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加替沙星铽敏化化学发光与应用(共含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ede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加替沙星铽敏化化学发光与应用
加替沙星(Gatifloxacin, GFLX), 1-环丙基-6-氟-7-(3-甲基-1-哌嗪基)-8-甲氧基-1,4-二氢-4-氧-喹啉-3-羧酸1/2水合物是一种新型的第三代氟喹诺酮抗菌药物, 与现有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相比, 增强了对金葡萄菌、肺炎菌等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 对厌氧菌、支原体和抗酸菌也有抗菌活性, 拓宽了抗菌谱. 该药物的水溶性好, 易吸收, 代谢稳定, 副作用小, 具有良好的药效和安全性[1,2]. 其8位带有甲氧基, 是光毒性最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 对此药物的分析方法的研究在临床治疗和药动学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GFLX的分析方法仅有高效液相色谱法[3]和荧光光度法[4].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复杂, 仪器昂贵. 荧光光度法干扰大, 不适于生物样品的测定. 我们依据Tb3+-GFLX能极大地增强Ce(Ⅳ)-Na2SO3产生的微弱化学发光现象, 提出了Tb3+-GFLX-Ce(Ⅳ)-Na2SO3敏化化学发光测定GFLX的新方法. 此方法灵敏度高, 测定范围广, 仪器和操作简单, 不需要光源和无光散射等背景干扰的特点, 尤其与流动注射相结合, 测定简单快速, 重现性好. 线性范围为2.0×10-8~1.0×10-6 mol/L, 检出限为3.5×10-9 mol/L(3σ), 相对标准偏差为3.2%(c=1.0×10-7 mol/L, n=11). 此法用于生物体液中GFLX的测定, 不需预先分离, 适当稀释即可测定. 本文简述了发光机理.
作 者:连宁 赵慧春 孙春燕 金林培 张仲伦 郑雁珍 作者单位:连宁(青海师范大学化学系)赵慧春,孙春燕,金林培(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5)
张仲伦,郑雁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刊 名: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年,卷(期): 23(4) 分类号:O657.3 关键词:加替沙星 铽 化学发光 能量转移 流动注射Tb3+敏化化学发光法测定氟罗沙星
利用Tb3+能大大增强Ce*$-H2SO3-FLX的.化学发光,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测定氟罗沙星的新方法,氟罗沙星浓度在2.0×10-9~8.0×10-8 mol/L范围内时,发光强度与氟罗沙星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8.3×10-10 mol/L,对2.0×10-8 mol/L的氟罗沙星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1.2%.并用该方法测定了沃尔得及天方片剂中氟罗沙星的含量,不经任何预处理,直接测定了尿样中氟罗沙星的含量及回收率,结果令人满意.
作 者:聂丽华 赵慧春 王旭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刊 名:分析化学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年,卷(期): 29(8) 分类号:O65 关键词: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氟罗沙星 片剂 尿样光谱法研究加替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与加替沙星的相互作用机制.由荧光光谱可知加替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求得在17℃和25℃温度下它们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14×107L・mol-1和6.30×106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46和1.44;用热力学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结合反应的`相关参数(25℃):△H=53.46 kJ・mol-1,△G=-38.79 kJ・mol-1,△S=49.24 J・K-1・mol-1;并用三维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探讨加替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替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它们间的主要作用力为静电作用.
作 者:彭毛 陈娟 李成芳 吴辉 宋功武 PENG Mao CHEN Juan LI Cheng-fang WU Hui SONG Gong-wu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刊 名: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8 30(3) 分类号:O657.3 关键词:加替沙星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三维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