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免高速费吗2023_不免费
端午节免高速费吗2023
依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高速免费通行的时间范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端午节并不在免费之列。
所以今年端午节高速是要收费的,并不免费。
2023端午节放假调休安排
2023年6月22日至6月24日 放假调休,共3天。
2023年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端午节来源六说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五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之一,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普遍重视。它的别名很多,有端午、端阳、蒲节、重五、女儿节、诗人节、沐兰节等等。
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为人所知的有下列六种:
1、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深感痛惜的人们纷纷包粽子、赛龙舟,以此来纪念他,此后逐渐演化为端午节。这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
2、道教中的祭“地腊”风俗。《道书》云:“五月五日为地腊,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3、勾践操练水军。《事物记源》记载,每年五月五日,天气变暖,可以下水。越王勾践便在这一天开始操练水军,最终打败了吴国
4、纪念孝女曹娥。《会稽典录》记载,某年五月五日,曹姓巫师失足落水。他14岁的女儿曹娥哀号江畔17日,觅父尸不得,投江自杀。
5、纪念介子推。据传,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发令,五月五日这一天不得举火。因为此时天气暖和,可以冷食。而此日之前冷食,易得伤寒,难以医治。
6、纪念伍子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时迎伍君。”伍子胥尽忠反被杀,尸被抛于江,化为涛神。每年五月初五,钱塘江口泛起初潮,人们驾舟逐潮,希望能见伍子胥显灵。
端午节的习俗
一般来说,全国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比武,击球,荡秋千,饮用雄黄酒等等。而除了这些常见的习俗以外,不同的地域还会有一些独具特色的端午节习俗。
据专家介绍,在江浙一代,有些地方就会把端午节看成是“女儿节”,妇女们会在这一天好好地梳妆打扮一番。究其原因,与古人的阴阳观念有关,古人认为阴和阳是相对的,就如同女和男相对一样,又因五月初五是阳数相重,取自阳极为阴,故而将其视作“女儿节”。
此外,由于端午节前后,我国南方普遍气温升高,是初夏常见病多发的季节,因而民间也一直流传着“驱五毒”的习俗。有些家长会在端午节这一天,用手蘸着雄黄酒在孩子的头上写个“王”字,并在孩子的耳朵后面、前胸、手臂都涂抹一点,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从而保护自家孩子百病不生、身体安康。
每年端午节的“粽子大战”十分夺目,以致许多人都忘了端午民间还有个吃“五黄”――黄鱼、黄鳝、黄瓜、咸蛋黄、雄黄酒的食俗。有谚云:“端午吃黄鳝,一年无疾患。”因此,端午节吃鳝鱼也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在端午节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就是把五种“黄色食物”混在一起吃。雄黄酒具有清热、杀菌、解毒的作用,对病菌、寄生虫都很有效。
端午节习俗除了与吃的有关,还有与运动有关的,就是赛龙舟、走百病这样的项目,让人们在锻炼身体,通调气血的同时,让情绪受到感染,心情也会晴朗,达到情致养生的最高境界。
端午节的禁忌
首先,端午节是一个重视清洁和祛病的节日,因此在这一天是不宜去医院看病的。因为端午节是为了祛病和预防疾病,所以去医院看病会破坏这个传统的意义,也容易招惹病痛。
其次,端午节期间人们不宜剪头发、剃须和洗衣服。这是因为五月份是中国的传统“蛰伏季节”,这个时候天气炎热,人们容易感到疲乏和衰弱,因此需要避免剃须和剪头发。而洗衣服则是因为传说屈原投江后,有人在江边洗衣服,血水染红了江水,因此有了“不洗衣服”的禁忌。
第三,端午节期间也不宜打麻将和赌博。这是因为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祭祀节日,应该注重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庆祝活动,而不是过于物质和肤浅的娱乐方式。
总之,在端午节期间,我们应该尊重传统文化和节日的意义,遵守禁忌和规矩,以此来祈求平安和健康。
★ 中秋节高速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