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明希豪森奇游记童话故事(共含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ksldf8nsl”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明希豪森奇游记童话故事
有一回,我们和土耳其人打仗。打完仗,我赶着马去井边喝水。马喝呀喝呀,怎么也喝不够,足足喝了几个小时。怪事,我听见背后有奇怪的溅水声,回头一看,不好!我的马的后半截身子被整个砍掉了。它喝下去的水都从后面流出来,淌成了一片湖。
一个士兵跑来告诉我,刚才,就在我冲进敌人城堡大门的一刹那,土耳其人刚好“吧嗒”一下把大门关上了。于是,我的马就被切成了两半,后半截身子被关在了门外。
在另一次战斗中,我们的指挥官想知道前方的土耳其人有多少门大炮,可是谁也不敢去侦察。还是我最勇敢。我站在一门大炮前,当一颗炮弹从炮口飞出来时,我一纵身跳上炮弹,骑着它向前飞去。快接近敌人阵地了,我又不免担心起来:进去不难,可怎么出来呢?
就在这时,正好从对面飞来一颗炮弹,这是土耳其人向我们发射的。我毫不迟疑地跳到那颗炮弹上又飞回去了。当然,我在空中飞行时,已经仔细数清楚了土耳其人的大炮数量。我把最精确的情报,带给了我们的指挥官。
战争结束以后,我去土耳其首都访问。土耳其苏丹王委托我去埃及办一件非常难办的事,我一口答应,立刻出发了。
我刚离开土耳其首都,迎面就来了个小人儿。他一只脚上挂一个大秤砣,可还是跑得比箭还要快。他告诉我:“3分钟前,我在维也纳。我脚上挂着秤砣,是因为我想跑得慢一点。”我很喜欢这个奇怪的飞毛腿,就把他留下做我的仆人。他很高兴地跟着我走了。
第二天,我们碰到一个人,他趴在路旁,把一只耳朵贴在地上。我问他: “你在干什么?”他说:“我在听田野里的草怎么生长!”我又问,“你听见了吗?”他回答:“听得很清楚。对于我,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我高兴地说:“那么你也给我做事吧,你的顺风耳对我有用。”他同意了。
不久,我又遇到一个猎人。他对我说:“在柏林钟楼顶上蹲着一只小麻雀,我一枪正好打中了它的眼睛。”我又雇佣了这位神枪手。我还在树林里雇佣了一个大力士。他能用一根绳子把整个树林套起来,轻轻一拉,巨大的橡树就都倒在地上了。
我们走到埃及的时候,遇上一场可怕的风暴。我看见远处有7架风车在发疯似的旋转,山坡上躺着个人,用手指头按着左鼻孔。我走上前去。当他向我敬礼时,风暴立刻停了,他说:“我在转动风车。因为怕吹坏了,所以只用一个鼻孔。”于是,我也劝他跟我走。
我们在埃及办完事,回到土耳其。苏丹王很高兴,请我吃饭。我喝了他的酒以后对他说,中国皇帝的酒比这还要好。苏丹王不相信,我发誓只要一个小时,就可以从中国皇帝的酒窖里取出一瓶好酒来给他尝尝。苏丹王说:“要是你办不到,我就砍掉你的头。”我说: “要是我办到了,您就得给我一个人所能背走的那么多黄金。”苏丹王同意了。
我派飞毛腿去中国京城走一趟。他解下脚上的秤砣,拿着我的'信,飞快地走了。可是过去了55分钟,苏丹王的刽子手已经来到我的身旁,飞毛腿还没回来。我急忙派顺风耳去听一听。顺风耳报告我,飞毛腿在北京城外的一棵橡树下睡着了。我立刻派神枪手爬上最高的塔,朝那棵橡树放了一枪。橡树果实、树叶和树枝哗哗地掉在飞毛腿身上,把他弄醒了。他跳起来,揉揉眼,发疯似的跑,终于在一小时只差半分钟的时候,把中国酒送到了苏丹王的手里。
我得到苏丹王的同意,派大力士去苏丹王的国库里取黄金。大力土把苏丹王所有的黄金往肩膀上一扛,全背走了。我们乘船行驶在大海上,苏丹王后悔了,派他的军舰来追捕我们。我让我的大鼻孔仆人在船尾吹起一阵狂风,把土耳其舰队全都刮回港口去了。
明希豪森真是一个神奇的人!他比孙悟空还厉害!马被砍了半截身子还可以喝水,骑在炮弹上他能飞来飞去!最妙的是跟随他的人都身怀绝技:飞毛腿,顺风耳,神枪手,大力士和大鼻子,他们组合起来真是天下无敌!不过明希豪森最棒,因为他是统领这些人的将军啊!
《明希豪森奇游记》读后感作文600字
昨天,妈妈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世界童话名著故事》。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明希豪森奇游记》。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明希豪森的冒险家。有一天,他骑着马来到了俄国。这里正下着鹅毛大雪,周围一个小村庄都没有。只有一根小柱子,明希豪森随手将冻僵的马栓在了柱子上,然后倒在雪地上睡着了。过了一夜,他醒来了,发现自己在一个小镇里。他很奇怪,“我的马呢?”明希豪森惊奇地问。突然他听见了马嘶声,明希豪森抬头一看,“我的马挂在钟楼房顶的十字架上了!”
明希豪森惊讶地叫了起来。他想:一定是昨天晚上大雪把镇子盖住了,只露出半节十字架,到了白天,雪化了,他降到了地面,而马却还挂在十字架上。他举起a88a88枪88a88a,瞄准缰绳打了一a88a88枪88a88a。马飞快地跑回了他的身边。不久后,他买了一辆雪橇。
一天傍晚,他驾着雪橇在雪地上跑。突然,马惊叫起来。他回头一看,只见月光下有一只可怕的狼,正张着血盆大口追赶着雪橇。明希豪森吓得把眼睛闭了起来,他的马发疯似的跑。但是,狼没有注意明希豪森,狼从他的头上跳了过去,只追着那可怜的马。一分钟后,马的下半节身子就消失在狼的嘴里。马的`前半节身子还在奔跑。狼又把前半节身子也吃了下去。明希豪森用鞭子抽打那只狼,很快狼就回到了马的位置。他驾着狼,滑到了大家面前,给大家观看明希豪森这个骑着狼的英雄。 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明希豪森的想象力真棒!想出了这么多古怪和离奇的事情。妈妈说写童话故事就需要想象力。如果我多写,也就能写出这样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和妈妈的话,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想象力是我写作的好朋友。
明希豪森的办学理念与实践论文
论文摘要:哥廷根大学作为欧洲著名的古老学府之一,她曾拥有过辉煌的“哥廷根时代”,然而她的发展却离不开其创办者明希豪森所作出的贡献。通过对哥廷根大学历史发展的梳理以及对明希豪森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的具体分析,阐明了科研自由和一流师资力量对于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水平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明希豪森;哥廷根大学;科学研究
一、哥廷根大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哥廷根大学是由1727~1760年间汉诺威的选帝侯、英国国王乔治二世(GeorgⅡ,August)出资创建的,因而以他的名字命名,即乔治-奥古斯特-哥廷根大学。这位国王将除了出钱以外的事情都交给他的德国大臣去做,而这位在办大学上有远见卓识的大臣也就是后来哥廷根大学的首任董事长冯・明希豪森。1734年10月14日,在哥廷根一间租用的仓库里,哲学院教授霍尔曼讲授了哥廷根大学的第一节课,意味着哥廷根大学正式诞生了。
1.哥廷根大学的历史发展
哥廷根大学的历史发展跌宕起伏,有过无校能敌的辉煌时代,也有惨遭压迫而倒退的时期。然而在这段历史中,哥廷根大学所取得的成就就像天空璀璨的明星,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哥廷根大学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百年(1734~1837年)。这段时间是从哥廷根大学第一次繁荣到著名的“哥廷根七教授”事件。起初哥廷根大学同其他大学一样设置了神、医、法、哲四个学院,不同的是这四所学院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在这一时期内法学院尤其兴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注册学法律的。在明希豪森等人的努力下,哥廷根大学请来了许多著名教授,吸引了大量各地来此求学的学子,同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著名“国家法之父”皮特在哥廷根任教半个多世纪,写了126本书,奥地利首相克莱门斯・梅特涅、柏林大学的创办者威廉・冯・洪堡都是他的学生;海纳把哥廷根大学图书馆建成欧洲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学术图书馆;若德尔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带产房的妇科医院,等。1803年,当拿破仑占领汉诺威,解散了德国许多大学的时候,却保留了哥廷根,他说:哥廷根属于整个文明世界。1837年11月,由于著名的语言学家格林两兄弟、历史学家达尔曼、格维努斯、东方学家埃瓦尔德、国家法专家阿尔布雷希特、物理学家韦伯等7位著名学者为抗议国王废除**,愤然集体辞职,[2]使哥廷根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元气大伤,学生数也急剧下降,而这一年正是哥廷根建校100周年。
第二个百年(1837~1933年)。这段时间是从哥廷根大学第二次繁荣到纳粹旗帜笼罩上空。这一时期在哥廷根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自然基础学科迅速发展,科学的分化、分支科学的建立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在克莱因等人的努力之下,哥廷根大学走上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自然科学学科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1901开始颁发诺贝尔奖开始到1933年,哥廷根大学共有2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物理奖10位、化学奖6位、医学奖3位、和平奖2位、文学奖1位。哥廷根此时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世界数学中心、人人向往的学术圣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哥廷根牺牲了许多老师和学生,接下来的“蔓菁之冬”带来了可怕的通货膨胀,而希特勒的集权统治更是给了哥廷根几乎致命的一击。大批犹太科学家、外籍科学家以及不能忍受这种恶劣政治气候的德国科学家纷纷出走,大多流落到美国。30年代初,原来在世界上最有权威的德国《物理学杂志》第一次被美国《物理评论》超过,标志着科学中心转移到大洋彼岸。
哥廷根大学复苏时期(1933年至今)。从1933年到1945年,德国大学在纳粹党的统治下日趋没落,哥廷根大学也不例外。当时宣传部长戈培尔的任务就是用希特勒的思想去统一全党、全军和全体德国人的思想。在大学里看到的是“焚书排犹”。[3]哥廷根大学失去了昔日的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也牺牲了大量的师生。由于经济拮据和由战争而导致的生源剧减,战后哥廷根大学的恢复较为缓慢。哥廷根大学在1980年进行了一次重大的结构调整,取消“学院”,改设14个“专业领域”。随着经济发展的慢慢恢复,西德教育经费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哥廷根大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它仍然是西德一流的大学,但是却再也看不到高斯、维勒、希尔伯特那样的科学巨人了。那句“打起你的背包,到哥廷根去”的名言只能停留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了。从哥廷根大学的历史发展来看,它的得与失是相伴的,得名师得自由的时候便盛产科学家,失名师失自由的时候便失去辉煌而黯淡。
2.哥廷根大学的现状
目前,哥廷根大学是德国最著名、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有14个分校,在这些分校中设有170多个研究所,有600名教授和2000多名研究人员,在校学生达2万多名,涉及的学科和专业主要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林业、经济、社会科学、教育、法律、地质学、历史与语言学、神学、医约等。在这些领域中,化学及数学等学科一直是走在德国其他大学前列的,物理学和历史学的实力也十分突出。哥廷根大学在2007年10月19日德国第二轮“精英大学”评选中被评为德国九所精英大学之一。哥廷根大学了解自己的伟大传统,今天仍把专业领域广泛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作为自己的任务。
二、明希豪森的办学理念和实践
冯・明希豪森生于1688年,曾在耶拿、哈勒和乌德勒支大学学习过,毕业后在汉诺威从事文职和外交工作,所以有很多机会去国外考察。1728年,明希豪森成为枢密院成员,鉴于当时大学不切实际的教育方式,他极力呼吁成立一所汉诺威大学,为绅士提供良好的高等教育。经过几年的努力,哥廷根大学1734年开始上课并于三年后正式举办了开学典礼,并任命明希豪森为第一任董事长。在36年的时间里(1734~1770年),他一直兼任哥廷根大学的董事长,是这所大学的真正经办人。受当时追求实用的启蒙思想的影响,明希豪森在办大学上显示出了他的远见卓识,如他所说:“我的大学伦理是以声誉和实用为基础。” 明希豪森在创办哥廷根大学的时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扩大生源,通过课程改革和增加体育项目吸引贵族和外国人进入大学。(2)营造学术自由的氛围,注意选聘在教义上保持中立的神学教授以维护和平,同时摒弃那些好争斗或名声过分不好的学者,力图避免17世纪末以来在德国盛行的新教派之间刻毒的论争。(3)注重提高教授的社会地位,他将教授由一般的雇员提高为国家的官员,给予很高的工资及优厚的待遇,因此也吸引了一批一流的学者来校任教。[6](4)重视科研基础设施和科学组织建设,1742年成立的科学学会及后来创办的图书馆使哥廷根大学成为中欧主要的学术和科学中心,也促成了德国大学注重研究和出版的风气。当时格斯纳举办的哲学习明纳成为德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习明纳。(5)改进课程体系,明希豪森通过增加哲学学科的分量表明自己对于学院的重视,尤其重视历史、数学和修辞学。哲学院增设了“经验心理学”、自然法、政治、物理学、自然史等;采用新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赋予古典作品以新的含义,同时创办了著名的语言学研究所。明希豪森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哥廷根大学迅速成为欧洲领先的大学,甚至是后来的世界科学研究中心。
三、明希豪森办学对哥廷根大学后续发展带来的影响
明希豪森作为哥廷根大学的首任董事长,他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为哥廷根大学迅速成长为著名研究型大学铺好了道路。从哥廷根这270多年的发展历史来看,明希豪森在建校之初定下来的两条方针,即教学自由与科研自由以及师资招聘中的唯贤是用。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地贯彻,并且也形成了哥廷根大学的优良传统。
唯贤是用的优良传统。明希豪森任董事长期间,聘请到“国家法之父”皮特讲授法律,破格提拔无大学学历的迈尔任数学和经济学教授,从斯拉特斯堡聘请25岁的若德尔为医学教授,聘请埃克斯勒本讲授兽医学,聘请到了数学王子“高斯”等。在聘请教师方面,明希豪森一方面以知识才学为标杆,另一方面也敢于开辟新的课程与学科。接替明希豪森处理大学事物的海纳秉承了明希豪森唯贤是用的精神,在其任职的近45年的时间里为哥廷根大学争取到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其中有历史学家施洛泽、物理学家希滕伯格、经济学家贝克曼、化学家格美林,还有民俗学奠基人和解剖学家布鲁门巴赫等。而这些科学家一方面为哥廷根大学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而且在这些学生中有很多都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诗人。从哥廷根知名的校友录中可以发现,至今为止有4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哥廷根学法科的历史人物有奥地利首相梅特涅、“铁血宰相”俾斯麦、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联邦德国总理施罗德等;著名诗人海涅、著名文学家歌德、童话作家和语言学家格林兄弟、著名教育家与柏林大学创办者洪堡等都曾是哥廷根大学的学子,并且其中一部分知名校友也曾任职于哥廷根大学。由此可以看出,哥廷根大学已经形成了一种开放的引入人才的循环系统,一方面不断聘请知名教授,另一方面在自己培养的优秀人才里生成了一批新的师资力量。
教学自由与科研自由的浓厚氛围。自由最先体现在解除了神学对于其他学科的监督、控制和指导,神、法、医、哲处于平等的地位。其次,由于哥廷根大学重视科学研究,教授承担着传授已知知识和探索未知知识的责任,明希豪森给予了教授充分的自由以便他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而不过问他们在教授职位上做什么和怎么做。这样,格塞纳作为医学教授却成为了哥廷根数学和天文学的先驱,布鲁门巴赫作为医学教授却成为了民俗学的奠基人。再次,哥廷根的学生也都有很大的学习自由,亚历山大・洪堡学习法律,但是他的突出成就却表现在他作为地理学家和自然考察者身上。哥廷根大学将它的学生看作是大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教学自由、科研自由、学习自由在哥廷根大学里一开始就扎下了根,浓厚的自由氛围里播撒着科学家的种子,当然就不用担心收成了。
四、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启示
从哥廷根大学的历史发展来看,什么时候哥廷根既有知名教授又有学术自由,它便有杰出的人才和辉煌的成就;当这二者都失去的时候,这段历史留下的就几乎是空白而且要想弥补也相当困难。总的来说,学术自由和对学术研究的鼓励可以看成是哈雷大学和哥廷根大学所代表的大学观念的核心内容,也为它们的发展增添了活力,这一点对最终研究型大学的诞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我国研究型大学而言,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要重视科研自由并给予支持。研究型大学肩负的使命在深层意义上来说涵盖了教学和科研,自然也包括以科研服务于社会。目前国内在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人文社科领域多围绕国家或省级课题展开,自然科学领域研究课题部分源于国家课题,部分源于与企业合作项目,因为这样的课题来源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许多学者、研究人员不得不放弃自己感兴趣的研究点,而选择那些有“钱途”的项目,实际上很多对教师的评价及待遇都与这些课题相关,也迫使渴望自由研究的教师们放弃了那些可能成就辉煌的灵感。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自由一方面需要国家从经费上给予支持,采取自由定题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校的老师热爱科研,善于抓住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学校内部营造一种浓厚的研究氛围。
二是要吸引一流学者并给予优厚待遇。“问题的关键是识人,如果你招到的是人才,那么一切‘操心’都是多余的;如果你招到的是庸才,那么再怎样‘操心’也将无补于事。”哥廷根之所以成为一流的大学,培养出那么多杰出的科学人才,全仰仗其一流的师资水平,在我国研究型大学里更需要有一流的学者、一流的科研生力军。高校可以通过优厚的待遇和科研支持吸引那些优秀学者,提高师资力量,从而提高整个学校的科研水平。
★ 明月山游记随笔
★ 明祖陵游记作文
★ 黄山奇游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