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恐相逢是梦中抒情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zheai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犹恐相逢是梦中抒情散文(共含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heai”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犹恐相逢是梦中抒情散文

篇1:犹恐相逢是梦中抒情散文

犹恐相逢是梦中抒情散文

阳光穿透香樟葳蕤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沿虎游线走在往龙游石窟的小道上,浓荫蔽日。路两侧绯的、橙的美人蕉开得又娇媚又招摇,它们和葱郁的香樟、桂树一段一段地将沿途宁谧的村庄、山野、江水隔成风格各异的版画,像极了电影的胶带,拉一格就是一片新的场景。

再游龙游石窟,临时起意,彼时初访时种种疑团还如迷雾般萦绕心头,我要怎样去想,如此静僻的凤凰山上竟掩隐着这般骇世的谜团,且至今一直未得解?六月的风微醺,我慢慢行走,想起石窟被赋予“衢州市首家4A级景区”的盛名由来已久,它还留有多少初始的模样?山林静寂,风滑过时发出漫无边际的摩擦声响,茂密的松、葱翠的灌木、连同树根浓郁的铁线蕨都有了苍茫的味道,更何况郁达夫有诗“词客曾经此系舟”,龙游石窟,我又来了,一别经年,你可无恙?

我没有去走景区的正大门,停车场往东的林间小道又葱茏又旖旎。站在马鸟鱼广场上,我有些恍然,来不及去看中间栩栩如生的马、鸟、鱼镂空球形雕塑设计得有多别致,只端详一旁林立的石碑上镌刻着的一阕一阕的词,已经有了深深的古意,那是如年华沉淀后的岁月底蕴,浩荡而妥帖。不远处有烟波浩淼的衢江水,有古色肃然的竹林禅寺,慕名而来的人群中混杂着烟火的笑声、猜测声、赞叹声,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我往游客中心后的潜龙湾走去。

若我什么都不提,眼前静谧的山林、澄澈的湖水、水上蜿蜒的九曲桥,以及那座渐渐被时光侵蚀了的水车,你会想到什么?好一派悠闲的景色,是不是?这时候,我完全可以在水边发呆,看锦鲤嬉戏;在草亭下静坐,遥想当年;或者只倚栏杆,望不远处始建于唐贞观七年的竹林禅寺。但是,此刻,我是如此的不平静,我知道,眼前看似这般宁静的一切,掩藏着的,是让世人惊憾的龙游石窟,不是一个,而是方圆不过数里星罗棋布着的二十四个,当中有深愈30米,面积从1000到3000平方米不等。

那年我来,1、2号石窟才显山露水,耳畔听得最多的是1992年石岩背村的吴阿奶和其他三个村民用四台抽水泵连续17个昼夜抽水抓鱼的故事,而千年以来竹林禅寺在这些深水塘里放生的无数的鱼竟一条也未抓到,倒引来大批大批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对石窟形成的年代和用途纷纷提出了不同的推想和论证:采石场、墓穴群、藏兵站、储冰库……一时间,好不热闹。

“入洞皆为探奇者,出窟全变猜谜人”,今天,我是谁?

别来沧海事,我竟忘记早已改道5号洞窟入内。折回,站在墨色长廊前呆呆地看入口处的飞檐翘角、青石板地面和被坐得铮亮的美人靠,它们却无一不是悠久岁月和人来人往的最好佐证。

记忆如潮水翻滚而来。那时候石窟内光线暗淡,淤泥遍布,空气里夹杂着近乎腐朽的咸腥味,让人眩晕,可那一刻更是惊疑的:如果真是采石场,那么古代科技并不发达,究竟怎样才能完成如此浩浩大大的地下工程?若按已开发出来的洞窟面积推算需开挖废石18万立方来计,其建造历经了怎样漫长的岁月,动用了多少人力物力?有典可籍的册页里,它们又为何悄然隐匿,让我们始终无迹可寻?

拾级,往下,我一边想着那年初见,一边看石窟内灯光迷离,人影憧憧,一时竟恍如梦中。洞壁上随处可见凿刻得均匀细密的斜纹,若虎斑,亦如旧时传统的屋面瓦,它们像极了一张巨大而精细的网,规则有序地从洞顶铺至洞底。我抚摸着这流畅的凿痕,深深叹息:它们排布如此工整、纹理如此匀称,只在岩石上尽情地展现着现代线性强烈的美感,仿若天成。越往下,越凉爽,当我下到30多米的深度再向上看时,多平方米的洞窟里,三根巨大的鱼尾形石柱厚实而有力地支撑着,它们和洞口、洞壁、洞顶早已经浑然一体,直让身在其间的我感觉自己竟是如此渺小,仿佛沧海一粟。

我如何才能停止思想,当我站在4号洞窟里仰头凝望时。我是听到了千年前金属与岩石清脆的碰撞声?看见了成千上百的石匠在这里凿和搬的火热现场?还是感受到了他们躯体上汗水迸发出来的力量?眼前的一切如此古朴,又如此深邃,我触摸着条纹的姿态,张开双臂环抱着石柱,再蹲下来,看被踩得平滑的岩石地面,它们究竟为何存在?它们经历了多少岁月的研磨?走过了怎样辉煌或惊心的路?恢弘的空间,擎天的石柱,矩形的方池、连同每一道凿纹、每一处缝隙,都如此神秘,让人始终不得其解。

或者,这就是石窟的魅力?谜底无法揭晓的本身,永远让人跃跃欲试。

经3号洞窟往2号。我哪里是在石窟里行走,我分明已经随络绎的游人穿越了最幽深漫长的时光隧道。走,或者停,仰望,或者俯瞰,一股无形的`震撼力如影随形:如此伟大的工程,如此磅礴的气势,如此巧夺天工的技艺!它却一定还有着连我们也不曾碰触的细处,那里,有我们未曾知晓的风景。

阳光从洞口倾泻而下,明亮光束里有微尘如精灵般在欢快地跳跃,它静谧地映照着洞壁上的苔痕,湿绿的,苍茫的。我看着,只看着,早已经不知身在何处。

当我凝神,还有没有小提琴的清音回荡在眼前古老空旷的石窟里?我还记不记得,若干年前,2号洞窟内,小提琴家盛中国夫妇曾以一曲《梁祝》博得了久久不息的掌声?这是石窟凭借“衢州市首家4A级景区”、“国宝单位”吸引而来的?是的,不仅如此,那时候的石窟,更是“一个在岩石中开凿的古朴厅堂,它的结构排除了驻波的形式,声波均匀扩散,混响时间更长,堪比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三大音乐厅。”

听,谁的双手拨动了琴弦,轻柔的、舒缓的琴音已经开始弥散?我呆呆地站定,看弧形的穹顶,看岩壁上的波纹,也看如水般倾泻的阳光——这又是怎样神奇的石窟,我痴了?还是醉了?此刻,竟,犹恐相逢是梦中。

2号洞窟里的游人明显多了起来,是穿过了太幽长的时光隧道才看见了久违的阳光吗?要不然他们怎么如此愉悦?笑着,拍照,纷纷议论,毫不掩饰当下的心情。我的目光穿过人群停在洞壁上,看多了纹理匀称的凿痕,突然有横竖、大小、粗细不一的“V”型线条在石壁上铺展开来,实在有些突兀。它们若闪电,亦如甲骨文,在湿绿的苔痕里看起来又沧桑又遥远。若不是好奇心促使我已经上前细细触摸,我真以为是一些天然的裂缝。它们是抽象的符号型岩画?它们是外星文明的馈赠?我又开始猜测了,但我怎么能猜得到呢,从那年第一次走进石窟开始,展现在我眼前的,无一不是神秘的、难解的,它们像一张巨大的网,紧紧地包裹了我……

譬如1号洞窟内雕刻着的野马、始祖鸟、鳖鱼,某个未开发洞窟门口横梁上的道家八仙法器、石柱上的虾,可是远古时候缔造者留下来的蛛丝马迹?有时候探奇的本身会细究一些微小之处,可恢弘的石窟留下来的岩画如此屈指可数,我呆呆地看着这些绝无仅有的印记,恍然间,岁月的尘烟开始升腾,光影明明灭灭里,它们绽放着的,是时光的寂寞。

走出石窟,阳光扑面而来,我眯起眼睛看葱绿的树和茂密的山林,有大片大片的格桑花沿着山坡恣意地绽放,黄的、粉的,又缤纷,又热闹。我竟恍不过神来:我从哪里来,我要去何方,才慢慢走在远古的千年深窟里,怎么转而已经来到了烟火尘世?看吧,我的眼前,此刻,人如织,树蓊郁,花聘婷。

之于龙游石窟,我不是一个很好的探奇者,亦不是一个很好的猜谜人,当我翻阅了无数资料,聆听了无数论述,诸家蜂起时,它仍不动声色地在如我的世人面前笼罩着一层又一层的神秘面纱。“一池千年梦,柱立仙痕台”,其实又何必为石窟的最终谜底而纷争呢,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古色古香的正大门前,我迎风而立。有介绍说不久之前二胡演奏家王永德先生、竹笛演奏家蒋国基先生、德国籍斯洛伐克钢琴家DanielaHlinkova女士逐一亮相“岩石音乐厅”演奏:时空在转换,那时候的石窟,只留下一场浮世难寻的饕餮盛宴……

篇2:犹恐相逢是梦中

犹恐相逢是梦中

夜里回家,门前的积雪都扫了尽。屋舍俨然的紧,重重黑幕中跃出几渺黯淡的星子,望不清远近。这样初春的夜里,本该是连行人也该无多的,偶尔传出几声犬吠,也是华厦高楼中一抹虚幻的剪影,本不该属于这钢铁森林般冰冷而疏离的城市。 门前有株桃花,稀疏的开了几朵,浑是冷绡的艳,不与残月争妆。甫时心念忽动,捻了花瓣作占,却得井之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不免苦笑。人说境由心生,却不想卦也由心生,旧井无禽,今非昔比,这卦不占也罢。 忽然会想起曾经的某人,想起曾经的许多快乐的时光。一转眼,我们也渐行渐远,也回不去了。十年修得同船渡,缘分都须修来,纵使是再相谐的眷侣,也可能会有不相谐的结局。这不是人力所能及的,只有命的束定。所谓共同的理想,所谓相投的义气,到最后全化作微不足道的一瞬点滴,偶尔想起一想,全当做唇边一抹淡淡的.苦涩。 也许再过十年,都会有彼此的伴侣,纵然再不是少年时脑海里的那番模样,也未必是理想中你要寻的那个人,但我们都将不会为命运做挣扎,而是甘心的俯首抵足,无可避免的堕入平庸甚至痛苦的深渊。 也许再过二十年,彼时郎情妾意都成了虚空,山盟海誓也化了泡影。尔有尔的忙碌繁冗,世事累人,谁不曾在红尘里滚打摸爬。少年意气消磨殆尽,谁还会记得最初的那些理想与豪情。月出的夜里,偶窥一江星,能想起半阙“明月楼高休独倚”,已是此生修尽的缘分,如何不知足矣。 也许再过三十年,彼时都过了知天命的年岁,过去从不敢想有那样垂老的一幕。如今分离后,却翻来覆去的会去想,膝下或许有年少的小儿女,偶是相逢,一如许多年前小萍初见的情景,今宵剩把银G照,犹恐相逢是梦中。近来又再读《小山词》了: 记得小萍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琵琶弦捻断了数根,再不是相见难别亦难的场景。时过境迁,当时明月仍在,彩云归不归,却不是我能算出的。空为人占了许多姻缘,倒头来还是应了从前玩笑过的那句,胭脂红云占卜春,桃花笑煞人。 年年依旧是月上柳梢头,只是再无人约黄昏后。石桥石路,旧日亭台,浑如旧时光。若真有口井,怕也是干涸尽了。那便是真真应了这一卦,旧井无禽,飞鸟投林。 临交的书稿改了三遍,总改不出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笔下写过许多好姻缘,总是有一腔痴愿。也许事事相谐卦卦如意,这原本就是不切实的期盼罢了,人世不该有,书中也不该存。偶有烦闷或是无奈,想一想佛家说应放下的执念里,有没有一念清净的由来?不起嗔念,不生烦恼,全把这修做一重人世中的道场。 只是依旧会想,再相见时,蛾眉臻首,会不会有三千妙花分降。 甫此念动,已觉是罪孽。

篇3: 犹恐相逢是梦中散文

犹恐相逢是梦中散文

彩袖殷勤捧玉盅,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G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

红尘中,最醇厚甘甜的味道莫过于久别重逢的喜悦。山水迢递,斗转星移,分别之后,记不清月圆月缺了多少次,记不清花开花落了几多回,亦数不清荏苒的光阴蹉跎了多少等待。此时,日思夜想的人忽然站在了自己面前,是真?是幻?一切犹如梦境。高举银烛,照了又照,是真的,千真万确,笑盈盈地站在面前的人,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人。

往昔,她是他的云朵,他是她的蓝天,她在他的怀抱里徜徉留恋;她是他的小溪,他是她的山峦,她在他的臂弯里萦绕缠绵;她是他的花儿,他是她的蝶儿,他们亲昵温柔地花蝶相恋。

他和她一起倚窗赏月,一起临池戏鱼,一起沐朝霞夕岚,一起看远山含笑。有爱相伴的日子,每一天都是诗,每一日都是画。

可是,自古“留情容易守情难”,尤其身在官场之人,有太多的情非得已。“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也许,从相识的那一刻起,就已明白,分别是难以逃脱的宿命。

自古多情伤别离,自别后,那一抹思念就深深地植入了心中。从分别的那一刻起,就盼望下一刻的重逢。思念如飞絮,弥漫心扉间。在一起的温柔缱绻,不知曾多少次在彼此的梦中出现。

日子如水流逝,那一天,他从外面回来,一声亲切的呼唤扑面而来,一个熟悉的倩影跳入眼帘。是她,美丽的笑靥,婀娜的身姿,淡淡的体香。一切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四目相对,炙热的情感瞬间融化了彼此的思念。现下,什么都不想说,什么也不用说,只合把幸福紧紧地握入手心中。

她身着盛装,乖巧温柔地站立一侧,深情款款,捧着玉钟,一杯一杯地劝酒。馥郁甘甜的美酒呀,盛满了分别后的浓浓思念。为了久别后的重逢,为了坚贞不渝的深情,为了笑颜如花的佳人,烂醉如泥又何妨?

他握着她的纤纤玉手,临风而歌,对月起舞。袅袅清辉下,她婀娜的舞姿,如白云飘逸,释放了他郁积心头的烦忧。她深情的.眸光,如碧水清澈,滋润着他如饥似渴的思念。

欢愉的笑声,曼妙的音乐,在灯火辉煌的阁楼上久久回荡……

不知何时,那弯高悬的月儿已经疲倦地西沉了,仿佛落入了杨柳荫中的阁楼之中,桃花扇下流淌的歌声也渐渐消失了。此刻,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他和她。

若可,好想挽住时间前行的脚步,让所有的美好驻足。

久别重逢带给他们的喜悦,如清冽的甘霖,滋润着两颗长久思念的心。相逢是一首歌,繁芜中,依然有种曼妙静好的感觉。相遇,相知,是华年最美的深铭。

他便是风流才子晏几道。晏几道本是两朝宰相晏殊之子,少时家境富裕,地位显赫。怎奈性情率真耿直,不愿攀权附贵,因此一生仕途多舛。官场失意之时,最能安抚那颗失落之心的,莫过于一份似水之柔的情感。然而,能闯进才华横溢、孤傲自负的贵公子心中的女子,也定是一位善解人意、冰雪聪明、色艺双全的女子。

晏几道铺笺挥毫,将点点情意融入词中:“彩袖殷勤捧玉盅,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G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薄如蝉翼的光阴里,总会有一个人,住进心灵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想起她的如花笑靥,想起她的似水柔情,一切烦恼都会烟消云散。那一段如莲的往事,也恰似一杯醇郁芬芳的美酒,足可以供一生细细啜饮品味。文/映日清荷

相逢是歌抒情散文

诗歌欣赏:梦中相逢

相逢是首歌作文

相逢是歌优美散文

相逢是首歌阅读答案

相逢是歌优秀作文

相逢是首歌的作文750字

相逢是初见,回首是一生散文

相逢范文

所幸是错过抒情散文

犹恐相逢是梦中抒情散文(集锦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犹恐相逢是梦中抒情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