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大全
1、在填报本科志愿时,考生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填报的学校和专业,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方向。
同时,还要考虑到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根据各个高校的招生计划和录取分数线,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填报本科志愿的时间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一周左右,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高考志愿填报网站,按照系统提示填报志愿。
2、填报专科志愿时,考生可选择已报考本科院校的专科分校或其他专科学校,也可以选择放弃已报考本科院校的录取资格,改报专科学校。
填报专科志愿的时间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一个月左右,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高考志愿填报网站,按照系统提示填报志愿。值得注意的是,考生填报的志愿需按照规定的志愿顺序填报,一旦填报完成,将不能再进行修改。
1、登录指定网页
选择并运行合适的浏览器,并输入招生办指定网页,打开网上填报志愿网站。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考生可选择从“学生端”进入网页,输入14位考生号(也就是准考证号)、初始密码及验证码,点击“登录”即可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3、修改初始密码填写、修改联系方式
初始密码一般是考生的18位身份证号,在第一次登录后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因为如果不修改的话,系统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下一步骤。按照系统提示点击“修改”按钮,修改密码及填写联系方式。
4、进入志愿填报模块
成功修改密码及填写联系电话后,就开始填报志愿。
5、阅读填报志愿须知
考生应仔细阅读“考生网上填报志愿须知”,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后再进行填报工作。
6、选择合适模块填写志愿
选择合适的模块进行填报志愿,在第一步中准备好的志愿章表就可以派上用场了,选择要报考的批次或模块,填报/修改院校专业组代号以及专业代号。每张志愿表填写或修改完毕后,都需要点击上方的“保存并提交志愿表”进行保存。一定要根据系统给出的提示以及调整院校专业组代号及专业代号,千万不要填写无效志愿或无资格志愿。
7、填写符合条件的所有批次或模块志愿
重复第七步骤,将全部包括批次与模块填写完毕。
8、退出系统
考生在确定好需要填报的各批次志愿全部成功保存后,点击页面右上角“安全退出”即可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9、再次登录系统,查询志愿
继上一步关闭浏览器后再次重新打开浏览器进行系统登录,查询所填报志愿内容,确认无误后安全退出系统。
1、补录以考生重新填报的志愿为准,考生原填报的志愿无效。有意向参加补录的考生,必须重新填报志愿。
2、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得申请补报志愿。
3、补报志愿的考生,其本人的选考科目必须与院校缺额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相符。(填其他学校是不承认的,填了没有效用)
4、参加补报志愿的普通、体育类考生,每人可填报3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均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普通类与体育类不得同时兼报。高职类考生每人可填报2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均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
5、考生志愿以通过“普通高考补报志愿系统”录入正确后打印的志愿表为准,考生必须在系统打印出的志愿表上签名确认。凡补报志愿后没有打印“广东省普通高考补报志愿表”的考生,其补报结果以省考试中心“普通高考志愿补报系统”中的补报结果为准。
6、考生要对自己填报志愿的准确性负责。考生志愿信息一经确认,任何人不得更改。
7、市、县(区)招生考试机构确认考生补报志愿时不要通过代理服务器上网,并且不允许同时打开两个IE窗口,以确保考生志愿信息及时准确地录入。
1、新高考录取批次设置方面的变化,将公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定向生放在了本科提前批B段,实行平行志愿。小语种、海洋运输等专业放在了本科批,实行平行志愿。
2、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的变化第一,平行志愿批次的志愿单位发生了变化。志愿填报具体到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即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专业成为关键和基础。第二,平行志愿批次的数量有所调整。
3、新高考志愿填报增加了选考科目要求。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选报专业需要关注每个专业的选科要求,看自己是否符合要求。
(1)填报模式。
一是平行志愿批次的数量有所变化,二是平行志愿批次的志愿单位发生了改变,志愿填报到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即一个“专业+学校”为一个志愿,可以看出专业成为基础和关键。
另外,单位的改变也带来了数量的改变,改变后普通类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体育类与艺术类每次最多可填报70个志愿。
(2)取消调剂。
取消了“院校专业服从调剂”,这样考生不再担心有被调剂的风险。
(3)选科要求。
新模式下,增加了选考科目要求,所以考生在填报专业时,一定要了解清楚选科要求,只有符合要求才能选择填报。
(4)录取批次。
批次设置方面发生改变,将海洋运输、小语种等专业放到了本科批,以及免费医学定向生与公费师范生放到了本科提前批B段,都实行平行志愿。
填报志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是牢记填报时间,尽早进行填报。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填报志愿系统按照规定时间关闭,关闭后考生将不能再填报。建议考生尽早填报,尽量避免集中在截止时间临近前填报。
二是增强防范意识,管好个人信息。考生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和志愿填报系统密码等登录信息,不要泄露给他人,防止志愿被他人篡改。
三是勿信小道信息,谨防上当受骗。社会上一些机构或个人开展的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真实、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此外,还存在有机构或个人以所谓的“权威专家”“内部信息”等名义开展虚假诈骗活动,提醒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严防被骗。
第一步:登录考生所属地的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考生登录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试院,或所属地的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在登录页面相应栏正确输入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和密码等信息后,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第二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第三步:阅读考生须
完成初始密码修改后,考生还需要仔细阅读系统公示的须知内容,了解填报志愿的相关规定和时间安排,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注意事项,以免误填误报。阅读完注意事项后,考生点击“开始填报志愿”按钮进入志愿填报首页,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四步:修改初始密码
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点击“修改”按钮,就可以修改密码和填写录取用联系方式。成功修改密码后,再开始填报志愿。(修改的密码一定要牢记,最好是平常用的,录取联系方式一定要写正确,要是经常可以联系到你的,保持不会停机)
第五步:分批次填报志愿
网上填报志愿采用分批次填报的方式。填报时,考生需要分批次按顺序将准备填报院校和专业的招生代码填写到对应的志愿栏中,这时系统会根据招生代码自动显示出相应的院校和专业名称。当一个批次填写完成后,考生要点击“确定”保存。
第六步:检查核对
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已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已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这时候,考生要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细核实显示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是自己想要填报的,如果不是,或出现红色字体提示的“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就说明填错了代号,一定要按正确的代号更正,要不然就张冠李戴了。如果要修改或补填志愿,可以点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到填报界面进行修改或补填。(这是高考网上填报志愿非常重要,的步骤之一)
第七步:退出志愿填报系统
最后,再全面查看各批次的志愿填报情况,如果没有问题,就应该立即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避免密码被他人盗用而导致志愿被修改。
★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