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献身的论据素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一颗咸鸭蛋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勇于献身的论据素材(共含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一颗咸鸭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勇于献身的论据素材

篇1:勇于献身的论据素材

贺龙为真理不要荣华富贵

贺龙当过镇守使,当过国民党军队的军长。但他寻求真理,不要荣华富贵,投身革命。一个亲戚对他说:“你脱下将军服穿粗布衣,脱下皮鞋穿草鞋,你图的是什么?”另一个亲戚说:“你在国民党里大官当得好好的,国民党势力又强大,你为什么要当‘红脑壳’呢?”

贺龙笔着说:“我贺龙找真理,找个好领导,找了半辈子,现在总算打到了。就是把我脑壳砍了,我也跟共产党走到底。我要的不是个人前程,我要的.是国家民族和劳动大众前程。”

贺龙参加革命以后,忠于党忠于人民,英勇善战。是一位功勋卓著,无产队级革命家、军事家。

篇2:勇于献身的论据素材

1、我们的报酬取决于我们所做出的贡献。——韦特莱

2、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是精诚相见。

3、我们能尽情享受的,只是施与的快乐。——穆克

4、太阳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永远消耗自己。

5、我是世界的公民,应为人类而生。——诺贝尔

6、关心他人,实际上就是关心你自己。

7、壮士临阵决死哪管些许伤痕,向千年老魔作战,为百代新风斗争。慷慨掷此身。——华罗庚

8、历史把那些为了广大的目标而工作,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看作是伟大的人;经验则把使最大多数人幸福的人称赞为最幸福的人。——马克思

9、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增广》

10、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泰戈尔

11、船锚是不怕埋没自己的。当人们看不见它的时候,正是它在为人类服务的时候。——普列汉诺夫

12、我觉得,只有人类在由衷的感谢下生出的报效之心,才是地球上最美好的东西。——武者小路实笃

13、点燃了的火炬不是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们的美德应该超过自己照亮别人。——莎士比亚

14、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泰戈尔

15、小草,有时站在大山的头上,默默地,从不炫耀它自己。

16、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17、如果人仅仅为自己劳动,也许他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智者,卓越的诗人,但是他永远也不能成为真正完善和真正伟大的人。——马克思

18、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上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为我们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于没有一样。——莎士比亚

19、想想你的母亲,她对人生要求该多么微小,可是,落在她头上的又是怎样的一种命运?——屠格涅夫

20、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雨果

21、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阿德勒

22、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莎士比亚

23、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松下幸之助

24、一个获得成功的人,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从他的同胞那里所取得的,总是无可比拟地超过他对他们所做的贡献。——爱因斯坦

25、世间最庄严的问题是:我能做什么好事?

26、快乐是一种香水,无法倒在别人身上,而自己却不沾上一些。——爱默生

27、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法拉第

28、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苏洵

29、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

30、真正的学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暗暗做了许多伟大的工作而生前并不因此出名。——巴尔扎克

篇3:对于勇于承担责任的论据素材

对于勇于承担责任的论据素材

对于勇于承担责任的论据素材

适用话题:勇于承担、品德、豁达、智慧

【论点】人要勇于承担责任。

【相关论据】

1、自贬丞相:诸葛亮在失街亭之后,不仅挥泪斩了自己一向信任的马谡,而且自贬丞相之职,这表明他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2、反省历史: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德国将于今年7月举行仪式,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向盟军提供纳粹情报的德国间谍弗里茨·科尔贝。科尔贝是二战期间德国外交部的一名雇员,代号为“乔治·伍德”。他向美国情报机构提供了1600多份情报,并帮助策划了1944年7月20日的刺杀希特勒未遂事件。德国将于今年7月举行纪念这次刺杀行动60周年活动,并向科尔贝表示敬意。作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之一,德国又一次向世人表达了其真诚反省战争错误的宽阔心胸,这不能不让人深表敬佩。

3、新航的态度值得赞扬:新航SQ006班机,10月31日晚在台湾中正机场撞毁事件,令举国震惊。三天以后,台湾行政院飞行安全委员会发表对失事原因初步调查的结果,相信也令国人以及所有关心新航的人惊奇不已,许多人初闻这个调查结果,甚至可能感到半信半疑。台湾行政院飞安委员会初步调查的结论是,SQ006班机是从一条错误的跑道起飞。换句话说,是人为的疏失或错误,酿成了这场伤亡惨重的大悲剧。虽然如此,台湾飞安委员会的初步调查结果,并没有解答所有明显存在的问题,比如说,SQ006究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入错误的跑道:一条关闭的跑道怎么会让飞机进入,飞机场当局当时怎么会完全不知其事;看到SQ006进入错误跑道的另外两架班机的机师,怎么会没有马上通知控制台,眼巴巴看着悲剧发生?台湾的调查工作还在进行,相信几乎人人心中都有的这些疑团迟早都会解开,但新航在台湾飞安委员会公布了这样的初步调查结果以后,马上宣布完全接受班机进错跑道的结论,并郑重表明愿意承担一切责任的态度,却无疑是值得赞扬的。

4、主教练引咎辞职:上周五,意大利足协召开特别大会,足协主席卡拉罗提出辞职,他的理由是:“在世界杯和输给威尔士的比赛后我依然保住了特拉帕托尼的帅位,因此我辞职。”这一举动表明卡拉罗是一个敢于负责任的人。

5、承担责任的总统:美国的杜鲁门总统,曾在他的'桌子上摆了一个牌子,bookofstophere。Book就是我们打麻将的时候用作发牌标示的,在英谚里面,表示把问题丢给别人。杜鲁门总统把这句名言放在他的桌上,意味着问题到此为止,就是你只要找到我,我就不能再推了。这同样表明杜鲁门总统是一个敢于负责的总统。

【名言警句】

1、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不认真工作的人什么也不是,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刘易斯)

2、共同承担责任等于不负责任。(德国谚语)

3、在任何情况下,责任都有一个定量,任何一方如果承担过多的责任,另一方就会相应地减少承担等量责任。(佚名)

4、以天下为己任。(孙中山)

5、如果工作对于人类不是人生强索的代价,而是人生的目的,人类将多么幸福。(罗丹)

【知识拓展】

认识名人——杜鲁门

哈里·S·杜鲁门(英语:Harry S. Truman,1884年5月8日-1972年12月26日),美国民主党政治家,第32任副总统(1945年),随后接替因病逝世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成为了第33任美国总统(1945年-1953年)。

面对美国外交事务,杜鲁门总统任内发生了不少世界大事,首先是盟军战胜纳粹德国、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日本投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结束;接着是联合国的成立、以重建欧洲为旨的“马歇尔计划”的落实、杜鲁门主义对抗共产主义、冷战的开始、中国国共内战、北约的成立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其中朝鲜战争使美中韩三国付出沉重代价,其中只有苏联获取了实质利益。在美国方面,战争使44,000名美军阵亡和失踪,并直接破坏杜鲁门第二次连任的计划。最终,共和党的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凭借反对杜鲁门运动与标语“韩国!共产主义!贪污!”(Korea!Communism!Corruption!)赢得人心,而在1952年出任总统,结束了民主党长达执政。

杜鲁门是位素以友善和谦逊闻名的总统,他的不少名言,如“推卸责任止于此”(The buck stops here!)和“怕热就别进厨房”(If you can’t stand the heat,get out of the kitchen.)等等,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言。相比前任总统,杜鲁门支持度不算高,但他谨慎果断的性格令他得以面对险峻的国际情势时,可以克服许多艰巨挑战。

【一句话分享】

生活是一面镜子,我们如何面对它,它就会如何馈赠我们。背不动的,要放下,因为再背就会硬伤。想不通的,可以不想,因为想了也没用。有时,尽管我们已经很努力,仍然得不到幸运之神的青睐,只能说明,该转弯了。付出不一定有收获,收获却一定要付出努力。

篇4: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勇于献身的科学家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勇于献身的科学家

鲍尔?海斯德是美国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学家。他小时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被毒蛇咬死,就决心研究出一种抗蛇毒药。他从15岁起,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体,并逐渐加大剂量与毒性。

这种试验是极其危险和痛苦的。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场。各种蛇的蛇毒成分不同,作用方式也不同,每注射一种新的蛇毒,原来的抗毒物质不能胜任,又要经受一种新的抗毒物质折磨。他身上先后注射过28种蛇毒。经过危险与痛苦的试验,终于有了收获。他一共被毒蛇咬过130次,每次都安然无恙。海斯德对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质进行分析,试制了一些抗蛇毒的药物,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伤的人。

[点拨] 鲍尔?海斯德忍住痛苦,向自己体内注射毒素时,他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想到的却是救治被毒蛇咬伤人的生命。这种奉献的精神,又岂止是“无私”一词可概括的?

[适用话题]素材适用于“生命”“奉献”“热爱”等话题。

二、运用指导

1.巧用素材:

“奉献”是一种自我牺牲,是一种道德上极为崇高的境界。我们的社会需要人们在某些时刻、某些场合做出奉献。或许在某些时候,我们自己也会被期待着选择牺牲,做出奉献。自我牺牲的内在性质,使奉献行为显得愈发可贵,也愈发值得提倡。

在文章立意与选材时,我们表达“奉献”的主题应侧重于强调:不顾自身利益,不求回报等,上面的素材包含古今中外的各种鲜活的人物事例,在写作“奉献”一类话题时,可根据自己的立意来灵活运用。

2.话题适用:

可以适用于“阳光”“奉献”“爱”“热爱”“感动”“付出与回报”(日照市中考作文题)等话题。

3.真题展示:

(A)因为奉献,所以世界上少了无家可归的人;因为奉献,所以沙漠中多了绿阴;因为奉献,所以许多人在病痛中被解救出来……

请以“奉献”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B)请以“奉献着是快乐的”为题作文

三、运用示例

1.标题示例:

《投大地一片绿阴》《说“爱”》《生活因“奉献”而精彩》《马路上的“卫士”》《守卫家园》《奉献者最快乐》《用爱拨响生命之弦》

2、优秀语段示例:

①你看那高高的钻天杨,树身粗壮,枝叶繁茂,巍然屹立,风雨攻不垮它,洪水淹不没它,是什么支撑着这个顽强的生命?那就是树根。树根深深地埋藏在地底下,不断吸取着水分、养料,供给枝叶的生长需要。尽管你在赞叹大树的繁茂时几乎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尽管你在赞美树的价值时忘了这价值从何而来,可它依然默默地吸取着、奉献着,从不想钻出地面显耀自己。相反,为了有更多的水分,更丰富的养料,它总是越扎越深,越扎越远。树根有着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它的奉献比起春蚕,比起蜡炬,却有着更深的意义。

②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志士仁人为了社会、国家、民族的利益,鞠躬尽瘁,舍生忘死,在史书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三国时诸葛亮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清代林则徐在流放伊犁的'途中,写下了“苟利国家年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不朽诗句,都是奉献精神的典型体现。正是无数代人的奉献精神,才使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汇总

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师,工作到深夜、节假日不休息、为了工作不惜牺牲家庭、耽误自己的的青春、带病坚持工作,南京年仅24岁的女教师杨慧香消玉殒,突然永远地倒在了讲台上就是最好的例证。尤其是在抗击非典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少个人、企业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他们争上“前线”,用自己的生命保卫患者的健康,同病毒做斗争,他们没有闪耀的光环,没有诱人的报酬,没有高额的回报,是什么力量使他们把一切奉献给了他们忠诚的事业呢?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什么样的行动。他们的思想达到了一种境界――让更多的人平安,让祖国平安。

篇5:勇于献身的名言

勇于献身的名言

1、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李白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5、人生自古谁不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6、临难忘身,见危致命。――柳宗元

篇6:高考作文素材论据

纪律严明的戚家军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他所率领的戚家军,英勇善战。相继消灭浙江、福建、广东的倭寇,荡平东南沿海的多年倭患。后来又镇守北方,使塞外统治者不敢南犯。这一支使敌人闻风丧胆的精锐之师,主要是靠铁的纪律保证。戚继光执行纪律铁面无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他的舅舅也在军中任职,有一次他犯了纪律,戚继光毫不留情,当着将士的面,按纪律罚治了他的舅舅。

由于军纪严明,军中将士,不敢随便违纪,所以戚家军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篇7:高考作文论据素材

孙武力斩王妃

孙武,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字长卿,齐国人。后到误国,助吴王阖癌改革图强,他以冶军严明见长,误王想实际考察他治军的本领,就让他训练宫中的美女,阖癌症选派了180名宫中美女,指定他两个宠妃当队长。孙武把她们分为两队就进行训练,并有令在先,不能违反纪律,如果违反军纪,按军法处治。王妃自恃吴王宠幸,根本不把孙武命令当回事,扭扭捏捏,嘻嘻哈哈,谁也不听孙武的指挥。孙武再三传令也不顶事。孙武立即召来执法官把吴王的两个宠妃推出斩首,吴王派人来说情,孙武说:如果不按军法处治违反纪律者,今后就无法指挥打仗。孙武力斩两个队长以后又挑选了两个队长,继续训练,宫女们再也不敢违抗命令了。

后孙武为吴帅,五次攻打楚国,并且一度占领了楚的都城。著有《孙子兵法》传世。

篇8:高考作文素材论据

“大陆漂移说”的提出

著名的“大陆漂移说”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魏根纳提出的。他在地图上发现大西泣西岸的南美洲巴西东端呈直角的凸出部分,与东岸非洲喀麦隆海岸凹进去的部分,正好能够对起来,而且巴西沿岸每一凸凹处,与非洲沿岸每一凹凸处几乎都相对应。他思索着:如果移动这两块大陆,使他们靠拢,那么这两个部分正好吻合。他想到这里,心里一亮:“这两个大陆原来可能是一个。”

后来他又经过长期研究,通过地球物理,地质,古生物及古气候多方论证,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说”。他认为地球大陆原是一个整块,大约距今3亿年以前开始分裂,向东西南北移动,后来才成为现在的样子。

后来科学的新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他的学说。

议论文论据素材:自豪

议论文论据素材:品德

高中语文作文论据素材

高考作文论据素材精选

议论文论据素材:攻坚

敬老的热点论据素材

高考议论文论据素材积累

智慧的议论文论据素材

个性的时事论据素材

环境的作文论据素材

勇于献身的论据素材(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勇于献身的论据素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