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有感(通用8篇)
呼啸山庄有感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呼啸山庄有感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呼啸山庄有感(通用8篇)】,供你选择借鉴。
呼啸山庄有感篇1
“他比我更像自我,我之所以活着就是为希斯克利夫,我就是希斯克利夫……”难道有比这更经典的感情宣言吗?一切感情宣言在此都显得苍白无力。这就是《呼啸山庄》的情感的浓缩。
初读《呼啸山庄》时,我读得艰难而晦涩,我无法理解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情感。再读《呼啸山庄》,我的理解加深了一层。凯瑟琳内心里爱着希斯克利夫,但为了地位和身份,她喜欢画眉山庄的林顿,而最终,她也嫁给了林顿。
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的感情是永恒的。当年,他在家偷听到凯瑟琳和女佣的谈话,生气地离开了呼啸山庄,他在外面的世界拼搏,最终成为了一个富有的人。他带着一身的仇恨回到了呼啸山庄。为了夺回他心爱的凯瑟琳,他不仅仅娶了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还机关算尽地让自我的儿子娶了凯瑟琳和林顿的女儿,然后得到林顿家的财产。他和凯瑟琳的哥哥打赌,赢了他全部的财产再逼死他,然后让他儿子变成一个不懂礼节的野小子。凡是之前凯瑟琳哥哥怎样对待他的,他都双倍地让他偿还。最终,凯瑟琳在神志不清的昏迷中结束了生命。在希斯克利夫得知凯瑟琳的死讯后,他如同野兽一般把头往树上撞。他整夜整夜地,不知疲倦地为凯瑟琳守灵,连晚饭也不吃。回到呼啸山庄,他又为凯瑟琳祈祷。他始终相信凯瑟琳会回到呼啸山庄。
其实,凯瑟琳当年在希斯克利夫离家出走的时候就受到了刺激,之后希斯克利夫重新去画眉山庄拜访凯瑟琳,更是对凯瑟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最终导致凯瑟琳神志不清。幸运的是,凯瑟琳神志不清时,竟然还认出希斯克利夫。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的爱是残缺的;有情人,最终只是在地下成了眷属,但他们的爱是永恒的。
就是这样一部感动人的著作,竟是由一位三十多岁便辞世且终生未婚的女子写的。她就是艾米莉·勃朗特。她写的这本书久久不能被英国社会所理解。直到她死后,这本书才出版。这位伟大的作家表面上沉默寡言,内心却热情奔放。她在当时黑暗动荡的社会里,十分关心政治,又同情手工业工人的反抗和斗争。就是在这些条件下,她完成了《呼啸山庄》。这本书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她不曾结婚,却能够把各种情感写得淋漓尽致。
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感情是残缺的,是不完美的感情,却是永恒的感情。他们为了对方痛苦一生,最终剩下的,依旧是无言的狂野和西风。
呼啸山庄有感篇2
《呼啸山庄》的作者是爱米莉。勃朗特,主要讲述了一个令人十分神伤的故事:一位吉卜赛少年希斯克里夫被呼啸山庄的主人收养。他与主人的女儿凯瑟琳情意相投,萌生了感情,可是最终因地位悬殊未能如愿。于是希思克利夫愤而出走,而凯瑟琳则嫁给了画眉山庄的林顿少爷。数年之后,希思克利夫又回到了呼啸山庄,开始了它的疯狂的报复和复仇计划,最终如愿以偿的做了两家庄园的主人。可是复仇并没有带给他预期的欢乐,他最终精神分裂,郁郁而终。
读《呼啸山庄》的时候我的感觉很深刻,故事的核心是复仇,故事里的主人公为生计而复仇、为感情而复仇、为屈辱而复仇、为死亡而复仇。他似乎是一个为复仇而活着的人,而从作者为他安排的“黑得像魔鬼般的皮肤”和“遭透了的粗口”中也能够看出。但希思克利夫对凯瑟琳的爱是残酷的,但总有一种神秘感,我想如果为这种爱保留一点点空间会更好。
我想《呼啸山庄》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恐怖感,很阴森,也很吓人,而与它并存的也仿佛有一种莎士比亚戏剧的忧伤和古希腊神话的神秘的气息,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本书虽然是个杯具,却总有那么一种神秘感,《呼啸山庄》也是一样,感情也是那么的复杂。
我想作者也许只是经过这样一种形式,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复仇,是永没休止的。其实应对那些所谓的“深仇大恨”我们到底需要复仇吗?复仇后,就能过得安心吗?看着复仇后的人们,他们的胸前都有一个印记,而他们的脸上,不会有欢乐的表情……。这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47年前爆发的那一场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刻骨铭心的战争,杀戮、流血、毁灭、血肉横飞、流离失所……我所能想到的属于那个时代的形容词永远都是那么的血腥,那么的残酷。那么如果有一天,我们把这种民族间的仇恨上升为再一次的战争,我想我们也就把自我也把人类引上了一条复仇的不归路。“冤冤相报何时了”这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经验和教训。
每个人,都有一段历史,一个人活着,在这个世界倔强的活着的目的也许仅有一个——和命运挑战。暴风雨是会有结束的那一刻,退一步真的会海阔天空。所以,我们不能憎恨,因为仇恨,而让自我成为一个间接凶手,更不能为了复仇而活着,否则,我们也将会堕落,也将会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失败者。
呼啸山庄有感篇3
西斯克利夫是老恩萧收养的孤儿,遭到老恩萧的儿子辛德雷的仇视,但他女儿凯茜喜欢他。凯茜虽深爱着西斯克利夫,但由于地位的差异而无法表白。西斯克立夫愤然出走,发誓报复。
当西斯克利夫回来时,凯茜已嫁给了画眉山庄的主人埃德加?林顿。西斯克利夫先使辛德雷破了产,之后又骗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企图占领画眉山庄。
不久,辛德雷、凯茜、伊沙贝拉、埃德加先后去世,西斯克利夫就奴役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和埃德加的女儿凯瑟琳,甚至对自我与伊莎贝拉所生的儿子林顿也恨之入骨。
西斯克利夫虽然到达了复仇的愿望,但并不感到高兴,于是在一个风雨之夜结束了自我的生命,去和他魂牵梦系的凯茜相会。
一个爱到极致的男人,做出了疯狂的行为。他用“爱”杀人,却也用爱自杀。凯瑟琳生前死后,他都活在痛苦里。凯瑟琳弥留之际,他还用说话去刺伤她。但是,希斯克力夫承受的却是两份伤痛,他自我的和凯瑟琳的。我很欣赏用情如此的男子。虽说有点变态和残酷,却怎样也恨不起他。还满同情他的。甚至很感动于他的疯狂的爱。相对来说,凯瑟琳就太自私了。她爱希斯克力夫,又嫁给富有的伦敦,能够说,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杯具有一大部分是她亲手造就的。希斯克力夫,很疯狂。但很迷人。当然,伦敦也不失为一个好丈夫。只是,笨了一点。凯瑟琳嘛~她坏~她自私~但是她对爱的执着,使她也因此散发着好女人与坏女人的混合着的魅力。俺真的太喜欢这本书了。燃烧的火焰之美。
呼啸山庄有感篇4
前一段时间读了《呼啸山庄》,感觉它是一部残酷的小说。它揭示出短暂的欢乐只是永恒痛苦的回光返照。主人翁之一希刺克历夫是一个恶魔式的英雄,一种顽强力量的象征。他全部的坚毅勇猛和不屈不挠都附诸在对凯瑟琳无望的爱,以及对阻碍他的爱的现实的一切有关联者的疯狂的报复上。
他所有的动机和行为出于他生命本质的需要。可以说他的生命永远以自我为轴心,按照充足的个性化自由运转:就像是他得不到凯瑟琳的爱,就要付出一切来报复破坏他们爱情的人。
我想悲剧大约是基于对灾难的反抗,希刺克历夫在辛德雷的摧残和凯瑟琳的背弃后,在不能实现爱的欲望下,对于他生命的意义只剩下复仇。在他身上更深切的让我感受到的是灵魂和肉体被伤害,被欺凌后的扭曲。凯瑟琳是一个典型忧郁的精灵,她在爱的狂喜和巨大的激动中忧郁而终,并保持贯穿一生充满无法挣脱的精神冲突。尽管这个冲突出是她自我选择的结果……
不可否认这一篇小说涵盖的东西远远超越了爱情的本身,它赞扬了人的美德,抨击了人心的黑暗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的追求。我们从中学到的是如何把自我与他人对照来发现自己的缺点,洗却心灵的肮脏,同时也教给我们如何面对世界,如何以自己的爱来换取世界的光明。
呼啸山庄有感篇5
书,一向是我的最爱,这不,寒假期间,我一下子把十大名着全买来了。其中,《呼啸山庄》给我的启示最大。
文中死亡希刺克厉夫既让人同情,又让人气恼。他爱凯瑟琳,为了她不顾一切,可因为凯瑟琳的虚荣最终使希刺克里夫成为魔鬼。他报复她,到头来痛苦的是他自我。
上一代的恩怨使无辜的孩子受到牵连,林顿因为父亲的不管不问,最终走向死亡。而哈里顿和凯蒂心中有爱,幸福的生活在一齐。希刺克里夫不知为何,死于非命。故事的结局令人感慨万千,它使我明白,处心积虑地报复别人,不但会使自我身心疲惫,还会伤害到许多人。可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甚至是讽刺的。所以,就应宽容的对待别人。
合上书,心里思潮起伏。我站起身,眺望远方,思绪飞走了好远……
呼啸山庄有感篇6
“当你安息的时候,我却在受着地狱般的折磨,痛苦地直打滚!”,失去了心爱的人,
“我得提醒自己:你要呼吸——几乎得提醒我的心脏,要跳动。” 呼吸着喘口气,再深思一下,所谓的恨其实又不是恨,这恨是爱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这种异化的情感超越了现实社会的道德标准,是心灵深处的哭泣,是感伤过后的不甘,仅仅只是不为人们所接受。如果至死不虞的人间之爱,应该受到嘉奖的话,那么对于希克厉撕心裂肺般的痴情,我只能感慨,超人间的爱就是这亩田地吧,没有绝对的爱,没有绝对的恨——这种扑朔迷离的恋情,或许也只存在于人类疯狂的想象里。想象——就是精神意念的具体化,却又似梦一般飘渺。
身处于这个野性癫狂的梦境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提心吊胆,神经紧张的可怕,终于,那积压了许久许久,抑郁的心情释放字一个静谧的夜晚,“在那温和的露天,我在那三块墓碑前留连徘徊,望着飞蛾在石楠丛中和钓钟柳中闪扑着翼翅,倾听着柔风在草上飘过的呼吸声,不禁感到奇怪,怎么会有人能想象,在这么一片安静的土地下面,那长眠者竟会不得安睡呢。”
无论是人间的爱还是超人间的爱。火总有灭的那一天,而人也总有离世的那一年,当希克厉追随着卡瑟琳的脚步离去,在另一个世界同游的时候,你会感叹,眼前冷冷清清的凄美,丝毫不逊色于那场风暴一般呼啸而过的爱恋。 如梦初醒般的恍然大悟,尘世的喧闹过后,平静是如此的难能可贵。而这,才是我们在现实中所应该寻找的东西。此“恨”绵绵无绝期,细水长流又何尝不是爱情的一种方式。
呼啸山庄有感篇7
我一口气将《呼啸山庄》读了两遍,第一遍像读其他书一样草草,囫囵吞枣,云里雾里,不解其意。第二遍只得无奈的重新读过,一句一言,仔仔细细,这才读出了其中的滋味。在此,我不得不承认,埃米莉勃朗特的确是一位天才的作家,她的才华丝毫不逊于有文学以来的任何一位有名或无名的作家。尽管埃米莉只在这世上度过了简短的三十个春秋,可这是不平凡的。她从未踏出过出生的那个庄镇,但是她的天空比任何人都要广阔,深邃。作为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无愧于这个姓氏。她的诗作是浩瀚的蔚蓝色,给人以勇气和力量,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是纯洁的白色,安静祥和,而又会迸发出不一样的激情,走向狂热与躁动,就好似白色的那一个极端,但是两种颜色都是那么的干净单纯。
《呼啸山庄》里的爱情是那么特别,与至今一来的任何一部小说中塑造的爱情都不一样。这种“埃米莉”式的爱情是那么的真挚,坦率,从来没有半分的扭捏与娇柔做作。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真正的来自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从人的本性中散发出来的。交织在这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赤裸裸,没有半分的禁锢,也从未想到过禁锢。这是人间最真实的情欲写照,埃米莉从未给它套上过那种所谓“文学的外衣”。埃米莉塑造的主人公们,爱的是那么的坚强,超脱出一切,哪怕是生与死的距离。爱之深,痛之切。希斯克里夫的仇恨也是那样的强烈、真实与强大。这种复仇欲望,强大到可以摧毁他周围的一切。复仇之火,烧毁了两个家族的纠葛。凯瑟琳死时,他是那么的痛苦。凯瑟琳带走了他的爱,也带走了他的一切。尽管他还活着,却和死亡无异。他即使是得到了那么多,却还是不足以填补他的失去,他心灵的创伤。因为凯瑟琳死了,他的生活失去了意义。当他如幽灵般在日夜的呼唤着他的爱人的时候,他却也是再也得不到了。他折磨着他人的时候,也无时无刻不把自己伤的体无完肤。他的仇报了,他得到了那么多人的财产,然而他却失去了支持自己生存的最后一根支柱,所以,就在这一刻,他死了。
在希斯克里夫以及这一辈的主人公心里,爱永远比恨浓,情感永远凌驾与理智之上,所以,他们很容易疯狂,但是却让人尊敬。他们的下一辈——那种理智胜于情感的爱,较之他们,显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逊色的多。埃米莉那种超前的写作手法,加上这奇妙的文学思维,难怪会被别人将这部旷世奇书誉为“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
呼啸山庄有感篇8
枯草,蓬飞,北风,呼啸,山路,崎岖,雾夜,降临了呼啸山庄。如此安静,一个与尘世喧嚣隔绝的山头。如此凄凉,一个与阴冷黑暗拥抱的山庄。 夏夜,繁星点点,老欧肖收养了无家可归的希克厉 。
也正因为这,他的童年开始与亨德莱和卡瑟琳共度。与亨德莱,他们之间互相产生了怨恨;与卡瑟琳,则一起享受着在旷野中追逐玩耍的乐趣,进而渐渐地爱上了她。可是在老欧肖死后,由于地位悬殊,卡瑟琳终究嫁给了富有的林敦,希克厉负气出走。 三年后,希克厉意外出现,他打乱了原来相安无事,其乐融融的画眉山庄,他怨卡瑟琳当初没有选择他,他恨林敦抢走了他的爱情和幸福。他没有轻易放手,他残忍地报复,疯狂地破坏,他带着并不喜欢的伊莎蓓拉私奔,最后卡瑟琳重病而逝。复仇顺利地打击了那林敦一家子。 在卡瑟琳死后,希克厉疯狂地继续着复仇计划,20来年都不曾动摇
确实,他真的成功了,亨德莱去世,其子哈里顿像一条哈巴狗一样跟随着他。卡瑟琳之女被迫接受与小希克厉的婚姻,并因此性情大变。林敦和欧肖两家的所有财产落入他手,但即使就是这样,他最后还是孤独地死在卡瑟琳的闺房里,去另一个世界寻找自己的可人儿。人世变迁20年,没有一个人得到任何幸福,留下的,只是一个悲剧——而这一切是只用“因爱生恨”就能诠释的吗?
希克厉和卡瑟琳之间,那份穿梭在原野,危险而疯狂的爱恋,使得两人阴阳相隔,留下了无尽的痛苦和悲哀。他们的爱情,没有阳光,欢乐,甜蜜;怨恨,阴郁,误解是他们的主色调。但“我就是他,他就是我”这种不被外人理解,接受和允许的爱又是何其深沉和伟大。或许主人公那种阴郁灰暗的行为太消极,以致令人无法接受,令人受到伤害;或许主人公的爱深沉而令人感动,但选择的表达方式过于极端,相当黑暗,但这就是《呼啸山庄》吸引人而令人为之震惊的缘由。 爱与恨只一线之隔,在这里被演绎的多么鲜活生动。用恨来表达爱,似乎有点荒.唐,但希克厉的爱与恨谁能划出明显的界限呢,爱和恨互相掺杂,相互融合,这两个原本完全对立的概念在他一个人身上得到了和谐统一。因为爱着所以恨着,矛盾吗,其实不然,却又讲不出其中有什么必然。爱恨情仇的一次偶然,旷古朔今,只因为爱得深沉。
★ 读呼啸山庄有感
★ 呼啸山庄感悟
★ 呼啸山庄读后感
★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
★ 《呼啸山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