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年轻并非无所不能高三优秀随笔(共含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秋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年轻并非无所不能高三优秀随笔1000字
大约凌晨一点,在噩梦中惊醒。梦里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双腿无力的老年人。醒来后发现自己出了一头冷汗,神志不清的我以为是被噩梦吓出来的。而一阵阵的头疼让我清醒过来。原来一头冷汗的罪魁祸首不是噩梦而是痛疼。不过我确实被刚才的噩梦吓到了,我不敢想象我变老的人生。
大约凌晨两点,头还是很痛,但我还可以忍受疼痛,我以为自己能很快睡着,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毫无睡意。我便开始胡思乱想,我慢慢开始回味刚才所作的噩梦。满头白发,眼角有着深深的皱纹,而斑点霸占了整个脸部,肤色即使不在阳光下也是黑黄黑黄的,怕楼梯会上气不接下气,吃东西不敢吃得太油腻等等有着不敢想象太多的不美好和不能做的事情。而我头痛得越来越厉害。
大约凌晨三点,我头痛得特别厉害,痛到已经无法允许我去胡思乱想,我想起床去医院,可是四肢无力,根本无法动弹,连按开床头灯的力气都没有,家里又只有我和奶奶。无奈之下只能叫奶奶,可是啊,奶奶已经老了,听力不好,加上我完全没有力气,声音小到可能就算有人在房间里也未必能听到吧。我就不再妄想叫醒奶奶了,就算叫醒了又怎样,也不能叫奶奶把自己背下去吧,奶奶已经老了。我的疼痛无法忍受,我渴望天亮。
大约凌晨四点,我痛到在床上打滚,我甚至怀疑我自己到底是有力气还是没力气呀,刚才还全身无力,现在又痛得打滚。我的头这辈子也没有这么痛过。痛到无法忍受,可是凌晨只能熬,这一分一秒过得太慢。我还绝望到怀疑自己可能要被头痛折磨死。
大约凌晨五点,剧烈的头痛依旧战胜了睡意,我还是在疼痛中没有睡去。而庆幸的是夏天天亮得比较早,我已经能看见一丝光明了,而头痛还是把我拉回了现实。
终于,早起的奶奶已经开始在为早餐而倒腾了。可是那一刻我还的声音还是无法使沉浸在做饭中的奶奶听见。我只能拼命抬起无力的手挣扎了接近十分钟的时间去拿手机才拨通了奶奶的电话。这绝对是我这辈子拉床边的手机用时最长的一次。两人在家也没办法,我奶奶只能扶着我去医院,值得庆幸的是医院就在家楼下,可是我头痛,走走停停的平时几分钟的路走了四十多分钟,也算是知道了生病的厉害了。
被头痛折腾一晚的我一度认为自己是换上了什么绝症,可是我居然只是因为感冒而已。这要源于昨天和奶奶一起去山上采一种有用的草,在回来的途中不料下起了大暴雨。而早上出门也太匆忙,只带了一把伞,显然我是要尊老爱幼的,一直安慰奶奶我淋雨也没事。她本来要在有人的地方借伞的.,而我以为自己很有年轻的资本,以为自己肯定不会生病,所以就一直拒绝奶奶,还说我年轻不会生病的,就算生病也会很快好的,毕竟以前感冒我从来都不会去医院,自己就能痊愈。可是事实往往不是想象的那样,谁知睡前的喔还好好的,之后会痛成那样。
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年轻不是无所不能,年轻也会生病。年轻不是用来去任性的,也不是我们不顾自己的理由。因为有一天我真的会变成我梦中的那个我,而这一天早晚都会来。所以不要让自己老了活得太痛苦,要照顾好年轻时的自己,毕竟年轻并非无所不能。
年轻高三优秀随笔1200字
时间总是悄悄的流失,当我还在怀念夏日的阳光时,天空已经慢慢的阴下来,不再艳阳高照。穿上黄色衣服的树叶在秋风中摇摆,知道它落入凡尘。但我不知道我为何喜欢秋天的那份凄凉的感觉。我会跟着莫名的忧伤,但是生活中没有任何的烦恼。而我这种忧伤,又让人感觉有一种凄美的感觉在里面。可能我忧伤的并不是眼前的凄凉,忧伤的是时光的流失罢了。
虽然我现在正值青春,往后还有很多精彩等着我去经历。而青春和梦想这样的词汇也应该用在我身上,可是每当我看到00后的时候。总让我我怀疑我的青春和梦想还在么?我很明确我是一个有追求的人,而且我有无限的活力。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面对00后我总感觉说自己青春有一点底气不足。我不认为我是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在我看来,我认为我有一颗年轻的心这并不是自我感觉良好,因为我自己确实很年轻,难道不应该有一颗年轻的心吗?只是每当看到比自己小的人总会感叹,可能我的年轻也不会太久。
当然,有时我也会怀疑,对老的定义。是不是电视上不能叫说几个明星的名字就已经老了;是不是别人穿着很时尚的衣服,而自己认为那是奇装异服就已经老了;甚至是不是看到偶尔有个同龄人已经有孩子了就已经老了。从前打开电视机,我总喜欢看湖南卫视,喜欢看《快乐大本营》,喜欢看偶像剧。现在打开手机的视频播放软件,我总喜欢关于时事的新闻节目,喜欢看谍战片或烧脑的电视和节目。然后开始感叹生命的'可贵,也会感叹自己的思维不如当年。所以我就会怀疑我是否已经老了,可是我明明才20岁呀,难道现在对老的定义已经提前了这么多吗?这个问题缠绕了我很久很久,我思考了很久很久,我终于想出来了一个答案。我只是和大多数年轻人不一样,我并没有活得和老人一样,或许我活的不像以前的自己,那只是因为我已经褪去了幼稚走向成熟,但这并不能证明我不再年轻,相反表示我明白了,年轻的意义,我知道年轻人该有的生活。
从此,我看到比我年龄小的人的时候,我不会怀疑自己不再年轻。在一些社交网站上我总是会遇到一些00后,他们把自己伪装得很伤感,一直在感叹时光的流逝。十几岁的孩子喜欢自称大叔或者大婶,我总会调侃他们,你们会等到成为大叔和大婶的时候。他们把年轻的活得像年迈年迈的自己,而年轻的我,生活充满活力。又何必因为还不懂事的一些00后,而去怀疑自己已经老了嘞。当我看到很多同龄人总是有传不完的照片,晒不完的幸福。就连喝个饮料也要上传照片,如果是以前的我,会想他们做的事情我都没有做,他们是那么年轻的人,我是否不再年轻,而现在的我完全没有这种思想。每个人对年轻该做的事生规划不一样。他们晒照片的时候,或许我就在慢慢体会这惬意的生活。
年轻,有无数种模样。有的人认为年轻就应该到很多地方,看很多风景;有的人认为年轻就该去冒险;有的人认为年轻就是在某个阳光的午后坐在咖啡店写写文字。每个人对年轻的定义都不一样,那个人对年轻的规划也不同,所以发现与别人不同时,并不是自己不年轻,而是年轻的方式不同。
高三随笔写作
堵车
西安是个“堵”城。
在堵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条规律:
早上6:45出门,我可以安全地在7:00到达学校,用时15分钟;
7:00出门,我只能在7:30分到达学校,用时30分钟;
一次,我8:00出门,结果9:00了,我还堵在半路上。
这说明什么?
有时候,早一步,会赢得巨大的优势;
反过来说,有时候,晚一步,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高三,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时段。
肯定有许多过来人都有这样的经验:
高中努力三年,胜过中年努力二十年!
高三努力一年,胜过大学努力四年!
最好的时光,做最有价值的事情——说的就是高三!
一步早,步步早;一步慢,全盘瘫!
此时不努力,他日必后悔!
篮子
小和尚跟随大师修行。
大师每天让小和尚参禅读经。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小和尚感觉毫无进步。困惑地问大师:“我是不是太笨了,怎么感觉修行毫无作用呢?”
大师就领着小和尚来到煤堆前,指着一个装煤用的筐子说:“去拿它打一筐水来。”
小和尚感到很疑惑,但是看到大师神情庄重,不像是开玩笑,就只好拎着黑乎乎的筐子去井台边。
结果当然是可以猜到的。每次,不等筐子拎起来,水就漏光了。小和尚忙乎了半天,也没有打上水来。他去向大师请教。
大师说:“你现在看看筐子有什么变化?”
小和尚立刻明白了——用筐子打水没有成功,但是筐子变干净了!
只要你的努力方向没有错,就没有白费的功夫。你感觉进步,并不说明没有进步。那只不过是流淌的泉水不断汇集的过程,总有一刻,它会汇满洼地,越过池岸,流向下一个目标。
静下心来,守住信心,静静地体会自己不断充实的过程吧!
作者:咸鱼公主
公众号:长在铁一中的树
优秀的教师如何提问(高三教师随笔)
山东省牟平市成教中心 张华琛
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参与,除了创设环境,运用多样性使学生保持动力,还要善于提问,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的内容。
教师有效使用提问的能力是构成良好课堂气氛的组成部分。优秀的教师会建立并保持高度互动的课堂气氛──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为特征,而不只是教师在讲话。有效的问题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处理信息并思考答案。好的问题会促进学生参与,提高思考水平,帮助学生组织思路,引导学生更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也会使教师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以便提供反馈信息。教师如何运用较高水平的问题促进学生较高水平的思考呢?可从三个方面来讨论:问问题,得到答案,继续或补充提问。
一、如何问问题
教师必须将问题说得清晰、简洁。清楚的问题运用的语言是自然的、不模棱两可的,是与学生的水平相适应的。要达到有效,所提问题应该要求学生处理或思考他们所学内容,然后给出答案。这意味着教师应该避免使所问问题只有一个答案或者都是反问。封闭式问题,就是只需要回答是或否、对或错的问题,它使学生猜测答案而不去分析内容。即使学生回答这种封闭式问题时,确实思考了他们从前所学的内容,他们仍然倾向于选择答案,而不是通过思考得出答案。反问,就是那些不必回答,只为获取效果的问题,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因为它过度抑制了学生的回答,学生不清楚这些问题是否需要回答。同样的原因,教师应该避免将答案包含在问题之中,或者自问自答。
另外,教师应该一次只问一个问题。许多时候,教师连着问了多个问题。当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却想着所讲内容的另一个方面。结果,是想要一个答案回答所有的问题呢,还是一个答案回答一个问题就不得而知了。同样,当教师问一个问题,随后又重新表述时,学生可能会感到迷惑不解。这种情况会产生两个问题:1.学生思考最初问题的思路被打断;2.重新表述的问题常常与最初的问题不同,这使得学生纳闷,它是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
对提问需要考虑的另一个方面是问题的类型,或者是需要学生思考的水平。目的不同,问题的类型也不同。问题可能是低层次的或高层次的,收敛型的或发散型的,狭窄的或宽泛的。在回答收敛型问题时,学生的思考过程是从宽泛到狭窄,从一般到具体,这些问题只需一个或很少数量的答案。问谁、什么、什么时候、哪里以及封闭式问题都属于收敛型问题。这些问题适合在加强内容的`具体、重要性方面时使用。发散型问题要求思路从狭窄到宽泛,从具体到一般,他们要求学生辨别或产生几个可能的答案,其中任何一个都可能是正确的。这两类问题的区别,在我们的数学中经常遇到。假设学生遇到7×9,收敛型问题可能会问:“7乘以9是多少?”教师期望学生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这是一个低层次的问题。然而,相同的表述作为发散型问题,学生可能会用简单的加法、交换特性、算术法则的组合或其他创造性的方法去寻求答案。不同于收敛型问题只集中于单个正确答案,学生必须从最初的事实扩展或发散,从而得出答案。
为了保证正确描叙和选择合适的问题类型,我们应该在做课程计划时,考虑问题本身和提问的方式。毕竟,好的课堂讨论和交流不是凭空产生的。一些问题是由于学生的评论或问题在课堂上自发产生的,这些不可能事先计划。然而我们可以将许多关键问题写入课程计划中。以上做法至少有以下四个重要原因。第一,在课程中加入计划好的问题,可以增加实现互动教学的可能性。第二,若预先准备好问题,我们更可能将问题集中于课程的主要目标。如果完全依赖于自发产生的问题,我们可能很容易偏离目标,对某一方面问太多的问题而忽略其他方面。第三,在课程计划中加入一些关键问题,更可能使我们问不同水平的问题。发散型、高层次、过程类的问题比收敛型、低层次、内容类问题更难产生。提前准备一些这样的问题,即使不会全部用到它们,也会使我们将注意力转向更高水平的思考。第四,提前写关键问题使我们更可能清晰、简洁地表叙问题。
二、获得好的答案
教师问过问题之后,必须让学生来回答它们。问题清楚、水平多样化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这里教师经过一段等待时间,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是尤为重要的。
等待时间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使之得出答案所使用的停顿时间。它包括:1.教师问问题与学生回答之间的停顿;2.一个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反馈之间的停顿。
为了使等待时间更有效,问完问题之后,可以环顾教室,默默数5下,再叫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在重复、重新表述另外的问题之前,至少要停顿几秒钟,否则会打断学生的思路,妨碍他们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千万不要打断他们。当他们回答完毕,要停下来,用几秒钟思考一下他们的答案,让别的学生也思考一下这个答案,然后再考虑应该如何继续。
教师应该使等待时间与所问问题的难度相匹配。一般来讲,低层次、收敛型问题比高层次、发散型、过程类问题停顿时间短。因此,应使用不同的等待时间,以满足学生处理问题、思考答案的需要。
等待时间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然而,大多数教师仍然主要让学生自愿回答问题。这一作法导致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不平等。有效的提问要求问到尽量多的学生,尤其是那些不主动举手回答的学生。一个好的做法是,提出问题,停顿,让所有的学生思考,然后让一个学生来回答。为保证所有的学生有均等的机会,我们可以将每个学生的名字写在一张卡片上,随机抽取卡片,让学生回答问题。这一做法能够使我们知道哪个学生回答过问题了。为使所有的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我们的提问方式要多样性,随机抽取学生回答下一个问题。提问所有的学生,尤其是那些非自愿回答的学生,可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它使得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和我们交流或获得成功,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判断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程度的机会。
三、补充学生的回答
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我们需要对回答作出反应。提问过程的这一阶段称为补充阶段。我们的补充行为会鼓励或妨碍学生的参与,从而影响我们的长期教学。
教师最常见的、也是无效的反应是“好极了”。不要使用这些程序化的、毫无意义的反应,我们应该尽力综合处理、扩展、修改、提升或评价学生的回答。教师如何进行补充,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精确度和自信心而定。
1.当学生自信地回答出正确的答案,接受并承认这个答案后,再继续,不要过多地赞扬。
2.学生回答正确,但很犹豫,要及时提供反馈或者用别的问题鼓励学生确定答案是正确的。在继续进行前,要让学生理解答案为什么正确。
3.学生回答得很自信,但答案并不正确,要对学生的积极思考给予肯定,然后用别的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避免直接替学生说出答案或者叫另一个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我们要强化的是学生的参与和努力,而不是强调答案的正确性。4.学生回答的既不正确,又粗枝大叶,我们要给出正确答案,然后继续进行。我们要避免试图纠正那些错误答案。
一般说来,学生不能正确或自信地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都可以进行补充。这些补充行为可以划分为四类:提供正确答案、深入探究、重新引导和重新表述。只有当学生粗略地、不正确地回答问题时,提供正确的答案才是明智的。
深入探究是指:提问回答问题的学生额外的问题,以帮助其扩展或提高回答的水平。这些补充的问题常常是针对原有问题的重要方面,能够使学生改善原有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这类问题常常是进行简单描叙述的收敛型问题,而且需要用不止一个问题对原有问题或答案的重要方面进行说明,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更正确的或者更完整的答案。
重新引导是纠正错误答案的另一个方法。当教师重新引导时,可以让另外一个学生回答相同的问题。这种补充方法对于那些自我意识较强的学生尤为有效,那些在学业上很自信的学生受到这种做法的挑战,从而会更加努力学习。然而,对于那些不自信的学生,这一做法并非有效。事实上,它可能会导致这些学生降低自信和动力,从而减少参与,不再积极努力学习。
重新表述只意味着将问题用不同术语再重申一遍,学生不能回答教师的提问,常常是由于原有问题的表述方式欠佳。因此,将问题重新表述能够使问题更清晰、更简单,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重要方面。一般说来,重新表述不是一个继续探索的有效技巧,应该竭力避免。较好的方法是引出某类问答,然后继续探索,以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总之,提问是有效、互动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带来许多令人满意的结果,可以用于多种目的。
邰晶
爱情这件事
很多时候,爱情就像是毒品,让人上瘾。很多时候,爱情就像是毒药,让你痛不欲生。
在和第一任交往的时候,还记得那是大一刚入学,还带着懵懂无知的少年,怀揣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认识到了你。
很是庆幸,因为在最美好的年华,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
我的世界因为有了你,变得更加温暖。我们一起出去吃饭,互相调侃,一起睡在一起玩游戏,相拥睡去。点点滴滴,至今,还雕刻在我的心里。
说起遗憾,情侣之间,不可避免的总会有小打小闹,而刚接触爱情的我,不懂人情世故,和你相处,一不开心,就会沉默以对,现在想来,我厌恶那个时候我不解决问题的态度,因为在爱情里,不管什么矛盾,不去解决,只一味地逃避,结局都是矛盾越发的被激化。
果不其然,因为之前一直有很多的小矛盾。那天下着雨,我在你下班时间过来找你,我以为你会等我,结果没有,你自己先回去了,我很不开心,我依然还是沉默了,你问我为什么不开心,我不愿意说。最后我开口了,说出了原因。你和我解释,雨下的大,你没带伞,只能拿着快递盒顶着头上,跑回来了。可是回忆起了之前的各种相处的不开心,我心里萌生了分手的冲动,我还是说出了那三个字,你沉默了……
你在屋外抽了一根又一根的香烟,我看出了你的不舍,可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然还是铁了心,没有挽留,有的只有内心的纠结与矛盾,和分手时的洒脱。
之后的一天天,我们还是有联系,互相寒暄,但我始终不愿意复合,我害怕死灰复燃,我主动删除了你,之后我后悔了。或许双鱼座的人都是很“贱癌入骨”。
真心爱过的人永远都放不下,忘不了。
现在看,我们的故事是一年前了,但我回想起我们的那段记忆,我依然会有很多的愧疚和自责感。我愧疚的是没有以你对我的好来去回应你,自责自己在爱情出现矛盾的时候,只会选择沉默逃避,而把这些都留给你去揣摩。如果,还能选择,我一定会好好珍惜你。
虽然能想明白那时候的我们,但内心还是接受不了。或许这就是爱情吧。
你为了我戒了烟,不出去鬼混了,删了一些狐朋狗友,让我第一次知道被一个人重视,认真喜欢是什么样的感觉。
所以,现在,我想问你:关于我们,你遗憾吗?
遥怜学弟妹,未解忆母校
毕业,这个在我们心中代表自由与释放的名词,在6月8号时针指到下午5点的那一刻变为了动词。看着走出考场欢呼雀跃的同学们,我真切的感觉到,我们,真的毕业了。这一次真的不是在期待而是在经历……
6月8日下午我们打理行囊,不是为了远航而是为了归航。十三中看护了我们三季燕去花开,在这骄阳浓荫的盛夏,我们要走了,要离开生活了三年的母校。仿佛前不久我们还是那些踏着雨花来报到的高一新生,可三年时光,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已经是毕业了的高三元老了。
有的同学说:“十三中,再也回不去了。”听到这话很感伤,很难过。其实,我们心里很清楚,只要我们想母校了,可以随时回去看她,不管我们身在何处,母校十三中都在我们最熟悉的经纬度上守望着她的孩子们。你们不信吗?在我们毕业前学校发给我们的《2012年衡水市第十三中学高三学生须知》里,当学校把所有的注意事项都一一与我们嘱咐清楚后,最后一条这样写到:“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欢迎随时与学校、班主任联系,我们将永远关注你、爱护你、帮助你。”当时读到这句话我不禁热泪盈眶,十三中的领导和老师们为我们的青春指引方向,保驾护航,如今,我们像蒲公英要飞向远方,她们仍在背后默默支持着我们……这一生除了父母谁还能做到这般呵护?我们清楚,我们回不去的是三年里美好的时光;回不去的是尊师们的谆谆教导;回不去的是母校里的日升日落,点点滴滴。
当我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我回过头看着母校,仿佛从来没这么专注过,仿佛周围的喧嚣都消失了,只有母校和我这样相互凝视着,依依惜别着……很心酸,但我仍微笑着,挥手告别同学、老师和我亲爱的母校十三中,因为我爱十三中。
分别了,高中三年生活更显得弥足珍贵,有许多的舍不得却只能在脑海里忆起,在我的高中生活里我有着许多难以忘怀的感动。“你的字很漂亮。”这是李燕云老师在我初到一个陌生之地给我的第一份鼓励与肯定;我的鞋坏了,林源老师带我出去买鞋,还请我吃砂锅米线,这是第一次有人请我吃米线;张玲老师曾抱着大哭不止的我,安慰我,鼓励我好好学数学,她会帮我;升入高三,姚鑫杰老师第一个找到我,跟我谈心,这让处于迷茫低沉中的我有了动力和信心;下楼拐角处遇到了白校长,我问他好,他微笑着用洪亮的声音回答我:“同学你好。”亲切稳重赢得了我们对他的尊重;毕业那天,杨遵义老师不舍的把我抱在怀里,说:“以后记得来看看老师。”我的眼眶湿润了,说:老师,我一定会回来看你的。”,当我们陆续离开校园时,我从栅栏里看到我们的班主任陈宜强老师正在送班上其他同学,不知为什么看到他的背影,想起他为我们付出的这一年,我很难过,以后再也听不到他“唠叨”我们了……
说“再见”了,也许有些人说了再见是可以再一次相见的,但有的人说了再见也许永远不能再相见,我一直坚信相聚是缘,感谢十三中,是十三中让我们有缘相聚在一起,是十三中让我成长,我们走了,学弟学妹们还在像我们以前那样刻苦拼搏,改变命运。不同的是他们现在真的体会不到我们离开母校的酸楚与不舍。所以我说遥怜学弟妹,未解忆母校。
我用真心真情写下一篇对母校的怀念与追忆的文章,谨此献给亲爱的母校,以表作为十三中学子的赤子深情。
母校啊,孩子在这给您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一声珍重里包涵了对您的挚爱……
★ 年轻高三优秀随笔
★ 随笔:年轻真好
★ 年轻真好随笔
★ 年轻教师教育随笔
★ 高三随笔心愿
★ 高三随笔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