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七夕节的习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yiyiyi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山西七夕节的习俗(共含5篇),希望您能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yiyiyi”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山西七夕节的习俗

篇1:山西七夕节的习俗

山西七夕节的习俗

山西:“七夕节”牛郎织女故事发源地的民间习俗之一“生芽种生”——家庭自发

山西人讲究过节,在民间流传着“四大节,八小节,二十四个毛毛节”的俗语。地处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发源地的山西,这些民间节日也都源于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古代天文历法的观念与成果,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组成部分。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明天是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也是山西所谓“二十四个毛毛节”之一。“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小时候,这一天的晚上和家人坐在院子里吹着晚风乘凉,妈妈把各式水果摆在爸爸自制的方桌上,瓜果被巧手的奶奶用刀精心雕刻成各种形状,一家人围桌而坐,谈笑聊天。还未进入小学时,对着浩瀚的天空,爸爸就告诉我们哪颗是牛郎星、哪颗是织女星。而奶奶总会给我们讲流传于民间关于牛郎与织女的浪漫爱情神话,小时候的我对什么是爱情一无所知,听着这样的故事也一片茫然。随着年龄的成长,我知道这是一段恩爱的佳音,每次听着奶奶的故事,我开始憧憬对着天上的星星祈愿:“接我过天河的那个人什么时候来到?”。事实上,这个人我并没有等太久,从高中就一直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只是大学这条天河把我们分隔两地,大学毕业后的某一年我们确定了恋爱关系,组建家庭一直到现在。我感谢老公,带给我一份坚贞不移的爱情,带给我一份平实让我内心非常踏实幸福的生活!山西:“七夕节”牛郎织女故事发源地的民间习俗之一“生芽种生”——家庭自发绿豆芽详解

“七夕”来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而这故事的起源地正是山西,是山西省晋中地区的和顺县,这里是牛郎织女浪漫爱情故事发生、发展的重要地域(并非说是唯一的地域),是七夕风俗传承与发展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地域。和顺县的南天池与牛郎峪不到10平方公里的境域中至今保留着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景物20处之多,从地名来看,天河梁、牛郎峪、南天池与磨子峪(簪峪)是地方志中早有记载的地名或村名,其余地名及相关景物名称均长期流行于民间,如今能见到的有牛郎沟、牛郎洞、天河池、牛郎庙、织女庙、南天门、金牛洞、老牛口、牛头山、相思背、喜鹊山、八仙洞、哪吒塔、驴打滚等等,还有如今已毁圮无踪的王母娘娘庙、李天王塔、磨簪石等。村民世代传承着生动鲜活的牛郎织女故事和七夕风俗活动,其整体环境与牛郎织女故事的情节十分融洽和谐。经有关专家多次实地考察,12月13日,中国民间文艺协会正式命名和顺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6月7日,国务院以国发19号文件将和顺县“牛郎织女爱情传说”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源于这样的故事,山西民间习惯称七夕节为“天河配”。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初时,山西民间还曾保留着扎像贺节的风俗,人们在街头巷口用树枝等物扎成一对青年男女像,表示牛郎织女相会,在像前供献瓜果桃李以示祝贺。

七夕节里,民间流行姑娘媳妇向织女讨教手艺的活动,称为“乞巧”。山西南部民间习惯用当年的.新麦秸编成一座桥,配饰以牛郎、织女、老牛、男孩与女孩、喜鹊等形象置放案头;或用彩色纸剪成上述景物贴在墙上,向织女祈祷后,拿七根绣花针并列手中,用一根彩色线穿针孔,一次顺利穿过七个针孔者就被认为乞得了巧。曲沃县盛行男女孩童以星星草投放水中乞巧。晋北民间百姓习惯白天在院里晒一盆水,任灰尘飘落,晚上盆水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姑娘媳妇把绣花针涂油之后轻轻放置水面,能使针浮水面者便认为乞得了巧。晋西北一些地方人们在盆水中放置豆芽,在阳光下经过水的折射,水底倒影会显示各种形状,或蜈蚣或水蛇,或猪狗或鸡鸭,倒影愈丰富逼真就意味乞巧愈多。长治一带的女孩,七夕节前一天要逮一只吐丝的蜘蛛圈在盒子里,第二天观察其结网疏密状况,网愈密则认为乞巧越多。

在山西,男孩也要在七夕节向牛郎讨教耕耘本领。晋南一些地方,青年男子七夕节在木板或石板上覆土,上作茅屋小景,屋旁田地中种粟生苗,称为“谷板”。晋中、晋北流行将小麦或豆类浸水生芽,七夕节用彩线缠芽,谓之“种生”。晋西北牧童要为耕牛编戴花环,称之“为老牛过生日”。

山西境内七夕前后多降雨,民间把七夕节看成是“下雨天”,称织女渡河会牛郎,悲喜交加,禁不住泪如泉涌,泪落人间,便是雨水,遂有“七七不出门,出门被雨淋”之谚。此日,少女们有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习俗,据说老年人见了便双目清亮、头脑不昏。山西旧时讲究七夕看天河预测米价,七夕天河昏暗则米价涨,天河明亮则米价贱,民间有“天河目米价,太乙照时康”之说。现代的七夕节,山西民间已没有那么多讲究,只是在姑娘媳妇中间还流行着一些乞巧活动;不少地方仍保留着制作“巧食”的习惯,用白面或糕面加糖、油,做成各种食品;还有一些地方家家吃西瓜,并在西瓜上镂刻图案花纹,称之“花瓜”,这些习惯都是七夕风俗的遗存。

山西七夕风俗文化:河东乞巧节“拉牵牛”

农历七月七日,是我国传统的“乞巧节”。关于乞巧民俗,各地有别,风格迥异,但流传在山西河东地区的“拉牵牛”则显示出一种独特的民间风情。

“拉牵牛”,又称“五谷山”,原是“乞巧节”夜晚的一种娱乐活动,后因当地的百姓十分喜爱,于是便流传开来,成为河东地区的一种乞巧民俗。每年七月初七的晚上,农家姑娘们便身着盛装,聚集在村中的打谷场上,乘着皎洁的月色,拉手成圈,轻歌曼舞地跳个不停,引得村中的男女老少都涌到场边探首观望。看到村里的人们几乎都到齐了,姑娘们便异口同声地高唱:

“芍药牡丹喜凤莲,

朵朵鲜花众人看。

纤纤细手勾搭勾,

牵牛花蔓嫩油油。

金莲碎步盈盈移,

轻妙婆娑如春水。

天旋地转裙带飞,

错落步儿下凡尘。”

这时,只听“锵”地一声铜锣响,姑娘们手拉手地狂转起来,一位事先被选中的“歌仙”姑娘被拉倒在地,成为是夜“拉牵牛”的中心人物,也就是人们心目当中的“七仙女”。她走上前来,开口唱:

“身穿绫罗锦衣衫,

头上百花正吐艳。

骑上枣红马,

马披绿鞍鞍,

得儿驾,

我是七姐下了凡,

来到人间五谷山。

心中喜,走得欢,

人间果比天上鲜。”

“七仙女”唱到这里,身旁的一位姑娘便要接着唱:

“你是七姐下了凡,

百姓齐拥赞,

吉星高照人心暖,

赶快为民消灾难!”

歌声刚停,从场边观看的乡民中走出一个人来,开口说:“我是个种玉茭的,一年辛苦到头,收获不多,实在懒得动弹了。七仙女,你看我该怎么办?”他的话音刚落,“七仙女”开口唱:

“玉茭山,真可观,

株连株,片连片,

赛过猴哥花果山。

根儿罗丝缠,

叶儿腰带宽;

穗儿棒槌大,

条个赛竹杆。

劝君莫惜力和汗,

点石成金乐其间。”

乡民听罢,拜谢离去。这时,又一位姑娘开口唱:“你是七姐下了凡,百姓齐拥赞,吉星高照人心暖,赶快为民消灾难!”唱罢,又一位老者上前问:“我今年七十有余,身板渐渐不支,七仙女,你能保佑我长生不老吗?”“七仙女”听罢,又开口唱:

“马儿飞,鸟儿伴,

迅步来到谷黍山。

豆叶腿带宽,

根儿扎九泉。

穗儿就像狼尾巴,

点头哈腰把土地献。

劝君常吃谷黍饭,

长生不老留红颜。”

老人欣喜离去,身旁的姑娘又唱一曲“赶快为民消灾难”。接着一位青年走上前来说:“我今年二十六、七,还是光棍一条,七仙女,你说我还能讨下老婆?”“七仙女”又开口唱:

“眼前一座高粱山,

火红火红烧满天。

根儿像龙爪,

叶儿腿带宽,

颗颗珍珠穿。

天上只有阴森森,

哪有人间红艳艳。

种田的哥儿莫自卑,

仙女都想嫁庄稼汉。”

“那我就等仙女了!”小伙子高喊一声,高兴地退下。姑娘们又唱一遍“赶快为民消灾难”。这时,一对小夫妻走上前来,说:“我俩刚刚结婚,七仙女,你看我们能不能白头到老?”“七仙女”一听,笑着唱道:

“立云头,擦把汗,

祥云底下豆儿山。

大豆小豆样样有,

白豆黑豆色色全。

长的是刀豆,

圆的是豌豆,

油煎用蚕豆,

煮汤用绿豆,

芝麻也是豆,

花开节节高到头。

天上只有寂寞愁,

人间夫妻定会欢乐到白头!”

这时场上的姑娘们又手拉手地转着圈狂跳起来,跳着跳着,忽听“锵”地一声锣响,大伙便立即停了下来。“七仙女”用手拢拢头发,开口唱:

“拂袖掩脸气儿喘,

提裙掂足上麻山。

荨麻、亚麻、胡麻,

制索、织布都靠它。

织出麻布赠情郎,

青山裹体避暑寒。

休慕他人龙凤裘,

淡茶素服度春秋。

男耕女织月如蜜,

儿女情长乐天伦。

人间逗我众姐妹,

留连忘返犯天规。”

“七仙女”唱到这里,姑娘们便异口同声地接唱:

“犯天规,犯天规,

自古天规能治谁?

你为百姓消灾难,

原本就是人间仙。

玉皇大帝若怪你,

我们为你齐请愿。

千请愿,万请愿,

保你回宫能平安。”

唱罢,姑娘们一同跪在地上,朝着明朗的月亮叩头拜谢,连呼:“请求玉皇大帝开恩赐福,保佑七仙女平安无事!”而“七仙女”则要在此时悄然离去……

整个游戏过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和向往。

篇2:七夕节习俗

关于七夕节习俗750字

七夕乞巧,是节日的主要活动。乞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是七夕节习俗。那么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下。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山东、在济南、惠民、高青等地,陈列瓜果乞巧,等待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鄄城、曹县、平原等地是吃巧巧饭: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

浙江、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广西。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广东。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以上,便是我为你们介绍的七夕节习俗。

篇3:七夕节日本习俗

七夕节日本习俗

1、七夕人偶

在日本长野县松本市、新泻、山梨等地区,一到七夕,各家各户就会做一些人偶挂在自己的门前,寓意希望“能缝制出越来越漂亮的和服”、“能够将孩子顺利的抚养成人”,有的地方还有代表“将和服借给牛郎和织女”的意义。

2、吃索饼

索饼是以前人们在七夕食用的食物。后来演变成了吃挂面的习俗,可以说,挂面的祖先就是索饼。索饼是奈良时代传入日本的,长得很像我们中国的麻花。日本人把小麦和米粉和在一起,拧成绳子一样的细长状,再油炸或烘烤至熟。

3、吃挂面

平安时代的书籍中记载“七夕吃挂面大病不生”,从很久以前开始,皇宫里就有七夕吃挂面的风俗。之后这个风俗在老百姓中流传开来,直至今日。就算是炎热的夏天,挂面也是爽口的美味,对预防食欲不振和夏日厌倦症很有功效。

4、七夕纸衣

在仙台、京都等很多地方,七夕纸衣被当作驱除不详的方法。继承古代人,为了能够避免在7月,这个马上就要迎来丰收的季节,碰到一些大自然所带来的灾难,人们一直延续着用纸衣来乞求风调雨顺。

5、挂竹子

在民间,大人和孩子一起在五颜六色的长条诗笺上写下愿望和诗歌,连同用纸做的装饰品一起挂在小竹子上,然后把这支小竹子立在院子里,并将供品一起摆上,以许愿少女的手工艺技术能提高得像织女一样好。七夕时的小竹子装饰得像夏季的圣诞树。七夕结束后,把这小竹子和供品一起放到河里,意味着希望自己的心愿能够到达天河。

20xx七夕创意礼物

创意情侣杯

很多人都说送礼物的时候不要送杯子,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一辈子”,如果送给对方杯子,就是代表着把自己的一辈子送给对方!这对于花心渣男来说可能不会是什么好礼物,但是如果是诚恳而又衷心你,这又何妨呢,如果你们是进入谈婚论嫁的阶段,创意情侣杯就再好不过了!

真爱钻戒

说到创意,又有什么礼物可以比得过实名定制的真爱钻戒呢?每一枚钻戒都要求男士提供身份信息进行实名定制,寓意“以我之名,冠你指尖,一生相伴,一世相随”的美好誓言。此外,因是定制款钻戒,无论是钻戒的大小还是钻戒款式,都可以随意选择搭配,在钻戒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全程参与,只要你有足够的创意,就可以设计出足够独特的钻戒!

创意耳环

除了创意戒指,其实创意耳环也是很好的礼物,没有几个女生会不喜欢耳环,除非对方没有打耳洞!并且耳环的价格相对比戒指要便宜,但是又不失其中所倾注的诚意,都是创意制作。在七夕这一天,为她带上你亲自设计制作的创意耳环,相信在你眼中,她会比天上的织女还要美丽,而她肯定也会为你的诚意而感动!

20xx七夕歌曲推荐

1、《梁山伯与茱丽叶》卓文萱曹格——本来是两对情侣中各自的男女主人公,被安在一个歌曲里面,歌曲很经典~~

2、《明明很爱你》品冠梁静茹——这个歌曲好听就不说了,主要是MV很有意思,泼一身水,一巴掌,蛮搞笑的,给人感觉也是超级甜蜜的~~

3、《爱在蔓延中》梅林谢霆锋——翻唱歌曲

4、《珊瑚海》周杰伦Lara——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一定会去听这个歌曲

5、《独唱情歌》TankSelina——个人比较喜欢TANK的创作风格,很不错,很好听的歌曲~~

篇4:关于七夕节的习俗

到了现代人们提起七夕一般都是把它当情人节来对待,七夕节的习俗想必有很多人还不了解,下面就给大家普及下。

七夕节的习俗——江苏“七夕香桥会”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潘长江参演的关于七夕的小品,小品里就提到了七夕会有鹊桥会,而在江苏,七夕这一天也有七夕香桥会,在每年的这一年附近的乡民都会赶来,一起搭制活动要用的香桥。而这个香桥是用纸包的线香再加上栏杆,再用五色线捆绑而做成的,白天的时候香桥可以让人们参观祭拜,而到了夜晚的时候人们就会把搭制的香桥焚化,这也是有寓意的,寓意的是牛郎星和织女星已经相会了,其实七夕香桥会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

七夕节的习俗——湖南浙江妇女接露水洗发

每年七夕这一天,浙江湖南当地的妇女都会手机柏叶和桃枝用来煎水,而煎好的水则会用来洗头发,传说在古代的时候这一天,妇女们都会去收集树叶上,和泉里的水来洗发,因为人们觉得七夕这天取的水,跟银河有关,七夕水是有神奇的力量的,用七夕节的水洗头可以得到牛郎织女的保护,不仅能够使家庭和睦幸福,也可以使夫妻感情更恩爱。

七夕节的习俗——中国西南“染指甲”

不要以为美甲是现代的产物,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已经会利用植物的汁液让指甲上色了,而染甲一直是中国西南一带七夕节的习俗,据记载在这一天年轻美丽的女子会用树的浆液兑上水来洗头发,同时还会用当地的花草磨出汁液,用它们来给指甲上色,指甲染色一般都是女子和儿童的一个节日项目,而七夕节染指甲这个风俗西南地带也在一直传承着。

七夕节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七夕节的习俗也是人们把心愿转化成形式的一种表现,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七夕节习俗就是人们生活的另一种体现形式,也是情侣们表达爱意的良机,情到深处之时,拿着一枚一生只送一人的乐维斯钻戒,许下一生一世的诺言吧。

七夕情人节是几号

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号星期几呢?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深入的了解一下这个节日的由来吧。其实对于中国人而言,情人节是一个西方国家的节日,在西方国家的每年2月14日,他们会把这一天称作情人节,意味着这是彼此相爱的人的专属节日。可在我们中国,每年的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才被称作情人节。除此之外,传统的七夕,也就是七月初七同样被称作情人节。所以,要问七夕情人节是几号,真正的答案应该是七月初七。那是我们中国传统而又古老的并带来一定纪念意义的情人节。

因此,七夕情人节又被人们称作为中国的情人节,它的日期被订为每年的七月初七,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其实关于牛郎织女在民间都是流传着一个故事的,相传在很久以前生活的女子只能是在家里相夫教子,也因为如此生活在当时的女人非常的容易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且人们也把织女当成自己心目中所需要学习的榜样,而在当时人们把这个节日称为七姐诞,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七夕情人节,每当这个节日到来的时候,女子们就会向七姐献祭,以此来祈求自己可以获得更多美好的家庭。

篇5:七夕节习俗资料

七夕节习俗资料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xx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20xx七夕节笑话

1、七夕这一天收礼物是要挨炮的,你还想要吗?

2、“七夕咋过呢?”“母鸡啊”“是和男的过还是女的过呢?”“你有得选吗?”“没得选!算了,我们到 宾馆门口卖安全套去吧。”“……”

3、我决定了,8.月2号农历7月初7我早上卖汤圆,中午卖玫瑰,下午卖电影票,夜里卖避孕套,第二天 早上卖避孕药。想想都好激动,要挣好多钱,怎麼办,怎麼办/我会把安全套都用针扎个洞洞,然后我明年奶粉 就大卖了,再然后.....就可以赚好多好多钱哈哈哈哈

4、情人节晒鲜花玫瑰巧克力什么的都OUT了,如今晒的是情人,看看今年的跟去年的是不是同一个人。

5、七月初八早上,喜鹊遇到乌鸦,乌鸦见喜鹊十分憔悴问原因。喜鹊说:七月七搭桥累的精选11个关于 七夕的爆笑笑话精选11个关于七夕的爆笑笑话。乌鸦说:往年搭桥也没这么憔悴呀?喜鹊说:哎,桥震!

6、“至少,他有364天是我的。Bitch!” 老牛45度仰望银河,狠狠说道。

7、某男性朋友,婚外恋,有个已婚的情人,七夕那天他接到情人的短信:“亲爱的,今天玫瑰花很贵, 你就别买了,我把我老公送我的给你,你拿去送你老婆吧。”

8、七夕,早上上班的时候,突然有快递进来送花,收花人是我们的一个男同事!我们都揣测着他是搞基 还是真有妹子倒追,只见他拿着花迷茫了一阵,突然一拍头说:“靠,收件人和寄件人填反了!”

9、最好的七夕礼物:晚上下班前一女同事送给我一包纸巾,说是七夕礼物,并让我省着点用精选11个关 于七夕的爆笑笑话笑话大全。

七夕节日发展

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七夕节习俗资料

闽南七夕节的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作文:七夕节风俗

传统七夕节有什么习俗

七夕节的来历及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与由来

关于古时七夕节的习俗

古时候七夕节有什么习俗

有关七夕节的习俗:拜魁星

山西导游词

山西七夕节的习俗(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山西七夕节的习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