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不是唯一——寻找镜头边缘的高尚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今天喝一杯咖啡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金牌不是唯一——寻找镜头边缘的高尚(共含3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今天喝一杯咖啡”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金牌不是唯一——寻找镜头边缘的高尚

篇1:金牌不是唯一——寻找镜头边缘的高尚

脖颈上挂着沉甸甸的金牌,脸庞上漾起美滋滋的笑容,在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镜头中,应和着每一声喝彩……这就是我们的奥运英雄作为万众瞩目的幸福。然而,只要你稍稍留意镜头边缘,就会发现还有一些熟悉的面孔,因为那稍瞬即逝的关注,而被落寞笼罩——或许他们也有鲜花的拥簇,他们也有奖牌的自豪或者突破的肯定,却因为唯一缺失的一抹金色,只能以配角的身份接受祝福。

当刘翔风一般扫过男子110米栏跑道,有几个人还想得起叶冲失落的眼眸;当女排姑娘们创造大翻盘奇迹,又有几个人还会借问一声金教练能否向女子曲棍球姑娘们再次献上玫瑰。作为奥运会至高荣誉象征,金牌,确实应该成为所有人追捧的主角;可殷剑的银牌、张楠的铜牌、邹市明的第四乃至中国花泳队的第六、钱震华的第十六,这一张张同样用汗水、泪水和血水浇灌出来的成绩单,难道就该被忽视?

同样是在奥运会上取得了喜人的第八名,中国男篮因为有了“小巨人”姚明而万众瞩目,而面对默默无闻的中国女子手球队,又有多少人可以准确无误地认出陈积、王旻两位姑娘?

人们常常说:“刘翔才是英雄!你们应该去采访他!”难道那些为了国家荣誉而浑身伤病,却因为比赛上的一次失利而被人们否认的奥运健儿就不是英雄吗 金牌不是唯一亮点,只要你将捕捉的镜头稍微放宽,那金牌之外的可贵,才会真正寻找到它的价值。

篇2:CMO金牌选手黎雄风:寻找优秀的平衡点

CMO金牌选手黎雄风:寻找优秀的平衡点

黎雄风 获奖竞赛:第9届华杯赛银牌,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08年国家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

爱好:足球、篮球、钢琴

采访之前看过黎雄风的照片,那是刚刚参加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与其他参赛选手站在一起合影。几个人当中,数黎雄风最清秀,笑的时候眉头微皱,好像还沉浸在数学题中,又好像已经理出解题的头绪,胸有成竹。当雄风出现在学而思的颁奖典礼上,我一下就认出了他。这个在许多竞赛中获奖的“竞赛专业户”,现实生活中却是邻家男孩般的少年,看不出任何不羁和骄傲。采访的时候,雄风略有腼腆地回答问题,话不多,却句句真诚。而他的母亲则坐在一旁,微笑着,不时帮儿子整整衣领,扯扯衣袖。从那无限温柔的眼神里,你能读到什么是母爱。不管儿子有多大的成就,在母亲眼里,永远是那个长不大,需要照顾的小子。

参加第9届华杯赛的时候,雄风还是个初中学生,可是对数学的学习已经很深,甚至比高中学生还多。他一直坚持一个好习惯,就是会提前学习高年级的课程。比如上初中的时候,已经开始自学高中的数学。学好了以后,再做初中的习题,感觉居高临下,解题思路自然开阔,成绩也遥遥领先。

在08年的数学联赛中,黎雄风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再一次展现了他的`数学天分和实力。十月份以来,雄风和其他几个队员一起在北京集训队训练。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几乎是全天都在学数学,看到的是数学,听到的是数学,脑子里想的还都是数学,不枯燥,反而乐趣无穷。在陶晓永教授、李伟固教授等数学顶尖级教练的指引下,他们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题,两个月的时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段时间他们对数学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数学的热爱越来越执着,也体会到了数学更多的魅力。用雄风的话说就是:“这两个月的学习,相当于我在过去一年的学习。”因为学到了更巧妙的解题思路,钻研到更深的数学知识,在教练的指导和同学的交流中提高了自己的成绩。

多年的练兵,雄风已经练就了扎实的数学功底。1月,参加CMO的时候已经胸有成竹。这次参赛的经历也终生难忘。得知自己获得金牌的时候,雄风笑得很灿烂,心态却很平和。现在的雄风已经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数学系,这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在雄风眼里,却十分平常。即使如此,面对几个月后的高考,他还是很认真地在准备着。只是,也许有更多的精力放在钻研数学上,或许,还能把大学里将要学到的知识提前学习。

本以为对数学如此执着的孩子,应该是一头扎进数学堆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但雄风的生活丰富多彩,一般孩子喜欢的活动,他都喜欢,包括上网。但雄风上网不是玩游戏,他更热衷于浏览时事新闻,看数学网站。奥数网便是他常光顾的网站,在网站上获取一些数学信息,看大家对数学题的讨论,都给他带来很多帮助。只是渐渐的,雄风所学的数学越来越高深,而以小升初为主的奥数网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了,也许,高考网会是更不错的选择。

对数学的热爱,让他拥有更灵活的头脑,更独特的思维方式。他还喜欢社科类知识,对时政的了解也很深刻,能一口气说出许多近期大事,评论得也相当到位。业余时间,足球、篮球都不在话下,更绝的是,他能弹一手好钢琴。原来,数学优秀的人不一定只专于数学,只要在专业和业余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优秀就这样练成了。一起想象一下,一个阳光秀气的男孩,做数学题的时候紧锁眉头思考,考试的时候永远是胜利的姿态,弹钢琴的时候微微闭目陶醉,在运动场上时潇洒地挥汗如雨……

如此少年,风华正茂。

篇3:寻找秘密花园的入口--《皇帝的新装》教学镜头点评 (教师随笔)

肖培东

毕淑敏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每当烦心的时候,她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保留好奇与幻想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童话”。童话就像一个秘密花园的入口,每次开启,都能带给我们不同的体验。而越是优秀的童话,越有发掘的空间,越能培养高级的审美情感。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正是如此。

这篇经典的童话可教的地方太多,比如,这篇童话所揭示的社会问题,骗者与被骗者各自不同的心理世界,《皇帝的新装》给我们的启示,《皇帝的新装》故事情节的巧妙安排,故事中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童话的特点等等。所有阅读这篇童话的人,都能在这个荒唐又极富隐喻的故事中找到一座花园,看到生长着不同人性的各色花瓣,在孩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中获取到理解和共鸣。课堂中,要开启这座秘密花园,教师就要在文本幽深处寻找到别致的入口,从而引领学生驰骋于童话意义的原野,帮助俗世俗人回想起湮没已久的童心。栾娟老师的这一声“谢谢你教我讲童话”,让我感动良久。这个入口很意外,很奇妙,也很浪漫。童话的魅力就在于,孩子们从童话中获得了丰富的个人意义,故事推动了他们的自我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最有资格讲童话的,也许就是孩子自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在《童话的魅力:童话的心理意义和价值》一书中说:“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自己选择童话,而不是成人越俎代庖。”“对孩子解释童话故事,会损害童话的魅力,因为童话的魅力很大程度来自于孩子体验在不明白中弄明白的过程。尽管成年人的解释显得合情合理,但却剥夺了儿童独立思考的权利。”请孩子们来教“我”怎样讲童话故事,是用童心来诠释童心,同童心一起抵达童心。你看,栾老师的镜头里,师生一起朗读,一起探究,一起体会童话“夸张、想象”的特点,体察人物的心理,体味故事的内涵,这是何等美丽的课堂。当然,栾老师需要下功夫的,就是要用不露痕迹的藏拙式的点拨,去激发,去唤醒,去陪伴他们一起经历生命的成长。我憧憬这样的童话课堂,我们都是要读童话的孩子。

当然,童话是文学的,而文学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我们给孩子读童话,也是在帮助孩子享受、学习文学语言。真正优秀的童话大师常常也是语言大师。所以,无论怎样的教学形式,撬起课堂的支点最终还是语言。大家都很熟悉围绕“骗”字展开的教学设计:皇帝受骗,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如此一字立骨,用一个“骗”字串联童话的情节和所有人物,简洁形象,印象深刻。陈淑君老师的镜头也有此精妙,她弃“骗”择“弄”,两个骗子在皇帝腰间“弄了一阵子”的“弄”字激发了她的教学灵感。细想想,还真是,骗弄骗弄,《皇帝的新装》写的就是一个“弄”字。骗子捉弄皇帝,大臣糊弄皇帝,皇帝卖弄风骚,百姓自我嘲弄等等,各种“弄”姿,尽在文中。热衷弄虚作假的社会,惯于弄假成真的世俗人心,荒唐闹剧也就顺理成章。玩味这一个“弄”字,就是对世间众象的洞悉,就是对人情冷暖的感受,就是对是否曲直的自悟,就是对世事价值的判断。张初吴老师很独特地注意到了童话写人物对话、心理过程中使用的语气词,教学视角别致新颖。“愿上帝可怜我吧!”一个“吧”字,几多惊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一个“呢“字,百般疑惑。“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这声“哎呀”,叹尽多少虚伪、无奈与做作。“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我们这才听到世间天籁童音,见到世间真纯童心,让我们面对世界既战战兢兢又兴致勃勃。张老师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体会每一个语气词背后的内涵,去发掘蕴含其中的奇崛的意义。这是在提醒我们,经典作品的每一个文字都是会说话的,每一个文字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唤醒它们,秘密花园就在眼前。

圣埃克苏佩里借小王子之口诉说:“大人们的世界可真奇怪。”《皇帝的新装》,让那个隐喻和不可言说的成人世界昭然若揭。“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一重复了多次的赞美语句就定格了成人内心的无限复杂。连布料都不存在,哪来什么“花纹”“色彩”呢?明明是谎言,却还重复三次,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呢?这重复的谎言就像一面神奇的镜子,映照出成人的内心世界。毛华玲老师洽宜地选择语言品味之点,连起了语言训练之线,引导学生在这明目张胆的谎言上来来回回地走。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试着用“重复的谎言”开头说一句话,从某一个角度鉴赏作品“重复谎言”的艺术效果,就使我们更懂得,最熟悉的童话里,有一个被深深铺垫的河床,那里奔腾着人性的大河。假话凭什么满天飞?同样都是抓谎言,毛华玲老师教成细节,吴如厂老师则化成主问题去推进课堂教学。他们说的假话有什么共同特点?吴老师设计了较为开放的话题,营造出宽松自由的对话空间,通过挖掘假话的共同特征将童话故事中包孕的丰富的意味凸显出来。这篇童话里假话满天飞的外部因素有哪些呢?找到入口又能拓宽路径,这最后的追问相当精彩。有意思的是,两位老师在研读谎言的时候,都有意无意地避开了百姓的假话,这种默契会不会成为解读的限制,我会这么想。

我们最爱的那个童话里,都有自己灵魂的秘密,那里甚至带着命运的呼唤。那个秘密花园的入口,每次开启,都能带给我们深刻的情感体验。找到那个入口,不仅仅为了教学,也为了净化我们自己的灵魂。

[寻找秘密花园的入口--《皇帝的新装》教学镜头点评 (教师随笔)]

《不是第一就是唯一》读后感

寻找美,不是难题

我的教育理念-我不是最好的,但却是唯一的-董玉磊-教育随笔

金牌不是唯一——寻找镜头边缘的高尚(合集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金牌不是唯一——寻找镜头边缘的高尚,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