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小学六年级母亲节征文:母亲的爱(共含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藏镜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康乃馨扑鼻的芬芳给我们带来了感恩的信号,母亲节已悄悄走进我们的世界,感恩来源于那颗纯朴善良的慈母心。
母亲,一个神圣而又伟大的名字!我们的生命是母亲所给予的,成长的鼓励和人生的信念也是母亲为我们创造的。母亲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追求,更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可能。一颗慈母心,两行游子泪。正如《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般的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无限思索。漂泊在千里之外的我们是否挂念远在故乡的慈母?那是我们生命的摇篮啊!母亲所赋予我们的本能是把母爱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就如我们在危急时会喊妈妈一样,出自本能的呐喊,跟母亲形成了一种心灵默契。慈母有着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用发自内心所散播出的魅力感染着我们,使我们的心不再漂泊不定。
成长路上,我们有着“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般的青春活力,处在青春期的我们时常经不起挫折的考验和学习过程中的重重难关。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是母亲用耐心和博爱引导我们,在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人,感受人生的喜悦。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们的母亲为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塑造好我们的人格魅力,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慈母心所蕴含着的浓浓深情包裹着记忆的光环,深陷迷惘的我们已给了自己既定的目标,学会了展翅翱翔的快感。
我的妈妈也是如此,我总让她不要对我太好,我已经16岁了,有了应对挑战的能力了,不需要过多的溺爱了,会让我喘不过气来。然而妈妈却从来没有后悔过她对我做出的一切,都说“虎毒不食子”,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妈妈用她那博大的宽容心和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心撑起我人生的防护伞,为我遮挡暴风雨,化作生命的绿荫。慈母的心是许多感恩的水滴所凝聚而成的坚韧内心,成为我人生中爱的牵绊,为我的生命奠定幸福的契机,勾起我学会感恩的一缕轻烟。人生路上有你相伴,我的生命才多姿多彩!
母亲节征文之忆母
远处稍微有了一丝不起眼的光亮,灯光正渐渐放亮,呼吸和脚步声几乎融为一体。是她——我的母亲,她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一个人就这样被风吹老了,吹走了黑发留下白发,吹走了皮肤留下皱纹,
母亲的呼唤声在寂静的小巷里越发的悲切,明显的转向了哭腔,母亲金丝疯狂地朝我的方向奔来。母亲焦急的'摸摸我的头,像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不停地唠叨,似乎等待这什么!
“妈我没事,一个人做车挺好的。”妈妈的眼中似乎有什么在涌动着,咕噜咕噜的留下来,像一滑梯上的小孩。
心里忽然有些疼痛,风卷起的尘土擦着裤脚,行星中仿佛星星点点夹杂着蒲公英。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小色,父亲的背影贴在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
风一丝不苟的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北风滚滚而来,像旗帜和荒沙悬在城市和半空。
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不是让一个人孤单地等待!
母亲节征文小学
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恰逢有紧急公务在身,和同事们一起在加班,已经是连续三天大忙特忙了。突然传来手机悦耳的信息声,“妈妈,祝你节日快乐!”是在外读大学的儿子发来的,哦,是母亲节了,我心头一热,一时间忘却了几天来的忙碌和疲惫,会心一笑,回到:有你的节日祝福,我很欣慰,谢谢你,儿子!一身也轻快了许多。转念一想,丈夫今天也下乡去了,身为母亲的婆婆一个人在家形单影只的过节呢。虽说农村不兴什么母亲节,婆婆也不会在意,但将心比心,母亲对儿女的依恋是一样的……
婆婆生有两女一儿,按农村养儿防老的'习俗,儿子是她晚年生活唯一的依靠。公公去世之后,就一直和我们同住,已有十年之久了,丈夫是个大孝子,但也是大意之人,连母亲的生日也往往记不得,何况是母亲节呢。
因为赶时间,中午和同事们一起吃了个盒饭,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我一边工作,心里一边想着,今天要给婆婆一个小小的感动,就像儿子感动我一样。雨天的初夏,天色依然暗得早,回到家里,婆婆孤零零地坐在有些昏暗的客厅的沙发上,餐桌上还是中午的剩菜,在平时,两个人将就着吃就行了,加之我也想减减肥,晚上不敢多吃。但今天当然得不一样了。
婆婆有喝酒的习惯,每天都要喝上一两杯,酒量还不小,有段时间还有高血压。说心里话,我是不喜欢她饮酒的,但她有这个嗜好,也改不了了。丈夫会时不时的提醒她不要过量,但也不敢多说,怕她生气。我的态度就是不反对,也不支持。除了她生日和过年以外,我是不会给她倒酒,更不会陪酒的。我挽起袖子下厨,不一会就弄了两菜一汤,兴致勃勃的摆起两个酒杯,斟满酒,举杯说道:妈,今天是母亲节,我敬你一杯,祝您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婆婆非常高兴,一边说着吉利的话语,一边尽兴的喝酒。这时,我拨通了丈夫的电话:今天过节,我陪妈在喝酒。他果然不知道是母亲节,且他不能回家吃饭,要我代敬一杯酒。显然,我的表现,也让他很高兴。于是,我们又一起举起了酒杯。两杯酒下肚,婆婆脸也红了,话也多了,兴奋得象个孩子……借着酒兴,我把平时她难以接受的“宝贵意见”,巧妙的说出来,她居然欣然接受,还作起了自我批评,说是自己脾气不好等等,气氛格外的融洽。一种母女般的亲情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流淌、弥漫……
“颂母恩,立家风”母亲节征文
“劳动创造了美,却把劳动者变成了畸形。”看到这句话,我总想起我的母亲。
六姊妹中,我的母亲最小,却独立地支撑起一个家。小时候,我与祖母相依为命,跟母亲一直都是聚少离多,就连逢年过节,都难得在一起。那时,只要母亲一回来,我便幸福满满。然而,忙完农活后,母亲就又要外出了。所以,干活时,我总是故意放慢手脚,能拖则拖。而母亲也总在我装睡之际,天不亮就出发。我只能面对母亲离去的方向,默默地站着,很久很久,任由泪水一直往下流……“妈妈,保重身体!下次早点回来……”就算有多么地“舍不得”,我能做的,也只有祝福与期待了。都是为了生活,我懂!这种日子,持续到我十五岁。一九九五年八月十三日,我的祖母去世了。母亲和我都哭成了泪人。“孩子,以后阿妈再也不离开你了……”
母亲最厉害的本事就是勤劳!农闲时,母亲会做点小生意——卖“曲”(红曲米)。母亲不会骑车,去哪都是步行。不得不佩服她的肩力和脚力。挑着几十斤的红曲米,挨家挨户地问。这种艰辛,我能想象得到。生活哪,真的不容易。看着母亲瘦小的身板和写满爱意的脸庞,我终于体会到为何母亲给我们买的衣服总是有点大。所以,我总是祈祷母亲挑出去的红曲米都能卖完,回家时,母亲就能轻松点。走家串户后,母亲还得赶回家做饭,还从未耽误过我们兄弟姐妹的学习。每次放学回来,我们总是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母亲总是能把单一的食材,想方设法做出不同的口味。我最喜欢母亲做的'芋头了。蒸,焖,煎,炸,炒,真是花样百出。用心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人间美味,就是家的味道。一直以来,母亲都是厨房里的“女一号”。“你们吃惯了我做的口味。”“是啊,习惯是非常难改变的哦。”在这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我们倍感幸福!
现在,我们兄妹四人都已经长大。但母亲不听劝,仍旧忙碌。回去的时候,我都是直接去田地里寻找母亲。连催带劝后,心疼地抢过母亲肩上的担子。她就跟在我后面,不停地叮咛,嘱咐,这里当心,那边留意。到了家里,母亲又开始忙她那“永远做不完”的家务活了。“妈,您就不能歇一歇哪!”“习惯了。呵呵……”我站起来,故作“生气”,然后说要走。母亲就认真地看着我,“要不,再给你做点好吃的。”我摇摇头,把准备好的钱塞进母亲手里。母亲又忙着去给我找带走的东西了,我便趁机离开。这时,倒照镜里总会出现母亲的身影。我能猜到她会在路边站多久,就像我小时候。一到学校,赶紧给母亲打电话报平安,母亲简单重复的话语,我感受到了牵挂。母亲的唠叨里,充满爱的情愫。母亲在村口守望和门口送别的身影,总是在无声静默间,苍老了容颜,厚积了思念。
好日子刚开始,母亲却老了。头上那饱经沧桑的白发,脸上那写满故事的皱纹,手上那粗糙的像锯齿似的老茧,还有那时不时贴在脚上的刺眼的药胶布……无一不让我泪奔。岁月,你这无情的家伙!
岁月呀,请慢些,再慢些,让我牵着母亲的手慢慢走,直到我也变老。让我的母亲尽情地享受春光的明媚,夏花的灿烂,秋风的凉爽,冬日的暖和……岁月啊,以后请你温柔相待,好吗?
亲爱的母亲,您是我最唯美的遇见!
感谢母亲把我生在黑暗中,那盏煤油灯引发了我对光明的惊奇与珍惜。同时也埋下了我对黑暗的惊恐与敌视。虽然现实中常遭受嘲讽和打击,可我依然故我,仍然坚信:朝霞虽不能永驻,但落日终究不是结论。如果能帮一道闪亮的流星划破冰冷的夜幕,如果能变成火炬燃亮一方空间,就是牺牲生命,我也无怨无悔。
感谢母亲给了我单薄的身体,而且一点也不帅气,没有丝毫可以引起别人注目的“本钱”,我就省去了对浅薄媚俗者的应酬,节约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紧紧抓住自我,不动声色地浇灌自我,开放自我,这种生活很高雅,很充实,很洒脱。
感谢母亲让我在许多事上自立,使我较早地面对和承担生活的贫穷和辛酸。在无依无靠中,我挺起了腰杆,学会了迎风行走。艰难困苦,铸就了我追求美好生活的执着信念。在奋斗中,我的能力和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实现。
感谢母亲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因此我不会成为吊儿郎当的公子或花钱如流水的少爷,更不会成为蛮横无理的狂徒或欺世盗名的伪君子。从母亲的勤奋工作中,我弄清了幸福的真谛;从母亲的无私奉献中,我弄懂了人生的意义。于是我热爱劳动,勤奋学习;于是我有了无穷的源泉,无尽的希冀。
感谢母亲的平凡!
母亲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母亲在我们的一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看来,母亲不仅仅是我们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人,而且还是我们一生都值得崇敬的人。
自打我睁开眼睛开始,妈妈便给我展示各种物品,或者给我讲很多故事,有时一讲就是深夜。在我没有接受任何书本的时候,母亲就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母亲的嗓子总是沙哑的。
上幼儿园了,我也开始接触了一些书本,有了最初的知识概念,从这时开始,母亲便开始对我严格起来了(包括现在也是)。记得一天,老师布置了几个作业题,我做错了一个题。母亲看到之后,立刻要求我重做。“如果这是考试,你就完蛋了。所以,儿子,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到最好,你才能够成功。”母亲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虽然音量不高,但是字字铿锵有力,仿佛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在里面。所以,直到现在,我对母亲是又敬又怕的。
母亲是一个待人和善的人。一天,在公共汽车上,一个乘客踩了他一脚,而且还很高傲的走开了,连一句对不起也没说,似乎没有把母亲当回事儿。我当时已经是火冒三丈,真想教训他一顿。母亲笑了笑,对我说道:“如果我和他吵起来,那势必会影响司机,倘若他把车子一放,不开了,那我们不仅回不了家不说,而且还会被其他乘客骂,导致大家都回不了家。所以,儿子,凡是要为大局着想,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影响大家的公共利益,明白了吗?”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当时我只有九岁,并不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大一点的时候,我才明白它是什么意思。上初中后,我和母亲谈上它时,她只是淡淡一笑。
母亲虽然不是大学生,但是她的知识却一点也不亚于大学生毕业的老爸,她对我的学习可谓是呕心沥血。一天,我有一道物理题不会做,垂头丧气的从书房里出来。母亲问明事情后,便和我一起思考,耐心的给我讲解,直到我明白了为止。所以,我的成绩在班里还算不错,这跟我母亲的教导是分不开的。母亲很关心我的成绩。当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时,母亲总是鼓励我再接再厉、继续加油;当我考砸时,母亲也不批评我,而是安慰我、鼓励我,让我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再次迎接成功。
我是一个早产儿,从小身体就很虚弱,每到季节交替就会感冒,平时一有什么流行病,我也不能幸免。从小到大,妈妈为我几乎操碎了心,可我却总是辜负她。
那天,我数学考试又没有及格,数学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叫家长。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早晨妈妈送我上学时我坐在她身后,我看到了妈妈的白发。妈妈年轻时很漂亮,今年她才40岁呀,皱纹已经过早的爬上她的面颊,又生出这么多白发!这些都是因为我,我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我从一出生,就没有让她省过心,小时候身体不好,妈妈三天两头带我往医院跑,上学了,学习又不努力,总是请家长。这一次我真不知道怎么开口跟妈妈讲。
放学了,我在教室里磨蹭了半天才出来,妈妈早就等候在校门口。天很冷,妈妈的脸冻得通红。看见我,妈妈关切的地问“怎么今天出来的这么晚?”我撒谎说“今天学校大扫除”。妈妈没有说什么,带着我往家走。在路上,我又看见了妈妈的白发。回到家,我思想斗争了好久,最后终于把老师请家长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我的心更难受了。如果妈妈骂我一顿,我的心里可能会好受一些。母亲总是默默承受我给她带来的各种麻烦,这种恩情我无以为报,只有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做一个让她骄傲的儿子,才能减少我的负罪感。
母亲节征文:外婆似母暖我心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外婆似母暖我心。谈论节日我倾向于中国传统的“中秋”、“元宵”、“春节”。各个都是团圆节。喜欢传统节日的我不单单是为了悍卫中国文化。更主要的是她使忙碌中的人们有一丝凭借。人总不能光为自己活着。团团圆圆才是根。相反西方传播而来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我较为反感,惟母亲节是个例外。
我想母亲节明为给伟大的母亲过节,实是给儿女一丝尽孝的机会罢了。当然尽孝不要单等母亲节。孝道无时无刻不在你我身边。人可以没有丈夫、妻子、子女。哪一个没有父母呢?任何人都不能例外。我想回忆母亲的音容,回忆母亲的目光,可是不能。母亲与我相伴的时候我没有记忆。西方人称生日那天是母难日。我出生的那天是名副其实的“母难日”。那天母亲由于流血过多引发白血病与我只共同生活七十余日就永远离我而去。虽然在外人面前我有母亲。可我是祖母养大的。千年前的《陈情表》仿佛是写给我的衷告。“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我心中默念过无数次。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时,就深深为之感动。思绪万千、心潮起浮都不足以评价当时的心情。身穿布衣,脚踏芒鞋的先哲仿佛在千年前就预示到将来会有一位白发苍苍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奶奶拉扯着一个苦难的孩童。那个孩童手中拎着一个大菜筐在菜市场上走啊走。
一走数年谁又知道走过的路有多远呢?于是写下了那催人泪下的文字,告诫那个孩童要善待祖母、善待经验交流《自考365网友母亲节征文:外婆似母暖我心》。那千余字的短文在亘古中足足等了我上千年。现在那个孩童虽然长大了,可他还是喜欢在市场老街上卖呆儿。喜欢在天桥上看桥下的火车。如果他受人欺负,还会迎着火车的笛声大声喊叫来发泄。只是身边少了那位老奶奶。孙儿长高大了,祖母却病倒了。这几年祖母病危数次,每次病重的时候都握着孙儿的手,告诉我在箱中存放的积蓄。祖母不知道手握的孙儿已经长大成人,已经不需要挂念了吗?祖母不认字,却喜欢我念书报给她听。现如今老人家聋了,就算大声喊老人也听不清了。孙儿还似儿时那样倔强那样羞涩。他有时也会厌倦祖母的唠叨,嫌弃祖母的屎尿。每当这时,他就拿出那篇《陈情表》念上一遍又一遍,打个耳光来唤醒自己的良知,告诫自己不能忘本。
远赴英伦的朋友每次电话中都问我祖父、祖母的身体如何。他虽然不知我的身世,可也隐约感觉出二老在我心中的地位。唉,他让我尽孝道,可他自己却冷落了母亲。在我与这位母亲的一次谈话中她抱怨儿子在国外很少主动与之沟通。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当周围的朋友在母亲节为妈妈买束鲜花或选上其它的一份心意时,我就打心眼里高兴。远赴千里之外的游子。您怎能忘记生你养你的母亲呢!吃水尚能不忘打井之人。母亲付与了你我生命啊!您无论走遍大江南北、祖国各地心里都流着母亲的血,身上都穿着母亲为你缝制的衣。
游子在外有无数个理由。他也许为了生存;也许为了出名让母亲为之骄傲;也许为了有许多许多金钱来报答自己的母亲;也许为了一生的理想与追求。可母亲思念远在天边的儿女无需理由。儿女只要有一条能通往幸福的路她就心满意足了。当远在天边的游子,拿着几年甚至几十年拼搏换来的名利双收捧到母亲面前时他才会发现母亲所需要的并不是这些。母亲的需要太简单了。她要的就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能活得好。
母亲才是儿女的种子,儿女是母亲的根。人啊!这种自认为具有先知先觉的生物。真不知是其幸事还是悲哀。在梦中我幻想宇宙万物都比人这种生物进化得高级。只不过它们厌倦了幸福、悲伤、斗智与交游。天上的青鸟最喜欢上天翱翔,它保留一双翅膀就满足了。鱼儿她不知觉间爱上了浪花,于是只保留了与水在一起的权力。奔马喜爱广阔的原野,它就对上天说“让我能四足奔跑就足够了,我宁愿天天吃草”——只有人,人们贪心,既追求锦衣玉食,又追求智慧真理。还要控制世界的无尽权力。结果剩下的仅是无尽的烦恼。整日为自己的生老病死而恐惧,为爱离别而懊恼。如果能选择,我就乞求上苍让自己与母亲重新生活一次,保存一份完整的记忆到永远。
社区 风前横笛斜吹雨
母亲节征文:外婆似母暖我心
母亲节征文:外婆似母暖我心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外婆似母暖我心。谈论节日我倾向于中国传统的“中秋”、“元宵”、“春节”。各个都是团圆节。喜欢传统节日的我不单单是为了悍卫中国文化。更主要的是她使忙碌中的人们有一丝凭借。人总不能光为自己活着。团团圆圆才是根。相反西方传播而来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我较为反感,惟母亲节是个例外。
我想母亲节明为给伟大的母亲过节,实是给儿女一丝尽孝的机会罢了。当然尽孝不要单等母亲节。孝道无时无刻不在你我身边。人可以没有丈夫、妻子、子女。哪一个没有父母呢?任何人都不能例外。我想回忆母亲的音容,回忆母亲的目光,可是不能。母亲与我相伴的时候我没有记忆。西方人称生日那天是母难日。我出生的那天是名副其实的“母难日”。那天母亲由于流血过多引发白血病与我只共同生活七十余日就永远离我而去。虽然在外人面前我有母亲。可我是祖母养大的。千年前的《陈情表》仿佛是写给我的衷告。“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我心中默念过无数次。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时,就深深为之感动。思绪万千、心潮起浮都不足以评价当时的心情。身穿布衣,脚踏芒鞋的先哲仿佛在千年前就预示到将来会有一位白发苍苍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奶奶拉扯着一个苦难的孩童。那个孩童手中拎着一个大菜筐在菜市场上走啊走。
一走数年谁又知道走过的路有多远呢?于是写下了那催人泪下的文字,告诫那个孩童要善待祖母、善待经验交流《自考365网友母亲节征文:外婆似母暖我心》。那千余字的短文在亘古中足足等了我上千年。现在那个孩童虽然长大了,可他还是喜欢在市场老街上卖呆儿。喜欢在天桥上看桥下的火车。如果他受人欺负,还会迎着火车的笛声大声喊叫来发泄。只是身边少了那位老奶奶。孙儿长高大了,祖母却病倒了。这几年祖母病危数次,每次病重的时候都握着孙儿的手,告诉我在箱中存放的积蓄。祖母不知道手握的`孙儿已经长大成人,已经不需要挂念了吗?祖母不认字,却喜欢我念书报给她听。现如今老人家聋了,就算大声喊老人也听不清了。孙儿还似儿时那样倔强那样羞涩。他有时也会厌倦祖母的唠叨,嫌弃祖母的屎尿。每当这时,他就拿出那篇《陈情表》念上一遍又一遍,打个耳光来唤醒自己的良知,告诫自己不能忘本。
远赴英伦的朋友每次电话中都问我祖父、祖母的身体如何。他虽然不知我的身世,可也隐约感觉出二老在我心中的地位。唉,他让我尽孝道,可他自己却冷落了母亲。在我与这位母亲的一次谈话中她抱怨儿子在国外很少主动与之沟通。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当周围的朋友在母亲节为妈妈买束鲜花或选上其它的一份心意时,我就打心眼里高兴。远赴千里之外的游子。您怎能忘记生你养你的母亲呢!吃水尚能不忘打井之人。母亲付与了你我生命啊!您无论走遍大江南北、祖国各地心里都流着母亲的血,身上都穿着母亲为你缝制的衣。
游子在外有无数个理由。他也许为了生存;也许为了出名让母亲为之骄傲;也许为了有许多许多金钱来报答自己的母亲;也许为了一生的理想与追求。可母亲思念远在天边的儿女无需理由。儿女只要有一条能通往幸福的路她就心满意足了。当远在天边的游子,拿着几年甚至几十年拼搏换来的名利双收捧到母亲面前时他才会发现母亲所需要的并不是这些。母亲的需要太简单了。她要的就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能活得好。
母亲才是儿女的种子,儿女是母亲的根。人啊!这种自认为具有先知先觉的生物。真不知是其幸事还是悲哀。在梦中我幻想宇宙万物都比人这种生物进化得高级。只不过它们厌倦了幸福、悲伤、斗智与交游。天上的青鸟最喜欢上天翱翔,它保留一双翅膀就满足了。鱼儿她不知觉间爱上了浪花,于是只保留了与水在一起的权力。奔马喜爱广阔的原野,它就对上天说“让我能四足奔跑就足够了,我宁愿天天吃草”——只有人,人们贪心,既追求锦衣玉食,又追求智慧真理。还要控制世界的无尽权力。结果剩下的仅是无尽的烦恼。整日为自己的生老病死而恐惧,为爱离别而懊恼。如果能选择,我就乞求上苍让自己与母亲重新生活一次,保存一份完整的记忆到永远。
社区 风前横笛斜吹雨
★ 母亲节征文
★ 5年级母亲节征文
★ 母亲节征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