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五年级日记(共含6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在中国做游戏的Z”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这节课开始了!主持人是蔡宇琨和罗紫晴。罗紫晴说:“第一个节目是蔡宇琨同学现场作画,画的名字叫《家乡的鸡》,很快他就画完了那只鸡画的栩栩如生,鸡的头上的”皇 冠“真是一个国王呀!同学们不由得赞叹。吴老师放了一首歌曲《但愿人长久》,这首歌真像一首诗词。
主持人讲下一个节目是方言朗诵,有请刘欣、黄智雅、林泽嘉等朗诵《乡愁》他们一开口便把大家逗得合不拢嘴。有许多语言有客家话,重庆话,潮州话,其他几种语言我听不懂。一次次的欢笑声过去了。到了最期待的节目品尝家乡特产。刘欣带来了腊肉,她说腊肉是烟熏出来的。刚入嘴的时候特别硬,咬的牙痛,但吞掉后回味无穷。下一个特产是吃柚子,柚子是淡淡的红色有点酸的。朱晓嫣带来了豆腐花,她的豆腐花和其它的豆腐花不一样,因为是用罗浮山的泉水做的。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下课铃响了。嘿,还有几个节目没完成呢!
这节课充满了浓浓的乡情。
外婆家门口有一条乡村小路,经过几十年变迁,已经变成了一条宽阔结实的水泥路。
在我妈妈小时候,这还是一条苍桑古朴的乡村小路,泥泞,弯弯曲曲,沆沆洼洼。晴天,尘土随风飘扬,落到大树,小草的身上,给它们穿上一层厚厚的衣服。雨天,路面到处都是黄泥巴,积水,这一不小心鞋子就会洗一个冷水澡。周而复始。就这样一条简单的道路,却给这农家人带来了希望,洒满了无尽的渴望。
我长大了,乡村小路也随着变化,她蒙上一层面纱,变得美丽,漂亮。现在,雨怎么下也不会有黄泥巴,任雨水怎样洗刷道路也是平平坦坦。路两旁的瓦房变成了楼房,别墅,装修的非常高档亮眼。农家人的代步工具也由过去的自行车换成了各种品牌的汽车,摩托车。
家乡的小路见证了农家人生活的变化和发展,也让农家人期待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的家乡并不是位于繁华地段的城市,而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
家乡的小路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它并不像城市的大道那样笔直宽阔,反之,它弯曲狭窄。但我却对它有独衷的喜爱。
小路现在却再也没有以往的模样了,它被改修成了一条笔直的大道,望不见尽头。在我看来,还是以前的小路好。因为在那里,我和小伙伴可以经常在小路玩耍,从不用担心车辆会经过,因为小路窄而小,容不下一辆大车。而现在,小路变成了大路,并不可以继续供我们玩耍了。因为时常有汽车经过,而且还可以是并行的两辆汽车。我们都不喜欢修改过的小路了,因为我们再也不能在上面玩耍、奔跑、嬉闹了。我们现在没有可以玩耍的地方了。之所以我喜欢农村,是因为它可以供我们玩耍,可以无拘无束,但现在一切都不是那样和谐了。
家乡的小路啊,你什么时候能恢复原来的面貌呢?
要说春节过后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那肯定就是“元宵节”啦!在中华众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元宵节了。
元宵节有很多习俗,例如:吃元宵、猜灯谜、踩高跷……而在诸多习俗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吃元宵”这一习俗。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做“浮圆子”,后来又叫“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这不,我和妈妈就动手来包元宵啦!首先我们先准备材料:糯米粉、白糖、植物油、水。接下来就到重要环节啦!先取适量糯米粉,倒入少许水,揉成糯米团。这贪玩的我,竟然在揉糯米团的时候,揉着揉着玩去了。要不是妈妈提醒我,我就把包元宵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哈哈!
然后要把糯米团分成大小适中的小团,在中间挖个洞,加入事先准备好的糖和芝麻馅,继续揉成团。就在这一过程中,我与妈妈进行了一场比赛:比谁包的元宵又快又好看!那场面叫一个激烈:只见妈妈手疾眼快,一个接着一个可爱的元宵诞生,包得又快又好;另一边的我脸涨得通红,看着妈妈动作的迅速,给我急得直跺脚。我已经猜到了结局,只好主动认输,并向妈妈请教。最后终于全部都包好啦!
再把它们放入锅中煮一煮,完成!晚饭桌边,我们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突然有一种涌上心头的幸福,那是团圆的幸福!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元宵节,团圆,幸福,祥和,美满!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等等,可我唯独喜欢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元宵节象征着团圆、美好,要是在不高兴的时候吃上一口热腾腾的元宵,那真是美妙极了,不仅心情好了,还恨不得多吃几个呢!
元宵节晚上还必须赏一赏明亮的月亮。出门时,心情会更加激动,因为外面处处悬灯结彩,街上像是在办喜事,火炽而美丽。外面还有各种各样漂亮的灯,种类多还不重样。我的老家就是这般热闹,元宵节出门时我就很激动,回来时手上还提着一两个漂亮的灯。
家家还得吃美味的汤圆,说是可以永远和和美美。有时间的呢,还可以自己做。好多人吃的是黑芝麻馅的,可小孩子就喜欢吃水果味的,水果味的汤圆就像边吃汤圆边吃美味的水果一样,十分满足。
赏月时,可以想象月亮的美好传说,如果边吃汤圆边赏月,感觉会更棒呢!尤其是坐在老家的院子里,吹着舒服的凉风。
元宵节赏的灯也是各式各样,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还有的都是画的各种图案,这是我最爱看的,因为上面的内容很有趣。
“清清的骆马湖啊,一望无穷,站在那湖岸上啊,从西望不到东,秋水养肥虾和蟹”……
你们猜出来这是哪儿了吗?对了,这就是我家乡宿迁的骆马湖。骆马湖是江苏省第四大湖泊,里面盛产大闸蟹、青虾、银鱼等水产品。今天我们就去品尝骆马湖的大银鱼吧!
银鱼是骆马湖独特的水生产品,它对水质的要求特别高,必须是清得能见水底的水质,骆马湖的水质就是这样的,俗话说得好,好水出好鱼,骆马湖的银鱼形状也很独特,好似一根加粗了的短面条,通体洁白,透明如美玉,特别美丽。形状如根根银条,肉质细嫩鲜美,不愧是“水中白银”、“水中人参”呀!银鱼出水就死,想买最鲜活的银鱼,要现场捕捞。
银鱼不仅形状奇特,而且味道还很鲜美呢。说到银鱼,做成的菜品可多着呢!什么银鱼鸡蛋羹、辣银鱼等都很好吃,可最养生的做法还是银鱼鸡蛋羹,它可以保存住银鱼最原始原味的味道。轻轻抿上一口,你会觉得嫩滑极了,口感绝佳。
银鱼也被称为“水中人参”。它的营养价值也极为高,10克的银鱼可以释放出2000大的能量,儿童吃了强身见骨,老人吃了可以温暖全身,刚做好的银鱼鸡蛋羹香气扑鼻,金黄的鸡蛋上摆着十几条银鱼,好似一幅画儿,让人垂帘三尺,吃上一勺,在嘴里慢慢地品味,满口都是鸡蛋的滑和银鱼的鲜,满口都是骆马湖的味道。这么好吃的银鱼羹,让我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我爱骆马湖的银鱼,更爱美丽的家乡。
★ 五年级日记
★ 五年级日记
★ 家乡的日记
★ 五年级家乡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