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今年寒露节气是几月几号
2023今年寒露节气是几月几号
2023年寒露:公历2023年10月8日21点5分,农历癸卯年八月二十四号。
寒露节气的由来
寒露,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当太阳黄经达195度是寒露节点。
寒露代表着什么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通常出现在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它标志着秋季进一步深入,天气逐渐变冷,露水渐成霜,所以称为“寒露”。在中国民间,寒露代表着一个时节的开始,它是秋末冬初的分界点,与寒意的来临相关。
在寒露节气期间,天气变冷,人们可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防寒保暖,如穿上棉衣、棉裤,多吃一些补品以增强体质。同时,寒露时节也是许多农作物收获的季节,包括水稻、苹果、橙子等,人们会品尝各种时令的美食,感受秋末的宜人气息。
总的来说,寒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在中国文化中充满了诗意和文化价值。在当代社会,寒露也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而是对人们健康和生活的一种提醒和警示。在寒露这个节气里,我们应该注意保暖健康,同时也要铭记历史和文化的意义,让这个丰富多彩的节气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寒露节气养生
宜食酸性和热饮食物
在饮食方面,宜食酸性和热饮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香燥和生冷食物。由于天气干燥易出现口渴、咽干、唇燥、皮肤干涩等秋燥病,宜食梨、苹果、葡萄,以及银耳、莲藕、百合等具有润肺、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保持室内湿度
秋季气候干燥,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同时要注意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
适时添衣注意保暖
寒露过后,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但注意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
早睡早起适量运动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同时,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散步、爬山等。既可调节精神,又可强身健体。但要避免雾天进行室外活动,秋雾会刺激人的眼睛和黏膜,容易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
调畅情志
寒露时节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常使人情绪不稳,易于伤感。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寒露节气注意事项
1.足部的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从足生,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足部的保暖工作,可以每天晚上用热水泡一下脚丫子,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促进自身的血液循环,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缓解疲劳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也可以减少流感病毒的侵袭,可以让人健健康康度过寒露节气。
2.适时添衣
在寒露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和保暖,及时给自己添加衣物。当周围的环境气温降低的时候,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降低,这时候及时加衣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预防感冒的效果。多穿衣物是一种最简单同时也是一种最有效的保暖方式,大家千万不要为了外表美观只穿一些单薄的衣服。
3.多喝热水
大家在寒露节气也要注意多喝一些热水,寒露节气的天气是非常干燥的,一定要多喝一些热水来补充身体内所需的水分。也可以适当的喝一些淡盐水,可以帮助自身达到一个很好的清理肠道的效果,从而排除自身体内的毒素,对于因为秋燥问题导致自身出现便秘的症状也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预防效果。多喝一些热水也可以有效地促进自身的新陈代谢,提高抗病的能力。
4.规律睡眠
寒露节气这个时候已经逐步步入冬天,早晚的温差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白天的时间也会缩短,大家一定要注意,养成一个规律作息的好习惯,千万不要长期的熬夜,寒露节气长期熬夜可能会增加自身出现内分泌失调问题的几率,还可能导致自身出现阳气不足的状况。会严重影响到自身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后果是非常的严重。
5.增强体力
秋天的天气逐渐的寒冷,衣服不能一下子增加的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最佳时期,特别是应该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6.预防疾病
秋末的时候天气逐渐的开始变凉,这个时期是中风和心肌梗死发病的高峰期,非常容易导致猝死。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人,对气候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很容易导致复发、病情恶化。因此患有这类疾病的人应特别注意提高警惕加强预防,家中应该准备有急救与治疗药品,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