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有什么寓意_七夕节的风俗简介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路明非贝尔纳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夕节有什么寓意_七夕节的风俗简介(共含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路明非贝尔纳黛”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七夕节有什么寓意_七夕节的风俗简介

篇1:七夕节有什么寓意_七夕节的风俗简介

七夕文化歌颂了忠贞不渝的婚爱观,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它传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不同于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浪漫色彩的爱情观。

在农耕社会中,家庭不但是一个基本的生产生活单元,而且是社会构成的细胞,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弘扬牛郎织女故事传说倡导的追求美好生活和坚贞爱情的婚姻爱情观,在当前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

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在我国民间流传时间最早、流传地域最广的传说,在我国民间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返回目录

七夕节的风俗

七夕节的风俗:妇女洗发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七夕节的风俗: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七夕节的风俗: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七夕节的风俗:拜“七娘妈”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相传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

七夕节的风俗: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七夕节的风俗: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就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返回目录

七夕节简介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返回目录

篇2:七夕节有哪些风俗

风俗一、拉巧

旧时长岛七夕节的拉巧习俗就非常有名,所谓拉巧其实就是斗巧。七夕节前姑娘们就聚在一起,精心装饰自己的巧棚。巧棚中摆放的都是姑娘们自己亲手 制作的手工品,有狮子、斗鸡、凤凰,还有鲤鱼跳龙门、转灯、饽饽、金钟等。谁家的姑娘若是巧棚做得漂亮是件值得得意的事情,如此手巧的姑娘自然能说个好婆 家。到了七夕那天,各家的姑娘把漂亮的巧棚摆到自家院里,手艺好坏、上下高低,一看便知,更有甚者干脆直接把巧棚炫耀地摆到了家门口。

七夕的晚上自然也有活动。白天展示完巧棚,晚饭后,姑娘们都聚在一起,明烛点灯,唱着喜歌拉巧。迢迢银汉下,年轻的姑娘载歌载舞,观众络绎不 绝,七夕节的庆祝活动进入高潮。拉巧不仅在本村进行,有时候姑娘们还要到外村去表演,这样的活动能延续四五天,简直就成了女孩子们的狂欢节。

风俗二、贺牛生日

七夕节是不折不扣的“女儿节”,几乎各种节俗都以女性为中心展开,可是也有例外。有些地方的人认为七夕是牛郎的生日,无棣的放牛娃在七夕这天就要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还要给牛喂上好料,叫做“贺牛生日”。

曲阜、宁阳等地习惯于七夕之日晒衣物,七夕也是拆洗棉衣棉被的最后期限。这样的风俗大约和时令有关,因为七夕在立秋以后,天气开始转凉,这是提醒妇女们要开始为御寒做准备了。

日照妇女在节日这一天都要洗头,据说这天洗头后,头发明亮柔软、没有汗臭味,不知道这是否与传说中织女是在河边沐浴时与牛郎相识的情节有关。还 有的地方七夕这天要洗油罐子,传说这一天油罐子特别容易洗刷,用水轻轻一冲就洁净了。巧合的是,有这样风俗的地区,其方言中“油”和“牛”的音常常不能区 分,“油罐”与“牛倌”是谐音,而牛倌自然是指牛郎了。

风俗三、巧灯

曲阜七夕节要做巧灯。巧灯有各种各样的造型,有菊花、荷花、月季、牡丹、芍药、玉簪、兰花、海棠、佛手、文官果、玉兰、梅花等花卉灯,也有八仙 过海、群仙祝寿、童子拜观音、福禄寿等人物吉祥灯。孔府常常把巧灯作为节日礼品送给各府本家和亲友。七夕之夜,从孔府大门,沿中仪路到后堂楼各院门口,花 园各路各景点都摆设巧灯,巧灯形态各异,灯光星星点点,一路望去,好似人间天河。

风俗四、看巧云,吃云面

有的地方,七夕节要“看巧云”。传说七夕这天牛郎织女相见,天上的云彩会格外漂亮。巧云“巧”在造型上,女子们或登楼眺望,或出户仰望,云彩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尤其是雨过天晴晚霞满天的时候,空气清新,心情爽朗,天空中的巧云如飞禽走兽,美不胜收。

胶东人七夕吃巧果子,临沂人七夕则吃云面。云面看起来和一般的面条没什么不同,可是其中却大有门道。真正的云面要用储蓄的露水制成。看巧云,吃云面。有的地方做云面不用面条而是用面萁,是取面萁之形而寓巧云之意也。

[七夕节有哪些风俗]

篇3:七夕节有什么风俗

2021七夕节有什么风俗

折桃枝

折桃枝是七夕节的风俗之一,桃枝,能祛除邪恶之气,解虫毒,止腹痛。用以洗发,可除污秽油腻。

揉木槿

在七夕这天,大多妇女会在水中将木槿叶揉碎,滤取槿叶汁用以洗发,俗名为槛树条。据说,用槿树条洗发可令头发长期保持光洁,而绝没有一点害处,除垢功能比肥皂等清洁用品还要好得多。

洗梳具

谚语道:“六月六,开书篆;六月六,检箱服。”江苏的嘉定,浙江的湖州,江西的德兴等地,这一天妇女大多有洗头发、洗梳具的活动。

染指甲

七夕时,妇女捣取风仙花汁,染无名指的指甲尖,把它称为红指甲。相传如果将红指甲保留到第二年元旦,老人看到,能治眼睛昏花。

贺牛生日

七月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为了表示祝贺,就称这一天为牛生日。七月七日牧童采野花,插于牛角之上,称为贺牛生日以借此表示对牛郎的同情。

拼七巧板

七巧板又名智慧板,用一块正方形薄板截成七块,大小不等,可以任意拼合出各种人物、字体等形状,用以开启小孩子的智惫。

穿针乞巧

在七夕风俗中,针是一种特殊的节日道具,乃古代女孩子必须会用的,做“女红”即针线活儿的必备。七月七当晚,如果能顺利穿针引线就是“得巧”了,“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种生求子

就是用一个纸板或者木板弄上一寸厚的土,七月初一这一天就要栽上绿豆、小豆。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小结: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情侣们最喜欢的节日,可以和心爱的人一起度过这一天是多么的美好啊。小编在此预祝大家七夕节快乐!

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

一、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最早有文字记载是春秋时期,相传那时农历七月七日夜晚,大婶们大姐们小姑娘们都院子里摆好贡品,点烛焚香祭拜织女星,然后大家坐在院子里穿针引线,向织女星祈求美好心愿,由于古代妇女地位不高,大多都在家做着针线活,穿针引线,缝缝补补。乞巧节正是满足了古代妇女们的期望,妇女们都祈求织女星能赐予她们灵巧的双手,智慧的心灵。乞巧乞巧,乞求上天赐予灵巧,这便是乞巧节的由来。虽然织女星并不能真的赐予妇女们灵巧,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传统智慧却一直传承下来。

二、七夕节更为人熟知的故事其实是牛郎织女的故事,相传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她们一共七人,七姐妹。这七个姐妹住在天上银河的东岸 ,这七位仙女有着特殊的本事,织衣服,但却不是一般的衣服,也不是给神仙织衣服,而是给天穿的衣服,她们用特殊的丝线织成可以随四季变化的彩色衣服给天穿,这是多么的神奇得多么的心灵手巧。在河的西岸边就到了人间,那里住着一个父母双亡的牛郎,每天靠耕种为生,他养的神奇的牛说话了,告诉他七姐妹要下银河洗澡让他去藏织女的衣服,逼着织女当牛郎的媳妇。牛郎按老牛说的的做了,织女洗完澡没有衣服可穿,只得按牛郎设定的剧情一步步走,织女答应嫁给牛郎为妻。织女尝试过着人间的生活,觉得人间生活很有乐趣,织女便一心一意跟女郎过日子。

生活美满,还生有一儿一女,他们相亲相爱,只羡鸳鸯不羡仙。可后来被王母娘娘知道了,生气神仙竟然与凡人通婚。再三反对,最后派天兵把织女抓回天上问罪。牛郎自然不甘心,带着儿女追到银河才发现,银河已被搬到天山,牛郎养的老牛又出主意了,老牛说我快死了,死后你披着我的牛皮就可以上天与织女相见。牛郎照着做了,果然上到了天上,可正当牛郎与织女见面时,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顺手划向银河,银河顿时变成波涛汹涌的天河,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泪水涟涟。牛郎并没有灰心,一瓢一瓢舀水,自己舀累了孩子们就上,这样轮流舀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此痴情的牛哥最后感动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后来准许他们每年见面一次,每年七月初七在喜鹊给他们搭的鹊桥上见面。

牛郎织女的故事甚是感人,有情人间的痴情也叫人赞赏,所以牛郎织女的故事经久不衰,通过人们一代一代的内容添加改编更是广为流传。

三、我想我知道七夕节为什么是情人节的原因了,七夕典故习俗中并没有送礼物,表白,表现爱意的传统。但一点不影响七夕节就是情人节,因为七夕节牛郎织女的故事中爱情就是核心,牛郎那种专情,痴情,为爱情锲而不舍,感动上天的精神是每一个人应该有的。更是每一个身处爱情当中的人应该学习的。牛郎织女的行为成功地为我们解答了情为何物。

七夕传统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之一就是穿针乞巧。古代有乞巧市,非常热闹,大家会在乞巧市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乞巧物品,亲手缝制服装。现代很多女孩也会购买五彩丝线等,穿针引线缝制自己所需的服装,可以用精巧的双手打造成各种各样的衣服等,展现了自己的聪慧才智。

七夕节的习俗之二,种生求子。在家中种粟米、绿豆、小豆等种在土里或是盛放着的水的碗里,长出翠绿的芽,再用彩色的绳子扎成一束,称为种生。这是古代人“求子”的一种方式,虽然现代年轻人并不常见,但是很多中老年人也会沿袭这种方式,希望家中早添新丁。

篇4:七夕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七夕节起源

妇女乞巧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自然崇拜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时间崇拜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数字崇拜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生殖崇拜

“七七”是生命周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它说男子以8岁一个周期,女子以7岁一个周期。女子7岁肾气盛,换牙齿头发变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天癸是肾精,任督二脉,以中医说法,“为一身阴阳之海,五气贞元”,也就是说,二七就来月经,可以生子。三七肾气平均,最后的牙齿长齐,发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坚,头发长极,身体盛壮,到了顶点。五七阳明脉衰,面容开始焦黄,头发开始掉。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是一个生命周期结束。“七”这个数字又指西方,所以七七相遇,应该是结束中的诞生。《周易·复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孔颖达疏:“天之阳气绝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来复”是去而复来,也就是重生,轮回循环,所以七七四十九天魂魄散尽,又七七四十九天魂魄丰满

七夕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篇5:七夕节有哪些风俗

2021七夕节有哪些风俗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七夕文字版

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所谓投针验巧,即是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原来面盆里的水,经过半天太阳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于是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兰夜斗巧

兰夜斗巧是一种游戏。七月旧时称为“兰月”,而七月初七即七夕这天晚上又叫作兰夜。将五彩线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女性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

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

七夕文字版

七姐诞

广州天河区、番禺区、黄埔区一带把七夕节称为“七姐诞”,又叫“七娘诞”、“摆七娘”、“拜七娘”,是岭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续。七夕之日,由社区组织“拜七娘”仪式,祭拜对象除了牛郎、织女二星,还有织女的6个姐妹。社区女性展示手工艺制品,是“摆巧”活动的主要内容。

种生求子

汉族节日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姑娘洗发

姑娘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七夕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让女性年轻美丽,而且还可让未婚的少女尽快找到如意郎君。

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七夕文字版

乞求姻缘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即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七夕夜晚对着星空向织女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游七姐水

民间传说七夕节天上的七位仙女会下凡到河流中洗澡,这时的河水因沾了仙气,人们洗了不但会带来桃花运,还可以预防疾病。在广西百色、靖西等民间认为,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的水是非常圣洁干净的,七夕的水既可以驱邪避病,又能使其爱情美满、生活幸福。

储七夕水

“七夕水”亦称“七月七水”,据说“七夕水”有神奇的功能,久储不变、可以治疗烫伤、去除疮毒等。广东、广西一带都有储存“七夕水”的风俗,就是在初七早晨头遍鸡鸣之后,各家到井边或者河边汲水储藏。

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七夕的故事

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

天上王母娘娘的孙女织女,其工作是在天上织云彩,也称云锦天衣;牛郎是人间的放牛郎,父母早亡,受兄嫂虐待,每天和一头老牛在一起生活,日子过得很苦。

有一天,老牛告诉他,天上织女要和她的姐妹到银河洗澡,叫他去“偷取”织女的羽衣,这样没有了羽衣,织女就不能飞回天上了,就会做他的妻子。

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

七夕文字版

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

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就会得到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后来有一天,王母娘娘听说织女“不守天规”,“私奔”凡间,大为恼怒,就派天兵天将捉拿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

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想起老牛告诉他急难时披上牛皮会得到帮助的话,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了出去,牛郎也飞到了天上。就在牛郎要追上织女的关键时刻,王母娘娘拔下头簪,在织女身后一划,那划痕就成了波涛汹涌的天河。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夜泣啼。现在牛郎星旁的两颗小星,称扁担星,人们说那是牛郎织女的一对儿女。最后,牛郎织女的真情感动了天上的喜鹊,它们每到七月七日就拔下自己美丽的羽毛,架成一道彩虹桥,让这对相思一年的夫妇在这一夜相会。王母娘娘见此,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这天,在鹊桥上相会。

七夕节文案

1、七夕送七喜;生活有喜好事连,事业有喜贺升迁,爱情有喜添浪漫,财运有喜赚大钱,旅程有喜报平安,健康有喜福寿添,心情有喜乐无边!七“喜”快乐!

2、今生能够遇到你,是缘,是份,是一生不变的情分。七夕节即将到,虽然没有多么浪漫的设计,和动人的话语,但是我那颗爱你到老的心,是永远都不会变的。

3、今天七夕,祝有缘的人浪漫邂逅,有意的人互通灵犀,有情的人成就佳缘,有婚的人美满继续。无论你是哪种人,今天都有爱情契机。

鲜花红玫瑰花束情侣-

4、七夕将至,愿你在七夕收获七份大礼,一份祝福,一份微笑,一份收获,一份喜悦,一份健康,一份平安,一份真情。最后祝愿你幸福一生,爱情甜蜜。

5、七夕将临,爱的港湾在招手,情的殿堂在嘶吼,思念在温暖的襁褓里相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让我携起你的双手,寻找幸福美满的窗口!

6、不经历七夕,怎么见爱情?

7、用我的爱,照亮你的心。

8、请收好,以后的月亮和我爱你。

9、情自心头生,爱意两相悦。

花束一束鲜花手拿玫瑰花-

10、依然记得初见你时的模样,青涩而美丽,像一朵摇曳的水莲花;依然记得与你的花前月下,浪漫而快乐,像繁星璀璨的银河。七夕将至,只想你知道,爱你。

11、七夕情人节,柳絮飘飘树下约。缘来缘去缘如许,明月如纱心相许。情人节快乐,乐满天下,爱满长城,情满小屋,梦满甜心!

12、七夕情人节要到了,你能送我件礼物吗?请把右手放在脸上,代替我轻抚你的脸;把左手放在心上,让我听见你想我的心跳。祝情人节快乐!

13、岁月无痕,真爱深深;时光流转,思念漫漫。你的身影烙在我的心上,淡雅;你的名字刻在我的脑海,芬芳。七夕将至,愿亲爱的心情美丽,快乐幸福。

14、天上有牛郎织女,爱情感动鬼神,成为千年传说。地上有你我相依,爱情惊动天地,结为七世夫妻。七夕将至,愿我们如牛郎织女一般爱情永不朽!

15、预祝七夕快乐,幸福绵绵。

七夕节有什么风俗

七夕节的风俗有哪些

七夕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七夕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七夕节的简介

2022年七夕节的风俗有哪些

七夕节的寓意是什么

中国七夕节的风俗

七夕节的传说简介

你知道七夕节有哪些风俗吗

七夕节有什么寓意_七夕节的风俗简介(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七夕节有什么寓意_七夕节的风俗简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