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3年各省高考放榜时间
2023年各省高考放榜时间
四川:预计6月23日公布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和考生成绩。7月初至8月中旬开展招生录取工作。
上海:考试成绩将于6月23日开通查询。6月24日起,考生成绩通知单将按照考生高考报名表上填写的通信地址投递到考生家中。
内蒙古:高考成绩将于6月23日公布,考生可登录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免费查分。6月23日至26日,考生可申请复查卷面分数。6月25日前,公布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江西:考生可于6月23日查询高考成绩,6月25日中午12时前可申请成绩复核。
云南:预计6月23日左右拟定2023年高考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提请云南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审定后,及时向社会公布。计划于6月27日组织网上填报志愿。
江苏:预计6月24日20:00后,考生可以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江苏招生考试”等途径查询高考成绩。6月25日起,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打印成绩通知单。
安徽:预计于6月24日公布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和考生成绩。
广西:预计6月24日上午公布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并对考生开放高考成绩查询通道,届时考生可查询高考成绩,具体查询方式另行公布。6月24日起考生可陆续填报志愿。
山西:山西省2023年普通高考阅卷工作将于6月9日至23日进行。考生成绩、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含二C类)将于6月24日公布。
陕西:预计6月24日中午12:00公布成绩。
北京:高考成绩公布时间为6月25日。本科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7日至7月1日;本科批次录取时间为7月6日至7月21日。
河南:6月25日可查高考成绩。6月26日开始填报志愿。
广东:预计在6月25日前公布本次高考成绩。
湖北:6月25日公布高考成绩。
湖南:预计6月25日发布高考成绩。
海南:高考成绩预计在6月25日公布。录取工作将从7月10日开始,预计到8月15日左右结束。
甘肃:高考成绩将于6月25日公布。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将于7月5日开始,8月20日结束。
新疆:预计6月25日左右公布考生成绩及位次。
青海:预计6月25日公布录取控制分数线,并对考生开放高考成绩查询通道。
重庆:6月25日起可查询高考成绩。志愿填报时间安排在6月27日9:00—6月30日18:00。
山东:定于6月25日下午普通高考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后,发布普通高考成绩(含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
浙江:高考成绩及各类各段分数线将在6月26日左右发布。
西藏:预计6月26日公布考生成绩和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另外,吉林省预计6月下旬公布考生成绩和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河北省也预计6月下旬可查询高考成绩。
在志愿填报前考生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认真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详细了解招生录取政策。全面了解国家和我省的高校招生政策规定,以及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自己所属类别的志愿设置、志愿填报时间、投档录取规则等情况。不同高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录取规则是不太一样的,对不同院校和专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议重点查阅省招委会、省教育厅印发的《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多了解意向院校的招生简章。上述文件可访问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查阅(拟于近期出台,敬请关注);院校招生章程可访问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gaokao.chsi.com.cn/)或相关高校网站查阅。
(2)认真阅读填报志愿权威资料。要认真阅读省教育考试院编印的《福建省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福建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以及将公布的2023年福建省高考考生成绩分布统计表,详细了解各高校在闽招生计划、近年录取情况等相关参考资料。根据本人的高考成绩、成绩排名位次和有关高校的情况,确定拟报考院校专业组或专业范围。不要迷信非官方渠道的所谓“权威数据”“权威分析”。
(3)准确理解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平行志愿政策,促进考生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填报高考志愿,省教育考试院制作发布了《高考平行志愿政策解读》动漫视频(点击观看),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详细解读按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政策的要点。建议考生多看几遍,务必把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规则准确理解到位。
填报志愿时一般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填报高考志愿,考生要结合国家、社会、行业发展需要和自身实际,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成绩和位次高低。这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层次、专业组和专业。包括总分或单科成绩、位次等。考生还要注意院校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提出的具体要求。
(2)院校综合情况。院校是考生志愿选择的重要因素,是选择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等问题。考生在选择院校时,要全面了解学校的办学性质、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学科专业建设、办学地点(校区)及收费标准等信息。
(3)专业和就业。专业也是考生志愿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般关系到大学学习的兴趣和职业趋向。考生要注意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专业,要考虑自身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时很热门,但到了就业时可能就没那么热门,需要综合分析、理性判断、科学选择。
(4)身体等条件。院校专业录取,除了成绩要求外,一些专业对身体状况有要求,如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等健康状况的限制;一些院校依据专业学习要求,对单科成绩、外语语种、外语口试成绩等方面提出规定;一些院校和专业收费较高,如民办院校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收费普遍较高,其志愿填报还应考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如何筛选普通类院校专业组和专业?
答:考生可通过以下“两步骤”筛选普通类意向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第一步:通过成绩位次进行初步筛选。高考成绩位次是判断志愿填报准确性的标尺。在填报志愿时,不能简单用分数与往年做加减进行比较。考生要根据本人成绩位次(排名)和近年高考考生成绩分布统计表,找出近年这个位次对应的分数,再查看相应年份该录取分数附近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从而初步筛选出意向院校专业组和专业。考生应特别关注“位次”这一因素,找准自身定位,在本人成绩位次的合理区间范围内选择院校专业组和专业,避免“高分低录”的遗憾,也要防止“低分高报”而失去投档机会。但也要提醒大家,往年的招生录取数据不能直接拿来对照选择院校专业组和专业,只能作为参考。第二步:全面了解意向院校专业组和专业。对初步筛选出来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进行全面了解,包括院校招生录取规定和办学情况等。具体内容详见各高校公布的2023年招生章程,可访问“阳光高考”平台(gaokao.chsi.com.cn/)或各高校网站查阅招生章程。要认真阅读院校录取规则,如专业安排办法、单科成绩、身体条件、外语语种、选考科目等具体要求。不符合报考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一定不要填报。对于不明确之处,可直接向高校招生办咨询。通过全面了解后研判是否作为最终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
如何科学合理确定“院校专业组”志愿之间的顺序和梯度?
答:平行志愿是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志愿,考生填报志愿时要将志愿合理排序,“院校专业组”志愿之间适当拉开一定梯度,避免因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层次相近且录取成绩相对较高,而造成整体滑档。一般情况,考生可按以下方法来合理安排“院校专业组”志愿之间的梯度。
首先,考生可以选择若干个最想上且有可能上的院校专业组作为第一层次志愿。这个层次的院校专业组录取概率较低,且填报的前提是考生对这些院校专业组的所有专业均可接受并愿意服从专业调剂。其次,重点选择一定数量与本人成绩位次相匹配、录取把握较大的院校专业组作为中间层次志愿。这个层次的志愿是考生最有可能录取的院校专业组,一定要周密思考,认真对待。最后,选择若干个保险系数高的院校专业组作为保底志愿,尽可能避免“滑档”。此外,要注意不同高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录取规则是不同的,有的实行分数优先,有的实行志愿优先,有的还设定专业级差等。因此,要考虑专业录取规则等因素来确定考生所报院校专业组中的专业志愿顺序。总之,要把打算填报的高校招生章程研究清楚,不要脱离招生章程,光看今年招生计划和往年录取分数来填报。
★ 各省高考范文
★ 各省高考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