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宵节诗词大全100首(共含8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s4”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诗词五小首
七绝·故园怀思
今时草木旧时场,草自森森人自荒。
顶上兰花犹着白,添云流素向韶光。
如梦令·无题
正是蔷薇花架,遮满竹边青瓦。
风拂浅罗裙,人去天涯难舍。
山野,山野,还我当年初夏。
浣溪沙·从容一抹待梅香
足踏晨曦石板霜,轱辘提水水流长,高歌一曲韵悠扬。
红字亭前荒草白,青篱竹下菊花黄,从容一抹待梅芳。
浣溪沙·飞红惊起逐天荒
一院东风一院香,旧朋清影瘦愁肠,飞红惊起逐天荒。
有节无心竹君子,多言少识鸟儿腔,翻书厌看日西窗。
荷花媚·赏荷
相邀柳眉叶,平湖水,共这芙蓉风悦。盈盈香暗送,蝉鸣醉了,出泥身玉洁。
却暑意、还向瑶池去,取三分淡泊,三分贞节。清清味,田田翠,情长杯满,怕亵仙家骨。
1、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2、日长亭馆。尚问寒深浅。底事今年花信晚。柳外东风未软。韶光已近春分。小桃犹霜痕。天意因怜病起,故教迟吐清芬。——元?张野《清平乐和李御史春寒》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咏春风》
5、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6、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崔融《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
7、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8、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春思》
9、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南溪早春》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1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4、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半山春晚即事》
15、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16、凌寒开涸Z,寝庙致精诚。色静澄三酒,光寒肃两楹。形盐非近进,玉豆为潜英。礼自春分展,坚从北陆成。藉茅心共结,出鉴水渐明。幸得来观荐,灵台一小生。——唐?陈至《荐冰》
17、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18、雪人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宋?苏轼《癸丑春分後雪》
19、日长亭馆。尚问寒深浅。底事今年花信晚。柳外东风未软。韶光已近春分。小桃犹霜痕。天意因怜病起,故教迟吐清芬。——元?张野《清平乐和李御史春寒》
20、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新城道中二首》之一
21、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宋?黄庶《探春》
22、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唐?徐铉《春分日》
2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4、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宋王禹称
25、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26、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恽格《晓起》
2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描写春分的古诗词有哪些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市《泊船瓜洲》)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唐】孟浩然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秀:秀丽。屯:驻,聚集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玉楼春》【宋】宋祁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玉楼春》【宋】辛弃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唐】杜甫
元宵节诗词大全
《柳梢青·好把元宵》
年代:宋 作者: 吴潜
好把元宵。良辰美景,暮暮朝朝。万盏华灯,一轮明月,燕管秦箫。
何人帕坠鲛绡。有玉凰、金鸾绣雕。目下欢娱,眼前烦恼,只在今宵。
《蝶恋花·初过元宵三五後》
年代:宋 作者: 杨泽民
初过元宵三五後。曲槛依依,终日摇金牖。瘦损舞腰非为酒。
长条聊赠垂鞭手。几叶小梅春已透。信是风流,占尽人间秀。
走马章台还举首。可人标韵强如旧。
《永遇乐·才过元宵》
年代:宋 作者: 无名氏
才过元宵,又经四日,门设弧矢。信道长庚,当年降瑞,缘是诞生李。葱葱佳气,今朝重见,洋溢门庭多喜。这英贤、文章冠世,取青拾芥难比。那堪绿鬓、朱颜年少,暂试牛刀百里。迤逦黄堂,平章风月,见说清如水。彩庭兰玉,森然挺特,捧献椒觞归美。愿从今、增崇福寿,川流山峙。
《望月婆罗门引 癸卯元宵,与诸君各赋词以为》
年代:金 作者: 段克己
华所见,以望月婆罗门引歌之。酒酣击节,将有堕开元之泪者暮云收尽,柳梢华月转银盘。东风轻扇春寒。玉辇通宵游幸,采伏驾双鸾。间鸣弦脆管,鼎沸鳌山。漏声未残。人半醉、尚追欢。是处灯围绣毂,花簇雕鞍。繁华梦断,醉几度、春风双鬓班。回首处、不见长安。
《水兰花慢 元宵感旧》
年代:金 作者: 段成己
金吾不禁夜,放箫鼓,恣游遨。被万里长风,一天星斗,吹堕层霄。御楼外、香暖处,看人间、平地起仙鳌。华烛红摇勒,瑞烟翠惹吟袍。老来怀抱转无聊。虚负可怜宵。遇美景良辰,诗情渐减,酒兴全消。思往事,今不见,对清尊、瘦损沈郎腰。惟有当时好月,照人依旧梅梢。
元宵节诗词分享
《折桂令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
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
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这首散曲采用是起承转合的结构。前面是元宵佳节的灯火辉煌、热闹喧嚣,后面一转是喧嚣后的凄冷之景。两相对比,让人深切感受到作者的孤独与凄切。
《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与灯交织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为暗淡。淡漠冷清的伤感弥漫于词的下片。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泪满衣袖。另:此诗作者尚有争议,还有一说为朱淑真。
《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谁家”“何处”这四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它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连用两个诘句,不仅将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达得灵活传神,而且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元夜》
【宋】朱淑真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作为传统的情人节,繁华热闹的元宵灯会也为古代青年男女恋爱、约会提供了机会。这首诗描写的便是在元宵灯会幽会的情景。“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缠绵于情爱什么都不想计较了,诚属掏心之句。因为这首诗与“去年元夜时”有相同的笔调文思,在《生查子》公案争论中,成为是朱作的一个证明。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通常的元夜诗,多描写古时都市场景。而这首《元宵》却取材农村,全诗意境优美感人。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值得一提的是,古人讲:月下点灯,可谓大煞风景。恐怕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是可以“月下赏灯”的,就是在元宵节这一天啦!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
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云垂野。
全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描绘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节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思念和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但仍不忘关心着民生。“昏昏雪意云垂野”意象看似凄清,却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古蟾宫·元宵》
【明代】王磐
听元宵,往岁喧哗,
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听元宵,今岁嗟呀,
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
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诗也消乏,酒也消乏,
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这首散曲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小令描写了往年元宵节的热闹、欢乐气氛,同时又写了写作当年元宵节的冷清,百姓的愁怨。今昔对比,反映出明代国家日渐衰败,百姓生活每况愈下的情形,对老百姓的苦难生活深表同情,对官府的残酷统治表示强烈不满。
1、元夜踏灯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2、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3、元夕影永冰灯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4、诗曰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5、京都元夕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6、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7、上元竹枝词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8、鹧鸪天·上元启醮
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深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
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
9、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0、辛亥元夕
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
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
11、元夕无月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12、汴京元夕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13、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14、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元宵节。这个始于汉代,盛行于唐宋的节日,一直沿袭至今。历代有不少诗人为之妙笔传情。在大地回春之时,于诗词中感受元宵节的魅力,别有一番情致。
展灯、观灯是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汉朝张灯一夜,唐朝增至三夜,从十四到十六,满城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元宵诗中自然不乏对这一活动的吟咏。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一诗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诗中描写了长安城元宵之夜明灯错落、人潮涌动,深更时分人们仍不愿离去的情景。而郭利贞在《上元》诗中则这样描绘观灯的情景:“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你看,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门外月华如昼,男女老少街上观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描写灯节盛况的诗词还有很多,如宋代朱淑真《元夜》所写的“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声闹春风”,还有“已见炬如千树列,更看灯似百花开”“千家春不夜,万里月连宵”“明月千门雪,银灯万树花”“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等,写的都是元宵之夜展灯、观灯的欢乐情景和美好祝愿。
除了看花燈,吃元宵是元宵节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少文人墨客连元宵的味道以及煮吃制作的过程都有精描细绘。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不但道出当时的元宵是何种馅、什么米,甚至连谁家的粉好等都写得清清楚楚:“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姜白石的《诗曰》词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他所描绘的是南方元宵节的场景:“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实在是真切生动,活灵活现,妙不可言。
值得一提的是,元宵节还是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古代,由于封建礼教森严,平日里男女不许谋面。因此,情思萌动的少男少女们好不容易盼来个可以自由活动的机会。少女们急切切更衣梳妆,借着观灯会情郎,成为当时独特而又普遍的现象。文人墨客对此情此景同样多有绘声绘色的描写,如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诗人虽然在上阕点明了“去年元夜时”,痴情的男子在“人约黄昏后”感到的甜蜜;但在下阕便写出了“今年元夜时”,因“不见去年人”的哀伤,以至于“泪满春衫袖”,读来不免让人心生怅惘。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更是把此情此景描述得淋漓尽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同样是元宵佳节,不同的心境却折射出不同的情感。红红火火的元宵节,是中华大地土生土长的一个文化因子,它和一副副喜气洋洋的春联,一声声响彻年头年尾的爆竹,一篇篇文辞优美的诗词歌赋,构成了饶有雅趣的特色中国年。
汤圆是圆的,包裹着甜蜜浓缩着思念;月儿是圆的,有你一生不遗憾;真想梦也是圆的,陪你走过一年又一年!
亲爱的,你给我的感觉??滑滑的……甜甜的……耐人回味的……难以割舍的,就像可口的元宵!元宵节快乐!
问世间,何为贵?山以青为贵,水以秀为贵,物以稀为贵,月以明为贵,人以正为贵,友以挚为贵,情以真为贵,我以你为贵!祝你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的灯火,是你含笑传情的眼睛。它缀在我的心幕上;天空中的明月,就是你我爱情的见证,虽有阴晴圆缺,却也亘古不变。
元宵节快乐!亲爱的,很遗憾我们不能在一起过元宵节,但我会在饭桌为你添一副碗筷,就像你在我身边一样。
这世界上什么最甜?你煮的元宵。世界上什么最最美?和你一起观赏的月亮。元宵佳节,我吃着你煮的元宵和你一起赏月。
放游一盏盏五彩荷灯,曳动你心湖快乐的涟漪;敲一声声佳节的晚钟,让我的爱在你的心里悸动!元宵快乐!
元宵节到了,愿你一切的烦恼都“宵”去,一切的厄运都“宵”去,一切的折磨都“宵”去,一切的苦难都“宵”去,生活自在又“宵”遥。
元宵到,元宵闹,花灯猜谜生活俏,思念此刻在欢跳,祝福立马来报到,好运特地来关照,幸福常伴常微笑,欢欣袭来欢乐傲,万种如意陪元宵。祝你元宵快乐。
一份诚挚的祝福,祝你在元宵佳节里,开心像鞭炮,噼噼叭叭好快乐;幸福像彩灯,照亮甜蜜的生活,甜蜜像汤圆,圆出一生一世的.执着!
天上月亮圆,地上元宵圆;天上星星亮,地上灯笼亮;又是一年新春到,又是一年闹元宵,亲爱的朋友吃好喝好,不要忘记回我一个微笑!
元宵佳节不送礼,发条短信祝福你:健康快乐长伴你,好运和你不分离,最后让我告诉你,钞票滚滚进袋里,好处全都送给你。元宵节快乐!
色醉远客,树影疑亲人;元宵独守夜,相思苦孤魂;不道异国远,佳节两离分;遥祝大业成,辉煌每一春。元宵节快乐
汤圆说:我不开口就是为了让你永远在我心中;水说:我时时刻刻流淌不息就是为了永远把你拥抱。锅说:都他妈这么熟了,还贫呢。祝元宵节快乐!
希望你元宵节快乐:捂着肚子乐,蒙着被子乐,流着鼻涕乐,瞧着镜子乐,对天哈哈乐,喝水咕咕乐,想到我也乐,不乐也得乐,看你乐不乐,永远都快乐!
所有璀璨的光芒映照你,所有欢乐的声音都是你,所有温馨的祝愿送给你:花好月圆人长久,情意浓浓闹元宵!元宵节快乐呦。
喜迎元宵,带上新年祝福,送您一轮圆月。寄去祝愿,明月生辉度佳节。愿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心,梦圆成真,万事如意。
额圆面嫩外表白皙,多情含蓄心甜如蜜,肤靓美体蕊红艳绿,温柔甘饴令我痴迷,十五灯夜吻你吃你!别紧张,我说的是元宵!元宵节快乐哦!
1《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
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上面这首词应该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感兴趣的情侣不妨今年正月十五去逛逛灯会,找找这种感觉!——谁说只有情人节才能浪漫!需要注意不要真的走失了才好!还有,记得把灯会照片发上来给我们看看啊!
2《元夕无月》(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3《折桂令》 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
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4《元 宵》(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记得三多的某篇文章说过,中国的文化鼎盛时代是宋朝。小时候何止背了唐诗宋词三百首,当时隐约的感觉也是更喜欢宋词,那种韵律自己感觉更自由、更有吟颂的乐感。——现在这些诗词只剩下了一些“记忆的碎片”。唐寅同学是个名人了,他这首诗确实不错——应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的美食文章中说过的“吃饭和价格无关、和吃什么、与谁吃有关”就是这个意思。
5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 元宵节诗词
★ 元宵节诗词大全
★ 元宵节诗词名句
★ 元宵节的诗词
★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