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题梅,题梅无名,题梅的意思,题梅赏析(共含10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rossbone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题梅,题梅无名,题梅的意思,题梅赏析 -诗词大全
题梅作者:无名 朝代:无 体裁:七绝 北风猎猎吹人倒,千卉千葩尽枯槁。
谁分清气到寒梅,独放银花照晴昊。
《落梅》诗歌赏析题
落 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建阳(今属福建)令时,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东南一隅。诗人后来因该诗被贬官。
(1)本诗颔联的比喻新颖别致,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诗的尾联有何寓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参考答案:
(1)本诗颔联比喻的本体是“落梅”,喻体是“迁客”“骚人”,(1分)以人喻物,一反以物喻人的常规用喻形式,显得新颖别致,耐人寻味。(1分)凸现了“落梅”和历史上的“迁客、骚人”一样凋谢飘零、随风四散的.凄凉命运,(1分)以及他们高洁的品格。(1分)
(2)表面上谴责“东风”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1分)实际上暗讽那些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1分)寄托了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1分)以及对不重视贤才的时代的不满。(1分)
寄题梅,寄题梅王冕,寄题梅的意思,寄题梅赏析 -诗词大全
寄题梅作者:王冕 朝代:元 体裁:七律 山中昨夜雪三尺,窗前梅花参差开。
卧看枝上月初满,梦到江南春已回。
可笑阿娇伫金屋,却怜姑射下瑶台。
故人知我有清兴,携取双鱼斗酒来。
听 梅
大卫
① 梅花是用来看的,但对于某些人来说,梅花,却是用来听的,比如,此刻正走在山坡上的七个姑娘,从背景看,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我不知道她们的名字,姑且把大的叫大姑娘,小的叫小姑娘。她们正走在春天的梅林里。
②这七个女孩,她们没有把目光带来,如何看是的,她们没目光,她们的眼睛是冬天的水塘,结了层厚厚的冰,在她们的视野里她们连视野也没有没有瞅,看,瞭望,端详,观察,注目这些词,甚至可以说,这些词是她们的敌人。
③从一数到七,七个姑娘,一个抓着一个肩膀,仿佛是春天的一串最甜的糖葫芦,她们在梅树间移动。只见走在最前头的,是个只有十来岁光景的小姑娘,我不想用天使这个词来形容她,因为她是天使的二次方,她手持一根小小的竹竿,摸摸索索往前走。七个姑娘走得多么整齐,阳光把她们的影子搬来搬去。七个姑娘,一边走,一边还哼着什么歌儿。突然,走在最后面的那个,嚷嚷着停下,原来,她要看花,前面六人,也停住了步子,领头的那个小姑娘,转过了身子,把她领到了一株梅树旁,只见她用手来回在眼前摸索着,那只手,被阳光镀亮,仿佛是一只蝴蝶,随时可以展翅而飞。羽毛一样的手指,在空中变得越来越软,软得像上帝手中的掸子,可以拂去尘世里的微尘。她在慢慢摸索着,终于接近了一朵花,她先用鼻子嗅了嗅,很贪婪的那种,好像全世界就剩下了这一棵梅树,仿佛这一棵梅树只开着这一朵五世单传的花朵,那种深情,那种迷醉,甚至让我想到了占有这个词,她要占有全世界的芳香吗?这个盲女孩原谅我在春天的梅林,用盲这个词,我更愿意称她们为光明的热爱者恨不得把整个人,埋在花里。
④一朵花,像人一样,她的香气,就是她的性格,梅花有梅花的性格,一如桃花有桃花的性格。走在最后的这个盲女孩,嗅够了,就把耳朵贴上去,终于看到她的脸了,那是一张没有多少血色的脸,白得像雪一样,阳光在上面弹跳,皮肤薄得吹弹可破。她侧着脸,听梅,像她一样,另外六个盲女孩,也分别把耳朵贴近了离自己最近的花,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仿佛大点声喘气,这些梅花都会化作仙子,倏地飞去。也不知耳朵变成了花朵,还是花朵变成了耳朵,七个盲姑娘,是春天新萌芽的七朵梅花,在春天的剪剪风里,快乐着,芬芳着,馨香着。六个人团团围住了最后的那个盲姑娘,好似六朵花瓣围住了花蕊。
⑤七个姑娘,仿佛看到别的游客在注视她们,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把耳朵从梅花边搬开,她们恋恋不舍,好像不是在搬离一朵花,而是在搬离一座花园。我猜,她们在听花的时候,肯定听到了水在花朵里流动的声音,就跟血在血管里流动的声音一样,甚至是潺潺的,涓涓的。那些被听的花儿,在风中微微摇晃,风把花瓣吹得动了起来,仿佛一个人张着嘴唱歌,肯定有一朵花先领唱,别的花就一朵接一朵地跟上了,漫山的花,把自己唱得越来越芳香,越来越嘹亮,这是专场演出,所有的声音,只对七个盲姑娘,早春时节,她们把耳朵贴在梅花上,比我们更先听到了春的心跳,蜜蜂的翅膀,也一下一下地扇动,仿佛在打着节拍。七个盲姑娘,一个接一个地排成一队,走了。她们还要听下一朵花。直至这漫山的花,被她们一朵一朵地听遍,直至每一朵花,不管开,还是未开,都被她们听成春天
⑥这是朋友给我讲的故事。原来,她们是同病室的病友,都有白血病,走在队尾的那个,因为化疗药物作用,连听力也越来越低,几近于无。在一年前(那时她们还住在医院)就约定,春天了,一定要来南京梅花山看梅花。她们还有一个约定,就是万一她们中的某个人提前离世了,第二年来听梅的时候,手里会多一根探路的竹竿。
⑦今年春天,希望我能去梅花山,亲眼看看那听梅的盲姑娘,更希望走在前头的那个小女孩子,手里永远只有一根探路的竹竿。和她们相比,我倍感羞愧,茫茫尘世,我们忽略了多少美?和那些盲女孩相比,我们把梅花看在眼里,而她们却可以把梅花听在心里。从这一点说,她们比我们更懂得梅花。
⑧如果你把梅花这个词,换成生命或者命运,我也没有意见。
17、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2分)
18、文章重点描写了走在队尾的姑娘看花的细节。请品味下面语句的表达作用。(3分)
她在慢慢摸索着,终于接近了一朵花,她先用鼻子嗅了嗅,很贪婪的那种,好像全世界就剩下了这一棵梅树,仿佛这一棵梅树只开着这一朵五世单传的花朵,那种深情,那种迷醉,甚至让我想到了占有这个词,她要占有全世界的芳香吗?
19、请理解文尾一句话的含义。(2分)
如果你把梅花这个词,换成生命或者命运,我也没有意见。
20、请从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方面品析文章的第⑥段。(3分)
21、请从文章的内容上谈一点收获。(3分)
参考答案:
17、七个患有白血病的盲姑娘在春天的梅林里赏(听、看)梅。
18、运用了一连串恰切的动词摸索、接近、嗅了嗅再现了盲姑娘看花的过程(1分),运用恰切的比喻好像全世界就剩下了这一棵梅树,仿佛这一棵梅树只开着这一朵五世单传的花朵生动地写出了盲姑娘对梅花的贪婪、深情、迷醉(1分),从而充分表现刚化疗、听力也越来越低的重病患者对美、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1分)。
19、揭示文章深义(1分):七个患白血病的盲姑娘在春天的梅林里赏梅,实则表现她们对美、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对厄运的达观(1分)。
20、第⑥段是补叙(1分);交待了上文描写那是一张没有多少血色的脸,白得像雪一样以及重点写队尾姑娘看梅的原因(1分),也更能突显文章的主旨:热爱生命,乐观顽强。(1分)
21、要点。姑娘们眼盲,又患白血病,化疗,病情恶化,在此情形下,他们却赏春花、春景、春天,爱美、爱生活、爱生命,坦然面对厄运。(1.5分)作为健全人的我们,面对生活却时而烦躁无味,更不要说对待挫折厄运了。读了此文,接触了这样一群天使,我的生活将从此充满阳光,不论刮风下雨,我心将永远灿烂。(1.5分)
应教题梅,应教题梅王冕,应教题梅的意思,应教题梅赏析 -诗词大全
应教题梅作者:王冕 朝代:元 体裁:七绝 刺刺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
胡儿冻死长城下,谁信江南别有春?
诗词阅读题-早梅赏析及答案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柳宗元21岁入仕,一生26年的仕宦生涯竟有遭贬谪流放。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
(1)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早梅形象?(3分)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5分)
3.诗的第三联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3分)
4.结合全诗内容,清简要赏析“早梅”这一形象。(5分)
答案:
(1)一个“发”字,写出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高树,楚天,映衬了她的雅洁不凡;朔风,繁霜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不屈的品格。(每点1分)
(2)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平之情,以及借梅花的销落而表达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之情。
3.(3分)诗歌第二联,用“朔吹”“繁露”来写早梅生长的恶劣环境(1分),反衬出早梅不畏严寒,坚守“香、白”的品质(2分)。(意思对,可以得分)
4.(5分)(1)早梅具有“香、白”的特点。(1分)
(2)以早梅自比,写出诗人虽遭贬而不屈的性格(2分);也写出自己落寞、孤寂、思念亲朋的情绪(2分)。(意思对,可以得分)
赏析:
《早梅》,是中唐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借对梅花在严霜寒风中早早开放的风姿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柳宗元也正是这样,在《早梅》诗中借对梅花在严霜寒风中早早开放的风姿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全诗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咏物,后四句抒怀。“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起笔不凡,笔势突兀。早梅与别的花卉不同,在万物沉寂的寒冬绽开了花蕾,“众花摇落独暄妍”(林逋《山园小梅》)。一个“发”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其背景高远广阔的碧蓝的天空,不仅映衬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而“发高树”的“高”字借实写虚,暗寓诗人不苟合流俗行高于时人。“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紧承开头两句写梅花开放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这两句诗与陆游《落梅》绝句里的“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意同,都赞颂了梅花傲视霜雪的不屈品格。早梅所处环境的“朔吹”、“繁霜”,实际上正是柳宗元遭遇的政治环境的缩影。“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到边远落后的南荒之地,过着囚徒般的日子,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面对腐朽势力连连不断的打击,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怀抱坚定的自信。他表示:“苟守先圣之道,由大中以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
作者目睹可歌可敬的梅花想起了远方的亲友,于是借物抒怀:“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前两句由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吏,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翻出,但意致不同。陆诗洒脱,柳诗沉郁,这是因为柳宗元作诗的情境与陆凯不同。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罪谤交织,群疑当道”, “故旧大臣”已不敢和他通音讯,在寂寞和孤独中艰难度日的柳宗元是多么思念亲友们啊!于是想到折梅相送,可亲友们远在万里之外,是根本无法送到的`。这里除了地理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他作为一个“羁囚”不能连累了亲友,更何况“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从梅的早开早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境遇,怎么不忧,怎么不心急如焚呢?正因为忧其早开早落,所以柳宗元也是在自我勉励,自我鞭策。事实上在永州虽然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自强不息,把“闲居”的时间用在访求图书,认真研读和对自己前半生实践的总结上,奋笔疾书,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建树,在文学上取得了光辉成就。这就是他对亲友的告慰。“欲为万里赠”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复杂的,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平和“辅时及物”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柳宗元是一个用世之心极强、不甘寂寞的人,但他在永州过的是远离政治活动而浪迹山水的生活,贬谪所造成的痛苦时时激荡在内心,反映在他的诗歌里,正如孙昌武先生所说是“表现上的简淡清爽与内在感情上的深沉炽烈的统一。”这首诗就是这样,用简朴、疏淡的文辞刻画早梅傲立风霜昂首开放的形象,抒写诗人的情志,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的风骨与作者的人格融为一体,含蓄蕴藉,感情深挚委曲,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启迪生命的梅阅读题
⑴大雪初霁,天地茫茫。
⑵如月光普照大地,如白云铺洒人间。
⑶踏着雪,我缓缓而来。我已闻到那幽幽的香。是你吗,雾中的仙子,雪中的皇后?是你吗,潜雪傲霜的梅?
⑷是的,一定是你。虽然,如雪般洁白的你,可以骗过我的眼睛,然而,胜过雪的那一段香,我又怎会感觉不到?淡雅清新的幽香飘然而来,使我恍若越脱尘世,如入圣地。正如林妹妹说的那样“沁梅香可嚼”,我忍不住细细品味着。
⑸近了,近了,是的,我已看见你。疏缀枝头,粉妆玉琢。褐色梅枝清峻古健,欹长的枝条上弥漫着连绵的“白云”。或含蓄,或冷傲,或温静,或清高;袅娜亭亭,纷吐幽香;含情脉脉,欲诉还羞,但无妖冶之姿、轻佻之态。
⑹在众芳摇落之时,惟有你独绚丽,占尽这满山风情。在百花之中,你和水仙一样飘逸,和玫瑰一样圣洁,无芙蓉之娇嫩,无牡丹之庸俗。哦,你是天宫之花,惟有在瑶池方得一见,却又为何偷下仙宫,来到人间?是为了与这集日月精华于一身的白雪为伴吗?
⑺雪后的你,不畏严寒,愈发怒放,绽出片片白玉,犹如在向严冬挑战。微风轻拂过,吹落片片花瓣。你,严寒中的`梅,纵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要将自己的报春之歌高唱。来时那样无瑕,去时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染一丝尘俗。
⑻每次雪后,我总会来看一看你――寒梅。因为,你一直给我以生命的启迪:生命之花与其娇艳而受玷污,不如清白而自爱;与其哗众取宠,不如实事求是以保持自己的尊严。
⑼我等待着下一次飘雪,我将再一次欣赏你雪后的风采,接受你无言的启迪。
30.解释加点的字:
初霁( ) 无瑕( )
众芳( ) 玷( )污
31.试各用一字概括四至七段写梅的四个方面: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32.若将全文划分为两个层次,应当如何划分?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写出文中描写梅的四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任写出文中的两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文中写“雪”与“梅”的关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第三段第一句中的“你”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试说出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至少说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30.雨后或雪后转晴;玉上的斑点;花草;使有污点
31.香、态、质、力
32.前七段为一层:对梅的描绘与赞美;后两段为一层:作者的抒情和议论。
33.略
34.略
35.以雪衬梅,即以雪白衬梅洁,以雪寒衬梅香。
36.梅
37.使用第二人称直接对梅进行呼告;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呼告等修辞;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描写与抒情集于一体,表达精美、精妙等。
陆游
老于舞时不须拍,梅花乱插乌巾香。
尊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此狂。
【注】陆游(1125年—12),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老子:诗人自称。舞时不须拍:不依节拍跳舞。 作剧:嬉戏。 乌巾:乌角巾, 一种黑色的帽子。 尊:通“樽”。
1.本诗中的最后一句“我死诸君思此狂”,在另一个版本中是“我死诸君思此生”。请说说本诗使用“狂”与“生”这两个词的'差别。(5分)
2.在《示儿》或《书愤》中,诗人陆游是种什么样的形象?在《看梅绝句》中诗人陆 游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生”有概括诗人一生的意味,寄寓深沉的慨叹(2分)。“狂”读起来押韵,更加铿锵有力(1分),自信心、自负感更强,更突出鲜明的个性(2分)。
2.《示儿》《书愤》中的诗人陆游是一种报国无门的庄严、凝重的爱国者形象(2分),《看梅绝句》中的诗人陆游则是一个打破规则,放浪形骸(或具有从庸常生活状态中解脱出来的轻松感)的狂者(或老顽童)形象(2分)。这两种形象看似矛盾,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陆游报国无门的爱国情感的不同表达(2分)。
【原文】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①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②雪未销③。
【注释】①迥:远。②经冬:过冬。③销:通“消”,融化。
【问题】
15.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写出了早梅【 】的丰姿。(2分)
16.古人认为这首诗歌的第四句写得极妙,请你简要说说这句诗的妙处。(2分)
【参考答案】
15.凌寒独开
16.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突出了早梅之“早”。
评分标准:第15题,意思符合即可,共2分。第16题,意思符合即可,共2分。
早梅
唐张渭
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翻译: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阅读答案:
(1)首句中的白玉条 一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并与下文的雪字前后呼应。
(2)从全诗看,梅的开放是在什么时候?简述推断的根据。
答:早春。根据尾句中经冬一词可推断。
(3)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对梅的早早开放的惊喜和赞叹。
(4)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
答:)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5)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两句语言质朴,但着无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
答: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晴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6)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答:开放之早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7)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答:表现其凌寒独开的精神品质。
阅读练习二:
①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作,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一个 早 (一个字)字。
②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的 不畏严寒而独自开放的风姿。
③次句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 独特环境。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近水。
④第四句回应了 首 句,一个不知再加上一个疑是,写出了诗人远望寒梅 似雪非雪,洁白似雪的高洁脱俗的情态。
★ 早梅柳宗元赏析
★ 梅雪散文
★ 初一作文梅
★ 梅小学作文
★ 《梅》阅读答案
★ 梅花树作文
★ 梅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