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阅读的内容。这里提供优秀的爱心树的读书笔记,方便大家写爱心树的读书笔记参考。
爱心树的读书笔记篇1
有人读这本书只用三分钟,而有的人读这本书却用了一辈子。
故事中讲一棵有一棵爱心树,深爱着一个小男孩。男孩每天快乐地在树枝间嬉戏、在树荫下休息,慢慢地长大了。有一天,他向树要钱,说是想买一些他喜欢的东西。树没有钱,于是让他把树上的苹果摘了,到街上去卖钱。看到男孩满意的样子,树很快乐。
不久,男孩沮丧地又来了,说他现在已经是个成人了,想有间自己的房子好娶妻生子。于是树让他把树枝砍去,自己搭建了房子。
又一天,男孩闷闷不乐地向树说他厌倦了故乡,想要到远方寻找阳光灿烂的日子,于是树又把主干给了他,让他自己造了条小船,完成了出海的'梦想。看着男孩满怀壮志地去寻找新的人生,树很快乐。
多年后,男孩倦游归来,又来到树的身边。树看看自己仅存的树墩,十分抱歉地对男孩说:“如今我只剩下一个老树墩,实在没有东西可给你了”。男孩满脸倦容地对树说:“现在我需要的也不多了,只想有个安静的地方,好好休息一下。”树说:“既然是这样,那么我这老树墩还是挺管用的,来吧,坐下来,好好的休息一会儿。”身心疲惫的男孩坐下了,树努力地挺直了腰支撑着,那一刻,树仿佛又回到从前,觉得自己好幸福。
读完这本书,我有一个疑问:原书从头至尾,直到男孩变成了一个青年人、中年人,甚至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树还是把他唤做“boy”,这仅仅是一种亲昵,还是意味着男孩在精神层面上没有长大?
故事中的树是多么伟大、多么无私啊,而小男孩是多么自私,他只想着自己,全然不顾大树的感受。故事中的树就像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妈妈。树是妈妈,我们就是故事中的小男孩,我们也是不是也有做过伤害妈妈的事呢?我想也许是的。所以,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做一个爱妈妈的人,做一个孝敬妈妈的人,做一个不让妈妈受伤害的人……
爱心树的读书笔记篇2
《爱心树》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简短但却耐人寻味的故事。一棵大树很爱一个男孩,经常向他提供许多他用的着的东西。而男孩虽然经常接受大树的奉献和施舍,但却根本没把大树当一回事。最后大树被男孩整棵砍倒,只留下一小截树桩,可是却没有丝毫怨言,后来男孩事业无成,仅剩木桩的大树也依然默默无闻地给男孩当了一个能让他静静坐下来休息的座椅。
我不敢想象,一棵苍天大树,他完全可以在男孩吃它的果子,摘它的叶子的时候用力甩动枝叶将男孩甩下来,让他终身残疾避免以后被砍倒的事实。再或者是在男孩即将挥动斧头要砍自己的时候,用枝条重重地抽打他的.手,给他以严重的教训,让他再也不敢打自己的主意。可它没有,哪怕是在自己作为树的生命的最后时刻,它依然无怨无悔地给男孩当了座椅。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且毫无怨言,这是一种多么浩瀚和深沉的大爱啊!
大树其实就是大自然的代表,而男孩就是贪欲旺盛的人类的代表。起初人类对大自然的奉献感激不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便开始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开始疯狂地向大自然索取,面对人类的行为,大自然也是一直忍气吞声,默默地接受这一切。可是大自然不同于文中的大树,它可不会一直忍让下去,咱们中国有句俗话,虽然浅显易懂,但是却以针见血:“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关系,如今人类已经埋下了这个因,那这个果,大自然是迟早要报的了。
看着看着,我又想到父母、朋友、孩子。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不是无牵无挂的,父母给予其生命,老师为其启智,朋友为其排忧解难。他们都是我们生命中的那棵爱心树,在我们需要他们的任何时候,都会毫无怨言地帮助我们,支持我们。而我们,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多像那个男孩,有了快乐独自享受,一有困难,一有挫折,才会想起他们。
爱心树给我们展示的并不仅限于对爱的深刻体会,也是这个世界的小小缩影,谢尔大叔肯定也是要告诉我们这一点,人不能一味地索取,也要懂得奉献,更要懂得报恩。如果人人都像文中的那个男孩,知恩不图报,一直向自然、向他人索取,那么这个世界将没有“爱心”可谈!
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因为它,我们的世界才更美好。如果没有它,就算有温暖的阳光照耀,人们的心也都是冰冷的。所以,让我们向“爱心树”学习吧!只有那样,世界才能更美好!人与人之间才能多一种信任。
爱心树的读书笔记篇3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书,其实呀,这也不是什么书,只不过是一本绘本罢了。不过,这是一本讲述了一段耐人寻味的精彩故事。这本绘本就是叫《爱心树》!怎么样?是不是一听到这个书名就觉得这个故事很好看?你们说得很对,这是一本极其好看的绘本!这本很好看的绘本,就是美国的歇尔?希尔弗斯坦。这这本书讲的故事是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下面,我来讲讲书中大概的内容吧!
从前一棵大树爱上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几乎每天都会跑到树下收集树叶,给自己做一顶树叶王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中的大王,也常常爬上大树,在树上荡秋千;有时候他还会吃树上结的苹果;与大树玩捉迷藏;疲倦的时候,他还会在树阴底下打一会儿小盹……男孩很开心,大树也很开心,小男孩非常非常爱这棵树。
可是,时间过得飞快,男孩渐渐长大,不再与大树一起玩耍,大树常常感到有点寂寞。有一天,小男孩来到树底下,大树对他说:“来吧,孩子。再到我的树上荡秋千,或者到树阴底下睡会儿觉。”“我已经长大了,不再玩这些啦。我现在需要些钱,你能帮我吗?”男孩说。大树把苹果给他去换钱,大树很快乐。又有一天,男孩来了,大树说:“来吧,到我的树上荡秋千,你会很快乐。”“我有许多事做,没时间。我需要建立家庭,要建一座房子。”于是大树把树枝给他造房,大树还是很快乐。后来,男孩希望去远航,大树把树干给他造了船,供他远足……最后,男孩变成老人回到大树身边,大树对他说:“对不起,我什么都没有了,我只有一个老树墩了,很抱歉。”“我现在需要的也不多了,只想找个地方来坐下来休息。”男孩说道。于是大树让男孩坐到自己的老树墩上来休息,男孩坐了下来。大树很快乐。
爱心树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在小男孩需要帮助的时候,它把自己所有的一切——成果、树枝、树干都无私地贡献给了小男孩。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知道了一个道理,只要让别人快乐,看到别人的微笑,自己的心里就觉得非常快乐。也使我想到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他们总是对我精心地照顾,天天为我操劳,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满足我的要求。父母这棵爱心树是多么伟大呀。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个好孩子,好好孝敬父母。同时我还非常感谢美国的作者歇尔?希弗尔斯坦,因为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爱心树》。
爱心树的读书笔记篇4
今天我读了《爱心树》这本书。它的作者是艺术天才、集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于一身的.谢尔·弗斯坦。
我们要像爱心树一样有爱心。不能只想着自己,也要想着别人。爱心树就像一位妈妈,无私的奉献。而男孩却和这棵树索取东西,第一次要钱,大树说:“把我的苹果摘去卖了吧!”﹍
我们不要像男孩学习,男孩应该学会关心别人。
爱心树的读书笔记篇5
这是一本绘本,是一个男孩儿与一棵树的故事,一个让人懂得爱与奉献的故事,是进入心灵深处那一片净土的一个简单的故事。
故事讲了一棵大树给了男孩儿所有,它不求回报,只希望自己能帮助男孩儿,它愿意献出一切,只为了这个男孩儿和它在一起,一起开心的笑。后来,男孩儿树上的苹果去卖钱,拿树上的树枝盖房子,用大树的树干做了一艘船,最后大叔呀只剩下了树墩,可它也挺直身子让累了的男孩儿安静的休息。
“大树很快乐”,这句话不知道在文中出现了多少次,每次都是大树在帮助了男孩儿后得到的满足,大树的奉献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只要男孩儿快乐,它便满足,它愿意为男孩儿倾尽所有。而男孩儿只知道索取,他不知道爱心树对他的爱是那么浓厚,以至于,无条件的付出给他,男孩儿索取的都是爱心树无限的'爱。爱心树爱这个男孩儿,它不管男孩儿是否回报它,它只有无私的奉献。让男孩儿一直的索取。它会快乐。它只要帮助男孩儿就满足了,它只要它帮助男孩儿后男孩儿的开心。它不在乎自己,它把无限的爱都给了男孩。
最后,男孩儿在爱心树的树墩上坐下了,爱心树很快乐,它又一次帮助了男孩,它很快乐。
爱心树的读书笔记篇6
今天我读了一本绘本,名字叫《爱心树》。这本绘本不仅名字好听,而且还很感人。那棵大树用自己的一切来帮助那个小男孩,最后连树根都消失了。可是他一直都很快乐。
最后我读懂了,那棵大树其实就是爸爸、妈妈,那个小男孩就是宝宝。爸爸妈妈很爱我,就像那棵大树爱小男孩儿一样,甚至比那种爱还要高许多许多。所有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我们要珍惜这种爱。
爱心树的读书笔记篇7
《爱心树》读书笔记
《爱心树》是美国作家安东尼·布朗的代表作,它以其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故事情节,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一棵爱心树与一个小男孩的互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人生道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心树与小男孩之间的情感纽带。爱心树是一种象征爱、耐心和关心的树,而小男孩则是一种代表了希望、依赖和需求的人物。当小男孩需要帮助时,爱心树愿意给予他所需的树枝、果实和树叶,而小男孩也一直依赖着爱心树,并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与它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纽带是整本书的核心,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除了故事情节,书中的插图也值得一提。安东尼·布朗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将插图绘制得生动有趣,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通过插图,我们可以看到小男孩在爱心树的陪伴下,经历了成长、探索和变化。这些插图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故事,还让我们思考人性、亲情、友情等主题。
从个人观点来看,《爱心树》不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教会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恩和付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像爱心树一样,给予别人关爱和支持,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总的来说,《爱心树》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入思考人性、亲情、友情等主题,并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些理念。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关爱和帮助别人,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爱心树的读书笔记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
爱心树的读书笔记篇8
《爱心树》读书笔记
今天,我读了美国作家保罗·弗里曼的绘本《爱心树》,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故事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喜欢在一棵大树下玩耍,他感到快乐、幸福。时间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大树也慢慢地变老。小男孩需要钱,大树就让他砍倒自己,把树枝和树干拿去卖。小男孩需要房子,大树就让他砍倒自己,把树干拿去造房子。最后,小男孩变老了,只有树叶了,大树也不行了,但是他依然让小男孩坐在自己身上,让他休息。
读完这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大树就像我们的父母,他们无私地爱着我们,为我们付出了一切。他们给我们提供食物、衣服和住所,甚至为了让我们快乐、幸福,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而我们却常常忽略了他们的爱,没有回报他们。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回报他们的爱。
同时,这个故事也让我思考了关于金钱的问题。我们不能为了金钱而失去了自己的良心和道德。我们应该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
总之,《爱心树》是一本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为了金钱而失去了自己的良心和道德。
爱心树的读书笔记篇9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爱心树》这本书,我们听完后,许多同学都禁不住地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这本书讲的是:一棵大树和一个小男孩,他们每天在一起玩耍,有时小男孩玩累了就在树下睡觉。随着时光流逝,这个小男孩渐渐地长大了,他很长时间都不来看大树了,大树很孤寂。有一天那个小男孩来了,他说他需要钱买些小东西,大树就让他把树的苹果卖掉换钱,小男孩把苹果带走了,大树很快活。过了些时候,男孩又来了,他向大树要房子,大树让他把自己的树枝砍掉。又过了很长时间,男孩又来了,这次他向大树要一条船去旅行,大树把自己的树干给了他。最后,男孩老了,大树就让他坐在自己的身上休息。大树为了这个小男孩付出了一切。
这就是老师给我们讲的《爱心树》,非常令人感动。文中的大树总是无私地奉献着,小男孩不停地索取着。我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小男孩,妈妈就是那棵大树。
妈妈非常辛苦,爸爸在四川上班,家里的事情都是妈妈操心。经常是我睡着了,妈妈还在洗我当天换下的衣服。记得有一次,我已经进入了梦乡,中间起来上厕所的时候,发现妈妈正蹲在厕所聚精会神地洗着我的'脏衣服,两只手不停地搓着,非常认真……
我想:我以后不能象小男孩那样自私,只顾自己,不管别人。我要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妈妈的负担。
爱心树的读书笔记篇10
《爱心树》的读书笔记
《爱心树》是美国作家安东尼·布朗的代表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在这篇读书笔记中,我将探讨这本书的主题、作者的创作意图、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等方面,并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思考该书与其他作品的异同之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爱心树》的主题思想。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棵大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故事。男孩小时候在这里尽情玩耍,长大后却离开了它。然而,大树一直陪伴着男孩,默默地给予他帮助和支持。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呼吁人们珍惜亲情、感恩他人,以及学会付出爱。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安东尼·布朗在创作这本书时,强调了亲情和感恩的重要性。他通过运用柔和的色彩和细腻的线条,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阅读氛围。同时,书中男孩和树的角色形象设计也具有象征意义。男孩代表着年轻时的冲劲和追求,而树则象征着无私的奉献和付出。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核心思想,传达了作者对爱与付出的赞美。
接下来,我们深入分析书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男孩和小树的互动是故事的关键部分。他们之间的每一次接触,无论是玩耍还是倾诉心事,都让读者感受到深厚的情感纽带。此外,书中还描述了男孩在不同阶段的成长经历,从天真烂漫的童年到迷茫无助的成年,反映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变化。这些情节丰富了故事的内容,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最后,我们进行比较分析。《爱心树》与其他的文学作品相比,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例如,它与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关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然而,《爱心树》更加强调了亲情和付出的重要性,这使得它与卡尔维诺的作品有所区别。《爱心树》中的大树不仅仅是一个角色,更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无私的奉献和付出,而男孩则从中学到了珍惜亲情、感恩他人以及学会付出爱。这种思想内涵使得这本书在艺术价值上有了更高的定位。
总的来说,《爱心树》是一本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亲情、付出和感恩主题的作品。通过作者的巧妙构思和细致描绘,我们得以理解和感受到书中角色的情感世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抽象的思想内涵融入到了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使得读者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真谛。
爱心树的读书笔记篇11
有一棵树,它将它一生的爱都奉献给一个小男孩,它平平凡凡却又是那么伟大,今天请让我带你走进他的世界——《爱心树》。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谢尔。希尔弗斯坦,这本书主要讲:从前有个小男孩爬上树抓着枝条荡秋千,有时爬上树摘苹果吃。小男孩长大了,他不需要其他东西只想要钱,大树看出了他的心思对男孩说:“你可以摘我的苹果到市场上去换钱。”于是小男孩拿着苹果去市场卖,回家之后他把树枝砍去盖房子,把树砍了当船划。男孩老的时候,把树当成板凳坐。
读完这本书,我想:大树为小男孩奉献了它的一生,而小男孩却不知报答。我觉得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作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恩图报,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孝顺父母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而且也要感恩生活中帮助过我的人们,做一个有爱的好少年!
爱心树的读书笔记篇12
爱心树读书笔记
二年级放暑假了,一个叫麦克的中国男孩来到华盛顿国家图书馆看书。在那里,他发现了一本非常奇妙的书,书的作者叫乔汉娜·巴西奥。书中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和大男孩之间发生的感人之事:小男孩很喜欢大树,大树也很喜欢他。小男孩每次来到大树那里,都会带来一些事情,让大树听听他的声音,说说他的心里话。渐渐地,小男孩长大了,不再来看大树了,大树很寂寞。有一天,小男孩又来了,他好像变样了,满脸的胡须,好像有很长时间没有理过发了。大树对他说:“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你的朋友。”小男孩说:“我记得你,你是我小时候常常和大树说话的那棵大树。”小男孩向大树说出了他的烦恼,他没找到工作,没地方住,没饭吃,没伙伴玩。大树很想帮助他,让他有个家。于是,大树让小男孩把他的枝桠砍去,给那些在冬天里吃不到食物的鸟儿做巢。虽然小男孩不高兴,但他知道这是为了他自己好。最后,小男孩成了大树的一个朋友,也有了伙伴。
这棵树是多么伟大呀!它为了让自己的朋友不为没有工作、没有饭吃而烦恼,砍掉了自己的枝桠。正是因为这棵树对朋友的关心和爱,才让小男孩感到了温暖。这让我想起了二年级学过的一句古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说得真好啊!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像这棵树一样,去关心、爱护别人,那么世界将多么美好呀!
爱心树的读书笔记篇13
今天,我阅读了一本名叫《爱心树》的短篇小说,它的内容虽然很少,但却让我潸然泪下,感动不已。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儿和一颗苹果树的故事:一个小男孩和一颗大树有着很深的感情,小时候,小男孩常在大树上玩耍,嬉戏,大树深爱着这一个小男孩,小男孩也非常喜欢这一棵大树。但是时间流逝,男孩逐渐长大,逐渐沉默,终于有一天,他离开了大树,大树常常觉得孤寂。一天,男孩儿来看大树,可没想到的是,他却对大树说:“我需要钱,你给我吧。”于是,大树把所有的苹果都给了他,让他有了许多的钱,男孩得到钱后,离开了。又过了很久,男孩儿又回来了,他对大树说:“我需要房子,你给我吧。”于是,大树把枝条都给了他,让他带走,他盖了一座温暖的房子,有了妻子和孩子。很多年后,男孩又回来了,可他还是来向大树索要的,他说:“我需要一艘船去远航,你给我吧。”大树把枝干,自己最重要的部位给了他,让他远航。可是树,只剩下了一个树墩,一个再也不起眼的老树墩,最后,男孩年老了,回到了大树的身边,他需要大树给他休息的地方。
这棵爱心树的行为深深感染了我,在它身上,我看到了一种令人敬佩的精神,那就是默默地付出,却不求回报,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像这棵爱心树一样,为社会,为国家,不言,不语,却又在无私的奉献自己呢?
这棵平凡的.大树也让我想起了无私奉献的爸爸妈妈,他们不求回报,在任何时候都无怨无悔地照顾我们,关心、爱护我们。这一切都是因为有爱。大树的爱是那么的无私,那么的慷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不能像故事中男孩那样,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一定要做一个懂得感恩懂得爱的孩子。
爱心树的读书笔记篇14
星期五下午,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爱心树》,这是个感人的故事,故事主要讲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大树就像我们的地球母亲,小男孩就像一些愚蠢的人类。小男孩摘下果子去卖钱,果子没了不会对树造成伤害,这就像我们用土地种菜养活自己。小男孩用树枝造房子就像我们开采石油、煤矿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小男孩用树干造船,这样大树就会受到伤害,这就像我们人类为了活下去不择手段的破坏地球上的资源,污染了环境:河水不清了,天空不蓝了,草地不绿了……
爱心树面对小男孩一直忍让奉献自已,可是地球不同于爱心树,对于人类的行为她不会一直忍让下去。早晚有一天地球会报复我们,因此我们一定要爱护地球。
★ 童话故事:爱心树
★ 爱心树读后感
★ 大班社会:爱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