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兴陆游原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xiangkun0112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日杂兴陆游原文(共含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iangkun0112”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春日杂兴陆游原文

篇1:春日杂兴陆游原文

(南宋)陆 游

夜夜燃薪暖絮衾,禺中一饭直千金。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

赏析

《春日杂兴》共有十二首,是陆游84岁时所作,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四首。此诗末有原注:“闻有流移人到城中。”“流移人”即诗中的“流民”。可见,此诗系诗人有感而发,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讽谕之意。

开篇两句从“流民”的被、食两方面下笔,突出“饥寒”二字,取材精当。“絮衾”:棉被。“禺中”:通“隅中”,将近中午。“直”:通“值”,价值。首句写“流民”在夜里烧柴取暖,其实是写其“寒”。他们在夜里睡觉时用以御寒的是“絮衾”,在“春日”(当为早春之际),还“夜夜”烧柴取暖,可见“絮衾”之薄、御寒效果之差,也可见他们是无屋可卧而流宿野外。否则,又哪里用得上“夜夜”以“燃薪”来“暖絮衾”?这里,仅以“夜夜燃薪暖絮衾”一个素材就将“流民”之“寒”形象地显现了出来,可见其取材之精当。

次句言“流民”在近中午之时吃一顿饭价值千金,极言其食之昂贵,其实是写其“饥”。试想,“一饭直千金”,身为难民,又怎能顿顿吃得上呢?那自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饱一顿饿一顿。诗人以“一饭直千金”一个素材反映“流民”之“饥”,以一当十,不能说取材不精当。开篇两句,如此着墨,也就将难民饥寒交迫的生活逼真地反映了出来,并使人不禁要问:“是谁造成了这些令人寒心的景象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这是诗中的“潜台词”,也显示出诗人写作技艺的高超。

诗的后两句由眼前之景象引发出诗人的感慨。“野老”:在野的老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民间老人”,当时诗人已致仕(退休),不在朝廷,故云。“流民”:逃难的平民百姓。“动心”:此处指痛心。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的诗句,既对流亡的平民百姓予以同情,又对自己为官无法解除平民百姓的`痛苦却享受俸禄而自责。陆游的这两句诗言自己已致仕(退休)在家,即身为“野老”,已无为官之责任,但看到路边流亡的平民百姓也为之而痛心,诗意比韦应物的诗句进了一层。因此,南宋诗人刘克庄这样评论道:“韦苏州诗云:‘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太守能为此言鲜矣。若放翁云:‘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退士能为此言,尤未之见也。”陆游身为“退士”、“野老”,仍能写出体恤民生疾苦的诗来,个中原因:一是因为他具有爱国爱民的思想,且至死不渝,所以,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范仲淹《岳阳楼记》语),都能忧国忧民。二是他老年退隐江湖,生活也颇为艰苦,其《岁暮贫甚戏书》一诗就具体地描绘了其老年体衰食粗衣破的境况:“曲身得火才微直,槁面持杯只暂朱。食案阑干堆苜蓿,褐衣颠倒著天吴”,这也使得他有机会与平民百姓近距离接触,了解其喜怒哀乐,故能为之着想,并为其悲惨遭遇而感到痛心。

总而言之,这首诗,取材精当,以一当十;即景抒情,情真意切;讽谕时事,巧妙自然。

篇2:陆游《春日杂兴夜夜燃薪暖絮衾》诗词原文及赏析

陆游《春日杂兴夜夜燃薪暖絮衾》诗词原文及赏析

《春日杂兴·夜夜燃薪暖絮衾》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夜燃薪暖絮衾,禺中一饭直千金。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

【前言】

《春日杂兴》共有十二首,是陆游84岁时所作,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四首。此诗末有原注:“闻有流移人到城中。”“流移人”即诗中的“流民”。可见,此诗系诗人有感而发,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讽谕之意。

【赏析】

《春日杂兴》共有十二首,是陆游84岁时所作,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四首。此诗末有原注:“闻有流移人到城中。”“流移人”即诗中的“流民”。可见,此诗系诗人有感而发,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讽谕之意。

开篇两句从“流民”的被、食两方面下笔,突出“饥寒”二字,取材精当。“絮衾”:棉被。“禺中”:通“隅中”,将近中午。“直”:通“值”,价值。首句写“流民”在夜里烧柴取暖,其实是写其“寒”。他们在夜里睡觉时用以御寒的是“絮衾”,在“春日”(当为早春之际),还“夜夜”烧柴取暖,可见“絮衾”之薄、御寒效果之差,也可见他们是无屋可卧而流宿野外。否则,又哪里用得上“夜夜”以“燃薪”来“暖絮衾”?这里,仅以“夜夜燃薪暖絮衾”一个素材就将“流民”之“寒”形象地显现了出来,可见其取材之精当。

次句言“流民”在近中午之时吃一顿饭价值千金,极言其食之昂贵,其实是写其“饥”。试想,“一饭直千金”,身为难民,又怎能顿顿吃得上呢?那自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饱一顿饿一顿。诗人以“一饭直千金”一个素材反映“流民”之“饥”,以一当十,不能说取材不精当。开篇两句,如此着墨,也就将难民饥寒交迫的生活逼真地反映了出来,并使人不禁要问:“是谁造成了这些令人寒心的景象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这是诗中的“潜台词”,也显示出诗人写作技艺的高超。

诗的后两句由眼前之景象引发出诗人的感慨。“野老”:在野的老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民间老人”,当时诗人已致仕(退休),不在朝廷,故云。“流民”:逃难的平民百姓。“动心”:此处指痛心。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的诗句,既对流亡的平民百姓予以同情,又对自己为官无法解除平民百姓的痛苦却享受俸禄而自责。陆游的这两句诗言自己已致仕(退休)在家,即身为“野老”,已无为官之责任,但看到路边流亡的平民百姓也为之而痛心,诗意比韦应物的诗句进了一层。因此,南宋诗人刘克庄这样评论道:“韦苏州诗云:‘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太守能为此言鲜矣。若放翁云:‘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退士能为此言,尤未之见也。”陆游身为“退士”、“野老”,仍能写出体恤民生疾苦的诗来,个中原因:一是因为他具有爱国爱民的思想,且至死不渝,所以,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范仲淹《岳阳楼记》语),都能忧国忧民。二是他老年退隐江湖,生活也颇为艰苦,其《岁暮贫甚戏书》一诗就具体地描绘了其老年体衰食粗衣破的境况:“曲身得火才微直,槁面持杯只暂朱。食案阑干堆苜蓿,褐衣颠倒著天吴”,这也使得他有机会与平民百姓近距离接触,了解其喜怒哀乐,故能为之着想,并为其悲惨遭遇而感到痛心。

总而言之,这首诗,取材精当,以一当十;即景抒情,情真意切;讽谕时事,巧妙自然。

篇3:春日杂兴,春日杂兴陆游,春日杂兴的意思,春日杂兴赏析

春日杂兴,春日杂兴陆游,春日杂兴的意思,春日杂兴赏析 -诗词大全

春日杂兴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方塘盎盎带泥浑,远草青青没烧痕。

只道雨晴春昼永,归时不觉已黄昏。

篇4:春日杂兴,春日杂兴陆游,春日杂兴的意思,春日杂兴赏析

春日杂兴,春日杂兴陆游,春日杂兴的意思,春日杂兴赏析 -诗词大全

春日杂兴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乍晴乍雨忽经旬,半醉半醒还过春。

春卧不知庵外事,闲吟聊适梦中身。

篇5:春日杂兴,春日杂兴陆游,春日杂兴的意思,春日杂兴赏析

春日杂兴,春日杂兴陆游,春日杂兴的意思,春日杂兴赏析 -诗词大全

春日杂兴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四十余年学养生,谁知所得亦平平。

体孱不犯寒时出,路湿常寻乾处行。

篇6:春日杂兴,春日杂兴陆游,春日杂兴的意思,春日杂兴赏析

春日杂兴,春日杂兴陆游,春日杂兴的意思,春日杂兴赏析 -诗词大全

春日杂兴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夜夜燃薪暖絮衾,禺中一饭直千金。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

篇7:春日杂兴,春日杂兴陆游,春日杂兴的意思,春日杂兴赏析

春日杂兴,春日杂兴陆游,春日杂兴的意思,春日杂兴赏析 -诗词大全

春日杂兴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一枝筇杖一山童,买酒行歌小市中。

莫笑摧颓今至此,当年万里看春风。

《春兴》鉴赏

卧春 陆游

陆游卧春

陆游 卧春

春兴作文300字

春兴钢厂实习报告

夜兴,夜兴陆游,夜兴的意思,夜兴赏析

幽兴,幽兴陆游,幽兴的意思,幽兴赏析

溪兴原文及赏析

闲思 陆游原文

春日杂兴陆游原文(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春日杂兴陆游原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