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的七夕节是几月几号
2023年的七夕节是几月几号
每年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2023年七夕公历时间:8月22日,星期二。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七夕节是什么意思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又名七巧节、乞巧节、双七、七姐诞等。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
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后被寓意着象征爱情的节日女孩们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七夕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七夕节的风俗习惯有:乞巧活动,拜织女,染指甲,妇女洗发等。
1.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相传在这天晚上,牛郎渡过银河与织女相会,民间则陈列瓜果,穿针乞巧。因为七夕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又称这天为“乞巧节”、“少女节”或“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妇女们拜织女、染指甲、乞巧果,进行祈祷福寿安康的活动,仪式虔诚而隆重。
2.乞巧活动是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3.七夕风俗:拜七姐
七月初七的七娘会,在广东称为“拜七姐”,旧时代靓女们向七姐“乞巧”,祈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
七夕风俗:斗巧
七夕斗巧有很多形式,例如“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输巧”、“兰夜斗巧”、“投针验巧”等形式。
七夕风俗:游七姐水
传说七夕节天上的仙女会下凡到河中洗澡,此时河水沾了仙气,会给人们带来桃花运,预防疾病。所以用七夕节这天的水洗澡,既可以使爱情美满,又能驱邪防病。
七夕风俗:七巧贡案
在惠州惠东县平海古城,过去每逢七夕前后,每个家族中的小女孩、姑娘、媳妇和太太们,都会亲手制作各种各样的贡品。常见的贡品有花灯、花果、宫廷、刺绣、糖艺、文房四宝等。
七夕风俗:迎仙
在广东广州,七夕节到来前姑娘们会用事先备好的彩纸、通草、线绳编制成各种各样的小玩意,还会将谷种和绿豆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绿芽长到2寸左右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初六晚上到初七晚上,姑娘们会仔细装点打扮,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之为“迎仙”,三更到五更要连拜七次。
2023年七夕节是哪一天
2023年七夕节是农历七月初七,阳历8月22日,周二。七夕节是我国传统情人节,相传这天喜鹊架起鹊桥,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是非常浪漫的节日。
七夕节的起源
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神话。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对牛郎星、织女星的记载。东汉时,传说天帝为媒,让牛郎与织女成婚,但玉帝又令西王母以银簪划河为界,规定每年七月七牛郎才能借鹊桥同织女相会,民间据此传说形成了七夕节,并且一直保留下来。
每逢七月初七,也是魁星的生日。因为魁星左右着文人的考运,所以读书人又把七夕节称为魁星节或者晒书节。在这一天拜祭魁星,是星辰崇拜的具体表现。
七夕节是中国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重要节日之一,除汉族外,满、朝鲜、壮、侗、苗、畲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但有些少数民族对这个节日有其自称,如满族称之为祭星节,鄂伦春族称之为祭月亮等。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 情人节是几月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