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艺考问卷调查报告(共含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CC”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艺考问卷调查报告
一年一度的艺术类联考就要开始了,不少艺考生已进入艺考备考的冲刺阶段。如今艺考的门槛正越来越高,激烈的竞争催生了各种培训中心,艺考培训的乱象也屡禁不绝。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52.1%的受访者周围艺考生多,53.5%的受访者感觉很多艺考生是将艺考作为入学敲门砖,68.9%的受访者建议积极引导考生正确看待艺考,让艺考回归常态。
57.4%受访者认为艺考是考生在寻求“文化课加艺术双保险”
调查中,52.1%的受访者周围艺考生多,32.7%的受访者觉得一般,12.7%的受访者觉得不太多。
近年来,艺考竞争越发激烈,考生们都是出于什么目的报考呢?71.2%的受访者认为大多是学习不理想,通过艺考寻求另一种升学途径,也有39.7%的受访者认为参加艺考的学生是出于对艺术的爱好,30.1%的受访者认为艺考生是盲目跟风参加考试。
河北某高校应届毕业生韩蕾蕾(化名)说,艺考生一般出于两种目的。“一种是因为对艺术的爱好。另一种则是考生本身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为了大学梦而参加艺考”。韩蕾蕾坦言,自己也曾想过参加艺考。“我很喜欢话剧和电影,高考时曾想报考编导专业,但父母觉得艺考并非‘正途’,让我打消了这个想法”。
调查显示,53.5%的受访者认为,很大比例的艺考生是将艺考作为入学敲门砖,“半路出家”。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教授徐思民介绍,为升学参加艺考其实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一方面,有些学生的成绩不太好,家长或老师为了他们能进入大学,就会指导他们选择艺术考试。另一方面,让学生选择参加艺术类考试,也是出于学校提高升学率的考虑”。
同时,57.4%的受访者认为,艺考是学生在寻求“文化课加艺术的双保险”。
韩蕾蕾说,有些人参加艺考,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扬长避短走捷径升学。还有一些考生本身学习成绩就很不错,参加艺考是为了让自己离优秀大学更近一点。
曾经历过艺考的刘子熙(化名)出于对播音主持的`爱好选择了艺考,“能把兴趣作为以后的专业或职业,是一件挺值得的事。但是这条路也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艺考生不仅要专心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参加全国艺术类联考以及各大高校自己组织的‘单招’,还要注意文化课不能被落下。”刘子熙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艺考生比普通的文化课考生更辛苦,所谓‘捷径’也并不是绝对的。
68.9%受访者建议积极引导考生正确看待艺考
艺考存在哪些乱象?调查中,61.8%的受访者表示存在培训机构和学校不正当联合的现象,51.2%的受访者认为学校通过艺考赚取考试费用,还有48.6%的受访者指出艺考滋生了部分考生不切实际的“成名梦”,43.4%的受访者指出有包过骗局。此外,艺考乱象还包括:收买考官(39.3%),泄露考题(32.8%),颜值、身高、考生学校等考试条件过分框定(27.7%)等。
徐思民表示,学校和培训机构联合,有积极的一面,相对于学生和家长自己,学校更了解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和具体情况,但也存在很多负面的问题,比如,培训机构通过学校拉生源,学校抽取提成。
“一些学校对外省发布的招生计划模模糊糊,总招生人数不明确。”徐思民说,“这会导致很多学生都报考该校,而实际录取人数却很少。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太诚信的行为。”
韩蕾蕾说,一些培训机构会向学员作出包过、不过就退钱的承诺。要保证做到这样,背后肯定有违法现象存在,比如通过培训机构的任课老师泄露考试题目。
“艺术培训的校园宣传也存在虚假成分,比如把别处考取大学的学生说成是自己培养的,或把只上过几天课的优秀学生对外宣传为自己的学生。而且,某些艺考学校为赚取考试费用,会设置好几个层次的考试,实际上一次面试就可以确定。相对来说,这些现象在三四线城市比较突出。”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博士生王梅说。
68.9%的受访者建议积极引导考生正确看待艺考,梦想着眼实际,让艺考回归常态。58.7%的受访者认为,艺考培训的校园宣传应注意度的把握。52.5%的受访者表示需要严格规范培训机构的准入条件。还有44.6%的受访者认为,物价部门可以制定统一的艺考收费标准。
韩蕾蕾认为,应仔细审核培训机构资质,比如审核培训机构的注册资本、办学手续、师资力量配置等。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艺考招生录取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受访者中,00后占3.0%,90后占35.8%,80后占41.0%,70后占13.9%,60后占5.4%,50后占0.6%。36.0%的受访者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42.1%的受访者来自省会城市或二线城市,20.4%的受访者来自三四线城市。
从开始,卤肉卷在中国由北京上海的火热兴起,并且逐步向全国流行蔓延。笔者经过深入的阶段性的调查,了解卤肉卷这一产品的目前中国市场消费及品牌生存状况,具体情况如下。
从消费的热度及卤肉卷店面区域中分布来看,目前全国热度最高的区域在北京、上海、江浙、深圳、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中调查统计分析数据中,在北京、上海和江苏的市场开店数据中,北京的原创卤肉卷品牌,滋美卤肉卷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店面数量均匀分布,由于北京上海等地电视媒体美食节目的推崇,品牌知名度和口碑最好;在浙江安徽等地来看,则以多家私人开店的老北京卤肉卷为甚,多以简单作坊式的操作模式占有街头市场,获得一部分街边群体的亲睐;在湖南湖北深圳四川等地,则以贵哥卤肉卷分布最广,开店较多。四川的刚哥卤肉卷则在浙江及另外零星的边远地区少量生存在。
从目前产品的差异化来看,贵哥卤肉卷以香辣的重口感为主,口味相对比较生咸原始传统;滋美卤肉卷则以京卤酱香为主导,熟香甜辣作为主要口感,更加注重产品制作的天然营养性。刚哥卤肉卷则以麻辣酱汁作为主打,口感相对比较简单。私人作坊开的比较多的卤肉卷店更多是以重口味的油炸大卤为主要口感。
从消费者结构和群体来看,滋美卤肉卷更多以是上班白领金领,中学高校学生等主流人群作为诉求,品牌形象相对较好,口碑较高,在大中城市受欢迎程度高。贵哥卤肉卷则以街边市场化消费群体为主导,相对比较大众化消费居多,刚哥卤肉卷则以边远乡镇为主导群体,群体较为边缘。私人作坊开店比较多的老北京卤肉卷店则处于靠好的地段拉动消费的杂混的消费群体。
从卤肉卷的发展历史来看,两个具有产品原创的性是滋美卤肉卷和贵哥卤肉卷,滋美卤肉卷以北京上海为中心,主打都市白领和主流群体的产品结构组合,贵哥卤肉卷主打原味的卤肉卷街头小吃概念,刚哥卤肉卷和私人作坊的老北京卤肉卷则是以快速复制跟进而生存。
艺考形式的调查报告
《艺考竞争愈发激烈 艺术留学正走俏》由02月27日报道。 济南日报报道 据了解,每年从济南走出去的留学(微博)生,艺术类学生已占15%,并呈逐年递增趋势。随着国内艺考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更多的艺考生将目光投向海外。
较低的文化课分数
要求,并非高不可攀的专业要求,加上同一考年可以重复选择参加多所学校的艺术类专业考试。艺考,曾是不少国内学子取巧跨越高考(微博)门槛进入大学教育的“捷径”。年复一年,诸多考生趋之若鹜,热情不减。但也正因为艺考大军年复一年的不断壮大,艺考竞争也愈发激烈。据了解,仅在山东,20xx年报名参加夏季高考的艺术类考生一共87995人,但本科录取率仅达47.9%,首次被普通文理科“反超”,升学优势逐渐消失。在艺考诱发的艺术教育需求的挤压下,
考生们逐渐将目光转向另外一种“艺考”――艺术留学。
多元催生的`艺术时尚说到艺术留学,很多人会先想到欧洲,英国古堡、圣弗朗西斯大教堂壁画、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欧洲作为有着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与浓厚的人文传统的古老地域,以其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艺术氛围和精致的文化生活享誉世界。作为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这里的文化氛围为艺术学子们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吸引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意人才,或接受艺术教育,或发展事业。
而随着现代流行艺术的兴起,对如今渐成社会中坚的70后、80后,一休、阿童木、花仙子恐怕不仅是他们儿时亲密的伙伴,它们所承载的时尚文化及其艺术美学符号,已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心底。自小浸染在韩流、日潮中的90年代一代人,对海外艺术的喜好和向往,使他们将其作为高等教育的选择也是理所当然。信息时代、IT产业的蓬勃发展,更使这种喜好成为立业成家的现实资源。
特别对于文化背景性相近习亦不远的日本、韩国,艺术留学更是不少学子的优先选择。“日韩的艺术类专业不局限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更注重时代感,和对科技的运用。衍生了许多偏向于实践的新兴类别。使之更加的活泼,时刻透露着现代化流行元素。”某留学留学济南分公司亚洲市场部咨询顾问朱琳告诉记者,近两年选择去日本、韩国等亚洲艺术留学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韩剧、动漫的流行风潮,促使相关专业的需求增大,像服装设计、影视表演、摄影、动漫设计以及视觉设计等新兴专业成为中国艺术生追捧的热点。
作者:王充
世谷所患,患言事增其实;著文垂辞,辞出溢其真,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何则?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於心。闻一增以为十,见百益以为千。使夫纯朴之事,十剖百判;审然之语,千反万畔。墨子哭於练丝,杨子哭於歧道,盖伤失本,悲离其实也。蜚流之言,百传之语,出小人之口,驰闾巷之间,其犹是也。诸子之文,笔墨之疏,〔大〕贤所著,妙思所集,宜如其实,犹或增之。傥经艺之言,如其实乎?言审莫过圣人,经艺万世不易,犹或出溢,增过其实。增过其实,皆有事为,不妄乱误以少为多也?然而必论之者,方言经艺之增与传语异也。经增非一,略举较著,令怳惑之人,观览采择,得以开心通意,晓解觉悟。
《尚书》曰:“协和万国”,是美尧德致太平之化,化诸夏并及夷狄也。言协和方外,可也;言万国,增之也。
夫唐之与周,俱治五千里内。周时诸侯千七百九十三国,荒服、戎服、要服及四海之外不粒食之民,若穿胸、儋耳、焦侥、跋踵之辈,并合其数,不能三千。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尽於三千之中矣。而《尚书》云万国,褒增过实以美尧也。欲言尧之德大,所化者众,诸夏夷狄,莫不雍和,故曰万国。犹《诗》言“子孙千亿”矣,美周宣王之德能慎天地,天地祚之,子孙众多,至於千亿。言子孙众多,可也;言千亿,增之也。夫子孙虽众,不能千亿,诗人颂美,增益其实。案后稷始受邰封,讫於宣王,宣王以至外族内属,血脉所连,不能千亿。夫千与万,数之大名也。万言众多,故《尚书》言万国,《诗》言千亿。
《诗》云:“鹤鸣九皋,声闻於天。”言鹤鸣九折之泽,声犹闻於天,以喻君子修德穷僻,名犹达朝廷也。〔言〕其闻高远,可矣;言其闻於天,增之也。
彼言声闻於天,见鹤鸣於云中,从地听之,度其声鸣於地,当复闻於天也。夫鹤鸣云中,人闻声仰而视之,目见其形。耳目同力,耳闻其声,则目见其形矣。然则耳目所闻见,不过十里,使参天之鸣,人不能闻也。何则?天之去人以万数远,则目不能见,耳不能闻。今鹤鸣从下闻之,鹤鸣近也。以从下闻其声,则谓其鸣於地,当复闻於天,失其实矣。其鹤鸣於云中,人从下闻之,如鸣於九皋。人无在天上者,何以知其闻於天上也?无以知,意从准况之也。诗人或时不知,至诚以为然;或时知而欲以喻事,故增而甚之。
《诗》曰:“维周黎民,靡有孑遗”是谓周宣王之时,遭大旱之灾也。诗人伤早之甚,民被其害,言无有孑遗一人不愁痛者。夫早甚,则有之矣;言无孑遗一人,增之也。
夫周之民,犹今之民也。使今之民也,遭大旱之灾,贫羸无蓄积,扣心思雨;若其富人,谷食饶足者,廪囷不空,口腹不饥,何愁之有?天之旱也,山林之间不枯,犹地之水,丘陵之上不湛也。山林之间,富贵之人,必有遣脱者矣,而言靡有孑遗,增益其文,欲言旱甚也。
《易》曰:“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也。”非其无人也,无贤人也。《尚书》曰:“毋旷庶官。”旷,空;庶,众也。毋空众官,置非其人,与空无异,故言空也。
夫不肖者皆怀五常,才劣不逮,不成纯贤,非狂妄顽嚚,身中无一知也。德有大小,材有高下,居官治职,皆欲勉效在官。《尚书》之官,《易》之户中,犹能有益,如何谓之空而无人?《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此言文王得贤者多而不肖者少也。今《易》宜言“阒其少人”,《尚书》宜言“无少众官” 。以少言之,可也;言空而无人,亦尤甚焉。
五谷之於人也,食之皆饱。稻粱之味,甘而多腴。豆麦虽粝,亦能愈饥。食豆麦者,皆谓粝而不甘,莫谓腹空无所食。竹木之杖,皆能扶病。竹杖之力,弱劣不及木。或操竹杖,皆谓不劲,莫谓手空无把持。夫不肖之臣,豆麦、竹杖之类也。《易》持其具臣在户,言无人者,恶之甚也。《尚书》众官,亦容小材,而云无空者,刺之甚也。
《论语》曰:“大哉!尧之为君也。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传曰:“有年五十击壤於路者,观者曰:‘大哉!尧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此言荡荡无能名之效也。言荡荡,可也;乃欲言民无能名,增之也。四海之大,万民之众,无能名尧之德者,殆不实也。
夫击壤者曰:“尧何等力?’”欲言民无能名也。观者曰:“大哉!尧之德乎!”此何等民者,犹能知之。实有知之者,云无,竟增之。
儒书又言:“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言其家有君子之行,可皆官也。夫言可封,可也;言比屋,增之也
人年五十为人父,为人父而不知君,何以示子?太平之世,家为君子,人有礼义,父不失礼,子不废行。夫有行者有知,知君莫如臣,臣贤能知君,能知其君,故能治其民。今不能知尧,何可封官?年五十击壤於路,与竖子未成人者为伍,何等贤者?子路使子羔为郈宰,孔子以为不可:未学,无所知也。击壤者无知,官之如何?称尧之荡荡,不能述其可比屋而封;言贤者可比屋而封,不能议让其愚。而无知之,夫击壤者,难以言比屋,比屋难以言荡荡。二者皆增之,所由起,美尧之德也。
《尚书》曰:“祖伊谏纣曰:今我民罔不欲丧。”罔,无也;我天下民无不欲王亡者。夫言欲王之亡,可也;言无不,增之也。
纣虽恶,民臣蒙恩者非一,而祖伊增语,欲以惧纣也。故曰:语不益,心不惕;心不惕,行不易。增其语欲以惧之,冀其警悟也。
苏秦说齐王曰:“临淄之中,车毂击,人肩磨,举袖成幕,连衽成帷,挥汗成雨。”齐虽炽盛,不能如此。苏秦增语,激齐王也。祖伊之谏纣,犹苏秦之说齐王也。贤圣增文,外有所为,内未必然。何以明之?夫《武成》之篇,言武王伐纣,血流浮杵。助战者多,故至血流如此。皆欲纣之亡也,土崩瓦解,安肯战乎?然祖伊之言民无不欲,如苏秦增语。《武成》言血流浮杵,亦太过焉。死者血流,安能浮杵?案武王伐纣於牧之野。河北地高,壤靡不干燥。兵顿血流,辄燥入土,安得杵浮?且周、殷士卒,皆赍盛粮,无杵臼之事,安得杵而浮之?言血流杵,欲言诛纣,惟兵顿士伤,故至浮杵。
《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中恆星不见,星霣如雨。”《公羊传》曰:“如雨者何?非雨也。非雨则曷为谓之如雨?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星如雨’。”不修《春秋》者,未修《春秋》时《鲁史记》,曰“雨星不及地尺如复”。君子者,谓孔子也。孔子修之,“星如雨”。如雨者,如雨状也。山气为云,上不及天,下而为雨。星陨不及地,上复在天,故曰如雨。孔子正言也。夫星霣或时至地,或时不能,尺丈之数难审也。《史记》言尺,亦以太甚矣。夫地有楼台山陵,安得言尺?孔子言如雨,得其实矣。孔子作《春秋》,故正言如雨。如孔子不作,不及地尺之文,遂传至今。
光武皇帝之时,郎中汝南贲光上书言:“孝文皇帝时居明光宫,天下断狱三人。”颂美文帝,陈其效实。光武皇帝曰:“孝文时不居明光宫,断狱不三人。” 积善修德,美名流之,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夫贲光上书於汉,汉为今世,增益功美,犹过其实,况上古帝王久远,贤人从後褒述,失实离本,独已多矣。不遭光武论,千世之後,孝文之事,载在经艺之上,人不知其增,居明光宫,断狱三人,而遂为实事也。
文言文翻译:
一般人犯毛病,毛病在于说事情夸大事实,写文章著书,文辞超过真实情况,赞扬美的超过好处,批评坏的超过过失。为什么呢?因为一般人好奇,不奇,话没人听。所以称赞人不夸大他好的地方,那么听的人心里不痛快;诬陷人不增加他的过错,那么听的人心里不满足。听说一要夸大成十,看见百要增加成千,这使那些很简单的事,分成十种、百种复杂的事;很明白的话,变成千种、万种相互背离的说法。墨子哭练丝,杨子哭歧道,大概伤心失去根本,悲痛得离开了事实。流言蜚语,众人传说的话,出至小人的口,流传在街头巷尾之间,都是这样的。各家学说的文章,各种各样的解释,都是贤人写的,精妙思想集粹,应该符合事实了,然而有的地方还是夸大。也许儒家经书上的话符合实际吧?说话慎重莫过于圣人,儒家经书万代不变,然而有的还说过了头,夸大了事实。夸大事实都有目的,不会胡乱地、错误地把少的说成多的。然而一定要评论,正是为了说明经书上的夸大跟传说的夸张是不一样的。经书上的夸大不是少数,略举比较明显的,让模糊迷惑的人,观读采纳,能够开通思想,理解觉悟。
《尚书·尧典》上说:“尧能使万国和睦相处”,这是赞美尧道德崇高能导致天下太平的教化,教化施及中原各族和边远民族。说能与边远地区和睦相处,是可能的;说有万国,是夸大。
尧与西周,都治理着五千里内的土地。西周时有一千七百九十三个诸侯国,加上要服、荒服地区和所有海外不吃五谷的人,像穿胸、儋耳、焦侥、跂踵之类,合拢这些数目,不到三千。天覆盖到的地方,地上拥有的地方,全在三千之内。而《尚书·尧典》说“万国”,夸耀超过事实,是用它来赞美尧。想说尧的道德崇高,教化的人很多,中原和边远的民族,没有不和睦的,所以称“万国”。像《诗经·大雅·假乐》上说周宣王时“子孙千亿”一样,是赞美周宣王德高能敬重天地,天地保佑他,子孙众多,直到千亿。说子孙众多,是可能的;说有千亿,是夸大。子孙即使众多,不可能到千亿,这是作诗的人颂美宣王,过分夸大实际情况。考察一下,从后稷开始受封于邰起,到宣王,以至宣王的外族内属,凡有血缘关系的,也不到千亿。千与万,是数目的大数。“万”是说很多很多,所以《尚书·尧典》说“万国”,《诗经·大雅·假乐》说“千亿”。
《诗经·小雅·鹤鸣》上说:“白鹤在沼泽深处长声鸣叫,声音在天上都能听到。”是说白鹤在曲折深奥的沼泽长声鸣叫,声音就像在天上听到一样,用它来比喻君子在穷乡僻壤修养德行,名声就像上达了朝廷一样。说听见声音高远,可以;说在天上听到,是夸张。
诗人说声音在天上能听到,这是因为看见白鹤在云中叫,从地面能听到它的声音。因此推测它在地上鸣叫,应当也在天上听得到。白鹤在云中鸣叫,人听到声音抬头看它,眼睛看见了它的形状。耳朵和眼睛能力相同,耳朵能听到它的声音,那么眼睛就能看见它的形状。然而耳朵能听到的,眼睛能看见的,不超过十里,即使它在天上鸣叫,人不可能听见。为什么呢?天离人有几万里远,那眼睛不能看见,耳朵不能听到。如今白鹤鸣叫从下面听得见,它叫声很近。因为从下面听到它的叫声,于是就说它在地上鸣叫,应当也在天上听得到,这不符合实际情况。那白鹤在云中鸣叫,人是从下面听见的;如果在沼泽深处鸣叫,人没有在天上,怎么知道在天上能听到呢?无法知道,那么这种想法只是从类比中得出的。作诗的人或许不知道。还诚心诚意认为如此;或许知道是想拿它来比喻其他事情,所以夸张得很厉害。
《诗经·大雅·云汉》说:“周的百姓,没有一个人留下。”这是说周宣王的时候,遇到严重的旱灾。诗人悲伤旱灾太严重,人民深受其害,说剩下来的百姓,没有一个人不感到忧愁痛苦的。旱灾很严重,那是有的;说没有一个人留下,则是夸大。
周的百姓,跟今天的百姓一样。如果今天的百姓,遇上严重的旱灾,由于贫穷瘦弱没有积蓄,肯定急得捶胸盼雨。但像那些富人粮食富足,粮仓满满的,肚子不饿,还会有什么忧愁呢?天大旱,山林里草木不会全枯萎,就像地上发大水,丘陵的高处不会全淹没一样。天大旱,山林里的草木,富贵的人,一定有遗留逃脱的,而说没有一个人留下,是过分夸张的文辞,是想说旱灾太严重了。
《周易·丰卦》说:“大大的房子,遮盖住家,从门缝里看,静悄悄地像没有人一样。”不是那里没有人,而是没有贤人。《尚书·皋陶谟》说:“不要空设各种官位。”旷,是空设、虚设的意思;庶,是众多,各种的意思。不要虚设各种官职,是说安置无能的`人,跟空设没有两样,所以说是空官。
不贤的人也都心存五常,只是才能低下达不到,没有成为完美的贤人,并非狂妄愚蠢得身上没有一点道德和才能。道德有高下,才能有大小,做官供职,都想在职努力效劳。《尚书·皋陶谟》所说的那些无用的官,《周易》所说的那些房子里的人,还是能够有点用处的,怎么能说空空的没有人呢?《诗经·大雅·文王》说:“众多有才能的人,周文王依靠他们使国家安宁。”这是说文王获得的贤人多,不贤的人少。现在看来,《周易》应该说“静悄悄的人很少”,《尚书·皋陶谟》应该说“各种官职中不要只安置很少几个起作用的”。用“很少有人”来形容,是可以的;说“空空”得没有一个人,也太过分了。
五谷对于人,吃了它们都会感到饱足。稻谷的味道,甘甜很鲜美。豆、麦虽然粗糙,但也能充饥。吃豆、麦的人,都说它们粗糙不甘甜,却不会说肚子空空没有吃的东西。竹子和木头的拐杖,它们能扶持病人。竹拐杖的支撑力,弱小赶不上木头的。有人拿着竹拐杖,说不刚劲有力,却不会说手空空的没有扶持的东西。不贤的臣子,就像豆、麦、竹杖之类。《周易》的作者明知道备位充数的官吏在家,却说屋里没有人,这是厌恶他们得很。《尚书·皋陶谟》说到的各种官员,也包括多少有点才能的人,却说不要空设官职,这讥刺得太厉害了。
《论语·泰伯》说:“尧作为君主,真太伟大了!他的德行浩大无边,老百姓竟不知道怎么称赞他。”传书上说:“有个五十岁的老头在路上玩击壤的游戏,旁观的人说:‘尧的功德真伟大!’玩击壤的老头则说:‘我太阳升起就劳动,太阳落山才休息,凿井喝水,耕田吃饭,这里边尧有什么样的力量!’”这种说法是要证明尧的功德浩大无边,没有一个人能说得出来。说他功德广大,可以;要说老百姓竟不知道怎么称赞他,是夸大。四海浩大,万民众多,竟没有一个人能说出尧的功德,恐怕不是事实。
其实,玩击壤游戏的人说:“尧有什么样的力量呢”,是想说老百姓竟不知道该怎么称赞他。旁观的人说:“尧的功德,真伟大啊”,这是什么样的老百姓,就能知道尧的功德伟大。实际上确有知道尧功德伟大的,却说没有,全是夸张。
儒者的书上又说:“尧、舜时的百姓,可以挨家挨户被封官。”这是说他们家家户户有君子的德行,可以都做官。说能被封官,可以;要说是挨家挨户都可以,就是夸大。
人五十岁作父亲,作父亲而不知道君主的功德,拿什么来教育子女呢?
太平社会,家家是君子,人人懂礼义,父亲不会丧失礼义,子女不会舍弃德行。有德行的人有识别能力,能识别君主的莫过于臣子,贤臣最能理解君主,能理解君主,所以能治理老百姓。如今他们不曾知道尧的功德,怎么能被封官呢?五十岁还在路上玩击壤的游戏,跟小孩和未成年的人混在一起,算什么贤者呢?子路要子羔做郈的长官,孔子认为不行,因为他没有学好,无知识。玩击壤的人没有知识,怎么能做官呢?称赞尧的功德浩大无边而没有人说得出来,那么就不能说尧的百姓能挨家挨户被封官;要说贤者能挨家挨户被封官,就不能议论和指责玩击壤的人愚昧而不知道怎样来称赞尧的功德。既然有“击壤者”这样愚昧的人存在就不能说挨家挨户被封官,要是挨家挨户被封官就不能说尧舜功德浩大无边得没有人能说得出来,看来这二者都是夸张。夸张之所以产生,都是为了要赞美尧的功德。
《尚书·西伯戡黎》说:“祖伊进谏纣王说:‘现在我们的百姓没有一个不希望你灭亡的。’”罔,是无的意思,祖伊是说我们天下的百姓没有一个不希望纣王灭亡的。说希望纣王灭亡,是可能的;说没有一个不希望,则是夸大。
纣王即使罪大恶极,老百姓和大臣们蒙受他恩惠的不止一个,而祖伊夸张的话,是想用这话让纣王有所畏惧。所以说:说话不夸大,人心不会惧怕;人心不惧怕,德行不会改变。把话夸大,是想用它使人畏惧,希望它能使人警戒觉悟。
苏秦以齐宣王说:“临菑城中,车碰车,人挤人,抬起衣袖能成幕,连起衣襟能成帷,挥洒汗水能成雨。”齐国即使繁荣昌盛,也不会如此。苏秦夸张的话,是在激励齐宣王。祖伊进谏纣王,就像苏秦说服齐宣王一样。圣贤夸张文辞,对外有目的,内心未必这样。怎么知道呢?《尚书·武成》说周武王讨伐纣王,鲜血流得能漂起杵来,可见帮助纣王作战的人很多,所以流血如此之多。如果老百姓都希望纣王灭亡,军队会土崩瓦解,怎么肯作战呢?然而祖伊说“老百姓没有一个不想纣灭亡的”,这就像苏秦夸张的话一样。《尚书·武成》说血流得能漂起杵来,也太过分了。战死者流的血,怎么能漂起杵来呢?考察周武王是在牧野讨伐纣的,黄河以北地势高,土壤都很干燥,士兵被砍伤血流出来,就会渗入干燥的土里,怎么能漂起杵来呢?何况周与殷的士兵,都带足了粮食,不可能有用杵臼的事,怎么会有杵漂起来呢?说血流得把杵漂起来,是想说讨伐纣的时候,由于士兵死伤的很多,以至到了能把杵漂起来的地步。
《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初五,晚上不见恒星,星星像雨一样落下来。”《公羊传》说:“像雨一样的东西是什么?不是雨。不是雨却为什么说它像雨一样呢?没有修订过的《春秋》说:星星像雨一样落下来,在不到地面一尺时,就回升上去。君子把它修订成,星星像雨一样落下来。”没有修订过的《春秋》,指没有修订《春秋》时鲁国史官的记载,上面说“星星像雨一样落下来,在不到地面一尺时,就回升上去”。君子,讲的是孔子。孔子把它修订成,“星星像雨一样落下来”。像雨一样的意思,是像下雨的样子一样,山里的气形成云,上升未到天,就降下来成为雨。星星像雨般落下来,它们落下还没到地上,又回升上夭,所以说像雨一样。这是孔子订正了的说法。其实,星星落下来有时到了地上,有时又没有到地上,离地几尺几丈,很难考查清楚。鲁国史官记载说“一尺”,也太过分了。地上有楼台和高山丘陵,怎么能一概说是离地一尺呢?孔子说像下雨一样,符合实际。孔子写《春秋》,于是订正说像下雨一样。如果孔子不写《春秋》,“星星像雨一样落下来,不到离地一尺”的文辞,就会流传到今天。
汉光武皇帝的时候,郎中汝南人贲光上书,说汉文帝时住在明光宫,整个国家只判了三个人的刑。这是在称颂赞美汉文帝,陈述他的功绩。光武皇帝说:“孝文的时候不住明光宫,全国判刑也不只三个人。”积善事修德行,美名传扬,这是因为君子讨厌处在众人所指的地位。贲光上书在汉朝,汉朝就是当代,夸讲功德称颂美名,尚且超过事实,何况上古的帝王离现在久远,都是贤人从后代对他们进行赞扬陈述,不符合实际脱离本来情况的,当然就更多了。要是不遭到光武皇帝的驳斥,若干代之后,汉文帝居明光宫,天下断狱三人的事记载在儒家的经典上,人们不知道它是被夸张的,那么汉文帝住在明光宫,全国只有三人被判刑的事,就终于会成为真实事情了。
高校学生社团是指由具有某方面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成立的、为实现成员共同愿望而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是构建“一体两翼”团建工作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生社团不仅仅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大学生不断发展、完善自我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社团的良好发展能有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加速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化进程及为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团中央、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学生社团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集体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
一、南艺学生社团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学生社团基本类型和学院分布状况
近三年来,我院学生社团迅猛发展,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社团工作呈现可喜的局面,特别是社团巡礼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证明了学生社团已经成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也成为学生综合能力训练的有效平台。到目前为止,我校共有学社社团122个,其中一级社团9个,二级社团113个。
根据我校社团组建的现状,可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人文类社团,主要指以繁荣校园的人文气息,沉淀校园的文化精髓,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提高大学生的文学修养为目的组建的社团。如:艺友集藏协会、黄瓜园文学社等,共计31个。
(2)学术类社团,主要指以满足成员对知识的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共同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与专业学习、学术研究结合较紧密的,带有专业实践性质和多学科交流的社团。一般分为专业型和研究型两种。如: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团、大学生管理实践社、英语协会等,共计42个。
(3)公益类社团,主要指以宣传先进公益服务理念,服务同学,服务社会为目的而组建的社团。如: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健康青春”红十字协会、环保协会等,共计24个。
(4)体育类社团,主要指为创造最大的体育运动空间,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为目的而组建的社团。如:体育协会、乒乓球协会、棋艺社等,共计25个。
(二)学生社团的活动状况
现在南艺社团活动如火如荼,社团巡礼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体现;而且,这样集中体现社团发展状况的大型活动,不仅是一个竞争的舞台,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每一次社团巡礼的活动中,总能出现新的亮点,总有新的进步,总有新生力量。社团巡礼已经成为我校社团发展成果集中展现。
而且,我校现在每周都会有不同的社团活动,形式各样,异彩纷呈,体育类社团基本周末都是定期活动;公益类社团根据社会和学校情况的变化,不间断的开展;学术类社团是最为活跃的,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场次也较多;人文类社团相对比较固定,但社团内部活动却有声有色,这些都有力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学生社团的管理状况
目前,学生社团的成立要通过学院团委和二级学院团委联合审核审批,有力的保证了社团的良性发展。学生社团的招募方式主要有“学生个人自由报名”和“社团内部成员推荐”两种主要方式。日常组织结构最主要的形式是“负责人—部门——成员”的三级制。从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来看,学生社团成立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具有自己的章程,内部规章制度很完善。从指导老师的配备来看,每个社团都有一或两名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引导社团发展,保证社团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学生社团发展的新特点
学生社团具有鲜明的自主性,对其成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其显著特征。作为一种学生的群众性组织,学生社团因其成员文化结构、活动范围、方式、组织机构的影响,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的社团,体现出了自身的特色。我校学生社团除了具备组织形式的自发性、群体目标的整合性、社团成员的广泛性、体制结构的松散性、活动的灵活多样性等特点外,还具有艺术院校自己的特点:
1、社团发展迅速,种类繁多。
2、社团创新能力强,活动丰富。
3、社团走出校园,融入社会。
4、专业特长在社团得到充分发挥。
二、促进南艺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社团组织机构
1、成立社团指导与管理委员会,由负责学生工作的校领导直接领导。
2、设立社团发展规划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加强理论指导和研究。
3、设立二级学院社团联合中心,提高基层工作效率。
(二)优化社团管理思想与理念
所谓思想和理念的优化,是指社团作为学校大学生正式的群众团体,其作用、地位在得到学校各级各类部门的承认和认同的基础上,以鼓励、支持、引导、服务的理念为主,着力建立稳定的社团文化传承机制。
1、强化服务理念。
2、确立以政策指导为核心的管理方式。
3、培育社团文化为主,强化文化立社。
4、强调学分激励为主。
(三)健全社团发展运行机制
1、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2、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强化合作意识。
3、健全考核机制,注重社团质的提高。
4、完善社团干部培训机制,提高学生干部素质。
5、建议建立健全信息机制,促进有效沟通。
6、健全合理有效的保障机制,维护社团负责人利益。
7、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保证社团活动正常开展。
8、完善社团内部管理机制,实现传统组织管理与项目管理的互补与结合。
(四)改善硬件设施条件
1、社团办公场所
社团应设立专属独立的办公场地,方便社团领导骨干办公和定期举行工作会议。办公场所的相对固定无疑会使社团更具规范性,使社团各项活动的运作更加流畅高效。
2、社团活动场地
相对来说,社团活动场地是固定,也是不固定的。固定的.是必须有一个承接活动的场所;不固定的是依活动的性质和需要而即时安排的:一、活动场地的申请渠道一定要明晰流畅,场地的申请安排一定要高效快速。二、所申请活动场地一定要符合相应活动的要求,如:场地面积、音箱配置、灯光条件等等。我校可以根据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建设专门的大学生活动中心,规范管理,有效使用。
(五)完善社团资金管理,拓展资金筹集渠道。
社团的发展,活动档次、规模都受社团可支配资金的限制。一个社团的兴衰也常常受资金所限,资金是社团发展的土壤。
1、资金的筹措是应该多元化的,渠道也应该是多方面的。
2、完善监督方式。
三、结语
通过对我校社团的部分调研走访,发现了我校社团发展的积极措施,这些是每个社团人应该传承和发扬的;对于社团内外部存的某些问题,也是期待致力于社团发展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共同解决的,学校领导也已经召开多次会议进行研究讨论,社团发展得到了足够的重视。现在学生社团正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相应的文件、政策也在制定中;在硬件设施和资金上在竭尽全力的改善和扶持。而社团也开始注重内部组织形式、活动方案、会议总结等各个细节完善,不断的寻找适应自身发展的新模式。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建设工程,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磨练,在实践中历经风雨,稳步前进,慢慢成长、成熟、壮大起来,真正建设成为学生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上艺考培训班每人交1万多 负责人卷款逃跑
同学们介绍,宣传上称的金牌教师团,没有一个老师来上过课学生说法
北影、上戏等名校教师授课?
“上课断断续续的,经常都在换老师”名校教授一个也没见到
“考试未过,退还全部学费”?
交了一万八的学费,才上一个多月,就联系不上培训班负责人
今年6月,一心梦想考上播音主持专业的高二女孩小静培训中心”的艺考考前培训班。可是,在交了一万八千多元的学费之后,小静却得知,培训班负责人卷款跑了。
与小静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另外20多名同学。这20多名同学称,他们也交了上万元培训费。
老师诉苦
工资被拖欠,学生没课上
据小静和她的同学们说,他们这一批培训班的学生一共有30多人,主要来自凉山州喜德县和盐源县。今年5月,一群来自“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艺术高考培训中心”的老师来到他们中学,做了艺术考前培训的宣传。宣传结束后,她和几名同学来到成都,在培训班报了名,分别交纳了一万到一万八左右不等的.学费。
可是,从7月上课开始,小静就感觉不对劲。“上课断断续续的,经常都在换老师”。后来,小静才得知,培训班拖欠老师们的工资,“不断有老师辞职,然后不断有新老师被招进来”。
这一点,得到了马老师(化名)的证实。马老师称,培训班含专业课和文化课老师在内,一共有10多名老师,部分老师有两三个月都没有拿到工资了,“高的欠了一万多,少的也有几千元”。
培训班的负责人叫李毅,上周,李毅的母亲到学校解决问题,但最终未谈妥。此后,李毅的手机长时间关机,师生们一时也就没了课上。目前,已有部分学生家长赶到成都,要求培训班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学院回应
“培训班只是借用学校场地”
前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来到武侯区机九路的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了解情况。该院副院长杨大明证实,培训班负责人确实叫李毅,今年23岁。
杨大明告诉记者,李毅的培训班对外宣传所用名称为“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艺术高考培训中心”,但实际上,与学校并无关联。杨大明强调,双方只存在借用教学场地的关系。学院是免费提供场地吗?杨大明称,李毅借用学校教学场地“目前是无偿的,(是否有偿)当时说的是看以后办学情况”。对于培训班在对外宣传时使用了“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的名号,杨大明也称自己并不知情。
杨大明说,学校也正在联系李毅,希望其尽早出面解决。如果李毅在招生及办学过程中,有任何违法行为并对学校构成损害,学校也将依法追究。
学生投诉
交了上万元,没看到名校教师
培训班宣传册还称,学校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法国电影学院、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奥美、北京电影学院等国内著名艺术类院校的副教授、教授和院长,一共32人。不过,学生们称,“金牌”老师,他们一个都没见到。
该培训班开设了美术、表演等五个专业,分为强化班、协议班、精英班和暑假突击班,学费分别为10800元、14800元、18800元和2500元/月。其中,收费最高的精英班和协议班被作为招生宣传的热门推荐,并称学生可与培训班签订培训协议,“如考试未过,学校均退还全部学费,或者第二年全免学费参加复读”。
前日,成都商报记者多次拨打试图联系培训班负责人李毅,但手机始终关机。前日上午,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曾经与李毅方面取得联系,对方称,将在昨日下午到学校解决问题,但直到昨日下午6点,李毅也没有现身。昨日上午,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已向金花派出所报案。
诉讼文书材料是诉讼档案形成的重要依据,其排序是否规范直接影响诉讼案件装订归档和诉讼档案的利用。现行民商事一审案件卷内材料排序是按照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办法》中民事一审“诉讼文书材料的排列”规定的卷内目录的内容进行操作的。随着民事审判大格局的形成,民事一审卷内目录内容已显现出一些不足。为进一步规范诉讼文书材料的排序,便于诉讼案件装订归档和档案的利用,笔者通过相关调查研究,针对现行民商事一审案件卷内文书材料归档排序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如何改进民商事一审案件卷内目录内容及排序提出拙见,欲以司法同仁探讨。
一、基本情况
1.《人民法院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办法》(以下简称《归档办法》)施行前,卷内材料的排序随意性大。
2.《归档办法》施行后至1997年,按照“诉讼文书材料的排列”规定,民事、经济案件按照卷内目录内容排序装订归档,卷内材料较为有序。
3.1998年,开始探索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民事、经济案件根据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先后增加了“当事人诉讼须知”、“举证须知”、“当事人权利义务须知”、“限期举证通知书”等《归档办法》中卷内目录排序所没有的材料,而卷内目录的排序内容没有变,审判人员只是将新增材料随意装入卷内或附卷。
4.2002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及程序法的相关规定,先后又增加“人民法院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当事人送达地址确认书”、“证据交换通知书”、“转换程序通知书”、“证据交换笔录”、“追加当事人通知书”、“申请证人出庭、证据调查及批复”、“领取裁判文书通知书”等原卷内目录排序中所没有的内容。对此,在不改变《归档办法》排序原则的'基础上,审判人员把出现的新材料按卷内目录中相应的内容穿插排列,但很不规范。
二、卷内文书材料排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归档办法》中“民事一审卷内目录”与当前民商事一审案件卷内文书材料存在着脱节和不符现象,主要表现在:
1.《归档办法》中“民事一审卷内目录”有相当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司法改革发展的需要。大民事格局形成以前,民事案件与经济案件属不同类别的案件,民事卷内的目录内容只有20项,经济卷内的目录内容有26项,二者内容完全相同之处只有6项,不同之处有22项。随着大民事格局的形成,经济案件与民事案件统称为民商事案件,而目录内容无论是20项还是26项,均不适应当前民商事案件诉讼文书材料归档的需要。
2.大民事格局形成后,《归档办法》中“民事一审卷内目录”不能体现民商事一审案件卷内诉讼文书材料的新特点。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新增加了一些新的诉讼文书材料,如:立案时除了原有的受理案件通知书外,出现了立案审查、审判流程管理信息表、当事人诉讼须知、人民法院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廉政监督卡、当事人送达地址确认书等;《证据规定》施行后,当事人依据《证据规定》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等,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作出答复的材料;经当事人申请、对于证据较多或者复杂疑难的案件,法院在开庭审理前要进行证据交换制作的证据交换笔录;转换程序通知书等与案件相关联又必须附卷的相关材料,但卷内目录又没有这些内容。因此,卷内目录急需增加这些新内容,以体现审判方式改革的新特点。
(二)对诉讼文书材料的排序不重视
笔者经过调研发现,审判人员对卷内诉讼文书材料的排序问题重视不够,没有考虑卷内材料排序管理的规范性问题、排序装订的效率问题、以及诉讼档案的利用问题,致使当前档案装订的卷内文书材料排列顺序随意性大,出现零乱无序、不规范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档案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 艺考教学计划
★ 艺考范文
★ 雕艺城
★ 体艺工作总结
★ 艺考自我介绍
★ 体艺节
★ 艺考生自我介绍
★ 艺体工作计划
★ 艺考自我介绍简单
★ 传媒艺考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