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节”网购用户行为调研报告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yangguozhun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女人节”网购用户行为调研报告(共含9篇),希望您能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yangguozhu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女人节”网购用户行为调研报告

篇1:“女人节”网购用户行为调研报告

败家娘们们,钱包里还有钱么?“女人节”你又买了多少?大多数显示,有57.5%的用户更愿意在网店买买买。 “女人节”,电商纷纷出招,如京东的“美妆蝴蝶节”促销、苏宁开启的“闺蜜节”、1号店上线“宠爱女人节”、淘宝聚划算推出“女神节”,唯品会 “宠爱自己宠爱她”为主题的促销活动等等。从三月初到现在,“她经济”一直很火,尤其是刚刚过去的“女人节”,让无数女性为美尽献钞票,除了线下商场的促销活动为吸引顾客外,线上商家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女人节”用户更爱在线上还是线下花钱?

比达咨询(BigData-Research)通过其移动用户调研―微参与的“女人节”网购用户行为调查结果发现:

1) 商家促销活动对大多数用户的“女人节”网购存在影响;

2) 除像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外,唯品会、聚美优品、美丽说也是“女人节”用户浏览较多和网购首选率较高的购物网站;

3) 化妆品、巧克力、服装鞋帽、鲜花等是用户购买“女人节”礼物最多的商品类别,65%的用户购买“女人节”礼物消费额在300元之内;

4) 产品口碑、商品质量和商品的实用性是“女人节”用户选购商品的重要标准,而影响用户购买的主要因素包括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及留言、质量上和网站描述不符、交易过程需要过多的个人信息、交易和支付过程繁琐等;

5) “女人节”用户网购主要担心问题的仍然包括实物和网站描述不符、卖家发货慢、冲动消费等,而在支付方式的意愿上,支付宝支付仍高居榜首,货到付款现金支付和银联快捷方式也是用户常选择的支付方式。

1. 商家促销活动对大多数用户“女人节”网购行为有影响

面对电商企业的促销活动,81.1%的用户认为商家促销活动对是否购买商品有影响,17%的用户认为促销活动对于自己来讲没有任何影响,而部分壕表示不差钱,不关注促销信息。

2. 除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外,唯品会、聚美优品等也受广大用户垂青

“女人节”网购首选购物网站是啥呢?微参与APP用户调查数据显示,“女人节”网购首选淘宝,占比40.9%;其次是天猫,占比32.0%;京东第三,有9.5%的用户作为首选;接下来是唯品会,聚美优品等。

作为购买“女人节”礼物常浏览的网站,依旧是淘宝、天猫、京东前三甲,唯品会排行第三,聚美优品紧随其后。

3. “女人节”用户最爱买化妆品,礼物花费在300元之类居多

“女人节”都买了啥?无论是送自己还是送女友,送妈妈还是其他女性,化妆品排在了“女人节”礼物排行榜第一位,有近1/3的用户选择购买;巧克力排在第二位,占比28.9%;服装鞋帽排在第三位,占比27.8%;买鲜花作为礼物的占23.4%;另外选择珠宝饰品、创意礼品、生活用品作为“女人节”礼物的也很多,有5.7%的用户表示没有“女人节”礼物这方面的需求。

购买“女人节”礼物花了多少钱呢?无论是为爱一掷千金还是跟风购买,“女人节”俨然成为一个网购节,不过多数用户在“女人节”期间还属于理性消费,其中43.1%的用户花费在100―300元,22.5%的用户花费少于100元,花费在1000元以上的用户只占3.9%。

4. 用户购买“女人节”礼物时最看中产品口碑,是否购买受其它消费者的评价最大

决定购买一个“女人节”礼物时的判断标准很多,其中产品口碑、产品质量、商品的实用性排在前三位。

是否购买一件商品其影响因素很多,如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及留言、质量上和网站描述不符、交易过程需要过多的个人信息、交易和支付过程繁琐等。

5. 支付宝支付是“女人节”用户最愿意使用的支付方式

“女人节”网购期间,用户最担心实物和网站描述不符,占比73.2%;其次是卖家发货慢,占比37.3%;担心冲动消费、支付安全、快递太慢的用户均在30%左右;表示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占比2.6%。

篇2: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调研报告

调查时间:

20__年x月x日。

调查对象:

__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

通过在校园内发放调查问卷让大学生校友进行填写讨论。

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网上购物的现状,帮助大学生安全方便地进行网上购物,并进一步为大学生网上购物开拓市场。

问题和对策:

一、网上购物的常见问题

网上购物最大的优点是商品齐全,选择余地非常大,价格透明且便宜;最大的缺点就是异地交易,买家无法做到“眼见为实”,而且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其它纠纷,交涉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们有必要知道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以便防范。

一、容易受骗地面购物可以看到实物,可以辨别真假,而网上只有图片,有时候难免鱼龙混杂,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混水摸鱼,造成收到的商品与网上宣传的资料不符。而联网技术使得某些商家可通过匿名的方式躲避调查,利用监管难度大、隐蔽性强、传播快的特点大行虚假广告和欺诈之道,它们往往打着“跳楼价”“超值大奖等你拿”一类的旗号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借机侵犯消费者的权益而为自己牟利。

二、交货延迟客户付款后不能按期收到货物的事件屡见不鲜,甚至付款后收不到货物的情况也会出现。目前很多网络商店都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主要也是考虑到配送问题。我国的商品配送问题虽然得到改善,但一些中小城市还采用比较落后的运输方式,这样会使配送的最末端环节变得相对较慢。

三、退货困难网上购得的货物想要退掉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经营者往往找种种理由拒绝退货,有时甚至直接在格式合同中明文规定某些商品不得退货。

四、售后服务差商品出了问题经营者能推则推,就算有售后服务也只是表面应付一下,许多问题根本得不到实质解决。有的商家对出售的商品很少出具或不出具正规的发票,不承担“三包”责任,售后服务无法得到保证。

五、隐私权被侵犯这个问题是现在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挑战网络安全的主要大敌。一些商家为了扩大销售额,不惜将以前消费者的信息建立数据库,根据其经济状况、上网习惯等不停轰炸消费者的邮箱以推销自己的产品,更有甚者,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将消费者的信息卖给他人。

六、法律法规欠缺目前,国内缺少针对网络购物的政策和法规,比如税务问题、网络购物行业规则规范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网上商业活动要遵循传统商业的政策,对模式不同的网络购物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二、解决对策

首先,要做到一挑二问三记录。

一挑,即挑选店铺。要在一些知名的大型购物网站上选择商品,要选择信誉好的网上店铺,因为他们大都经过了实名认证,店主资料齐全,并且达到了一定销量。因此“一挑”非常重要。

二问,即询问详情。要针对你所需要的产品进行详细地咨询。一定要问清楚后再决定买否,千万不要自己想当然的认为差不多,否则出了问题,吃亏的就是客户自己了。

三记录,就是要保存证据,保存好相关的图片、快递单、聊天资料等,日后如有问题,处理起来也会有所凭证。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消费者理性购物,遇事多思考,不法商家就没有多少可乘之机。

三、建议

学生:了解网上购物的常识,培养理性的购物心态,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网购行为习惯。

学校:开展有关网上购物等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网上购物等网络流行新事物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网络使用氛围。

四、实践感受

首先要__师范学院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本次调查虽未能涵盖所有的大学生,但从中可以映射出当前网上购物在大学生中的基本现状。网上购物成功地使用了高科技带来的便利,我们相信随着它在大学校园的不断完善,其将逐渐占领大学生的消费市场,最终与传统的商场购物形成并驾齐驱的局面甚至最终取代传统的商场购物。我们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尝到网上购物的甜头,在不久的将来,网上购物会成为电子商务的主干行业。

让我们紧随潮流,一起踊跃参与网上购物,安全理性消费,享受网购快乐!

篇3: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调研报告

互联网形态下的外部大的市场环境日趋成熟,对传统产业的影响不可忽视。目前我国的大中城市,电脑和网络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所以展开了有关大学生网上购物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网上购物已经慢慢地从一个新鲜的事物逐渐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其特殊的优势而逐渐深入人心。

其次,网络正在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消费习惯和思维、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习惯于到网上查找信息,购买商品。

二、调查方法和调查范围

基于上述目的,我们在有关网站上放置了一个调查问卷,得到我们的调查数据。

这次的调查,我们主要是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在校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网络的使用驾轻就熟,对适合在网上销售的满足精神需要的产品具有更多需求,其预期收入也相对较高,因此他们主宰未来网络消费的可能性较大。

三、调查结果

1、大学生网上购物潜力巨大。通过本次调查显示,有网上购物经历的大学生占五成。

2、在网上消费与传统消费并存的今天,大多数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是方便、价格便宜,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商品齐全,当然还有少部分是出于好奇、时尚。

3、在大学生心目中,拍卖网站如__、易趣,网上零售的b2c网站如卓越、当当成为学生的首选。

4、有购物的人中购物需求以满足精神需要的产品为主。

四、简要研究分析

网上购物市场的基础环境越来越稳定,__、等网上购物网已成为广大网民网上购物的场所。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电信网络规模的壮大,电脑的普及率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府多层次多角度推动,网上购物市场越来越火暴,会逐渐发展及形成人们购物的主要形式。

篇4: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调研报告

为响应学校关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我们利用调查问卷针对大学生网上购物进行了调查,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网络在大学校园的普及与发展,大学生作为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对网上购物表现出一种巨大的激情与兴趣,并从一种时尚衍变成了一类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网上购物价格便宜,购买方便,种类齐全,但存在售后服务性差,安全性不高等缺点。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在__师范学院展开问卷调查活动,并进行讨论,能比较充分地了解大学生网上购物的现状,通过统计分析法处理所收回的问卷,得出反映现状的结果,有利于大学生群体更好地进行网上购物,充分享受网购的快乐。

主题:

篇5:春节长假期间中国网民行为变化调研报告

春节长假期间中国网民行为变化调研报告

随着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互联网,网民队伍日益壮大,同时,经济条件逐步提高,互联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以及工作、学习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通过分析网民春节长假期间使用互联网的行为习惯,可以较好的了解春节期间经济下互联网的商机所在,借此给予企业假日经济下客户合作、推广等方面的启发。

(一)调研情况介绍

1、通过调研,整体访问呈先增后降,长假期间回升的轨迹。访问情况呈现出在第4周达到顶峰,然后下降,在春节前的1周快速下降,到达谷底,,然后在春节长假期间略微回升的轨迹。

2、电子商务在节前4周呈上升趋势,节前3周达到访问顶峰。购物网站和旅游网站的访问人数,在节前4周呈上升趋势,在节前3周达到顶峰。网民在网络上购买年货和礼品以及预定旅游都有提前起,所以春节前5周到3周是网络购物和旅游预定的'旺季,网民访问呈上升趋势。而网上支付作为网络购物和旅游预定的支付手段,在春节期间的访问情况与电子商务活动保持一致。

3、节前1周,网民访问量下降,除夕当天降至最低。

根据调研,网民在春节长假期间的访问量较节前访问量下降了一半。由于春节长假,许多在外地工作的网民都返乡过节探亲,因此网民的访问量逐渐下降,在除夕当天下降到最低,

4、春节长假期间,休闲娱乐类网站访问量上升。在线视频网站在春节期间访问回升,春晚视频直播网站优势明显。游戏网站在春节长假期间访问人数上升,小游戏是访问回升的主要原因。社交网站在春节期间访问量也是呈现上升趋势的,而且性别差异明显, 民受春节影响小,使用情况高,而男性网民带动了婚恋交友网站访问量的上升。

(二)分析预测

1、银行需要把握春节前5周至3周的电子商务热潮。

2、在春节前1周,银行可以适当减少营销投入,节约成本。

3、在长假期间,银行应多关注休闲娱乐类媒体,

(三)结论

在电子商务行业合作方面,银行需要把握节前5至3周的电子商务热潮。在节前的5至3周,网络购物和网上旅游预定交易量均出现增长趋势,相当的网上支付的需求也会增加,因此网上银行需要在节前5至3周之间,加强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积极进行营销和用户拓展活动,比如网上支付积分双边等。

在网络媒体推广方面,节前1周访问量下降,可以适当减少营销投入;长假期间,多关注休闲娱乐类媒体。春节前1周,网民集中返程,在途时间以及走亲访友等占据了上网时间,加上部分地区条件不足,都导致了春节前几周网民访问量的下降,银行可在这段时间内减少网络推广。而在春节长假的1周,网民访问量比较节前都呈现回升趋势,但是多是集中在休闲娱乐类网站,比如视频、游戏、社交网站,因此,银行可以多关注这些媒体。同时根据网民在假日经济下访问行为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推广策略。

篇6:双11购物节调研报告

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发布《“双十一”营销热点调研报告》。大数据报告详细展示了中国城镇网民对待“双11”的态度及购物计划。

报告称,中国消费者今年有九成计划参与双十一购物,其中六成与相比增加了预算;今年双十一消费更具有计划性,平均预算1719元,较去年小幅上涨。

《报告》显示,近年来各大电商节促销的火热造势,参与者越来越多,网民对各电商购物节有着较高的认知,其中双11、双12以83%的认知度排在第一位。淘宝、天猫和京东三大电商持续领跑,美团和百度糯米等生活服务类电商优势显现。

《报告》表明,折扣和促销仍是双11活动的原动力,6成以上的消费者参与双11是为了需求打折和促销,近5成是用来囤货,3成是为了尝试新鲜。

90%以上的消费者会把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提前放入电商的购物车中,并且主要计划购买的是服装鞋帽/生活用品/护肤洗护品/包装食品和数码产品,与去年购买品类情况基本一致。

其中,热点类购买主要在手机端完成,手机成为不可或缺的网购渠道。

双十一消费更有计划,平均预算1719元,近6成消费者增加了预算。本次双十一超过八成消费者打算给自己买,给父母和伴侣买的居次位。

60%以上的消费者表示肯定或者可能在双11跨境网购,其中26―35岁的年轻群体意愿更强。

在调研中,有超过7成的人最近半年内都有过海外购买经历,有83%的人存在海外购物需求,虽然电商网站的海淘频道在所有渠道中占比最高,但依然被代购、亲友代买、旅游购买等分流了近一半的业务机会。

健康、智能类商品在双11期间的销售额大幅增长,20双11期间的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500%,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在双11期间完成此类商品的购买,其中华北、华东以及西南区域的用户更爱购买健康生活产品。净化器、净水器等健康需求在购物节中得到释放。70后、80后作为崛起的中产阶级主要构成,更追求前沿、时尚的科技体验,并能接受新兴产品合理程度的溢价,成为智能家居的主要消费人群。 网络购物节发展至今,用户的消费行为日渐理性,更加重视“好物低价”和服务质量,品牌品质兼具的商品成为消费主流。同时用户也更加重视购物的必要性,减少冲动消费,实现“按需购买”。报告最后指出,网络购物节的未来发展趋势,一方面从商品销售到物流、售后的服务链条的愈加完善,用户消费体验将会更为流畅、贴心。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及大数据、VR/AR等新技术的支持将会帮助用户在网络购物节过程中更好地选择和体验商品,做出更为理性的决策。

1.双11购物节调研报告

2.20双十一购物节调研报告

3.2016双十一购物节调研报告

4.双十一购物节调研报告2016

5.双十一购物节调研报告

6.中国网购用户调查报告

7.艾瑞发布2015双十一网购价格调查报告

8.知识产权保护调研报告

9.报告范文

10.居民网上购物状况调查报告

篇7:双十一购物节调研报告

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更是信心满满地表示:“电子商务将干掉传统零售实体业。到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将占50%”。

但在电商欢呼雀跃的同时,实体店却一片惨淡,还沦为网购一族的试衣间。这再次验证了“丝经济”在中国的强大力量。在我国的社会结构中,中低端收入人群不仅占我国人群的大多数,也是我国的主流消费人群。

今年的双十一如此火爆,不仅因为淘宝天猫的促销,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国中低端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电商对消费者过去的主要购物方式——传统市场的取代作用也越发明显。许多人因此断言:电商的发展,意味着传统市场的末路。

线上线下对比

比增长:双十一当天,天猫交易额同比增长了近一倍达350亿元,其他电商也有2~3倍增长。整体来看,在线零售额每年均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和电商庞大的成交额和高增长率相比,线下则没有什么变化,与平日持平。

比占比:双十一爆炸性增长,使得今年在线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接近10%。而电子商务专家李成东分析认为,至2016年在线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

4.2%、6.2%、9.1%、11.7%、14.1%、16.8%。业界预测,如果继续保持此增长态势,20在线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0%完全有可能。

比商家:淘宝天猫有众多网络品牌,且大量传统品牌上线销售。天猫时的双十一共有27个品牌参加。到了今年,已经有国华人寿、海尔、优衣库、生命人寿官方旗舰店、jackjones、罗莱等17家店铺销量过亿,参加的商家数更是接近两万。上线的这些传统品牌在整个零售业地位仍处于二三流,相比传统零售商场,很多一线品牌或中高端品牌仍对在线零售市场持小心谨慎态度。

双十一网购中的问题

双十一过后,网购问题频出。

物流迟缓:订单太多,买的东西要么卡在路上,要么卖家、物流还没发货。且平日物流态度就不是很好,双十一数量众多的快递使得物流态度更差。

货不对板:有的买家好不容易精心挑选了一家衣服图片精美又众多好评的店,等货到手却发现图片上精致的粉色拉链变成了劣质的银色塑料拉链,兔毛领变成了劣质的人

造毛,羽绒也非常“稀薄”,花费290元购买的衣服看起来却像是80元的“地摊货”。

价格不实:比实体店便宜得多的价格,是网购最吸引人的地方,特别是“双十一”期间低至50%的折扣,让很多喜欢网购的人热血沸腾,冲动之下疯狂网购。但实际上,卖家所作的5折都是经过提价而再折的虚假手段,到头也只便宜到几十。有的卖家把新品都下架,把箱底货拿出来打折售卖,把双十一购物节当清仓节。还有的更是把火爆商品提价,通过购物节来获得更多的利润。

由于种种问题,天天都有退货的人,总退货率高达25%。

未来趋势

我认为,电商不可能取代店商。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其实各有自身的优势和价值,不能由一方完全取代另一方,而应该是针对各自适宜的消费群体来分割市场。 首先,实体店购物的.良好真实体验,在相当长时期无法被虚拟的网络世界所替代。还有很多非标准化的商品需要到实体店去购买。其次,截至目前,电商中能够赢利的平台型企业寥寥,大多尚未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再次,电商产品展示的无限化,导致营销没有精准“靶点”,海量信息中难寻中意商品。而网购市场的无序、缺乏诚信等。第四,电商的发展也不是毫无限制的,随着物流成本的上涨,电商的优势会逐渐被削弱。此外,国内税收政策不可能永远向电商倾斜。

双方错位经营且互相融合是趋势是必由之路。电商优势的销售领域在于低值、相对标准化的商品,实体零售商应该将重点放在高值、个性化的产品上面。针对电子商务的与传统零售的各自特点,开发不一样的产品分别供给两种渠道,产品实施差异化,精确定位每个渠道。

篇8:双十一购物节调研报告

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发布《双十一营销热点调研报告》。大数据报告详细展示了中国城镇网民对待双11的态度及购物计划。

报告称,中国消费者今年有九成计划参与双十一购物,其中六成与相比增加了预算;今年双十一消费更具有计划性,平均预算1719元,较去年小幅上涨。

《报告》显示,近年来各大电商节促销的火热造势,参与者越来越多,网民对各电商购物节有着较高的认知,其中双11、双12以83%的认知度排在第一位。淘宝、天猫和京东三大电商持续领跑,美团和百度糯米等生活服务类电商优势显现。

《报告》表明,折扣和促销仍是双11活动的原动力,6成以上的消费者参与双11是为了需求打折和促销,近5成是用来囤货,3成是为了尝试新鲜。

90%以上的消费者会把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提前放入电商的购物车中,并且主要计划购买的是服装鞋帽/生活用品/护肤洗护品/包装食品和数码产品,与去年购买品类情况基本一致。

其中,热点类购买主要在手机端完成,手机成为不可或缺的网购渠道。

双十一消费更有计划,平均预算1719元,近6成消费者增加了预算。本次双十一超过八成消费者打算给自己买,给父母和伴侣买的居次位。

60%以上的消费者表示肯定或者可能在双11跨境网购,其中26-35岁的年轻群体意愿更强。

在调研中,有超过7成的人最近半年内都有过海外购买经历,有83%的人存在海外购物需求,虽然电商网站的海淘频道在所有渠道中占比最高,但依然被代购、亲友代买、旅游购买等分流了近一半的业务机会。

健康、智能类商品在双11期间的销售额大幅增长,20双11期间的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500%,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在双11期间完成此类商品的购买,其中华北、华东以及西南区域的用户更爱购买健康生活产品。净化器、净水器等健康需求在购物节中得到释放。70后、80后作为崛起的中产阶级主要构成,更追求前沿、时尚的科技体验,并能接受新兴产品合理程度的溢价,成为智能家居的主要消费人群。 网络购物节发展至今,用户的消费行为日渐理性,更加重视好物低价和服务质量,品牌品质兼具的商品成为消费主流。同时用户也更加重视购物的必要性,减少冲动消费,实现按需购买。报告最后指出,网络购物节的未来发展趋势,一方面从商品销售到物流、售后的服务链条的愈加完善,用户消费体验将会更为流畅、贴心。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及大数据、vr/ar等新技术的支持将会帮助用户在网络购物节过程中更好地选择和体验商品,做出更为理性的决策。

《双十一购物节调研报告》

篇9:双11购物节调研报告

2016“双11”购物大战即将打响,尼尔森对中国城镇网民展开了调研,了解其对于“双11”的态度及购物计划。

本次调研根据网民人口特征对年龄和性別设置配额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最终回收有效样本1200个,其中1056位有意愿参加2016“双11”。

数据采集时间:2016年9月26日-2016年10月2日。

近几年来各大电商造节促销的火热造势,参与者越来越多,网民普遍对各电商购物节有着较高认知,其中双11、双12以83%的认知度排在第一位。值得注意的是,百度糯米和美团的活动节曰认知度已经超过了部分大的综合类/垂直类电商,生活服务类电商优势显现。

今年有88%的被访者计划参与2016年的双11购物节,与去年持平,其中56%的消费者已经开始关注并参与网上活动。对比2015年,2015年参与双11的被访者今年几乎100%参加,而17%的纯新增人群去年未参加,今年加入抢购大军中。显示双11对于消费者超强的吸引力。

消费者双11选择京东的比例则较去年显著升高,选择天猫和其他电商的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而淘宝则略有降低;线上消费越发趋于成熟和理智。

6成以上的消费者参与双11主要是为了需求打折和促销,近5成是用来囤货,3成是为了尝试新鲜。

随着各大电商不断优化物流服务和商品丰富性,与往年相比物流速度已和抢不到想买的不再是消费者不参与双11活动的最大痛点,而价格优惠程度则主导着消费者的参与意愿。

双11购物时,消费者主要依据价格折扣力度、正品、电商口碑、物流速度来选择在那个电商平台上购买,地级市更为看重折扣力度、正品和电商口碑,县级市则更为看重包邮政策和退换货的便利性。

单一商品增加折扣幅度和总消费金额的满额减现是消费者普遍最为喜爱的促销形式,尤其受高年龄的消费者喜爰。

微信成为近7成消费者双11晒单渠道选择,其次是QQ空间,微博。也有超过两成的人选择线下的分享。年轻人群更倾向于通过线上社交媒体分享双11的成果。

多达88%的有意参与双十一的网购者表示他们会特意将一些产品提前或等到双11的时候再购买,且品类多围绕在服装/鞋帽、家电/手机/数码产品、生活用品、护肤、洗护等几个品类。

90%以上的消费者会把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提前放入电商的购物车当中,其中提前一到两天或两到三天的比例最高,合计达到了45%。

1001-3000元区间是消费者在双11购物预算上占比最大的区间,近6成消费者与2015年相比都增加了双11的网购预算。

超过8成人打算买给自己,给別人买的最多是父母,其次是伴侣。

对比2016和2015两年来看,只使用PC参加双11的人比例在显著下降,只使用移动端或跨屏使用的人在明显增长,说明更多的消费行为更多在移动场景下产生。

在众多品类中,双11期间消费者计划购买最多的品类分别是服装帽、生活/家居用品、护肤和洗护类产品、包装食品和数码产品六大类别,与15年计划一致,说明消费者网购更有规划性。

在众多品类中,双11期间消费者计划用手机购买最多的品类分别是服装/!圭帽、生活/家居用品、护肤和洗护类产品、包装食品和数码产品六大类別,与整体双11热点品类的购买一致。

2015年分别有21%和15%的消费者在天猫和京东超市上购物,其他电商超市参与度较低;2016年计划参与电商超市购物的消费者仍首选天猫和京东超市,参与比例高于去年,达到26%和23%。

在本次调硏的网民中,有超过7成的人最近半年内都有过海外商品购买经历,这个比例较15年略有上升,在各种海淘渠道中,电商网站的跨境电商平台已成为最主要的购买渠道。

在所有被访者中有83%的人都存在海外购物需求,虽然电商网站的海淘频道在所有渠道中占比最高,但依然被代购、亲友代买、旅游购买等分流了近一半的业务机会。各大电商可从媒介宣传和产品运营的角度逐步转化其他渠道的消费者海淘需求。

在众多跨境电商网站中,天猫国际是最近半年内消费者选择最多的海淘平台,其优势明显。其次是淘宝全球购和京东全球购,占比基本相同略高于亚马逊。较15年来看,天猫国际和淘宝全球购的购买比例略有下降,说明海淘市场的竞争逐渐增强。

网购分析报告

网购调查报告

网购总结

网购作文

用户行为数据分析

网购英语作文

网购初中英语作文

对网购调查报告

网购的调查报告

网购作文初一

“女人节”网购用户行为调研报告(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女人节”网购用户行为调研报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