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遵守交通的礼仪是什么(共含12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叶钟书”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遵守交通的礼仪是什么
在道路上,无论是驾驶员还是行人,都要遵守交通法规。除了遵守交通法规,我们也要掌握一定的交通礼仪,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每一个人都可以快乐地踏上和谐安全之路。
交通礼仪伴我行
1.行人应该走人行道,不能在机动车或自行车的车道上行走。
2.过马路时,应走地下通道、过街天桥或斑马线。
3.行人要等到绿灯亮起时再过马路。
4.行人应自觉配合交通警察或交通协管员的指挥。
5.避免在只准机动车通行的高架桥上步行。
6.避免在铁路轨道上行走。
7.避免在车流中穿行。
8.切勿因任何原因践踏草坪;更不能冒险翻越隔离带。
9.在人群中走路要注意节奏,尽量走直线,避免给其他人带来不便。
10.不要在行走中突然停下来,更不能在道路上嬉笑玩闹。
11.多人同行时,应避免并排行走。
12.尽量靠右行走。
文明乘坐交通工具
一、乘坐公共汽车的礼仪
1.在适当的区域候车,切勿站在行车道上。
2.遵守“排队上车、先下后上”的文明礼仪规范。
3.主动买票,自觉投币。
4.上车后尽量向中间走,不要停留在车门口,以免影响其他人上车。
5.主动让座给老、弱、病、残、孕者。
6.不在车内吸烟,也尽量避免在车内进食。
7.不吐痰,不乱扔垃圾,维护车辆卫生,同时也维护城市环境。
8.不要在车上大声喧哗或高谈阔论。
9.不要把自己的随身物品放在座椅或通道上。
10.雨天时,要收好雨具,以免弄湿其他乘客。
二、乘坐地铁的礼仪
地铁也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作为地铁乘客,应该自觉维护公共设施,遵守应有的秩序。
1.遵照惯例,文明乘梯
乘电梯时,应靠右侧站立,让出左边的通道,给赶时间的乘客行走。这也是乘自动扶梯的一种国际惯例,所以无论在哪里乘自动扶梯时,都必须遵守“靠右站立”的文明礼仪规范。
2.保持安静,举止文雅
在月台上,要遵守“按线候车”的规则,切勿越过黄色安全线。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站内大声喧哗,不要在站台上奔跑。候车时,坐在车站提供的椅子上等候。如果没有椅子或座位已满,即使很想休息,也不要坐卧或蹲在站台上。有些人习惯于靠着墙休息,此时千万不要把脚踏在墙上,避免破坏或污染地铁的设施及环境。
3.先下后上,注意礼让
排队上车时,如果遇到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和带小孩的.妇女,应该让他们排到自己的前面。人多的时候,除了注意遵守安全法则外,也别忘了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拥挤的情况下,不要推撞他人。
三、乘坐出租车的礼仪
1.在出租车指定侯车处,应按顺序排队。如果遇到老、幼、孕、残及病人,最好能谦让,让他们排到自己的前边。
2.在机场、火车站等场所等候出租车时,应该到指定区域排队,由于出租车也需按顺序前行,所以应走向等在前面的车辆,不要干扰出租车本身的等候顺序。在没有出租车等候站的地方,应该自觉遵守先来先上的原则。
3.在一些禁止停车或上下车的地方,不应执意叫停,不应为难司机。作为文明的乘客,应该配合司机遵守交通规则。
4.如果向对面马路的出租车招手且该车已准备掉头,那么,此时即使有其他车开到你面前,你也不应该为了方便就上车,而不理会之前招呼并正为你掉头的那辆车。
5.乘车时,要爱护车辆及其设施,保持车内卫生。除了避免往窗外丢垃圾、吐痰等不良行为外,也不要把废弃物留在车内。如果携带带有异味的食品或物品,应将其包严,以免污染车内空气。下雨天,不要把湿淋淋的雨伞放在车座上。
交通礼仪伴我行
1.行人应该走人行道,不能在机动车或自行车的车道上行走。
2.过马路时,应走地下通道、过街天桥或斑马线。
3.行人要等到绿灯亮起时再过马路。
4.行人应自觉配合交通警察或交通协管员的指挥。
5.避免在只准机动车通行的高架桥上步行。
6.避免在铁路轨道上行走。
7.避免在车流中穿行。
8.切勿因任何原因践踏草坪;更不能冒险翻越隔离带。
9.在人群中走路要注意节奏,尽量走直线,避免给其他人带来不便。
10.不要在行走中突然停下来,更不能在道路上嬉笑玩闹。
11.多人同行时,应避免并排行走。
12.尽量靠右行走。
文明乘坐交通工具
一、乘坐公共汽车的礼仪
1.在适当的区域候车,切勿站在行车道上。
2.遵守“排队上车、先下后上”的文明礼仪规范。
3.主动买票,自觉投币。
4.上车后尽量向中间走,不要停留在车门口,以免影响其他人上车。
5.主动让座给老、弱、病、残、孕者。
6.不在车内吸烟,也尽量避免在车内进食。
7.不吐痰,不乱扔垃圾,维护车辆卫生,同时也维护城市环境。
8.不要在车上大声喧哗或高谈阔论。
9.不要把自己的随身物品放在座椅或通道上。
10.雨天时,要收好雨具,以免弄湿其他乘客。
二、乘坐地铁的礼仪
地铁也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作为地铁乘客,应该自觉维护公共设施,遵守应有的秩序。
1.遵照惯例,文明乘梯
乘电梯时,应靠右侧站立,让出左边的通道,给赶时间的乘客行走。这也是乘自动扶梯的一种国际惯例,所以无论在哪里乘自动扶梯时,都必须遵守“靠右站立”的文明礼仪规范。
2.保持安静,举止文雅
在月台上,要遵守“按线候车”的规则,切勿越过黄色安全线。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站内大声喧哗,不要在站台上奔跑。候车时,坐在车站提供的椅子上等候。如果没有椅子或座位已满,即使很想休息,也不要坐卧或蹲在站台上。有些人习惯于靠着墙休息,此时千万不要把脚踏在墙上,避免破坏或污染地铁的设施及环境。
3.先下后上,注意礼让
排队上车时,如果遇到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和带小孩的妇女,应该让他们排到自己的前面。人多的时候,除了注意遵守安全法则外,也别忘了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拥挤的情况下,不要推撞他人。
行人礼仪要求
行人之间要互相礼让,马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比肩接踵,因此要提倡相互礼让。遇到老、弱、病、残、孕要照顾他们。在人群特别拥挤的地方,要有秩序地通过,万一不小心撞了别人或踩着别人的脚,要主动道歉。如果是别人踩了自己的脚或碰掉了自己的东西,应表现出良好的修养和自制力,切不可口出恶言,厉声责备,如:“干什么!”“你没长眼睛啊?”之类的粗言,而应该宽容和气地说:“慢一点,别着急。”走路时不要边走边吃东西。这既不卫生,又不雅观。如确实是肚子饿或口渴了,可以停下来,在路边找个适当的地方,吃完后再赶路。走路时要注意爱护环境卫生,不要随地吐痰、随手抛弃脏物。问路态度要诚恳,语言文明,问完要致谢。如遇人问路,要热情帮助,不能置之不理,若不知道,要向对方说明。保持适当距离。行路时应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过于接近他人(伸手可及、抬腿可及),易造成他人紧张和不自在,易产生误会。 通常情况保持3米开外较为合适。候车时要在站台或指定地点等候车辆,不要站在车道上候车。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
乘坐公共汽车的礼仪
1.在适当的区域候车,切勿站在行车道上。
2.遵守“排队上车、先下后上”的文明礼仪规范。
3.主动买票,自觉投币。
4.上车后尽量向中间走,不要停留在车门口,以免影响其他人上车。
5.主动让座给老、弱、病、残、孕者。
6.不在车内吸烟,也尽量避免在车内进食。
7.不吐痰,不乱扔垃圾,维护车辆卫生,同时也维护城市环境。
8.不要在车上大声喧哗或高谈阔论。
9.不要把自己的随身物品放在座椅或通道上。
10.雨天时,要收好雨具,以免弄湿其他乘客。
乘坐出租车的礼仪
1.在出租车指定侯车处,应按顺序排队。如果遇到老、幼、孕、残及病人,最好能谦让,让他们排到自己的前边。
2.在机场、火车站等场所等候出租车时,应该到指定区域排队,由于出租车也需按顺序前行,所以应走向等在前面的车辆,不要干扰出租车本身的等候顺序。在没有出租车等候站的地方,应该自觉遵守先来先上的原则。
3.在一些禁止停车或上下车的地方,不应执意叫停,不应为难司机。作为文明的乘客,应该配合司机遵守交通规则。
4.如果向对面马路的出租车招手且该车已准备掉头,那么,此时即使有其他车开到你面前,你也不应该为了方便就上车,而不理会之前招呼并正为你掉头的那辆车。
5.乘车时,要爱护车辆及其设施,保持车内卫生。除了避免往窗外丢垃圾、吐痰等不良行为外,也不要把废弃物留在车内。如果携带带有异味的食品或物品,应将其包严,以免污染车内空气。下雨天,不要把湿淋淋的雨伞放在车座上。
6.对出租车司机要谦和有礼。如果对司机选择的路线有意见,或不满意司机的服务,如司机在开车时接听手机等,要善意提出,注意文明用语,切勿与司机发生争吵。此外,为了让司机集中精力开车,应避免和司机长时间攀谈或做其他干扰司机安全驾驶的行为。
7.下车时,应对司机的服务表示感谢,并说声“再见”,这样会让司机感到温暖,他将带着一份愉悦的心情为下一位乘客提供服务。
基本礼仪
行人靠右侧,走人行道。过马路时,应注意交通信号灯,绿灯亮时,从人行横道的斑马线上穿过,行人之间要互相礼让。不要闯红灯,不要翻越马路上的隔离栏。行路时不吃零食,不吸咽,不勾肩搭背,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
乘车时应依次排队,对妇幼、弱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或有碍安全的物品上车。上车后不要抢占座位,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应主动让座。不要吃东西、大声喊叫或把头伸出窗外。不随地吐痰、乱丢纸屑果皮,不要让小孩随地大小便。
乘坐飞机时要自觉接受和配合安全检查,登机后不要乱摸乱动,不使用手机手提电脑等可能干拢无线电信号的物品。
上车时应让车子开到客人跟前,帮助客人打开车门,站在客人身后等候客人上车。若客人中有长辈,还应扶其上车,自己再行入内。下车时则应先下,打开车门,等候客人或长者下车。
交通礼仪常识大全
遵交通礼仪,创平安和谐路
1.行人应该走人行道,不能在机动车或自行车的车道上行走。
2.过马路时,应走地下通道、过街天桥或斑马线。
3.行人要等到绿灯亮起时再过马路。
4.行人应自觉配合交通警察或交通协管员的指挥。
5.避免在只准机动车通行的高架桥上步行。
6.避免在铁路轨道上行走。
7.避免在车流中穿行。
8.切勿因任何原因践踏草坪;更不能冒险翻越隔离带。
9.在人群中走路要注意节奏,尽量走直线,避免给其他人带来不便。
10.不要在行走中突然停下来,更不能在道路上嬉笑玩闹。
11.多人同行时,应避免并排行走。
12.尽量靠右行走。
文明乘坐交通工具
一、乘坐公共汽车的礼仪
1.在适当的区域候车,切勿站在行车道上。
2.遵守“排队上车、先下后上”的文明礼仪规范。
3.主动买票,自觉投币。
4.上车后尽量向中间走,不要停留在车门口,以免影响其他人上车。
5.主动让座给老、弱、病、残、孕者。
6.不在车内吸烟,也尽量避免在车内进食。
7.不吐痰,不乱扔垃圾,维护车辆卫生,同时也维护城市环境。
8.不要在车上大声喧哗或高谈阔论。
9.不要把自己的随身物品放在座椅或通道上。
10.雨天时,要收好雨具,以免弄湿其他乘客。
二、乘坐地铁的礼仪
地铁也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作为地铁乘客,应该自觉维护公共设施,遵守应有的秩序。
1.遵照惯例,文明乘梯
乘电梯时,应靠右侧站立,让出左边的通道,给赶时间的乘客行走。这也是乘自动扶梯的一种国际惯例,所以无论在哪里乘自动扶梯时,都必须遵守“靠右站立”的文明礼仪规范。
2.保持安静,举止文雅
在月台上,要遵守“按线候车”的规则,切勿越过黄色安全线。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站内大声喧哗,不要在站台上奔跑。候车时,坐在车站提供的椅子上等候。如果没有椅子或座位已满,即使很想休息,也不要坐卧或蹲在站台上。有些人习惯于靠着墙休息,此时千万不要把脚踏在墙上,避免破坏或污染地铁的设施及环境。
3.先下后上,注意礼让
排队上车时,如果遇到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和带小孩的妇女,应该让他们排到自己的前面。人多的时候,除了注意遵守安全法则外,也别忘了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拥挤的情况下,不要推撞他人。
三、乘坐出租车的礼仪
1.在出租车指定侯车处,应按顺序排队。如果遇到老、幼、孕、残及病人,最好能谦让,让他们排到自己的前边。
2.在机场、火车站等场所等候出租车时,应该到指定区域排队,由于出租车也需按顺序前行,所以应走向等在前面的车辆,不要干扰出租车本身的等候顺序。在没有出租车等候站的地方,应该自觉遵守先来先上的原则。
3.在一些禁止停车或上下车的地方,不应执意叫停,不应为难司机。作为文明的乘客,应该配合司机遵守交通规则。
4.如果向对面马路的出租车招手且该车已准备掉头,那么,此时即使有其他车开到你面前,你也不应该为了方便就上车,而不理会之前招呼并正为你掉头的那辆车。
5.乘车时,要爱护车辆及其设施,保持车内卫生。除了避免往窗外丢垃圾、吐痰等不良行为外,也不要把废弃物留在车内。如果携带带有异味的食品或物品,应将其包严,以免污染车内空气。下雨天,不要把湿淋淋的雨伞放在车座上。
6.对出租车司机要谦和有礼。如果对司机选择的路线有意见,或不满意司机的服务,如司机在开车时接听手机等,要善意提出,注意文明用语,切勿与司机发生争吵。此外,为了让司机集中精力开车,应避免和司机长时间攀谈或做其他干扰司机安全驾驶的行为。
7.下车时,应对司机的服务表示感谢,并说声“再见”,这样会让司机感到温暖,他将带着一份愉悦的心情为下一位乘客提供服务。
四、驾驶行车礼仪
1.驾驶行车时应遵守的交通安全规则
2.不管饮酒多少酒后坚决不开车。
3.系安全带(副驾驶也需系安全带)。
4.驾驶时不使用手机。
5.在路口转弯时应减速或停车,让直行的行人或非机动车先行。
6.遇到盲人或其他行动不便的行人,应减速慢行,必要时应停车。
7.靠近人行横道时,应注意观察周围的动态,如果有行人或非机动车要横穿马路时,必须要在人行横道前停下。
8.起步、拐弯、并线、停车时要打转向灯。
9.拐弯时要进入适当的车道。
10.行驶时车与车之间要保持安全的距离。
11.停车前要减速。
12.驾驶者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3.不往车窗外扔杂物或吐痰。
14.不强行加塞儿、不争道抢行。
15.不乱停车。
16.不乱鸣笛,尤其是进入居民小区后,更不能鸣笛,且一定要减速慢行。
17.雨天行车应避免溅湿行人。
18.避免在快车道上低速行驶。
19.避免开着问题车上路。
20.谨慎使用远灯、雾灯。
21.汽车发生故障时,应尽量把车推到一边,防止造成交通拥堵。
22.保持车身清洁。
五、文明骑车
如同驾驶汽车一样,人们骑自行车时也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以及礼仪规范:
1.遵守交通灯的指示,不闯红灯,不抢道。
2.骑车时要注意四周,不能低头猛骑。
3.应该骑在专有的自行车道上,不在行人道上行驶。
4.在车流比较集中的路段,不要随便改变行驶路线。
5.严禁酒后骑车。
6.骑车时不要打手机。
7.雨天骑车应该穿雨衣。为了安全起见,最好选择鲜艳的雨衣,如黄色。
8.下雪与化雪天最好不骑车,以防路滑出现意外。
9.避免结伴并排骑车,骑车时也不要和同伴互相嬉戏。
10.骑车不要带人。
11.骑车时不载重货。
12.不应为了借力,把手扶在机动车上行驶。
13.骑自行车转弯时,应该减速慢行、伸手示意转弯方向,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按铃。
14.除了必要时伸手打手势外,双手尽量保持握把的状态。
15.遇到颠簸路段时,最好下车,推车步行。
16.遇到老、弱、病、残等动作迟缓者,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
17.不能随意乱停乱放车辆,要遵守停车规则。
18.经常检修自行车,以保证行驶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19.在国外有些地方,自行车可以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但也有些地方只把自行车当做锻炼身体的工具。比如在美国和加拿大,骑自行车虽然不需要有驾驶执照,但上路时仍需像驾驶汽车般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自行车必须配备车灯和反光器,夜间或雨天骑车均需要开灯。一般情况下骑车都需要戴头盔,有些地方则强制规定骑车时必须戴头盔。除了比赛等特殊情况外,自行车不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在人行道上骑车更是违法的。
交通礼仪
遵守交通礼仪,快乐踏上和谐安全路
在道路上,无论是驾驶员还是行人,都要遵守交通法规。除了遵守交通法规,我们也要掌握一定的交通礼仪,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每一个人都可以快乐地踏上和谐安全之路。
交通礼仪伴我行
1.行人应该走人行道,不能在机动车或自行车的车道上行走。
2.过马路时,应走地下通道、过街天桥或斑马线。
3.行人要等到绿灯亮起时再过马路。
4.行人应自觉配合交通警察或交通协管员的指挥。
5.避免在只准机动车通行的高架桥上步行。
6.避免在铁路轨道上行走。
7.避免在车流中穿行。
8.切勿因任何原因践踏草坪;更不能冒险翻越隔离带。
9.在人群中走路要注意节奏,尽量走直线,避免给其他人带来不便。
10.不要在行走中突然停下来,更不能在道路上嬉笑玩闹。
11.多人同行时,应避免并排行走。
12.尽量靠右行走。
文明乘坐交通工具
一、乘坐公共汽车的礼仪
1.在适当的区域候车,切勿站在行车道上。
2.遵守“排队上车、先下后上”的文明礼仪规范。
3.主动买票,自觉投币。
4.上车后尽量向中间走,不要停留在车门口,以免影响其他人上车。
5.主动让座给老、弱、病、残、孕者。
6.不在车内吸烟,也尽量避免在车内进食。
7.不吐痰,不乱扔垃圾,维护车辆卫生,同时也维护城市环境。
8.不要在车上大声喧哗或高谈阔论。
9.不要把自己的随身物品放在座椅或通道上。
10.雨天时,要收好雨具,以免弄湿其他乘客。
二、乘坐地铁的礼仪
地铁也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作为地铁乘客,应该自觉维护公共设施,遵守应有的秩序。
1.遵照惯例,文明乘梯
乘电梯时,应靠右侧站立,让出左边的通道,给赶时间的乘客行走。这也是乘自动扶梯的一种国际惯例,所以无论在哪里乘自动扶梯时,都必须遵守“靠右站立”的文明礼仪规范。
2.保持安静,举止文雅
在月台上,要遵守“按线候车”的规则,切勿越过黄色安全线。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站内大声喧哗,不要在站台上奔跑。候车时,坐在车站提供的椅子上等候。如果没有椅子或座位已满,即使很想休息,也不要坐卧或蹲在站台上。有些人习惯于靠着墙休息,此时千万不要把脚踏在墙上,避免破坏或污染地铁的设施及环境。
3.先下后上,注意礼让
排队上车时,如果遇到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和带小孩的妇女,应该让他们排到自己的前面。人多的时候,除了注意遵守安全法则外,也别忘了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拥挤的情况下,不要推撞他人。
三、乘坐出租车的礼仪
1.在出租车指定侯车处,应按顺序排队。如果遇到老、幼、孕、残及病人,最好能谦让,让他们排到自己的前边。
2.在机场、火车站等场所等候出租车时,应该到指定区域排队,由于出租车也需按顺序前行,所以应走向等在前面的车辆,不要干扰出租车本身的等候顺序。在没有出租车等候站的地方,应该自觉遵守先来先上的原则。
3.在一些禁止停车或上下车的地方,不应执意叫停,不应为难司机。作为文明的乘客,应该配合司机遵守交通规则。
4.如果向对面马路的出租车招手且该车已准备掉头,那么,此时即使有其他车开到你面前,你也不应该为了方便就上车,而不理会之前招呼并正为你掉头的那辆车。
5.乘车时,要爱护车辆及其设施,保持车内卫生。除了避免往窗外丢垃圾、吐痰等不良行为外,也不要把废弃物留在车内。如果携带带有异味的食品或物品,应将其包严,以免污染车内空气。下雨天,不要把湿淋淋的雨伞放在车座上。
6.对出租车司机要谦和有礼。如果对司机选择的路线有意见,或不满意司机的服务,如司机在开车时接听手机等,要善意提出,注意文明用语,切勿与司机发生争吵。此外,为了让司机集中精力开车,应避免和司机长时间攀谈或做其他干扰司机安全驾驶的行为。
7.下车时,应对司机的服务表示感谢,并说声“再见”,这样会让司机感到温暖,他将带着一份愉悦的心情为下一位乘客提供服务。
四、驾驶行车礼仪
1.驾驶行车时应遵守的交通安全规则
2.不管饮酒多少酒后坚决不开车。
3.系安全带(副驾驶也需系安全带)。
4.驾驶时不使用手机。
5.在路口转弯时应减速或停车,让直行的行人或非机动车先行。
6.遇到盲人或其他行动不便的行人,应减速慢行,必要时应停车。
7.靠近人行横道时,应注意观察周围的动态,如果有行人或非机动车要横穿马路时,必须要在人行横道前停下。
8.起步、拐弯、并线、停车时要打转向灯。
9.拐弯时要进入适当的车道。
10.行驶时车与车之间要保持安全的距离。
11.停车前要减速。
12.驾驶者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3.不往车窗外扔杂物或吐痰。
14.不强行加塞儿、不争道抢行。
15.不乱停车。
16.不乱鸣笛,尤其是进入居民小区后,更不能鸣笛,且一定要减速慢行。
17.雨天行车应避免溅湿行人。
18.避免在快车道上低速行驶。
19.避免开着问题车上路。
20.谨慎使用远灯、雾灯。
21.汽车发生故障时,应尽量把车推到一边,防止造成交通拥堵。
22.保持车身清洁。
五、文明骑车
如同驾驶汽车一样,人们骑自行车时也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以及礼仪规范:
1.遵守交通灯的指示,不闯红灯,不抢道。
2.骑车时要注意四周,不能低头猛骑。
3.应该骑在专有的自行车道上,不在行人道上行驶。
4.在车流比较集中的路段,不要随便改变行驶路线。
5.严禁酒后骑车。
6.骑车时不要打手机。
7.雨天骑车应该穿雨衣。为了安全起见,最好选择鲜艳的雨衣,如黄色。
8.下雪与化雪天最好不骑车,以防路滑出现意外。
9.避免结伴并排骑车,骑车时也不要和同伴互相嬉戏。
10.骑车不要带人。
11.骑车时不载重货。
12.不应为了借力,把手扶在机动车上行驶。
13.骑自行车转弯时,应该减速慢行、伸手示意转弯方向,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按铃。
14.除了必要时伸手打手势外,双手尽量保持握把的状态。
15.遇到颠簸路段时,最好下车,推车步行。
16.遇到老、弱、病、残等动作迟缓者,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
17.不能随意乱停乱放车辆,要遵守停车规则。
18.经常检修自行车,以保证行驶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19.在国外有些地方,自行车可以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但也有些地方只把自行车当做锻炼身体的工具。比如在美国和加拿大,骑自行车虽然不需要有驾驶执照,但上路时仍需像驾驶汽车般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自行车必须配备车灯和反光器,夜间或雨天骑车均需要开灯。一般情况下骑车都需要戴头盔,有些地方则强制规定骑车时必须戴头盔。除了比赛等特殊情况外,自行车不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在人行道上骑车更是违法的。
温馨小贴士:有绅士风度的男士,步行时永远不要让女士走在靠车道的那一边。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遵守交通,珍惜生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必须珍惜它,必须珍惜你所拥有的美好生命……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则交通事故: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一个男孩车骑得飞快,还不断闯红灯,引来路人的议论:“这个男孩可能是有急事吧,要不他怎么会骑得那么快呢?这样会发生交通事故的……”果然,在一个拐弯的地方,一辆红色卡车跟这个“飞车男孩”撞上了,男孩顿时倒在了一片血泊之中。周围的人都围了过来。一刻钟后,一对中年夫妇挤进了围观的队伍中,看着这个男孩,哭倒在地。他们就是这个男孩的父母。不知他们为这个倒在血泊中的孩子操了多少心,可现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离去,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
交通事故是那么可怕,它就像颗威力十足的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颗埋伏在我们生活中的炸弹就会爆炸,炸得家庭破碎,炸得人心悲苦。一刹那间,使人失去生命,或者留下致命的伤害。现在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马路越来越拥挤,同时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每年,有多少人的生命就这样失去,有多少个家庭就这样被破坏,有多少人要沉浸在这悲痛中!
同学们,如果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交通规则,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我相信一定可以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让交通法规在我们心中生根吧,让我们牢牢记住:遵守交通规则就是珍爱生命!
1. 让一让道路通畅,让一让安全有保障,让一让心情更舒畅
2. 进一步将受到谴责,退一步将得到尊重
3. 挣金山,挣银山,交通安全是靠山
4. 安全开车是大事,文明走路非小节
5. 骑车上路别着急,争超抢道不安全
6. 不开带病车上路
7. 行人一生平安,行车一路平安
8. 遵章守规连你我,道路畅通有保障
9. 车铃车闸齐全,维系您的安全
10. 行横道是您横过马路的安全带!
11. 人行道车莫占,车行道人莫钻
12. 三躲不如一停
13. 维护良好乘车秩序,争做申城文明乘客
14. 开车多一份小心,家人多十分安心
15. 见了违章严批评,道是无情却有情
1. 要遵守交规,不要乱行乱停
2. 恪守交规,法律为您生命护航
3. 要做英雄人,不开“英雄”车
4. 珍爱生命不要翻越护栏
5. 谨慎驾驶,保证安全
6. 多拉快跑,凶多吉少
7. 出行时,切记系上交通法规这条安全带
8. 各行其道,安全可靠
9. 创造良好交通环境。
10. 行人过马路不能斜穿也勿猛跑
11. 您是河源的客人,您是遵章守规的楷模
12. 酒后开车,危险万分!
13. 行经路口要观望,拐弯示意要礼让
14. 勿以快慢论英雄,安全行车最光荣
15. 我礼你让,道路通畅
1. 遵守交规得平安,道路畅通保安全
2. 骑车抢行一秒,危险增加十分
3. 交通安全抛脑后,交通事故在前头
4. 您保持车况良好,车容整洁
5. 交通安全在我心中!
6. 加强综合治理,保障交通安全
7. 学龄前儿童上街要有成年人带领
8. 穿马路,跨护栏,少公德,多危险
9. 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交通事故不得了
10. 宣传交通法规,提高交通文明意识
11. 最大的浪费是事故,最大的节约是安全
12. 不超速不抢行,中速行驶保安宁
13. 交通安全系万家,平平安安是幸福
14. 交通肇事祸及自身危及他人
15. 弯道莫停车,停车危险多
16. 交通事故不长眼,你凶他就险叫响一个口号,达到三个遵守
17. “让”出平安,“抢”出祸端
18. 交通法规在心中,交通安全在手中
19. 人行横道车让人,各种车道人让车
20. 祝您一路平安!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交通安全。
根据国家交通部门的统计,每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十万多起,死亡数万人;交通事故已成为危及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又有数据表明每年有近1.6万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触电等原因非正常死亡。其中造成死亡数最多的就是交通事故。今天我重点与大家谈谈在乘车与骑车方面一些安全注意事项。
乘车安全注意事项:
1、早晨候车时,要在家长的陪同下按时到候车点候车,不要随意跑上马路。晚上在学校候车时要自觉排队,严禁追逐打闹,不得玩一些危险的游戏与玩具,不允许私自跑出校门上车,一经发现不排队私自跑出校门上车的不得乘车,改为由家长接送。
2、一人一座,上车前一定要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门。不得奔跑,推挤,以免引起撞伤、跌伤。
3、乘车时不许喧哗、走动,不得把手、头伸出窗外,不得私自开窗。
4、学生若遇有病有事不能正常乘车,必须由家长事先向班主任、驾驶员、护导员提前请假说明。
5、车辆行驶中不时减速、刹车、转弯,乘车时最好保持静坐状态,吃东西、玩东西,不仅影响车内卫生,而且容易造成卡住喉咙、戳伤等意外伤害。
6、车辆到站未停稳,不能下车,下车后一定要注意观察,看清楚周围有没有其他车辆,看清楚再走。不能视自身安全不顾,随意乱跑。
7、由家长接送的同学也要多提醒家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杜绝酒后骑车、开车。
骑车安全注意事项:
1、交通法规定骑车必须要满12周岁,没满12周岁的同学只能选择家长接送或乘车的方式上放学。
2、骑车要遵守交通规则,要做到靠右行驶,不闯红灯,不脱把,不并排,不骑快,不带人,不相互追逐,不边吃东西边骑车。
3、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转弯时要提前减速慢行,注意观察,不要突然猛拐。
4、秋冬季节,遇到雨、雪、雾等天气要慢速行驶,路面雪大结冰时要推车步行。
5、在家长协助下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确保车刹、车铃灵敏、正常。
6、必须遵守学校管理规定,校园内不得骑车,放学时推车出校门,车辆按照班级有序摆放,必须上锁。上周班主任都请排自行车的同学针对车刹、上锁等情况进行了统计,请自行车有问题的同学告知家长,并进行必要的检修。请五六年级班主任在本周班级晨会上再强调一下这件事。
同学们,生命最可贵,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是我们生命和财产最可靠的保证,更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具体体现。希望师生能牢固树立生命意识、安全意识,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遵守交通法规,自觉成为文明守法的乘车人、骑车人、开车人。每天做到“高高兴兴到校,平平安安回家”。
乘车礼仪之位次礼仪
1、骑自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骑车时不撑雨伞,不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 ,不骑车带人。遇到老弱病残者动作迟缓,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
2、乘火车、轮船:在候车室、候船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上车、登船时要 依次排队,不要乱挤乱撞。在车厢、轮船里,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纸屑果皮,也不要让 小孩随地大小便。
3、乘公共汽车:车到站时应依次排队,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上 车后不要抢占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到座位上替别人占座。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 客应主动让座。
接待外宾乘坐轿车时,因其档次较高,较为舒适,因而在座次方面要更为讲究一些。 确定轿车的座次,关键要看乘坐何种车辆。
乘坐吉普车时,前排驾驶员身旁的副驾驶座为上座。车上其他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
乘坐四排座或四排座以上的中型或大型轿车时,以前排,即驾驶员身后的第一排为尊,其他各排座位由前而后依次递减。而在各排座位之上,则又讲究“右高左低”,即座次的尊卑,应当从右而左依次递减。简单地讲,可以归纳为:由前而后,自右而左。
乘坐双排座或三排座轿车时,座次的具体排列,则又因驾驶员的身份不同,而具体分为下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由所乘轿车的车主亲自驾驶轿车。
在这种情况下,双排五座轿车上其他的四个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
三排七座轿车上其他的六个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左座。
三排九座轿车上其他的八个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假定驾驶座居左):前排右座,前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中座,中排左座,后排右座,后排中座,后排左座。
当主人亲自驾车时,若一个人乘车,则必须坐在副驾驶座上,若多人乘车,则必须推举一个人在副驾驶座上就座,否则就是对主人的失敬。 第二种情况,是由专职司机驾驶轿车。在这种情况下,双排五座轿车上其他的四个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副驾驶座。
三排七座轿车上其他的六个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左座,副驾驶座。
三排九座轿车上其他的八个座位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假定驾驶座居左):中排右座,中排中座,中排左座,后排右座,后排中座,后排左座,前排右座,前排中座。
根据常识,轿车的前排,特别是副驾驶座,是车上最不安全的座位。因此,按惯例,在社交场合,该座位不宜请妇女或儿童就座。而在公务活动中,副驾驶座,特别是双排五座轿车上的副驾驶座,则被称为“随员座”,专供秘书、翻译、警卫、陪同等随从人员就座。
乘坐公共汽车、火车或地铁时,往往需要对号入座,座位可供选择的余地并不太大。比较而言,有关座次的讲究也相对较少。
基本的规矩是:临窗的座位为上座,临近通道的座位为下座。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同的座位为上座,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反的座位为下座。
在有些车辆上,乘客的座位分列于车厢两侧,而使乘客对面而坐。在这种情况下,应以面对车门一侧的座位为上座,以背对车门一侧的座位为下座。
在乘坐车辆时以礼待人,不单是一种要求,而且应当落实到乘坐车辆时的许多细节上。特别需要注意下列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上下车的先后顺序。在涉外交往中,尤其是在许多正式场合,上下车的先后顺序不仅有一定的讲究,而且必须认真遵守。
乘坐轿车时,按照惯例,应当恭请位尊者首先上车,最后下车。位卑者则应当最后登车,最先下车。乘坐公共汽车、火车或地铁时,通常由位卑者先上车,先下车。位尊者则应当后上车,后下车。这样规定的目的,同样是为了便于位卑者寻找座位,照顾位尊者。
其二,是就座时的相互谦让。不论是乘坐何种车辆,就座时均应相互谦让。争座、抢座、不对号入座,都是非常失礼的。在相互谦让座位时,除对位尊者要给予特殊礼遇之外,对待同行人中的地位、身份相同者,也要以礼相让。
其三,是乘车时的律己敬人。在乘坐车辆时,尤其是在乘坐公用交通工具时,必须将其视为一种公共场合。因此,必须自觉地讲究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对于自己,处处要严格要求,对于他人,时时要友好相待。
上下车礼仪
上下车的基本礼仪原则是“方便领导,突出领导”。一般是让领导和客人先上,自己后上。下车时,我们先下,领导和客人后下。上车时,为领导和客人打开车门的同时,左手固定车门,右手护住车门的上沿(左侧下车相反),防止客人或领导碰到头部,确认领导和客人身体安全进车后轻轻关上车门。下车时,方法相同。如果很多人坐一辆车,那么谁最方便下车谁先下车。无论是先上后上,还是先下后下,我们都要遵循“方便领导、突出领导”的原则。 特殊情况的上车次序。 如果我们外出办事,同去的人较多,对方热情相送,这时候我们应在主动向对方道谢之后,先上车等候。因为送别仪式的中心环节是在双方的主要领导之间进行的,如果所有人都非要等领导上车后再与主人道别上车,就会冲淡双方领导道别的气氛,而上车时也会显得混乱无序。所以,如果大家是同乘一辆面包车,我们要先上车,并主动坐到后排去。如果我们是分乘几辆轿车的话,则应上到各自的车内等候,只需留下一个与领导同车的人陪同领导道别即可。
特殊情况的下车次序。如果陪领导出席重要的欢迎仪式,到达时对方已经做好迎接准备。这个时候一定要等领导下车后我们再下车,否则就会有“抢镜头”之嫌。这种情况领导如何下车呢?如果是面包车,由领导边上的人为开门,再避到后排,为领导下车让出通道。如果是轿车,欢迎的人群中自然会有人为领导开车门。
在正式的情况下,与他人一起乘坐轿车时,上下车的先后顺序有着一定的礼数。
如果当时环境允许,应当请女士、长辈、上司或嘉宾首先上车,最后下车。
若您一同与女士、长辈、上司或嘉宾在双排座轿车的后排上就座的话,应请后者首先从右侧后门上车,在后排右座上就座。随后,应从车后绕到左侧后门登车,落座于后排左座。到达目的地后,若无专人负责开启车门,则应首先从左侧后门下车,从车后绕行至右侧后门,协助女士、长辈、上司或嘉宾下车,即为之开启车门。
乘坐有折叠椅的3排座轿车时,循例应当由在中间一排加座上就座者最后登车,最先下车。
乘坐9座3排座轿车时,应当由低位者,即男士、晚辈、下级、主人先上车,而请高位者,即女士、长辈、上司、客人后上车。下车时,其顺序则正好相反。惟有坐于前排者可优先下车,拉开车门。
由主人亲自开车时,出于对乘客的尊重与照顾,可以由主人最后一个上车,最先一个下车。
商务人员自己在上下车时,动作应当“温柔”一点,不要动辄“铿锵作响”。上下车时,不要大步跨越,连蹦带跳,像是“跨栏”一样。穿短裙的女士,上车时,应首先背对车门,坐下之后,再慢慢地将并拢的双腿一齐收入,然后再转向正前方。下车时,应首先转向车门,先将并拢的双脚移出车门,双腿着地后,再缓缓地移出身去。
上下车时,应当注意对高位者主动给予照顾与帮助。
商务人员如果身为低位,则在上下车时,还需主动地为高位者开关车门。具体来讲,当高位者准备登车时,低位者应当先行一步,以右手或左右两只手同时并用,为高位者拉开车门。拉开车门时,应尽量将其全部拉开,即形成90度的夹角。
在下车时,低位者可以先下车去帮助开门,以示敬人。其操作的方法,与上车时基本相同。
坐车社交礼仪常识
出租车
出租车可以预订,也可以随手拦。拦车时要保持风度,叫车时要考虑到司机停车的方便与交通规则,不要大声叫喊,也不要不停地大幅度挥手。等出租车司机可以看到时,再用手缓缓摆动一到两次就可以了。
乘租车若是与男士同行,座位是男左女右,男前女后;几个人同行时,应该争坐前座,因为前座是付款的座位。
单独坐出租车时,不要坐在司机旁边的座位。
自家车:
如果自己开的私家车的话,接送人时,一定要照顾周到。仅仅两人同车,你可以请他坐在司机旁边的位置,便于朋友之间的平等交流。你若坐车,可千万别单独坐到后面,会让别人觉得你当他是司机了。开车时喜欢会开车的人跟我聊正在进行的路况,不会开车的,则希望他不要说话。
多人同时乘车时,可以根据客人的地位与关系安排座位,前座是最好的座位,可以请长者或女士前坐;另一种情况下,对于多人乘车而言,前座也可以是比较随意的座位。
非自家车:
如果乘坐别人的私家车,一般情况下要坐在前面,便于你们交流。要是坐在后面的座位时,应该注意在他开车时尽量少与他说话,也许开车紧张,也许他心情不佳。
在车上交谈时,无论多好奇,像人家花了多少钱买的车这种问题,刚认识时,可别着急问,最好观察一下主人当时的情绪。
公家车:
如果是公家车接送你的话,可能表示你有一定的身份与地位。这时首先要等待别人帮你开关车门,上车一定要坐在后座上,特别是车上只有你与司机两人时,不要与司机平坐在前座,在车上尽量不要多说话,不要找司机搭话,问这问那。当司机问你有关私人问题或是有关重要事宜时,要装作没听见,或者是请司机打开音乐。到达目的地时,下车后可以对司机说声“辛苦了,谢谢”。
公交车:
坐公交车,是无人售票的,要自备零钱,刷卡的要主动刷卡。看到年长者和孕妇,及带小孩的,要主动让坐,要下车的站点提前准备。
当大家坐在车上,要注意举止,保持车内整洁,不要在车上吸烟和吃零食;不要把污物吐出、扔出窗外;不要乱动车上的机关。
车子多种多样。乘车礼仪其实很简单,很类似关注以上问题,你会很受欢迎。
应如何遵守礼仪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从本期开始将陆续为大家分享一些文明用语和文明礼仪。
文明用语:您好、请坐、请问、请稍候、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没关系、不客气、谢谢、请不要着急、对不起,让您久等了、您请讲、请问您有什么事,我会尽量帮助您、为您服务是我应该做的、有不懂的地方您尽管问、请稍等,我帮您查、请收好您的证件及有关资料、再见。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颌、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起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 遵守交通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