表示由于种种原因省去的内容、达到便于记叙的目的。
12、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
13、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
14、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15、连接号: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起止的标点。
16、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提高学生看图说写能力
看图说话和写话是小学生写作训练的入门阶段,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看图说话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写话可以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词句表达图意。在训练中我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教会学生观察图画的方法。
在学生一句一句说出图意后,怎样才能让学生将句子组成一段通顺的话呢?我觉得首先要教会学生懂得怎样按一定顺序来观察图画。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远到近等观察方法。分辨出图中所描绘的人物,时间,地点,引导学生把每句话说清楚,会选择图中的主要人物事物说。
(2)指导学生把说的话写出来,并做好批改,评讲工作。
对写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并拿他们的范文读给大家听,对差的学生多鼓励。
(3)坚持多说多写。
学生只有多写多练积累词语,才能把句子写好。我安排每一次写话,有时是一幅画有时是多幅画。开始说写一段话时,不强迫学生写得多少,把训练的重点放在有内容叙述清楚,句子通顺上,在这次期中考试中,学生在写话方面也有一定的进步。部分学生是能按要求写得比较好,但有几个差生写得比较零碎。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来看也比较差,有待于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