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端午节征文800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泰拳粉红猪

下面给大家分享有关端午节征文800字(共含9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泰拳粉红猪”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有关端午节征文800字

篇1:端午节征文800字精选

我们都知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佳节——端午节。端午节的来历很多,其中就有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在端午节这天,全国各个地方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如赛龙舟,挂艾草......

按照我家乡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会包自己喜欢吃的粽子。粽子馅:有用肉做的.有用排骨做的,有甜的,有咸的……,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亲戚朋友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

端午节最精采的还是数赛龙舟了。信号弹划过天空,龙舟夺标比赛就开始了。各种形状的“蛟龙”顺流而下,争夺群龙之首。这个时候,乐声响彻江面,真是威风八面。每一只龙舟上,都有十四名身穿一色的健儿,分列在两旁。健儿们在激浪中狠劲猛划,争取第一个冲刺。两岸激情高涨,滚起阵阵“加油”声。真是“千顷水面玻璃滑,百艘龙舟竞争先。”

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孽生。尤其是大街上,到处充满着喧嚣声,街上的人肩膀擦着肩膀,脚跟踩着脚尖。真是好热闹!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颈脖.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端午节有这么多习俗,又这么有趣,所以我盼着端午节快点到来。

篇2:初中生有关端午节的征文800字

“桑葚儿红,杏儿黄,满坡麦子喊登场,端午节里粽飘香……”。一首童谣贯耳,唤回了我对童年端午节的回忆。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来临,母亲总说着家乡俚语,说明儿是五月单五呢,得抓紧做些准备哩!于是就匆匆忙碌起来。一大早,她就赶集买下一网兜儿鸡蛋。邻居嫂遇见问她,“婶儿哎,有坐月子的吗,买这么多鸡蛋?”“咯咯咯,哪里呀,这不五月单五了吗,买给孩子们吃的。”母亲回应着,腿脚就停留在村边的苇湾,那些打着绿浪儿的宽肥苇叶仿佛心通人性,迎风摇啊摇,摇了母亲满怀。半晌的时候,家里盛满清水的木盆就躺了一叠叠一摞摞的粽叶儿了。然后,母亲款款走向胡同口的柳树,剪一簇柳枝儿,剥皮撕成条状并结好粽绳。

我跟弟弟好奇地玩弄柳绳儿瞬间,眼前已呈出糯米、红枣啊,粉糖什么的。母亲的双手在粽叶上飞舞着,变戏法般包好一个个大小均匀、棱角分明、小巧玲珑的粽子。有绿豆粽、红豆粽、糯米枣粽。慈祥的母亲看到我们跃跃欲试的样子,就说学着包吧,可别把粽叶弄破了。我虽“嗯嗯”应诺,可还是撕裂了粽叶漏了米,弄得自己满脸长满“麻子”。随着风箱呱嗒呱嗒响,饭屋里飘来粽子的香味,馋的我们直呱唧嘴。于是,我们就跑去饭屋的灶台守候,我迫不及待地不断加柴,把火烧得旺旺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我忍着烫热,抢了一个扔给弟弟,又喊着热热,揪给自己一个。剥去粽叶,玲珑剔透的粽子,闪着油亮亮的光泽,闻一闻,粽香扑鼻,顿时垂涎欲滴。

美餐一顿,我们还恋恋不舍,母亲就说,别撑着,今儿是给你们打馋虫的,明儿才正式吃粽子呢。端午这天一早,我和弟弟便带上母亲煮熟的鸡蛋和粽子疯玩去了。这个时节,村庄前后鲜花盛开,绿草青青,小麦摇着一身金黄起舞,春玉米在“噌噌”拔节,田野里清香扑鼻。燕子绕房梁而飞,时而箭一样飞出去,留下清脆的“唧唧”声。我们心里痒痒的,什么时候同发小们结伴去县城东大堤?那里有我们梦寐以求的黄河,尤其渴望观赏划龙船比赛。然而,我们与小伙伴们在村头玩游戏的时候,却见母亲持镰刀背筐,去采艾草。这种艾草虽然有些清苦,但洗净后将其揉碎捣烂,去了苦水,和进糯米团子里去,蒸熟或是油炸了吃,香糯柔软,香味浓郁,好生筋道却不粘牙,带着清新艾草味道的青团,咬一口,全是初夏的气息。

后来,我长大才知道,过端午节不仅仅是吃喝玩乐,端午节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多少年来,屈原的爱国情怀是润泽着浓浓传统文化的甘泉。屈原的爱国诗句时常萦绕心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种精神大大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热情。

哦,端午节里粽飘香,其芬芳里涵养着民俗,包孕着温情。是亲情的承载,更是爱国精神的弘扬。

篇3:初中生有关端午节的征文800字

今天,我看了划龙舟的视频。

一年一度的划龙舟比赛又拉开了序幕。只见碧绿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穿的衣服颜色不一样,有黄的,有蓝的,有红的,有白的,还有的穿着救生衣的,龙舟有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和9号,前面都有打鼓的。队员们个个不紧张,仿佛胜利在望;旁边的观众一个个比运动员紧张,心里对队员说:一定要赢啊!过了一会儿,开始比赛了,队员们拿起桨,使劲划了起来,有些队员不团结,就在那里绕圈;有的队员都往一边划,龙舟就往另一边倒,他们就摔到河里面;还有的队员团结一心,就一直往前冲,5号就是这样,所以5号就冲在最前面,8号第二,2号第三,4号其次,9号就在原地转圈,3号翻龙舟了,队员们赶快用大勺子把龙舟里的水舀掉。过了10分钟,5号和8号并列第一,2号超过了8号,1号超过了4号,7号也超过了4号,4号看见这情景,赶快使劲的划,终于超过了7号。

艾草不仅可以做成美食,也是一种药材。小时候,我每次磕磕碰碰出血,母亲会随手扯一把艾草,嚼碎后敷在我的伤口上,艾草不仅能止血,还有止疼的攻效。蚊子漫天飞舞的盛夏,没有蚊香驱蚊,母亲总会在土炕边燃起一把干艾草,熏一会儿蚊子就飞远了。我那时候以为蚊子是怕烟,后来才知道,蚊子是闻不得艾草味道的。做月子的女人需洗艾草水是家乡人的习俗,用艾草、金银花藤等随处可见的植物煮一锅水,熏蒸半个小时,可祛除新妈妈身上的寒气,这有点像现在的桑拿浴,沐浴完后全身轻松。

当然,母亲采了艾草回家,首先挑选碧翠肥硕的捆一簇,挂在门框。她说,艾草就像一把把长剑,有驱恶避邪的作用。因为家乡不靠江,距河远,村里的小伙子、姑娘们都会带上一兜染红的咸蛋,或结伴去黄河看龙舟比赛,或在晒谷场踩高跷。订了婚的男青年,这天还要去准岳父母家送节。送节的盒子里除了粽子、鸡蛋之类,必须有染红的蒲扇。说那蒲扇主要是用来驱赶蚊蝇的,并为新人带来吉祥之意。母亲没读过书,只知道按照祖宗传承下来的习俗,带着一家人过着快乐而充实的五月单五——端午节。现在,村里过端午节只留下门前插艾草、挂菖蒲、吃粽子的习俗了,孩童时代的快乐成了美好的回忆。

我觉得划龙舟就是要团结一致。

篇4:端午节征文

光阴似箭,转眼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要跟我们见面了。这时候人们纷纷展开纪念活动,比如说:包粽子、划龙舟、挂艾草、佩香包、祭屈原等。看了这些,你们一定想知道我去哪里了吧,哈哈,我暂时保密,等会儿再跟你你们细说。

“哦”我打了一个重重的哈欠,睁开惺忪的眼睛,看了看日历表,把我给惊呆了,原来今天是端午佳节,我和妈妈昨天约好一起去看望爷爷和奶奶。我起床后,发现妈妈在做早餐,我就赶紧过去跟她说话。

“妈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好吧,问什么问题。”“你能回答我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嗯……对了,今天好像是端午节。“完全正确。”“我还想问你一个问题,可以吗?”“可以,问吧。”“今天去那里?”“嗯……对了,去看望爷爷和奶奶。”“好的,我答应你。快点,我肚子饿了。”“好的。”

我跑回电脑房,开始看起我最爱看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丛书。

过了几分钟,妈妈煮好了早餐了,我赶紧往餐桌上看了看。我夸妈妈说:“真是色、香、味俱全啊!”吃完早餐后,我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妈妈说:“十点钟我们准时出发!”

到了十点,我和妈妈把所有的东西准备好后,便坐上摩托车。开车了,突然,一个坑把我们都弹了起来,还好,弹的不算高,不然的话我们的命就回没了。我望了望前边,发现到处都是泥坑,根本没有平地。我和妈妈都抱怨为什么政府不修好这条路,本来是一个小时的路程,现在变成了双倍的路程,而且油也浪费到了极点。

“终于到了。”我和妈妈都叹息着,我熟练地打开奶奶家的大门,让妈妈把车推进去。当我走进屋子里,看见奶奶的时候,只见奶奶一把抱住了我。爷爷也非常高兴,不停地问我吃不吃这个,喝不喝那个,简直高兴死了。

可是对于我来说,端午节最好的品味就是吃粽子啦。奶奶一看见我要粽子就立刻端来了一碗刚出炉的粽子给我。我说了声:“谢谢”。而奶奶却说:“不用谢。”我吃完那碗粽子后,觉得太好吃了,还想吃一碗。没想到奶奶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又给我端了一碗。我吃完后,觉得非常舒适,就津津有味地看起电视来。

傍晚,凉风习习,在晚风的护送下,我们要回家了。爷爷、奶奶在门口向我道别,好像舍不得我走,我们在一阵“再见”的声音中坐上摩托车回家了。

这是我过的最特别的端午节,因为我从来没有那么开心了。

篇5:端午节征文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就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的风俗:悬钟馗像:钟馗捉鬼,就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曳,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赤脚,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赤双足。捉住小鬼,挖悼其眼睛,一只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日,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皇醒后,疟疾愈,于就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图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以艾叶悬于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有驱魔法鬼之神效。在端阳节,此时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食菖蒲可以成仙,可以长生,汉武帝欲求长主之术,曾吃菖蒲两年。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就是有许多人划船赶迫拯救,就是为尤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据近代著名的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说:“端午节本就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妃的节日,而赛龙舟便就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

四五千年前,居住在原始图腾社会的水乡部落的人民,受到蛇虫、疾病的侵害和水患威胁,此时为了抵御这些天灾,他们尊奉想象中的具有威力的龙作为自己的祖先兼保护神(即图腾),并把船建造成龙形、画上龙纹,每年端午举行竞渡。以表示对龙的尊敬,也说明自己就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雄黄本属矿物,含有三硫化砷成分,与酒混合。即成雄黄酒,此时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并洒墙壁问,以法诸毒。流传民间之《白蛇传》故事,此时即就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此种习佰,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篇6:端午节征文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这首诗吧:“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舟。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描写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

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

从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节的风俗。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节、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

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

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

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

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遗产,我非常惊奇,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怎么可以让别的国家去申报呢!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弘扬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篇7:端午节征文

端午节征文

端午节征文(一):永远的端午

春节给人以希望,清明给人以怀旧,中秋给人从欣慰,可端午则给人以和谐。端午,一个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一个值得人们永远怀念的节日。

说起端午,就能够轻易地联想到一个人:屈原――楚国三闾大夫。最初的端午节的确是为了纪念这位伟人。他忠心耿耿,才干卓越,而结果却受打击,被放逐,报国无门以至穷愁潦倒,抑郁而终。通过历史的记载,我可以在脑海中想象他在临死前与渔父对话的场面:他披散了长发一路行去、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江畔风影里几丛压伤的芦苇摇曳出披着晚阳的飞鸟和他疲惫的清姿。面对渔父的疑问,他回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无法理解他的执著,在渔父的心中,只有: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应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可J其糟而啜其r。是啊,平凡的人怎能理解他?因此,世人皆醉了。他痛苦因为他清醒,所以注定要承受求索路上难忍的孤寂。终于,风急云沉的一天,他的清高刺痛了幽幽汩罗水,一怀沙石随江而去,一朵白莲在污泥中枯萎。漫天彩霞默默致哀,当时的人们怕鱼虾吞噬了他的身体,纷纷向江中投下粽子,这个习俗也一直延续到现在乃至永远来铭记他。

屈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能够引领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屈原是值得我们怀念的,而现在人们纪念屈原,庆祝端午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当然,最出名的要数吃粽子和划龙舟。粽子,作为江南一种有名的食物,浑身烙满了文化印记。苇叶糯米,莲子花生……青白艳鲜,文雅秀丽,每一样物事都具备了典型的江南韵味。有关专家考证后说,粽子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屈原。当年,这位爱国诗人自沉汩罗江后,民众纷纷驾龙舟前往营救。后来,大家又包了很多粽子,撤入江中,希望江鱼吃到粽子后,不要噬咬屈原的身体,为可怜、可敬的诗人留一个全尸。江南的习俗,包粽子的糯米事先要淘洗洁净,苇叶要新鲜,清爽,蒸者要耐心。小小粽子,包裹着人们对正义的崇拜,对正道的敬仰。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在大湖中并列排着几条龙舟,划手们都各就各位等待着号令响起,湖的四周都站满了喝彩的观众。待号令响起,划手们都鼓足劲划船,毫不逊色的要数站在舟头的鼓手,他们快速有力的鼓声时时振奋着后面的划手,此时赛龙舟的人们都想弥补过去祖先未能及时救上屈原的遗憾,又像是在和湖中受惊吓的鱼儿嬉戏比赛。而在岸上,叫喊声、喝彩声混杂在一起,真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在端午节前几天,人们还会去街上买一些硫磺放在家中来防蛇,还有就是把一种香草插在门上来求平安。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均与自然有关。

江南是个文化的海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钟灵毓秀。茶的雅俗共赏,酒的豪情万丈,风筝的逸兴如仙,丝竹的悠扬缠绵,还有那阵阵的莲歌,那飘飘的丝绸……每一样江南文化里总浓缩着江南的灵魂,屈原的精神正是江南的灵魂。司马迁在记述了屈原的事迹后,为他的'死去深表惋惜,假如他以他的才能游说诸侯,假如他走出楚国,他一定会成为天下红人,成为国家栋梁。可惜的是,屈原他抱定了一个目标,生为楚国生,死为楚国死,“安能以皓皓之日而蒙世之温蠖乎”.但他追求的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飞黄腾达,而是如何使自己的祖国尽快繁荣、富强起来。我们以端午节的形式来缅怀这位伟人,来传承他的爱国情怀。随着世世代代的遗传,端午节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而端午节也越来越与自然有很大的联系。人们以纪念屈原的方式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用这个伟人的灵魂作为与自然界相通的桥梁。天地宇宙大同当是一代伟人最高的追求!

端午节给我们缅怀屈原的机会,也让我们感受他的爱国和坚贞不渝的情操。屈原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端午节也将长存于世。

端午节征文(二):端午放河灯

今天是端午节,我走在路上,看见了许多推着小车的人,卖一种形状像剑一样的绿色植物,还有许多卖粽子的。

中午放学回家,我看见我们的邻居的门口都挂着那种像剑一样的绿色植物,整座房子都弥漫着淡雅的香味,我家门也挂着一束。

奶奶给我打开门,我好奇的问奶奶,为什么要在门路挂这种东西?

奶奶告诉我,那束形状像剑一样的绿色植物叫“蒲剑”,在端午节这天,门边挂一束蒲剑是一种民间习俗,据说可以避邪。

我问奶奶:“你也信?”

“也说不上信不信。”奶奶说,“这是延续多年的习俗,家家户户都挂,这样才有过节的气氛。

午饭吃的是粽子,各种各样的粽子,有沙馅的,腊肉馅的……可是,我一口也吃不下。总想着晚上的河灯会。

下午放学回家,爷爷和我就做了一盏河灯。

吃了晚饭,我们来到河边,那里有许多人小孩子的手上都拿着河灯,在等天黑。

我问爸爸,为什么要在端午节这天放河灯呢?

爸爸问我知不知到屈原。

我知道的。屈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后来投江自杀。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爸爸给我讲道理,不同的地方用不同方式纪念屈原,有的地方赛龙舟,有的地方粽子投进江里,鱼吃粽子,就不会吃屈原了,我们这的地方放河灯,是给邮原照亮。

夜幕降临,人们纷纷把点燃的河灯放进河里,河灯五颜六色,各式各样,不一会儿,在微风吹拂下的河面上,飘荡着点燃的灯火,仿佛满天的星星,都撕进了小河里,如果屈原在河底有灵,他一定会感觉到这是一个光明的世界。

端午节征文(三):端午节的一天

放假了,我非常高兴,因为我可以到外婆家去过节,还可以和我表妹玩个痛快,而且外婆家还有好多吃的,一想起来嘴就馋了。

第二天,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外婆家,我外婆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放下礼品,我就和表妹玩呀,吃呀,太爽了,好久没来了,真是开心!我们玩呀玩,外婆的菜就做好了,她拿起鞭和蜡烛还有香。准备还愿了,一边叫,你们俩个小女孩准备好,马上就要上桌过节了,先去洗手,我和表妹一股劲=地跑去洗手。表妹是个很不讲理的人,还很赖皮,一上桌就用手抓吃的,真是把我给笑坏了。一家人看着她一脸黑乎乎的皮肤,顽皮的样子,也都笑了。我和外婆一家人吃呀吃,好开心。

下桌了,我和表妹又接着去玩,表妹把她年有好玩、好吃的都拿了来给我,有时候还会还我出去走走。开心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妈妈说:”玩够了没有,我们该回去了,作业还写完啦。"我有点儿舍不得走,太开心了。

篇8:端午节征文

今天我就来说端午节。也是我最喜欢过的一个节日。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裹着糯米投放到汨罗江里,并且人们也要吃粽子咸鸭蛋在家门前挂菖蒲和艾草。还要喝放了一些雄黄的酒,人们还要举行赛龙舟。去年,我们一起去,江津中山古镇观看赛龙舟。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举办赛龙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镇,因为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赛龙舟改在了下午。爸爸见我对赛龙舟很感兴趣,便滔滔不绝地为我介绍起来:“赛龙舟是端午节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他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一般为二十到三十米每艘船上约三十名划手,有二十六个划手,一个舵手,两个鼓手,还有一个喊号子的。”

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下午我们走出客栈来到了河边,河边的吊脚楼悬在岩石上,为了遮挡强烈的太阳。家家户户的阳台顶上都挂着蓝布,我们走过石桥,继续向前走去……

龙舟的颜色各不相同:鲜艳的红,明亮的黄,黯淡的黑,和清爽的蓝,原来龙舟的颜色是根据四海龙王的颜色刷的漆来定的。我们刚一来到河边,划手们就出场了。他们一个个都非常强壮,不同的龙舟上的人穿着不同颜色的背心。

比赛开始了,顿时鼓声大作,观众的喊声和运动员的呼声汇成一片,响彻云霄。参加比赛的队员们用力把木桨向后滑,紧接着船慢慢地移动起来,渐渐的,渐渐的每条船都越来越快,好似发飘浮在水面上看不出来一丝波纹。

传统节日,洋溢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清秀。散发了浓浓的详情,也陪伴着小小的我快乐成长。

篇9:端午节征文

2015关于端午节征文800字

快乐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端午习俗

我的家乡在铅山,这是一个风景优美,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的文化习俗非常多,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介绍家乡的端午习俗吧。

粽子飘香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洒白糖……”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当你经过别人家门口时,总会看见一些大人用糯米、粽叶、苇草做出一个个结实的粽子,有圆的,有枕形的,好可爱啊!再把它们放进一口大锅里蒸,整间屋子都弥漫一种清香味,让人不禁口水直流。一些贪吃的小孩还时不时到厨房里转一转,一个劲问粽子熟了没有。到了端午节这一天,把粽子扎成一份,一份的,每一份五个。有一个最大,另外四个比较小,好像是一只母鸡在呵护着小鸡,象征着孩子们在长辈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咬一口,嫩滑爽口,味道有甜的,有咸的。

洒雄黄

吃完粽子,到外面活动活动,咦?他们在看什么,一位长辈在洒一种黄黄的东西,还在小孩子的额头上写着什么字,一问才知道,这种东西叫雄黄酒,专门用来驱虫的。因为正值夏天虫子繁殖季节,难免一些虫子、毒蛇会钻进家里,但洒这种酒,它们闻到酒的气味就不敢来了,这是有科学道理的。把这种酒在孩子们额头上写一个“王”字,也含有避邪的意思,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的做法。

龙舟竟渡

“咚咚咚,”从沿河边传来一阵阵锣鼓声,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信江河里正在举行每年一度的龙舟赛,每艘船上坐着二、三十个人。他们穿着颜色一致的队服,红的、黄的、白的都有,还有的干脆光着膀子。大家动作一致,船桨上下挥动,激起阵阵浪花,船尾鼓手拼命击鼓,两岸观众呐喊助阵,那场面异常热闹。

据史料记载,我们家乡龙舟赛前船员们先做龙头的。龙头做好以后由船员们抬着挨家挨户暮集一些钱,人们会把大门敞开,用清水浇洒龙头,乞求今年能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端午节午饭后正式开赛,在船头放一只鸭子,哪只船先抓住鸭子就算获胜。

家乡的端午风俗很多,也很独特,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的话,就来我家乡找我吧!

端午节征文

端午节征文作文

端午节征文方案

端午节征文400字作文

端午节征文主题作文

端午节节日征文8篇

端午节节日征文作文

交通征文800字

法制征文800字

爱岗敬业征文800字

有关端午节征文800字(整理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有关端午节征文800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