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中秋节日记800字:我喜欢的中秋节(共含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沙雕赤兔”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它起源于唐朝时期,那时,以赏月为中心。到了清明时期,成为“民俗大节”。这样的节日自然成了我的真爱。
今天清晨,我们一家迎着初阳的第一缕柔光,向着姥姥家出发。当我们到达姥姥家时,太阳已经高高的悬挂在了蔚蓝的天空上,这里停了很多车,看来有好多亲人已经到了。我心中的那种思念之情越发浓烈起来,走进家门,屋子已经是热闹非凡,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和亲人们聊天,唠家常。整个上午都是在快乐中度过。
中午,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宴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团圆的喜悦。
我喜欢中秋,更是因为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了那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宁静的夏夜月朗风清,总是能给我一种清逸娴静的感觉。
明净清澈的如柔水般的月色,清光流泻,月色柔和而透明,轻盈而飘逸。我喜欢借月色沉淀心灵,望着月亮,整个身心似乎都受到了明月的洗涤,变得更加纯净。仿佛可以看见更深、更遥远的东西。
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我喜欢中秋的意境。每年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吃月饼有很大的意义,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外观很厚实,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我喜欢中秋,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时节,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这就是我中秋情愫!
我喜欢中秋节-300字
一年中的传统文化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中秋节,因为中秋节可以吃月饼、赏月、合家团圆。
中秋节的时间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我国从古代就有赏月的习俗,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比如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中秋节还有吃月饼的习俗,因为月饼圆圆的,象征着团圆。现在的月饼很多,口味各不相同,有甜的有咸的。馅料也很丰富,有五仁的、有果脯的、有豆沙的.、有枣泥的、有椰蓉的,还有蛋黄的等等。我最喜欢的是果脯馅的,因为它甜甜的,很好吃。
我喜欢中秋节,祝愿天下的小朋友都能和家人过一个团圆节。
今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传说,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在吟诵无数寄托相思、抒发感悟的咏月名作时,我们心中那股相思、团圆之情便愈加浓烈。
古往今来,中秋节就是中华民间传统的盛大节日,只要是个中国人,就注定了八月十五,举头望月与天涯共此时。当人们和家团聚,赏月、游湖之时就赋予了中秋节这样的意义,把人间温情与风物美景联系起来,让人们感受到和家团员的温馨、幸福与快乐,同时带给离乡背井的游子以浓浓的乡愁。
记得在《东京梦华笔》中曾描绘出“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圣晓”的热闹景象,这正是古人向往团圆、庆团圆的形象体现,对于现在的我们过中秋可谓是多姿多彩。你可以选择放烟火,朗朗月下,火树银花,普天同庆;可以选择游公园,桂花飘香,月色缠绕于那暗香浮动的枝头,在脚下洒落点点银光;可以选择江边漫步,明月当空,江风清洌,烟波浩淼,月光如碧水中的银螺般给人清新之感,或者干脆呆在家里,在轻柔的音乐里,吃几样精细菜肴,尝点月饼,凭盒赏月,月光倾城的荣美必将充溢你的胸怀,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中秋之夜更能让我们体会到“明月照千里”的广博至美,于是月光又赐予人们一份思索:远寄乡思!不论远在天涯海角,只要能沐浴到月光,念亲思乡之情便融入到那一抹通的月光,借着月心之桥将祈祷传递到远方的家中,愿亲人更好,家乡更美,一切更幸福,同时,在皓月中游子也能读出远方的牵挂与问候。
谈到这里,还不得不提一提久负盛名的中秋月饼。东坡曾赞叹道“小饼如嚼月,中有怡如酥”现如今的月饼更是琳琅满目,花式齐全,但不论如何翻新,不变的是它圆圆满满的外形,象征着家庭温馨和美,家人团圆共聚,所以说呀,大家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一枚枚朋饼,它不仅仅凝聚着制作人的心血与汗水,更是古往今来华夏儿女渴望人月共团圆,天人和谐的缩影,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
有人说思念像中秋的满月,牵挂似漫天的繁星,在这欢乐的节日到来之前,我愿借着柔柔的风,谱上长长的祝福,让它轻轻飘进所有人的心中!最后祝愿全校师生中秋佳节和家团圆,幸福美满。
批改评语:习作巧妙地将中秋之夜看到的景物和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借助中秋圆月寄相思的诗词歌赋联系在一起,使中秋更增加一份思念的情愫。再将中秋月饼赋予它独特的使命,彰显了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
每当我听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首诗,我就会想到中秋节。中秋节代表着合家团圆,月圆人团圆嘛,所以我比较喜欢中秋节。
以前每当我过中秋节,我们全家总会聚在一起吃月饼,看电视。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中秋,我、妈妈和爸爸在游泳池里一边游泳一边赏月。而那时已是秋天,所以总感受凉飕飕的。虽然一跳进水里有些冷,但是那感觉特别值得回味。
可今年的中秋跟以前的(就)有些不同了。
中秋节到了,我和妈妈却一直在逛家居广场。太阳快下山了,我们才逛完。后来,我们准备去书城必胜客吃饭。在路上,我无意中透过车窗看见圆圆的月亮镶嵌在空中。奇怪!怎么今年的月亮不是那么圆呢?哦,我知道了,可能是爸爸不在身边陪同(陪伴)我们的缘故吧。那时,我又看了看妈妈,他(她)正在全神贯注的开车,一阵凉风吹过来,感到格外凉爽。
不知不觉就到了必胜客。刚进餐厅,手机突然响了。我一看手机,原来是爸爸!我赶紧接通电话,和他聊了很久很久。说实话,我很想爸爸。
我真希望下一次中秋节,除了爸爸,还有爷爷、奶奶都能聚在一起团圆。但我还是要感谢妈妈每年中秋都能陪着我。
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寂静,我和母亲各自搬了一条睡椅来到了屋顶上,我环顾四周一片漆黑,小区里的那几盏路灯显得摇摇欲熄。此时此刻,那一轮明月在这幽静的环境里显得是那样突出,那样纯洁,那样光亮。然而我的心中似乎有无数话语要向这茫茫月色的倾诉。
我不由想到了苏轼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的父亲自我四岁那年便外出打工,直至今天已有九年整了。只有每年过年才回来半个月,他不正是为了这个家吗?但我是多么希望父亲能够和我们母子俩一起过中秋呀!我是多么希望我们一家能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色啊!虽相隔千里但我想父亲此时也一定正深情的望着这一轮圆月吧!父亲一人在外,此时他一定也更思念我们母子俩吧!此时的明月如同一面相连的镜子,我似乎从上面看到了父亲赏月的情景,仔细地看着父亲的眼角流出了泪水,正当我疑惑之余却发现自己的眼角其实早已流出了泪花。
我爱太阳,但我更爱月亮,那种白玉盘似的月亮。在我眼里,太阳是个豪放,热情的男孩,而月亮则是个温柔,恬静的女孩。我爱这种恬静也爱这种优雅。再望着那轮明月,我感觉她如同天空中镶嵌着的一颗硕大的明珠,光泽艳丽,闪闪发光;她如同一块无与伦比而又价值连城的玉盘,纯洁高雅,讨人喜爱。
中秋佳节,也许是带有中华民族烙印最深的节日。从唐风宋月、文人骚客,到如今的亲人团聚、合家欢乐...迈过了多少年代啊!中秋节,充塞于历史时空,带给人们无尽的梦和想象。而月,也因这个美丽的节日显得神秘而迷人、温馨而浪漫。
我做过无数的梦。梦到庭院深深,藏得住月亮;梦到疲倦的月亮躲进云层,只留下几颗星星看似在放哨;梦到嫦娥那秀丽的面庞,冰清的裙裳;梦到了那桂花树传送了千古的流香;许多平日里不常见的亲人,一家团圆,共度中秋时光...
夜,静极了。满月在云中穿行,向大地洒着银色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愈是享受着月光的银辉,愈是思念着远方的家乡。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寂静的夜空像一匹柔美光滑的蓝色绸缎,一轮玉盘似的满月把它那皎洁的光华洒向。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洒下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每一片绿叶都似乎静静地沉浸在牛乳里。墙脚的花披着如水的轻纱,似红霞摇曳着修长得花枝,散发着醉人的花香。
“明月几时有?”子瞻把酒问月。中秋良宵,弟兄分离,杳无音讯。唯有皓月孤影相伴,起舞弄清影,一夜难成眠。罢,不能相见又如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在圆月下,即使远隔万里,也算是一种相聚吧!
中秋赏月,月亦可读、可思、可品。月圆月缺,是自然中最奇妙的变换,往复,不止不息。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福祸相依,顺逆同在。人们往往把丢失在名利场、社交海之中,得意则肆意狂欢,失意则悲天悯人。而月,依旧悬于当空,无声地实现着自己的循环,似乎在向人们着什么...
馅的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而且味道好香……。
中秋的餐桌上,会有很多的肉类、蔬菜、海鲜。这个喜庆的日子,大人们还要喝上几杯酒,来庆贺这个节日。
中秋节快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
今天晚上,是中秋之夜,月圆之时,我便趁着这大好的.月色到楼下散步。
几阵微风,送来秋的问候。我也禁不住大吸了几口秋天清爽的气息。地上月光如流水一般,轻轻地洒落在石子路上,淡淡的,似有非有,如云雾般缥缈的仙境。向远处望去,月光隔了树照在地上,那高低起伏的树影,如泼在地上的墨汁,可那些树却披了一层银色的纱衣。小池边几棵柳树,像刚梳了妆,她们摆弄着枝条,淡淡的倩影在水中摇曳,尽现了她们柔美的腰身。我正要在池边坐下,便看到似玉盘的圆月,在水中时聚时散,梦幻一般。仰视,空中的那轮明月如一颗龙珠镶嵌在这无尽的黑夜中。
这让我想起了《饮酒》,想起了陶渊明,想起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非凡气质。你不与官海之中的愚人同流合污,退隐山中,洁身自好。俄儿,我又想起《爱莲说》,想起周敦敦颐,想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君子气质。你与陶渊明一样一身清白,不同流于腐败的尘世,这不就与夜空中的月亮一样吗?一人独自清白纯净,与黑夜相对比。今夜的景如石雕上的字,刻在我脑中。
夜深了,月儿爬上小楼,我躺在床上,月光透过纱帘,洒了一床银光,在窗上似有月光在流动……
★ 日记中秋节
★ 中秋节日记
★ 中秋节日记
★ 我的中秋节日记
★ 中秋节高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