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力建学院“走基层,听民声-感受农村深化改革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调查三亩地(共含7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anhaona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力建学院“走基层,听民声-感受农村深化改革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调查三亩地村村民幸福指数
7月25日,力建学院“走基层,听民声――感受农村深化改革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河南省安阳市石板岩乡三亩地村,进行了关于农民生活幸福指数的调查。
一大早,实践团的三名成员就开始了一天的任务。大家首先选择了各自住宿处的旅店老板作为调查对象。三亩地村是位于太行山间的小村庄,两边青山围绕,村庄下还有清澈的河水,供人漂流嬉戏。这里晴空万里,空气湿润,近些年来,旅游业逐渐变成了三亩地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这里的旅店,不仅提供住宿,也提供农家乐菜肴,开小超市,也卖炸串。一家人,老人在小超市里卖货,青年人经营旅店,做菜,小孩可以帮帮忙,可谓其乐融融。当实践团团员向老板娘询问是否幸福时,她的脸上乐开了花,回答到:“这几年,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最近旅店里还安装了空调,电视也都是数字电视,wifi全覆盖,农民不再完全依靠种地为生,当然幸福。”不难看出,村民们无论老少,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接下来,实践团的团员们去了食堂,询问他们一些事情。食堂的师傅都是大爷大妈,别看年纪很大,但身子骨个个看起来都硬朗的很,端着那么大的菜盆走路都飞快。这里的菜主要提供给前来实习的学生和游客,农家乐价格并不便宜,但味道真的有山肴野蔌的感觉。除此之外,他们也经营这旅店和超市,有属于自己的'菜地。因为团员都是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很多菜都不认识,所以特意去了菜地长见识,还帮助了大爷大妈摘菜。他们操着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对实践团的成员说:“虽然每天做饭、摘菜很辛苦,但是靠劳动换来美好生活,我们都觉得很幸福。”
实践团成员又陆续走访了一些村民,大多数人觉得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了,少数的村民还是很穷苦,需要靠拣垃圾度日。背着篓子,黝黑干瘦的老大爷让大家看着很心酸。希望社会上的群众能够更多的关注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希望三亩地村善良朴实的村民,生活得越来越幸福!
记者:田耕郡
力建学院 “走基层 听民声-感受农村深化改革梦” 实践团队初步商讨实践分工
7月13日 晚8点,在抵达河南安阳林州石板岩乡写生基地的第一天,中国矿业大学力建学院实践团队在住宿一楼大厅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就后面的活动事项进行分工。会议上,团队队长蔡佳祺向队员们分配了相关工作。在此比较关键的.一项工作就是实践视频的拍摄。本次视频拍摄以追求真实、关注细节、创新创意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深化改革为中心主题,拍摄内容涉及石板岩乡民的衣食住行变化、各个年龄段的乡民对于中国梦的理解、当地居民的奋斗史等方面。在知悉拍摄任务后,各小组成员对任务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而具体拍摄计划与内容将在接下来的两天内确定并开始拍摄。
据悉,本次实践活动团队将充分发挥力建新闻传播中心的现有资源与自身优势,通过微博、微信、新闻报道、视多渠道多角度的传递呈现实践所获信息与取得的成果。而在此之中,视频因可以直观的传播大量信息,而成为实践团队的工作重心。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有信心有决心将视频拍摄工作做好,为本次走基层 听民声”――感受农村深化改革梦社会实践的圆满完成出一份力。
力建学院“走基层,听民声-感受农村深化改革梦”暑期实践队采访养蜂人
7月22日,中国矿业大学力建学院“走基层,听民声――感受农村深化改革梦”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河南石板岩乡通过养蜂人,近距离接触蜜蜂,了解了养蜂人的生活。
近些年来,在这美丽的山沟里,养蜂已然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而石板岩的蜂蜜也成为了当地的特产。吃过午饭后,四名实践队的同学骑着双人脚踏车下山来到了一位养蜂人的住处。这是一名黑瘦精干的老大爷,处处透露着农民的朴实气质。当实践队成员表达想采访他的意愿时,大爷有些羞涩,但还是热心的接受了采访。
养蜂大爷首先带实践队成员去了放蜂蜜的地方。蜂蜜桶放在了暗处,避免阳光直射。这里有两种蜜,荆花蜜和槐花蜜,他介绍说荆花花期长,价格便宜些,槐花花期只有十天,所以贵些,但是更甜更好吃。接着他又教给大家怎样辨别蜂蜜的好坏,介绍了蜂蜜对人体的好处,实践队的.成员都长了不少知识。
接下来,大家又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蜂房。只见蜜蜂不断地从蜂房爬进爬出,飞来飞去。大爷解释到,现在的蜜蜂都在忙着采蜜,根本顾及不了其他,更不会蛰人,叫大家不要怕。他为实践队成员讲解了蜜蜂的种类及在大家庭中的作用。蜜蜂真的是一种值得研究学习的昆虫,它们生活得有组织纪律性,而且辛勤得超出想象。忙碌的采蜜四十天,最后累死。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采访结束,实践队成员都觉得不虚此行,并且买了蜂蜜准备回去品尝。真心祝愿石板岩乡的蜂蜜年年丰收!
力建学院“走基层,听民声”暑期实践团队举行实践任务安排会议
7月13日,力建学院“走基层,听民声”暑期实践团队到达河南林州石板岩,进行为期十余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晚上8点,团队的16名成员聚在了一起,举行了关于接下来几天的实践活动内容安排的会议。
首先,队长向队员们对活动做了一个概括。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团队需要完成拍摄四个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与深化改革的视频,包括拍摄关于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上的变化、收集当地居民在改革开放中的奋斗史、采访当地各个年龄阶段的居民他们的“中国梦”及发现当地的特色美食和近几十年来美食的变化。该四个视频分为四个小组完成,每个小组由三名成员组成,组长将负责该组视频的编导,采集。
接着,队长又强调了本次活动的网络宣传任务,该任务由新闻传播中心网宣部负责,包括微信宣传与微博宣传。其中,微博的数量将以与新闻数3:1的比例发出。
最后,队长还讲述了几个注意事项。如在采访和调查的过程中与居民、商家产生合作的.处理方法等等。
本次会议让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对于实践的任务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够开始有计划地开始即将到来的工作。在接下来的十天时间里。团队的成员们将付出自己的所有力量,努力完成这个有意义的实践,让改革开放、深化改革深入人心。
力建学院“下基层,听民声,感受农村深化改革梦”志愿活动服务分队组队出发
为了深入农村,实地观察了解调查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变迁发展的历史和现实, 感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把握和理解国家深化改革的政策举措,力建学院“下基层,听民声,感受农村深化改革梦”志愿服务分队于7月13日顺利组队出发。
早上7点,服务分队的同学们早早地就来到集合地点,大家拖着行李,拿着照相机等设备,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发前往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地――河南林州石板岩。不一会儿,分队的成员就已全体到位,在确认人数并简单商讨了行程事宜后,力建学院赴河南石板岩“走基层 听民声”暑假社会实践队就正式整车出发了。
据了解,此次实践是由力建新闻传播中心组织的以“走基层,听民声”感受农村深化改革成果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的`内容主要有围绕“中国梦”展开的采访和“舌尖上的乡村变迁”为主题的视频录制等,并通过新闻媒体以及网络等进行同步的报道宣传,以达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强烈反响,使国家关于深化改革的政策得到更多人支持的实践目标。
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大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能充实大学生的暑期生活,使大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得到长足的培养和提高。
力建学院“下基层,听民声,感受农村深化改革梦”志愿活动服务分队顺利抵达石板岩村
7月13日,中国矿业大学力建学院“走基层,听民声,感受农村深化改革梦”志愿服务分队出发前往河南安阳市石板岩村。经过十小时的颠簸车程,服务分队终于抵达石板岩村。
清早七点,同学们伴随晨光从学校出发,踏上了暑期社会实践的道路。从江苏徐州,穿过整个山东省,最后到达河南北部美丽的村庄石板岩村。
一路上风景宜人,从辽阔的平原,到崎岖的山地,再到险峻的盘山公路,绿意尽收眼底。许多同学们不曾走过盘山公路,一路上不断发出惊叹,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刚进入安阳市,迎接同学们的就是滂沱的大雨。可是大雨并没有消减同学们的兴致,反而更兴奋的望着窗外,想象村庄的模样。随着车渐渐进入深山,雨势渐小,景色也愈发令人赞叹。往日只能在照片中见到的'景色渐渐浮现在大家眼前。苍翠的太行山,层峦叠嶂,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初见它的震撼。山间淙淙的流水,奇形的山石以及碧蓝如洗的天空,使大家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返璞归真。
下午五点钟,服务小分队队员顺利抵达目的地。祝愿大家能在这青山碧水中,与当地村民进行深入交流,圆满完成任务。
力建学院“走基层,听民声”实践团队赴林州市区进行街访
7月17日,力建学院“走基层,听民声”暑期实践团队赴林州市区,在大街小巷对市民进行了一次随机的采访,采访主要针对林州城以及市民生活的变化及人们的心愿提出问题,并通过对市区的参观,对市民的心声和市区的风貌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
在林州的喧嚣地带,处处可见街道两旁的商铺和街上的小摊,人们惬意而又忙碌。为深入基层,听取人民最真实的声音,记者首先对街边摆小摊的大爷进行了采访。他表示,近年来林州的发展相对于前些年好了许多,楼房建起来了,经济也发达了。当谈及自己的心愿梦想时,大爷含蓄的笑了,“这么大年纪哪还有什么梦想啊,唯一想的就是把接下来的日子过好,”他说。
与大爷交谈之后,记者又对街边的.一家饭店的老板进行了采访。老板热情地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她表示,最近店里的生意不是很好,原因大概因为城市发展了,各家在争相做生意的同时增加了整体的竞争,因此,她正准备改行,做一些其他方面的生意。
接下来,记者继续走访了大街,采访了小区的保安大叔、路边的年轻情侣、刻木雕的大爷、卖水果的大妈等等,人们大多表示林州的发展变化很大,经济发达了,交通也便利了。其中,一位民间艺人大爷还说,自己的交通方式由以前的走路发展到自行车,到现在,自己每天骑着电瓶车来到这里。说到这些的时候,大爷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当日,实践团队进行了在编写剧本后的首次拍摄,对基层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听到了人民的心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与深化改革给人民带来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