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如何回答“大学在校期间的最大收获”(共含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yf1982200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如何回答“大学在校期间的最大收获”
毕业生求职,大学期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用人单位除了要了解你在校期间专业学习、工作经验、获奖情况之外,还想了解以下你的在校感受。因此在面试中经常会问求职者“大学在校期间的最大收获”。这一面试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有很多的隐藏因素,求职者在回答时一定要想清楚了再开口。
大学期间的收获,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了自己的人脉资源
大学对大部分的人来说,是求学的旅途上最後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会经历4年的寒暑,在这4年中自己的同学或是学弟妹,学兄姐,都会是自己未来在社会上最联系的最为频繁的一群朋友,这些都可能会是你以后工作中能用到的人脉资源。
2、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技能)
隔行如隔山,每个科系都有自己本身的专业知识,因此大学的这4年时间,所学的每堂课,所看的每份研究就成为累积自己对自己所学的相关专业的知识和透过实务的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根本。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一定的专业操作能力(PS/AE/JAVA……),那就要一一的说出来,让面试官了解你是有备而来,真的适合自己应聘的岗位。
3、自我的生活管理
其实大学这4年,很多人是离开自己加到外地去念书的,一个人独自在外地生活,除了最根本的生活开销外,再者就是自我时间的掌握,从前在家中,夜深了长辈会要求自己早点睡,贪玩了长辈也会教训个几句,但是一个人生活在外,夜深了没人会要你早些睡,贪玩了也没人会叨念你,因此更加要学习时间上得掌控和生活费的运用,很多人的理财经验,大多都是从大学这4年开始的,
别觉得自我管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在以后的工作中,这会是你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如果你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安排妥当的话,那又如何能够安心工作呢?
4、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
很多人其实在很小的时候,都曾梦想过要成为什麽职业的人,因此上了大学,仍有部份的人,会利用这4年的时间不断的去打工,去参加一些活动,经由活动在一次确认自己未来的职业和方向。如果你回答这个方面的话,可以挑选一两个你认为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具体分析,给面试官讲述你是如何确定自己未来方向的。
如果只是说“大学在校期间的最大收获”那还是比较简单的。像是有几个好朋友、学会自学的方法、学会专业课程这些都是可以的。别以为回答完了这题就算结束了,当你沾沾自喜长舒一口气的时候,面试官往往会出其不意的问题回答这一收获的原因。这时候才是这一题中最难的部分。所以在回答这一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想一想,找一个合理的理由,能让面试官认可你的想法,这样才算是完整的回答了这一问题。
6月的到来,对于其他人来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意义非凡,因为这个时节意味着,交替和成长。
到了这个时候,你的学龄马上又要大一岁,你即将成为更富有经验的学习者。一个学年结束,你需要回顾、总结、展望,看看这一年中你学会了什么,又错过了些什么。对于大四即将毕业的应届生来说更是这样,你需要回顾你大学四年里的收获,然后整顿行装,重新踏上征程。
大学四年,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轨迹都不一样,自然收获也会不一样。那么回顾你的大学生涯,每个大学生最应该获得的收获是什么呢?
是阅历和眼界的丰富吗?
也许吧。但大学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圈子,你在这里面也许能遇到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人,但你的见识和眼界仍然只局限在学生的角度和水品上。如果要说阅历和眼界的丰富,你完全可以出去闯一闯。
是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么?
有可能。但众所周知,大学毕业不是终点,而更应该是一个起点。在大学里,你学到的最多技能并不一定是专业的知识,而是学习这种能力本身。所以你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应该是为未来的学习做铺垫的。
进入社会,你就会发现,你需要学的、能学到的还有更多,而且这些比你在学生时代学到的所有东西都更有价值。
是人脉的积累么?
不排除这个可能,很多毕业生说起大学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多少多少的朋友。但我要说的是,从现有的调查可以看出,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的朋友和其他人一样,也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而且仅仅是一个过客。真正的人脉还需要在未来长久的生活关系中寻求和建立。
讲个小故事。
单位有一个实习的小姑娘,这个夏天也面临着毕业的问题。
这个小姑娘是个很热情、很随和的人,没什么架子和脾气,来公司没多久就和身边的人打成了一片。还结交了几个感情特别特别深的朋友,那程度都应该用如胶似漆来形容。
一起吃饭、一起下班回家、一起出去玩,甚至去卫生间都要结伴一起去。
前两天她请假回学校拍毕业照,请了两天。拍完了之后再微信上各种秀,好多照片,有些照片能看出她真的是有泪光。
拍完回到公司,她逢人就说拍的过程多么多么有趣、同学之间多么依依不舍。
我被唠叨烦了,直接问她,拍个毕业照那么激动干什么?
她说,老师,毕业的时候不都应该是这样的么?
我回答说,反正未来的某一天你也只能记得自己曾经拍过毕业照,至于和谁拍的,也许你都已经不记得认识过那个人。
她一连“切”了好多声,我也只能微笑不语。
这个小姑娘有个习惯,典型的没人陪就会死星人。上班间隙,她基本就在干两件事:和自己的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聊微信,一聊就聊个没完;还有就是和同事中最要好的一起听音乐、看漫画。
工作中出了问题也是,最喜欢和别人商量。她的这些闺蜜们能给出建议的,她就像如获至宝一样;如果给不出建议的,就会很沮丧。就这样,不少工作要么没完成,要么达不到要求。
这时候她又来问我,她自己的问题再在哪里,为什么能力和别人的差距这么大?
我回答她说,问题不在你的能力上,而在于大学里你最应该得到的收获没有得到。
说了这么半天废话。那么大学四年,你最大的收获应该是什么呢?
我的答案是――孤独。
孤独是什么?这里说的不是你上完大学就一定要没人疼、没人爱,最后众叛亲离。这种孤独指的是适应孤独的能力。
从某个角度来看,人一辈子都是孤独的,只不过是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跳入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进入大学,跨市、跨省、跨区域的情况屡见不鲜,生活习惯、社会环境完全不同,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面临的环境都是孤独和陌生的。比如西北学生进入南方的大学,一定会被很多同学问:“你们那上学还骑骆驼么?”南方的学生进入北方的学校,光吃饭就受不了。
在一个完全陌生且孤独的新环境下,每个人都是脆弱的,每个人都需要依靠。在大学里,你能找到各种各样的依靠,学生会、社团、同学舍友、老师,甚至是老乡会,你的孤独感会慢慢消失不见。
但进入社会以后你就会发现,孤独和陌生的环境仍然孤独和陌生,但你根本找不到能让你依靠的东西。这时候不仅你是脆弱的,甚至任何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脆弱的,而没有依靠的脆弱,带来最多的就是迷茫。
而大学是最适合你收获孤独的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你们尽管还是学生,但校园早已变成了另一个社会。而且,进入职场之前,这也是学生群体最后收获孤独的机会。
这么说来,那些进入社会感觉到迷茫和无助的毕业生,他们在大学里都没有收获孤独。
孤独,可以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
如果说什么是对人最好的检验,那一定是孤独。
★ 最大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