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央行下调分支行SLF利率通知(共含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每周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央行下调分支行SLF利率通知
央行19日宣布,20日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对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隔夜、7天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调整为2.75%、3.25%。央行表示,此举旨在加快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探索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
11月17日,央行网站刊登央行研究局研究人员牛慕鸿、张黎娜、张翔、宋雪涛、马骏的工作论文《利率走廊、利率稳定性和调控成本》。文章指出,我国在向新的货币政策框架过渡中也应建立利率走廊机制,以降低短期利率波动率,提升未来政策利率的市场认可度和基准性,为利率的有效传导提供基础。早在《一季度常备便利开展情况》中,央行就明确提出,探索SLF利率作为货币市场利率走廊上限的功能。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李奇霖认为,此次下调有两层含义:一是随行就市下调;二是继续强化SLF利率上限职能,越宽的利率走廊对应了越高的资金利率波动,过高的利率走廊上限会削弱利率走廊应有的作用。此次SLF利率下调旨在稳定金融机构对未来资金面预期,降低金融机构对流动性的备付需求。在约束硬化的背景下,SLF利率下调最终的政策着力点还是在于保护“宽信用”,一是防范金融风险;二是助力稳增长;三是促进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央行下调SLF利率通知
昨日,央行微博发布消息称,将于今日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对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隔夜、7天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调整为2.75%、3.25%。
央行表示,为加快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探索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结合当前流动性形势和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决定于今日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
至于常备借贷便利(简称“SLF”)的作用,简单来说,与存款准备金相当,都是补充市场流动性。具体而言,它的主要作用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是我国央行的流动性供给渠道,期限为1-3个月。
本次下调SLF利率,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有助于缓解流动性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他表示,央行每周都有逆回购来补充市场流动性,但如此的公开市场操作一般都只能传到一二级单位,如果“二传手”传得不及时,小的城商行就会出现流动性问题。而SLF用分支机构直接交易,有助于缓解流动性的不均衡。
此外,鲁政委表示,下调SLF利率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对市场预期有引导作用,能进一步强化利率走廊的概念。
据悉,我国的SLF在初创立,同年6月,银行出现“钱荒”时,央行曾小试牛刀,祭出SLF工具。
对于为何选在这个时间再次下调SLF利率,鲁政委认为,这和前期多次降息有关系,是对多次降息的适应性调整。“美联储加息在即,下调SLF利率是一个前瞻性预防,确保市场的流动性平稳。”
央行11月19日通知,为加快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探索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结合当前流动性形势和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决定于11月20日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对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隔夜、7天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调整为2.75%、3.25%。
SLF是央行的一种提供流动性的工具,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期限为1-3个月,缺钱的机构可以跟央行申请,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相比央行其他投放流动性的工具,SLF的一大特点就是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换句话说,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如果缺钱,就可以直接与央行进行一对一的交易。
央行10月对11家金融机构开展SLF操作时的利率为3.35%,此次央行将分支行SLF利率下调10个基点。央行在206月“钱荒”时曾采取了相关操作。对于此次央行调整SLF利率有何影响,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让地方分支机构直接对地方金融机构SLF,有助于解决流动性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利率的下调,有助于引导预期,降低融资成本。
中信证券认为,此政策仅是针对利率走廊构建以及多次降准降息推出的适应性政策,而且当日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并未调整,表明央行没有进一步宽松的政策意图。在IPO即将到来的当口,这一政策当然有助于降低资金面的波动性、维稳资金利率。
央行逆回购稍有放量
央行昨日在公开市场进行了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逆回购规模相比周二和前两周稍有放量,中标利率2.25%,与上次持平。央行公开市场本周净投放100亿元,此前连续两周无投放无回笼。
从近期流动性的表现来看,整体仍较为平稳。尽管临近年底,但资金面尚未出现趋紧的态势。18日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持平于1.77%,7天回购利率则下行5BP至2.27%,跨月的14天回购利率上行5BP至2.66%,1个月和3个月则分别持平于2.67%和3.05%。
对于年底前流动性调控的整体走向,分析人士指出,从近期央行持续维持地量操作来看,现阶段利率水平及资金宽裕程度已达政策目标,年内货币政策将以熨平资金面波动为主要目标,进一步非常规宽松的概率相对不大。而考虑到年底前流动性仍在新股申购、季节性因素等方面有波动可能,预计公开市场仍会随时肩负起适时平滑短期流动性的任务。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认为,央行的流动性管理主要是着眼于两个目标。第一,保证经济正常运行,第二是应对一些突发性的.因素。从现在的情况看来,经过几次降准降息,目前的流动性基本上比较平稳,实体经济并没有很缺乏资金。此外,如果未来美联储加息或者因为IPO导致资金异常波动,央行还是会有些动作。但是它的这些动作总体上都是临时性的,而不是持续性的。
资金充足无惧IPO重启行情还没完
昨日沪指报3617.06点,涨48.59点,涨幅1.36%,深成指报12609.84点,涨326.08点,涨幅2.65%,创业板报2770.75点,涨109.58点,涨幅4.12%。沪市成交3284.4亿,深市成交5313.8亿,两市共成交8598.2亿。小盘题材股无疑已成资金博弈主战场,昨日两市资金流入697亿,仅中小板与创业板资金流入便达485亿之巨。
尽管A股面临IPO心理层面和实质性的资金压力,但机构普遍认为,当前市场大环境仍然向好,这将封闭市场调整空间。首先,利率低企下的资产配置荒令股市吸引力仍在,投资者风险偏好也较前期明显修复。其次,改革持续推进,政策红利释放,不断催生主题投资机会。最后,前期强势突破后,3300点一带形成强支撑,3300点-3700点也成为大部分机构预测的震荡区间。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坚定地认为行情没完,他表示:“从2850点以来是一个重心逐渐上移的过程。下一周将面临IPO的开启,下个阶段将面临一系列融资的正常化,这个阶段看空我觉得不太合适。一些股价非常高的股票开始出现调整,这个现象是正常的,因为涨得比较多了,从2850点以来涨的时间也比较长了。但是在这个地方,我觉得蓝筹股重心还是会上移的。”
通知:央行今起下调SLF利率
19日,央行发布公告,决定于11月20日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对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隔夜、7天SLF分别调整为2.75%、3.25%。
央行表示,调整旨在加快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探索常备借贷便利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同时结合了当前流动性形势和货币政策调控需要。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下调SLF利率,有利于稳定市场对资金面的预期,避免资金利率出现大幅波动。招商银行同业金融部分析师刘东亮称,此前SLF利率较高,此次调整是随行就市的体现,也有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的意图。此次特别针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中小银行的扶助之意明显。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让地方分支机构直接对地方金融机构开展SLF操作,有助于解决流动性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利率下调有助于引导预期,降低融资成本。但在目前特别需要“稳工业”的情况下,最主要的问题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高估所造成的“产业空心化“,汇率高估问题不解决,企业产品销售乏力不解决,只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融资是不够的。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引导市场资金利率下行外,央行也在逐步完善利率走廊机制,SLF也将逐渐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央行网站17日刊登央行研究局发表的《利率走廊、利率稳定性和调控成本》的文章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普遍采用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操作政策框架,取代之前的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的框架。在这个转型期间及其以后,许多国家采用了利率走廊的'操作模式,即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一个贷款便利工具和存款便利工具,将货币市场的利率控制在目标利率附近。这样,以央行目标利率为中心,在两个短期融资工具即央行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间形成了一条“走廊”,存贷款便利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SLF)分别构成了这条走廊的下限与上限。利率走廊的实施有利于稳定商业银行预期,避免预期利率飙升而出现囤积流动性倾向,从而达到稳定利率的作用。
刘东亮认为,目前已进入新老基准利率体系过渡阶段,新的基准利率呼之欲出,是央行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变的体现。央行探索SLF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意味着央行设定了利率走廊的上限,是利率走廊管理的具体体现,当市场利率触及上限时,央行可及时提供流动性,平抑市场利率。
★ 七天通知存款利率
★ 7天通知存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