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州送人归复郢,和州送人归复郢刘长卿,和州送人归复郢的意思,和州送人归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xcxydtx88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和州送人归复郢,和州送人归复郢刘长卿,和州送人归复郢的意思,和州送人归复(共含5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cxydtx8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和州送人归复郢,和州送人归复郢刘长卿,和州送人归复郢的意思,和州送人归复

篇1:《和州送人归复郢》刘长卿

作者:唐·刘长卿

因家汉水曲,相送掩柴扉。

故郢生秋草,寒江澹落晖。

绿林行客少,赤壁住人稀。

独过浔阳去,潮归人不归。

【注释】

①复郢:复州、郢州。复、郢二州相邻,均在荆州东。

②故郢:春秋以来,楚之国都曰郢,唐时已废,故称故郢。此处泛指复、郢一带。

③绿林:《后汉书·刘圣公传》:“诸亡命共攻离乡,聚藏于绿林中。”注:“绿林山在今荆州当阳县东北。”

④赤壁:赤壁山在鄂州江夏县西一百二十里处,北临大江,即周瑜用火烧曹兵处。见《元和郡县图志》二七。

【作者介绍】

刘长卿 (709~786),字文房,唐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以五言律诗擅长,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后来唐代宗任命他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拓展阅读:《和州留别穆郎中》(作者:刘长卿)

【作品介绍】

《和州留别穆郎中》的作者是刘长卿,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7卷第45首。

【原文】

和州留别穆郎中

作者:唐·刘长卿

播迁悲远道,摇落感衰容。

今日犹多难,何年更此逢。

世交黄叶散,乡路白云重。

明发看烟树,唯闻江北钟。

【注释】

①和州:唐属淮南道,治所在今安徽和县,其地在长江北岸。穆郎中:穆宁。据穆员《秘书监致仕穆(宁)玄堂志》推算,大历七年至九年(772-774 ),穆宁任和州刺史。

②播迁:迁徙,流离失所。按:当时刘长卿被迫去职东下,未知所适。

③明发:清晨。《诗集传》:“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

【繁体对照】

卷147_45【和州留別穆郎中】劉長卿

播遷悲遠道,搖落感衰容。

今日猶多難,何年更此逢。

世交黃葉散,鄉路白雲重。

明發看煙樹,唯聞江北鍾。

篇2:和州送人归复郢,和州送人归复郢刘长卿,和州送人归复郢的意思,和州送人归复

和州送人归复郢,和州送人归复郢刘长卿,和州送人归复郢的意思,和州送人归复郢赏析 -诗词大全

和州送人归复郢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因家汉水曲,相送掩柴扉。故郢生秋草,寒江澹落晖。

绿林行客少,赤壁住人稀。独过浔阳去,潮归人不归。

篇3:送人归江夏 赏析

这首诗借景抒情,在这首诗中,‘孤月’是表达一种孤寂落寞;新月亦是新满的圆月,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

作者资料: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篇4:送人归江夏 赏析

作者:王昌龄

寒江绿水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

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送人归江夏翻译:无

送人归江夏字词解释:

江夏:“江夏”初为郡名,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设。两汉皆治西陵县(今武汉市新洲区境内),亦有前汉治于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北),后汉治于西陵一说。三国时,魏、吴各置江夏郡,魏江夏郡治上昶城(今湖北省安陆市西北),吴江夏郡初治沙羡(县治在今武汉市江夏区境内),孙权自公安都鄂后,立武昌郡,旋复名江夏郡治武昌县(今鄂州市)。晋平吴后,改吴江夏郡为武昌郡,并将原魏江夏郡治迁回安陆旧城。南朝刘宋时,江夏郡定治于汝南县城(即夏口)。至隋平陈,江夏郡、武昌郡皆废,入鄂州。隋炀帝时及唐代中期,因政区通名变化,曾两度改鄂州为江夏郡,乾元元年后,江夏郡一名始废。

“江夏”自隋开皇九年起又被用作县名,当时是改侨县汝南县为江夏县。此前,今武汉市域内最早的县级行政建制为沙羡县,始设于西汉。三国吴省之,晋太康元年复置,治夏口。后省沙羡,并入沙阳。东晋末,汝南郡民流寓夏口,因侨立汝南县。自隋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后,“江夏”县名沿袭不变,直至清朝灭亡。19为纪念辛亥革命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

篇5:温庭筠——《送人东归》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

【作者】: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仅国子助教。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其词题材较狭窄,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有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表现了他杰出的才能。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情思,文笔含蓄,耐人寻味。其诗辞藻华丽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存词70余首。

【注释】:

郢门山:在今河北省江陵县。

【赏析】:

本诗写作者送友人远游的情景,友人心浩浩而远志,诗人情依依却不伤心。这首送别诗的结句千年传诵,使离情更增色彩。

早春送人归岳阳,早春送人归岳阳尚颜,早春送人归岳阳的意思,早春送人归岳阳

送人归江南,送人归江南张乔,送人归江南的意思,送人归江南赏析

送人归上国,送人归上国韦庄,送人归上国的意思,送人归上国赏析

送人下第归,送人下第归朱庆馀,送人下第归的意思,送人下第归赏析

送从弟郢东归,送从弟郢东归孟郊,送从弟郢东归的意思,送从弟郢东归赏析

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罗隐,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的意思,送

按覆后归,按覆后归刘长卿,按覆后归的意思,按覆后归赏析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送道标上人归南岳刘长卿,送道标上人归南岳的意思,送道标

送张十八归桐庐,送张十八归桐庐刘长卿,送张十八归桐庐的意思,送张十八归桐

和州送人归复郢,和州送人归复郢刘长卿,和州送人归复郢的意思,和州送人归复(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和州送人归复郢,和州送人归复郢刘长卿,和州送人归复郢的意思,和州送人归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