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而流得泪心情日记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hhxy18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为谁而流得泪心情日记(共含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hxy1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为谁而流得泪心情日记

篇1:为谁而流得泪心情日记

为谁而流得泪心情日记

常常这样安慰自己:

世界上的众生任何时候都需要一定的苦难和烦恼,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何必为了一些事情苦了自己,应该好好的享受生命、享受生活、享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东西。

一些苦难来找你,是为了让你能在困苦中更加的坚强自己;

一些快乐围绕你,只是为了奖励你从苦难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我总是这样的.安慰自己、安慰自己……

不要轻意流泪,但却经不住的又流泪了……

灰灰的天又下起雨来,这些日子总是下雨。我喜欢雨滴,那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洒下大地的潇洒、从容、干脆、利索,很是让我佩服。但是我不喜欢下雨的天气,因为我不喜欢下雨时的那种潮湿,因为下雨总是能让人有种忧伤的心情。好像整颗心也是湿湿的,独自一个人站在窗边,静静的听着雨声敲打着地面、窗户。好像此时它敲打的是人的心,痛痛的、无奈的、不知所措的……于是不得不去想起一些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烦心的事情,摆在眼前无能为力,却也无法面对,承受不了,但却又不能丢下的那种沉重心情,感觉好累,好无力……从来都没有过的这种心情。

你对Ta好,Ta不知道。

你对Ta用心,Ta无所谓。

你对Ta所做的一切, Ta都当做理所当然。

心痛了,好无奈,眼泪终究是不自觉得已经打湿了眼眶……

Ta何时能够懂得?

篇2: 青衫泪为谁而流散文

青衫泪为谁而流散文

那一夜,注定要属于悲伤!

她曾是名噪一时的教坊名伎,色艺双绝,冠绝京城,“一曲红绡不知数”,“五陵年少争缠头”,一个个才子年少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也许为色,也许为艺,也许是真情,也许是假意,年少轻狂的她,又如何能分得清楚?

“琵琶女”的少年时代,几乎是历尽繁华!

也许,她曾经错过了一个又一个“知音人”的追求,拒绝了一份份或真或假的表白,不愿为任何人放弃众星捧月的奢华生活,不愿平平淡淡的一生坚守一份感情,因为,她还不能明白生活的真谛。

也或者,她在痴痴的等待那个能真正走进她内心的身影,望眼欲穿。她欢笑,她娇嗔,她戏谑,他们以为是他们给她带来了欢乐,却不知道,这欢乐,其实与他们无关,她守在自己内心的世界里,等待着那个能让她怦然心动的人来叩开她的心扉。

这些寻花问柳的无行浪子,这些追花逐草的纨绔子弟,怎么能入得了她清灵的双眸?

直到有一天,美人迟暮,而那些曾经守候的、争宠的,终渐渐散去,“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曾经美丽的情怀,曾经美好的憧憬,都在一瞬间破灭!

巧妇常伴拙夫眠!

曾经有过多少美丽而多情的女子,痴痴地盼望着有风华绝代的才子相伴,到头来身旁却往往是鼾声如雷大腹便便的蠢物!她为了她不肯放弃的奢华,或者为了她不肯低眉的追求,付出了太沉重的代价!

他听不懂她的琵琶,读不懂她的词赋,更加窥不透她的哀愁,融不进她的内心!“商人重利轻别离”,轻的又何止是别离?

也许他还在疑惑,为什么锦衣玉食,仍不能让她笑逐颜开?也许他还在恚怒,为什么金玉满堂,仍不能让她心满意足?

在他看来,听她“快弹数曲”,远不如“浮梁买茶”来得实惠!为她画眉调粉,那里有数金算银来得畅快?她的珠玉莺声,怎比得上金碰银响来得动听?

她如花的容颜,便要在如此的等待中老去;她似玉的冰洁,便要在如此的俗世中消融;她美丽的情怀,便要在如此的等待中渐渐干涸。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也许是她的哀愁感动了天地,这一夜,她竟梦回年少,重温旧梦,只可惜,这梦太短暂了,短到她都没有来得及抓住这记忆的碎片,就已经“梦啼妆泪红阑干”!

好梦易醒,醒来夜未至央,窗外皓月当空,月影投江。镜中的容颜仍能似花,窗外的好梦却已如江月,斑驳参差,再难复圆,怎不让人悲从中来?于是,在这个月夜,她把所有的委屈压抑,都在琴声中宣泄了出来!

她却不知道,在这浔阳江上,还有一人,与她同样的哀愁。

他曾经是享誉京城的文坛领袖,曾经是“新乐府运动” 倡导者,遥想当年,他也曾偃仰啸歌,呼朋唤友,那是何等的畅快;他也曾把酒抚琴,谱曲填词,那又是何等的旖旎!

然而突然间,一切都变了。

由于上书言事,乐天被贬江州。满目的繁华,变成了绕宅的苦竹,悦耳的京音,化作了呕哑的村歌,良辰美景,只能“取酒还独倾”,即使达观如乐天者,也因“谪居”而“卧病浔阳城”了。

生活的艰辛还在其次,知音的难觅成了乐天最大的苦闷。浔阳地僻,哪里去寻能与当初的文坛领袖并肩的才子?

老友暂访,短聚骤别,本欲欢宴一场,怎奈“举酒欲饮无管弦”,呕哑嘲哳的牧笛,又怎能用来款待远客?“醉不成欢惨将别”,离别的酒,如何能将孤苦的心灵滋润?

酒入愁肠,分外易醉,压抑许久的苦闷再也难以抑制,如江水般奔涌而出!

于是,在这个秋风萧瑟的月夜,两颗愁苦的心碰撞出了灿烂的火花!

我们要感谢唐朝这个伟大的时代,“男女之大防”并不严苛,虽然需要“千呼万唤”仍“犹抱琵琶半遮面”,但她还是来了。

她来了,她续续的弹着,琴声渐渐变得如此明澈而爽朗,如珍珠跌落玉盘,如花底莺语间关,美好的.往事在琴声中复活,美丽的情怀在琴声里荡漾。她似乎回到了青春年少的时候,推诿情话,游戏爱情……然而渐渐的,琴声又变得凝涩幽咽起来,美丽渐逝,情怀难驻,她的人生从出嫁开始,渐渐跌至人生的最低谷,苦闷的婚后生活变成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她将压抑了许久的无限心事都从琵琶里倾诉了出来!

我想,她一定是压抑的太久太久了,而眼前这些素昧平生的陌生人,能带走她的哀愁苦闷,却不会影响到她的生活,她不仅畅快的弹奏她的心声,她甚至竟然将自己寂寞的生活对这些陌生人和盘托出!我们不敢想象,若是在礼法盛行的宋代,或者理学森严的明清,可以发生如此的偶遇?

当琴声再次想起,却已“凄凄不似向前声”,她知道,这次偶遇之后,她仍将回到她的生活中,继续她寂寞而又无尽的等待。

知音终于来了,却是在她早已不能回头的时刻,命运给她开了一个太大的玩笑。

“恨不相逢未嫁时”,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烟花繁盛的季节!千年的遗憾,却又如此的相似!

后事如何,没有人知晓,或者,不必也不可能有后事,他们都不过是对方生命中的过客。

乐天从谪居地回到京城后,几乎是尽敛羽翼,全失锋芒,颇为世人所诟病,然而我们不能苛求,因为那种痛彻骨髓的寂寞,会让人生死不如。

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七“琵琶行海棠诗条”曾评价:“白乐天《琵琶行》一篇,……予窃疑之。唐世法虽于此为宽,然乐天尝居禁密,且谪宦未久,必不肯乘夜入独处妇人船中,权从饮酒,至于极弹丝之乐、中夕方去;岂不虞商人者它日议其后乎?乐天之意,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尔。”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更是认为:“(乐天)身为本郡上佐,送客到船,闻邻船有琵琶女,不问良贱,即呼使奏技,此岂居客者所为,岂唐时法令疏阔若此耶?盖特香山借以为题,发抒其才思耳。”

这样的分析是如此的理性,让人不得不信服,然而,千载之下,当我们再次感动于那一段奇遇时,又何必管他是真是假?也许我们更愿意相信,千年之前,确实有这样的一次邂逅,让他们能纵其情怀,畅其忧思。

元人马致远改编《琵琶行》为《青衫泪》,凭空增添了许多虚构,硬是生生地捏造出一段恋情来,像极了某些无能又无聊的导演,虽然也有异想天开之处,但是确实是有些俗不可耐了。人生如萍,偶聚偶散,本不可强求,曾有过一面之缘,又难得的心息相通,已是人生之大幸,缘尽则散,兴尽而归,不留痕迹,又何必一定要凭空的敷衍出许多纠葛来?

则与白香山之高下,不可同日而语矣!

篇3: 泪为谁而流伤感美文

泪为谁而流伤感美文

转弯,我漫步在通往马兰花剧场的华山路大街上。

与其说它是大街,倒不如说它是林荫小道,我更喜欢。我惊异于这里的沉寂。

想象中这里应是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过往吧?当我亲临此地时,迎接我的却只剩下青石板筑成的路与道路两旁萧瑟的梧桐,清冷却不失亲切与真实。路的一旁是看上去颇有情趣的咖啡馆和各种奢侈品消费店,却是鲜有人问津、光顾;店门前那些黑底白字与巧克力色的店牌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光影里似乎透出一种时光的流转。

走着走着,一束强光反射得令我有些刺眼。抬头一看,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上海戏剧学院。目光所及之处,又何曾有几个过往之人?若不是我的到来,或许这里的一切正如水平如镜一般,上演着一幕幕无声的无本之剧。学院选择坐落在这里,也许是为了让学员们静心感受,感受这一份自然生活的真实与平淡吧?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说,演员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是纯真,是让观众感到不是在看表演,而是亲自置身于那个时代,那个场景,那种心情。自然是伟大的艺术家!

秋风默默地将梧桐树叶一遍遍地抚摸,让它们回归尘土,让它们酝酿下一场的剧本。那一群群金色的蝴蝶,在秋风中的尽情演出顿时让我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酸楚。情不自禁地,我有种想流泪的感觉,却不知这泪为何而流。

如今,人类的文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甚至让人们狂傲到企图征服自然。然而,我的内心深处总有那么一股力量,那是来自于一万年前最原始的冲动,促使我去感受自然的伟大,让我为自己的渺小深感无助。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如影随形。同世上所有生物一样,我们在自然界不过是微小的'一部分而已啊!在这变化万千的社会,我们最需要的正是一段能静下心来的时间,去体会生命的虚无与真实。

诚然,人的生活应该是奋发向上的,思考这样沉重的问题在一些人看来也许并没有什么用处。但帕斯卡尔说过,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如果我们不去思想,又何尝不是辜负了造物主的一片好心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这属于落叶的秋季,与自然来一场心与心的对话?

在轻缓的脚步声中,我竟开始喜欢起这个地方,还有此刻萧瑟的氛围。

谁也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太阳开始下山,显示一种令人心醉的红色。它目视着大地上的一切,光芒中尽显平和、怜爱。望着这个城市最后一抹落日余晖,心底那股原始的冲动终于在这一刻爆发。我突然想跪下来,面对自然顶礼膜拜。泪水也在这一刻奔涌而出。

深夜,我坐上回程的公交车,向着车窗外绰约的夜色挥手告别。

落幕,也正预示着下一场演出的开始。

那一瞬,我明白了自己的泪为何而流。愿那滴泪水,能永留在我心底。

篇4:母亲的泪为谁而流的散文

20xx年国庆,母亲从家乡低矮的茅草屋,搬迁到城里敞亮的新楼房。与国同庆,喜迁新居,母亲的心里头哇,甜蜜蜜喜滋滋的,母亲的脸上啊,成天到晚挂着笑。母亲打趣地说,我这是从人间搬进了天堂里呀!

母亲在家乡那个茅檐低小的老屋,住了整整40年。40年间,母亲眼瞅着左邻右舍的低房檐加了高;房顶的茅草翻新成了红瓦;吱吱响的小木窗换作了嘎嘎亮的铝合金;七高八低的土石院子换成了光滑平整的水泥院落;臭气熏天的露天厕所换作了干净整洁的水冲厕所,唯独母亲,40年如一日,守着这个一成不变的老屋,守着父亲祖上传下的这份地契,憋屈地过着日子。

母亲住的老屋,算下来有1的历史了。当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们一波又一波、一轮又一轮地忙着翻新老房子的时候,母亲不是没动过心。母亲找父亲商量,咱也动动吧。父亲的头摇得像货郎鼓:“不行不行,那是咱祖上传下的基业,动不得!”动了怎么啦?”母亲不死心。“动了咱家的风水就流走了,动不得!”父亲固若金汤,坚如磐石。

母亲知道,父亲是头犟驴子,他认准的事,八头牛也休想拉得动他。况且,父亲说的是那么的斩钉截铁,有板有眼,母亲也怕动了老屋坏了风水。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是事关千秋万代的大事啊!可是,母亲又心有不甘,老屋地势偏低,夏天雨水大了,屋里潮乎乎湿漉漉的,一个不留心,母亲新买的衣服就长了霉点;冬天天寒地冻,老屋四处透风,那火炕烧的滚烫滚烫的,烫得能煮熟鸡蛋,人在炕下,却还是止不住地打寒战。母亲就跟父亲商量:“咱们买个新房吧。”“行。”父亲满口答应——父亲也是饱受了老屋的风霜雪雨呀!

新房买在哪儿呢?母亲说,就在村里买吧,乡里乡亲的,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撂不下这份情谊。父亲却不赞成,父亲想在威海买个楼房住。父亲说,要是在村里住,就住咱自家的老屋,别人家的房子咱不买。两个人的意见有了分歧,就让我们做儿女的帮着拿个主意。哥哥和我都支持父亲的意见,一来呢,父母老了,住到威海,靠着儿女,有个照应;二来呢,城里的房子升值快,也算搞个投资。母亲虽然不大情愿,但前思思后想想,觉得我们说的也有道理,就不再反对了。

就这么着,八年前,父母拿出了他们全部的积蓄,又从亲朋好友那儿借了一部分钱,在威海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新居室。

房子买好了,母亲却不急着搬家了。头两年,母亲说,你父亲刚内退,指不定镇上有啥事,等正式退休了再到威海吧。过了两年,父亲正式退休了,母亲又说,镇上一个单位聘请父亲帮忙写东西,等父亲帮完忙再搬家吧。又过了三年,父亲帮完了忙,母亲又说,家里存了那么多山草,等草烧一烧再搬家吧。一个冬天过去了,下一个冬天又要来了,我问母亲搬家的事,母亲说,前两天,你父亲又到山里耧了两大垛山草,等明年再搬吧。这样又过了两年,到了20xx年春天,母亲上山挖野菜,不慎摔断了腰椎,住进了医院。我从威海赶到家乡的医院,诸多不便。腰养好了之后,母亲才下了决心:搬家吧!

搬进新居室的头一个月,母亲整天乐呵呵的,家里的一切都是新的,电器都是顶新潮的,母亲忙着学习新事物,适应新环境,收拾新屋子,母亲的心让这些事都填满了,母亲高兴得不得了。

一个月之后,母亲显得有些落寞。我问母亲怎么啦?母亲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怪闷的。也没个人说说话、拉拉呱,真想村里的老邻居们。当初要是在村里买了新房,就不会觉得闷了。”没事多出去溜达溜达,多结交几个新邻居。”我安慰母亲。

母亲也就有意多出去走走。一天,母亲去集市买东西,母亲两手提着买来的米面蔬菜。走着走着,母亲脚下突然一绊,母亲那160斤重的身体结结实实地摔在了地上。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来来往往的路人从母亲身边走过,没有一个人弯下腰,向满头白发的母亲伸出温暖的手。

母亲说,那会子,她的心就像掉进了冰窟窿里,从里到外地凉——冰冰凉。她在想,如果是在她的小山村,不管是谁,看到她摔倒了,都会伸手拉一把的。春天她上山挖菜,摔断了腰,动弹不得,不就是乡亲们找来了车子,拉她回家的吗?可是在这儿,人们旁若无人地走过,甚至没有人肯问她一句:“需要帮忙吗?”母亲说,不知为啥,她的眼泪,“刷地”就流了出来。

大概过了四五分钟的样子,母亲才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她买的'米、面撒的七零八落的,要是在以往,母亲一定会细细地将那些撒落的米一粒一粒捡起来,但是这次——母亲没有。母亲说,她擦了擦眼睛,挺直了腰杆,看也不看那些米一眼,提着她的米面蔬菜,昂首挺胸回了家。母亲将这件事说给我听的时候,嘴里不住地感叹着:人情薄如纸啊!

母亲不是个轻易流泪的人。住了40年的老房子,母亲抱怨过,数落过,但却没有流过泪;搬家的时候,老邻居们前来送行,母亲失落过,不舍过,但却没有流过泪;住新房了,没了说知心话的人,母亲寂寞过,无助过,但却没有流过泪;腰摔断了,吃喝拉撒一切依赖他人,母亲哀叹过,感伤过,但却没有流过泪母亲是个乐观的人,母亲是个坚强的人,母亲不是个轻易流泪的人。

可是,仅仅因为在一群陌生的人当中,母亲摔了一跤,母亲的泪,不由自主地就流了出来。母亲的泪,为谁而流?为了城市中那些漠不关心的人们吗?为了山村里那些古道热肠的乡亲吗?还是为了自己那颗深深受伤的心?

篇5:为谁而活初一日记

为谁而活初一日记

升入初中,琐事越来越多,我开始麻木,被学习,被考试,被作业,被三年后的高考……炸雷在耳旁响起,也忘却了掩耳,却是一片悄然落下的树叶,惊起一连串的深思。

周日,写完作业,漫步在巷中的林荫小道。忽的,一片淡黄的树叶,飘落在我的面前。几乎是下意识的,我伸手接住了了它,凝视许久。又生出许多的联想出来:“这是怎样的一片树叶啊,枯黄,了无生机。它出生在一个春意盎然的早晨,在享受了初春的绿意后,抗过盛夏的骄阳,到了十月的.金秋,在一阵微风中,平淡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它的一生,可以说是完美的,即使可能不会有一个人关注它,但无妨,因为,它是为自己而活!”

但我呢?我为谁而活?深思后,我艰难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为父母而活。为父母的面子,我当了所谓的——好学生,为父母口中的——将来的安逸,我拼命学习,为父母……”

这片叶子的一生,可以算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吧。在一生中,尽自己的努力,完美的走过一生,了无遗憾,在死神来临之际,平静地放开手,这是一种怎样的魄力!而有些人,他们在父母的“完美计划”中度过一生,至老,才发现,幼时的心愿,已无时间实现,便拼命挣扎,做着徒劳的努力。最后,无力地垂下双手,死。

你,是在为谁,而活?

篇6:生活心情感悟随笔:我们为谁而活

我第一次听80后这个词好像是在高中,那时候韩寒、郭敬明的小说流行于各个校园和网络,虽然我没怎么看过一部完整的年轻作家的作品,但至少他们(也包括大多数的我们)算是为自己而活。

我们这一代人跟上一代的差距其实还是很大的,虽然每一代人都有他自己的桀骜不驯,我自认为我们这种在桀骜中又有些乖的但同时还有着尽最大努力保持自己尤其是思想上的独立性的人来说还算比较特殊吧。小时候没上学之前,父母告诉我们要好好听话,等读书了父母又说要好好学习,尤其开始上高中时,他们千叮万嘱的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谈恋爱以免影响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就白费这么多年的时间和所有人的付出了,因此也搞得我们真的是如屡薄冰似的认真学习,从小就立志考大学,好像一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一切都解决了似的。可事实上竟远非如此,等读大学时,父母又跟我们说还是要好好学习啊,这样将来才能有个好工作…就这样一圈一圈的下来,父母好像很含辛茹苦,自始至终都在为我们而活着,关心着我们的每一个成长阶段,甚者都没有自己的生活似的。甚者到工作后就开始张罗着赶紧找媳妇儿结婚…

后来想想我觉得他们那一代人挺可怜的,一生都在为“别人”考虑甚者活着,唯一自己做主的可能就是生娃了吧,甚者结婚都是父母的父母一手操办。我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也知道那一代人知识贫乏了些,可是我就在思考,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是否真的跟文化水平有直接关系,或者说是否跟自我的独立意识多少有些关系?自我认为,我文化水平不算太高,毕竟现在满地的研硕博甚者各种院士海归,我在这帮人面前可能甚者都无话可说。可我却一直尽自己最大努力保持自己的独立,尤其是思想意识的独立,我无法忍受一个人没有自我的思维能力,我觉得这样的生命太可怜又有点让人愤懑了,这种生存方式有什么意义么,我不敢说没有,但至少我不愿意这样活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悲哀和幸运,我庆幸自己还有点思考能力,当然我也并不责备上一代人的文化水平欠地,他们也有自己的不幸,我能够理解和包容,只是我不希望被强加,把思想束缚,说的通俗点,应该算是三观不在一个次元里,他们理解不了我们怎么就这么爱折腾,怎么就这般非要找什么对的人。人生两大乐趣想来就是事业和爱情了吧,如果我们都可以对付着过去,那较之前辈又有什么进步呢?毕竟社会把我们进化到了这个地步,让我们知道了我们有自己的使命感和价值所在,即使一生也许也碌碌无为,但这种能跟随自己的心活一生的勇气难道不是一种幸福么?

人类毕生都在追求幸福,上一代人没有觉得幸福也没有觉得不幸福,他们真的是有种“如是而已”的感觉,但这种如是反倒有时候觉得不如不是,我们这辈子也许也难成大器,但内心有种倔强感,我们也不信邪,我们热爱和愿意去发现自己理解的真善美,因此我们也一直在穷尽力气去寻找和追求。

如果生命真的不允许我们有自己的想法或者不得不被压抑时我们也会选择屈服,有多少同学朋友跟我说过,其实对于爱情他们可以等,但父母等不了了。这话听起来总是有种悲凉感!因此,很希望在我们还愿意坚持某些事情和一点点自我时有人能懂或者理解我们一些,我们其实没奢望要走很远,只是我们了解了原来世界很大,我们至少想在自己能去的地方看一看,哪怕最后只是一个美好的故事,我们愿意为它画上一个尽可能完美的结局!仅此而已。

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能真实的活过,如果不能,请尽量也彼此理解,也一直相互爱着!

为谁而醉抒情散文

泪落无声心情日记

《丧钟为谁而鸣》读后感

《丧钟为谁而鸣》读书笔记

相思入骨泪为谁流散文

《谁流得更快一些》科学教学设计

我是为谁而挥动笔头

我为谁而读书主题演讲稿

丧钟为谁而鸣读后感作文

家庭暴力的真实故事: 泪为谁流

为谁而流得泪心情日记(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为谁而流得泪心情日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