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过年的随笔春节记事(共含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ongxingwoer”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大年初二,我陪着妹妹游西湖,让妹妹感受江南春的气息。我和三妹手拉手从鼓楼附近停车的地方,经中河地道走到河坊街。在河坊街丝绸店帮妹妹挑选了十几条丝绸围巾,妹夫买了陈家饼杭州小笼包等特色小吃。我们绕过正在修建地铁的吴山广场走向西湖。妹夫和外甥等人乘船游览西湖小瀛洲,我和三妹在西湖柳浪闻莺找了一处向阳避风的长条双人木椅,我与三妹时而聊天,时而给三妹讲解远处的山景,时而给三妹描绘湖面上的游船。命运多舛的妹妹,己经走过了十多年的艰难历程,虽然不能直观世间美景,但她早就学会了用耳用心去感悟大自然的魅力,感受一年四季的变化。游了西湖,我们姐妹又原路返回河坊街,路过千味豆花小吃店,我们找了一张餐桌坐下,要了两碗豆花,一盘糯米切糕。稍作休息,我们步行至南宋御街。老伴和妹夫一行在高银街一家叫“小城私房菜”的饭店吃“叫花鸡”。我和三妹在回春堂后院晒了一会太阳☀,然后在南宋御街边走边聊。初二的阳光明媚,温度适宜,是外出游玩的好日子。
初二下午,外甥和外甥媳妇带着他们的宝贝女儿开车奔向上海迪尼斯大世界。我和老伴、三妹、妹夫开始包熏肉黄韭馅饺子,深州黄韭好吃娇气难储存,担心黄韭放久了长会变味,我们不顾劳累包了够吃好几天的饺子,连续吃了四顿熏肉黄韭馅饺子,还留出一部分破五吃。在异地他乡,吃着家乡味道的饺子,心里暖暖的很知足。
公众号:一轮红日刘姥姥
关于过年的随笔春节记事
大年初二,我陪着妹妹游西湖,让妹妹感受江南春的气息。我和三妹手拉手从鼓楼附近停车的地方,经中河地道走到河坊街。在河坊街丝绸店帮妹妹挑选了十几条丝绸围巾,妹夫买了陈家饼杭州小笼包等特色小吃。我们绕过正在修建地铁的吴山广场走向西湖。妹夫和外甥等人乘船游览西湖小瀛洲,我和三妹在西湖柳浪闻莺找了一处向阳避风的长条双人木椅,我与三妹时而聊天,时而给三妹讲解远处的山景,时而给三妹描绘湖面上的游船。命运多舛的妹妹,己经走过了十多年的艰难历程,虽然不能直观世间美景,但她早就学会了用耳用心去感悟大自然的魅力,感受一年四季的'变化。游了西湖,我们姐妹又原路返回河坊街,路过千味豆花小吃店,我们找了一张餐桌坐下,要了两碗豆花,一盘糯米切糕。稍作休息,我们步行至南宋御街。老伴和妹夫一行在高银街一家叫“小城私房菜”的饭店吃“叫花鸡”。我和三妹在回春堂后院晒了一会太阳,然后在南宋御街边走边聊。初二的阳光明媚,温度适宜,是外出游玩的好日子。
初二下午,外甥和外甥媳妇带着他们的宝贝女儿开车奔向上海迪尼斯大世界。我和老伴、三妹、妹夫开始包熏肉黄韭馅饺子,深州黄韭好吃娇气难储存,担心黄韭放久了长会变味,我们不顾劳累包了够吃好几天的饺子,连续吃了四顿熏肉黄韭馅饺子,还留出一部分破五吃。在异地他乡,吃着家乡味道的饺子,心里暖暖的很知足。
今天是大年三十。早晨,金色的阳光撒满了大地。我和妈妈兴高采烈的去街上买东西,街道上一夜之间仿佛变了个样,大街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家家户户贴着“倒福”、对联,还挂着红灯笼。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脸带微笑地走向各个市场,有的购物,有的观赏,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到了晚上8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坐在电视机前看,幽默风趣的小品,还有滑稽逗人的相声。节目丰富多彩,看的我眼花缭乱。“当当当……”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烟花和爆竹便齐鸣起来。我和爸爸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点燃了烟花筒,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一颗烟花弹升到了空中,在一瞬间展开了的烟花仿佛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了花瓣,这时,一颗颗烟花又从烟花筒中喷发,像无数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一闪而过。天空中还闪烁着其他的烟火,它们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一颗颗流星,有的如一朵朵菊花,有的如一条条瀑布。让我目不暇接。一声声响亮的爆竹声,一朵朵光芒四射、灿烂无比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舞,各式各样,五光十色,把天空点缀成一朵鲜花,夜空顿时变得光彩夺目。此时的场面,被笑声、鞭炮声合成的旋律包围着,真是热闹极了。
伴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度过了一个极富情趣的圣诞节。侧耳倾听,新年的脚步声近了。翘首东望,时光隧道中正姗姗走来一个晶亮晶亮的日子,让我们轻轻向他招收:新年,你好!
在逝去的三百六十五个充满风霜雨雪的日子里,我们奋斗过。进取过。成功过。也失败过。我们的欢笑和失落。迷茫和困惑,都成了无比美好的记忆。正如普希金的诗中所说:“而那过去的,都会染上莫名的相思。”不是吗?
新年是时光的起点,元旦是时光的第一个里程碑。这一天,我们更多的是畅想未来,那些就要完成的事业,即将到来的机遇和美好的前景,正在前方隐约向我们招手,以神秘的梦幻和无尽的快乐“诱惑”着我们。于是,我们心里又燃起了信心和希望,顾不得疲惫和伤痛,又要义无反顾地风雨兼程了。新年总是在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到来,然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那无数的诗情画意等待着我们去感受,去描绘:洒满阳光的湖畔早晨,落满花瓣的小径黄昏,还有江南巷青石小路上的烟雨蒙蒙,北国和熙春风里一碧万顷的麦田……。
过年,从“腊八”拉开序幕,为过年做一些准备,很多人家要磨粉、做年糕,还要腌制和晾晒鱼干、腊肉等传统食品。奶奶也不例外,有时还拉着我帮她做活。 爸爸妈妈放假了,还会给我带一些“年货”。爸爸的朋友都送来各种海鲜,吃都吃不完,怕坏掉,只好也送出去,基本是这家送来的给那家,那家送来给这家。 从“除夕”开始,忙碌的“年事”告一段落,人们开始享受合家团聚的美好时光,喜悦的氛围一直可以延续到元宵节。 “正月初一”是春节。人们欢欢喜喜地早起,穿新衣、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奶奶告诉我:开门炮一般放3个,要“带四放三”,留一个作“备炮”,宁波老话的“备炮”便出于此。炮仗放得越高越响,示意新年越吉利。早餐时,全家人都要吃汤团,寓意“团团圆圆”。而且客厅的桌上总是摆满麻饼、芝麻糖、瓜子、花生、红枣、桂圆、水果等等食品,让我一饱口福。 “正月初二”开始,人们便走亲访友,我们都开开心心地收红包,而爸爸妈妈却送礼、发红包。最开心的是,可以去乡下走走。 大约到初六、初七、初八,爸爸妈妈就要上班了。而我们学生则是过完“正月十五”才报名上学,春节也就此画上了一个句号。
明天就是春节了,我高兴的想着:明天就能穿新衣服了,拿许多压岁钱,吃很多的菜……当天晚上我兴奋的几乎一夜都没睡,满脑子的衣服,压岁钱……
第二天一早,我第一个从床上爬起来,穿上新衣服,拉开窗帘一看 ,哇!白银般的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我手舞足蹈地喊道:“下雪啦!下雪啦!好美啊!”在隔壁放床上睡觉的爸爸、妈妈被我的喊声从梦中惊醒,他们忍不住也起床了,两人站在窗前欣赏起美丽的雪景来,都陶醉了,这真是老天赐给我们的最美好的新年礼物啊!大年初一去拜年是我家历来的习惯,爸爸妈妈和我都穿着崭新的衣服去爷爷奶奶家拜年了。我一到奶奶家就对爷爷奶奶说:“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说完爷爷奶奶就给我两个大大的红包。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眼睛 变成了月牙,嘴巴笑得合都合不拢了,想着哈哈买什么买什么呢? 中午,我吃着奶奶特地为我们做的丰盛大餐,哇!全都是我爱吃的有 :糖醋排骨,猪蹄,虾…… 好好吃啊!我擦了擦油亮油亮的小嘴,拍了拍快撑破了的肚皮,对着爷爷奶奶伸出了大拇指,好,好,好吃啊!
啊!过年可真好呀!我爱这快乐的春节!
春节,这个富有中华民族气息的节日,就在爆竹声中拉开了帷幕。在我眼中,春节是一个带有幸福充满希望的日子。
在春节里也有许多习俗,比如挂灯笼、烧狮子、舞狮子、放鞭炮、挂彩灯,而我们小孩子最希望的就是穿新衣服,收压岁钱 了。不过在古代小孩子过春节收到的就不一定是压岁钱,有时也会收到压岁物。
在春节里有很多人都会有希望,例如:出租车司机的希望是有更多的人来乘座他的车,清洁工希望的是大家不再乱扔垃圾,让安康变的更加美好成为园林城市和旅游城市,自己也不用那么忙碌的打扫,也不用整天那么累了。家长的愿望也就不用猜了,肯定是努力工作为我们挣更多的钱,而我的愿望就不同了,我是希望能考一个好成绩,比今年的要更好。
春节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的,这个问题许多人都不明白,而我的理解是红色代表团圆、喜庆、希望和幸福还有美好的节日。
春节是个充满希望的日子,也是一个带有幸福的日子,春节又是一个让全家人团聚的日子,春节是多么的让人感到美好啊!
新年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远去了,但它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腊月二十三去商店买年货,首先就是给小孩子们买糖果吃,有巧克力糖、硬糖······各色各样,样子好看,吃起来很甜,让人吃了还想吃。第二样就是买鞭炮,有小孩子玩的红蜘蛛、还有冲天炮······小孩子们特别喜欢玩烟花,一摇一摇的,好看极了。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都是一大早起来放鞭炮,大人们忙乱,小孩子们跟在屁股后面,非常高兴。
除夕那天非常热闹,家家户户把糖果、香烟、瓜子、花生摆在果盘上。 大家都去洗澡,穿起了新衣,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还在大门前挂上了门神。到了晚上,家家都开了灯,看春节联欢晚会,一直看到12点,因为他们都要守岁。12点过去,就开始放鞭炮、放烟花,然后关上大门,睡觉。因为,这代表着一年过去了,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正月初一店铺关门。家家户户都把大门打开,迎接新来的客人,每来一个人,都要发烟、发糖,还可以得红包呢!男人们出去拜年,女人们在家招呼客人,女人们出去拜年,男人们在家招呼客人,小孩子们出去玩,有时候,还要到远方亲戚家去拜年。
元宵节到了,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灯笼,晚上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灯都开着,不许间断,睡觉的时候也得点着灯,小孩子这时候就在家里看电视、放烟花。这一天,大家晚上都会吃汤圆。
过完元宵节,年就结束了。
★ 春节记事随笔
★ 春节记事
★ 记事春节作文
★ 春节作文过年
★ 清明记事随笔
★ 端午节记事随笔
★ 校园随笔记事
★ 记事周末随笔
★ 记事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