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的区别是什么(共含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fhfgnf”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概念不同
1、组织生活会:是党支部或党小组以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中心内容的组织生活制度。
2、民主生活会:是指党员领导干部召开的旨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活动制度。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依靠领导班子自身力量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方式。
二、召开时间不同
1、组织生活会:党支部(党小组)组织生活会一般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
2、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每年召开一次。
三、参加人员不同
1、组织生活会:参加人员是党支部(党小组)的全体党员,包括上级领导干部。
2、民主生活会:县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包括县以上党的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委员,工作委员会委员,党组(党委)成员,以及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含人民团体)的党员领导干部。
四、内容方面
组织生活会
①学习党的基本理论,不断地进行思想修养和思想改造的情况。
②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情况。
③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履行党员义务的情况。
④在关键时刻经受考验的情况。包括严峻的政治斗争面前和当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以及面临严重困难,需要党员个人作出牺牲时的表现情况。
⑤在平时工作、学习、生活中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服从党和人民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情况。⑥遵守党的纪律、遵纪守法的情况。⑦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做群众思想工作的情况。⑧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况。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自觉地同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的情况。民主生活会
①着重检查、解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团结,加强集体领导,端正党风,严格党纪,为政清廉,克服官僚主义,转变工作作风,以及关心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②检查领导班子和个人在重大决策中和执行政策、决议过程中的思想认识、态度和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责任,制定整改措施。
③检查上次民主生活会所制定的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看哪些落实了,哪些还没有落实没落实的原因是什么。对无故不落实的要提出严肃的批评。
五、主要目的
组织生活会:
党支部或党小组要按照会前组织学习、深入谈心谈话、广泛征求意见,会上认真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整改方向,会后列出整改措施、逐一整改落实的步骤,开好组织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应确定主题,一般每年第四季度召开,也可随时召开。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民主生活会:
总的目的是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科学化,其核心是推进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建设。着重解决三方面问题:
一是在党委会(党组)中,领导干部通过交心,沟通思想,开展诚恳、实事求是、与人为善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建设民主、和谐、具有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充满生机活力的领导集体。
二是领导干部在党的民主生活会上,交交心,通过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集中集体智慧,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防止和减少决策失误,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在我国进入改革深水区,经济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的改革创新活力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是对领导干部进行更有效的监督。通过民主监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转变作风,预防和反对腐败,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廉洁政治。
一、区别:
支部党员大会:是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定期举行,用以讨论并决定支部的重大问题。
支部组织生活会:每季度或半年举行一次,用以组织学习新理论等。
支部民主生活会:每季度或半年举行一次,用以组织学习新理论等。
二、支部党员大会
支部党员大会又称支部大会,是支部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是党支部的最高领导机关,党员大会在党支部中享有最高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在支部大会闭会期间,由支部大会选举产生的支部委员会负责支部的日常工作。支部党员大会的职能:
1、定期听取、讨论和审查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
2、讨论并决定党支部的重大问题。如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讨论和制定贯彻执行的计划和措施。
3、讨论、审批新党员的发展和预备党员的转正。
4、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
5、选举产生新的支部委员会和出席上级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会议的代表,增补和撤销党支部委员。
三、支部组织生活会
支部组织生活会是指党支部(党小组)以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中心内容的组织生活制度。党支部(党小组)组织生活会一般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
四、支部民主生活会
党支部委员会的民主生活会,是指党支部委员除参加所在党小组的民主生活会外,专门召开的、支部委员的民主生活会。
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的区别:党支部(党小组)组织生活会是党支部或党小组以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中心内容的组织生活制度。党支部(党小组)组织生活会一般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
党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主要是指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必须参加以检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情况为主要内容的会议。就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决议情况和支部内的一些重要问题,以及相互间在思想、作风和工作上的问题,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谈心通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总结经验,统一思想认识。党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一般每个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
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
一、严格坚持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党支部班子民主生活会每半年召开一次。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拖延召开。党小组民主生活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也可随时召开。
二、党内民主生活会要严格按照上级党组织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不得把生活会开成工作汇报会或研究部署工作的会议。生活会前,班子成员要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找准自己思想、学习、工作和作风等方面的问题,拟出发言提纲。会上,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开展实事求是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会后,围绕提出的问题,制定措施,认真进行整改。
三、在民主生活会召开前要提前7天向上级党组提交《召开民主生活会报告单》,请示上级党组织批准和上级党组织派人参加。党内民主生活会要指定专人作好会议记录,并写出书面报告。会后一周内将书面报告连同原始记录,以及党政“一把手”发言提纲一并报上级党组织。
四、每名共产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五、在党组织内,所有党员,无论职务高低,在组织生活中都是平等的。
六、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因上级开会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要亲自向支部书记、党小组长请假。要积极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七、党组织发现党员无故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要及时予以帮助教育。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即被认为自行脱党,党组织要及时予以处理。
★ 组织生活会发言稿
★ 组织生活会乡镇
★ 组织生活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