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与运营商的“智猪博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期待大后年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微信与运营商的“智猪博弈”(共含6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期待大后年”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微信与运营商的“智猪博弈”

篇1:微信与运营商的“智猪博弈”

腾讯微信自1月推出以来,经过两年的爆炸式增长,截止年初,微信用户已激增超过3亿,成为最火爆的手机通信软件和人们生活的必备工具,正如微信所宣传的那样,“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微信近一年的火爆引起了电信运营商的关注。同时,微信对运营商的传统语音、短信和彩信等业务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终于激怒了运营商巨头,并由此而传出运营商将向微信收费的说法及其争议。

一、什么是OTT和微信?

OTT 是“Over The Top”的缩写,是通信行业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汇,这个词汇来源于篮球等体育运动,是“过顶传球”之意,指的是球类运动员在他们头之上来回传送而达到目的地。在通信行业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互联网企业利用运营商的宽带网络发展自己的业务,如国外的谷歌、苹果、Skype、Netflix,国内的Skype和QQ。Netflix网络视频以及各种移动应用商店里的应用都是OTT。不少OTT服务商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和计费,使运营商沦为单纯的“传输管道”,根本无法触及管道中传输的巨大价值。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种OTT,是利用运营商的移动网络或WIFI,提供免费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

二、微信收费争议始末

随着微信在的快速崛起,电信运营商开始公开表达对微信的不满。月,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2012年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说:“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传统运营商业务正在受到猛烈冲击,尤其是OTT企业对传统运营商的挤压非常明显,这些业务使得运营商原来的短信、话音、甚至包括国际电话业务都受到了很大挑战。”202月,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也公开表示:“传统运营商目前面临的压力非常大。第一个竞争是三家传统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但仅仅是量的变换,你多一点,我少一点;而第二个竞争,有可能引起质的变换,比如微信、Skype,对我们的语音、短彩信产生了很大替代性,

从我的角度看,互联网的挑战竞争更可怕。”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也直言:“微信确实给运营商业务带来了严峻挑战。”而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年3月在香港出席业绩发布会谈及微信时也表示:“未来可能微信对短信等增值业务收入构成冲击,但至今对公司业务影响不大。”

运营商对微信的不满主要聚焦在微信对运营商传统语音、短信、彩信业务的冲击和信令风暴两方面。

用户通过微信只需少量流量就可实现语音、文字和图片的点对点传送,侵蚀了运营商的传统语音、短信和彩信业务。工信部数据显示,2013年1-2月国内点对点短信业务量同比下降10.6%,语音ARPU值从2012年同期的33.8元下降到31.1元。这主要是受微信等移动通讯服务的替代作用影响。中国移动2012年年报也显示,其语音业务通话分钟的增幅已经下降到7.8%,而短信业务增幅更是下降到不足3%,这除了受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竞争对手的抢夺外,也与微信的快速崛起不无关系。

更致命的问题在于,微信因其技术机制要求频繁发出“心跳信号”(信令),占用大量信令资源,超过了运营商网络的处理能力,引发网络堵塞甚至崩溃,造成无线通话掉线,影响通信安全,从而导致“信令风暴”。在2012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就说:“全世界运营商网络被即时通讯系统干扰,甚至出现大规模阻断案例的不少,如果没有沟通,没有相互合作的好机制,所提供的服务就不能长久,不能优质。”微信对信令资源的占用更多地体现在2G和2.5G网络,中国移动内部数据显示,微信业务为中国移动带来10%的数据流量业务,却占用了中国移动60%的信令资源。这也正是中国移动对微信态度最为强硬的原因。

迫于运营商的压力,工信部于今年2月召集三大运营商和OTT企业召开会议,专门讨论微信对运营商网络占用资源的问题。腾讯也就信令风暴作了解释性的回应并表示,运营商与OTT业务的矛盾是全球的产业热点,长期看两者要走向合作,OTT业务可以推动运营商由话音收入为主转向数据收入为主。

此后,关于微信收费(运营商向腾讯收费或腾讯向微信用户收费)的传闻也不翼而飞。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表示:“天下没有绝对免费的午餐。”他认为,微信等APP也不会一直免费下去,“今天的免费是为了明天的收费,现在他们的服务很好,但是怎么样找到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来催生更好的服务,这都是他们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参加第二届岭南论坛时也表态:“微信有收费的可能,但不会大幅收费。至于收费标准,除了我们协调,还得靠这个竞争机制,三家运营商不能串通一气,来垄断这个市场。”尽管随后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和腾讯董事长马化腾都否认了微信向客户收费的传闻,但运营商向腾讯收取网络资源占用费却一直未得到双方的明确否认,运营商向微信收费似乎已箭在弦上。

篇2:智猪博弈与企业经营

智猪博弈与企业经营

在博弈论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例子: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为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那么,在两头猪都是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

作 者:沐石  作者单位: 刊 名:今日科技 英文刊名:TODAY SCIENCE 年,卷(期): “”(8) 分类号: 关键词: 

篇3:如何打破智猪博弈的困境?

如何打破智猪博弈的困境?

智猪博弈是博弈学中的一个著名的案例,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取吃一点残羹.

作 者:罗建法 高建华 杨海龙 李海龙 闫小明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新时代 英文刊名:CHINA NEW TIME 年,卷(期): “”(8) 分类号:F2 关键词: 

篇4:商业搏弈论之智猪博弈

所有通往地狱的路,原先都是准备到天堂去的,

沉不住气,便输了一半。

创新是创新者的墓志铭,跟随是跟随者的通行证。

智猪博弈说的是:猪圈里有两只猪,一只比较大,一只比较小。猪圈狭长,猪食槽在一头,猪食按钮在另一头,按一下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落进槽里。由于按钮和食槽距离较远,按按钮的体力耗费相当于2个单位的食物。

如果两只猪一起去按按钮,再回来一起吃,则大猪可以吃到7个单位,小猪可以吃到3个单位,减去各自2个单位的体力耗费,大猪净收益是5个单位,小猪净收益为1个单位;如小猪去按,大猪就能呼啦呼啦先吃,可吃到9个单位,净收益也是9个单位,小猪只能吃到1个单位,再减去劳动耗费,净亏损1个单位;若大猪去按,小猪等着先吃,大猪吃到7个单位,去掉劳动耗费净得5个单位,小猪净得3个单位;当然,如果两只猪都不去按,天上就不会掉馅饼,大猪和小猪的收益就都是0。

两只猪都想吃到食物,现在的问题是:大猪和小猪分别该如何选择?

要找到答案,大猪和小猪同样需要拿起商业博弈的根本法则:向前展望,倒后推理。

先看小猪。如果大猪去按,自己也去按,自己的净收益是1,如果自己在猪食槽边等着先吃,净收益是3――等待合算;如果大猪不按,自己去按,自己净亏损1,自己也不按,净收益是0――还是等待合算,

因而,选择等待是小猪的占优策略。

再看大猪。如果小猪去按,自己也去按,自己的净收益是5,自己等待,则净收益是9――等待合算;如果小猪不按,自己去按,则自己的净收益是5,自己等待,则净收益是0――按按钮合算。

咦!大猪到底怎样才合算?答案是,大猪的最佳选择取决于小猪的行动,如果小猪去按,大猪最好选择等待;如果小猪不去按,则最佳选择是大猪亲自去按。

也就是说,在智猪博弈中,大猪没有占优策略,而小猪有占优策略,它的最佳选择就是耐心等待大猪去按钮,才能获得最佳结果。

比如在一个行业中,大企业相当于大猪,小企业相当于小猪。按按钮相当于研发新产品,或者开发新市场,需要不菲的投入,所得到的好处就是能带来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大企业生产和营销能力强,资金雄厚,推出一种新产品以后可以大量生产,进行广告宣传,迅速占领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相当于大猪的吃食能力强。

在企业准备研发新产品,或者开发新市场时,懂得智猪博弈非常重要。它告诉我们,在博弈双方力量不对等的情况下,力量强的一方的正确策略是根据对手情况做出选择,而力量弱的一方的正确策略是等待,跟在大企业之后,或抢份,或为之服务,从新产品和新市场中获得一点利益。

篇5:智猪博弈求双赢-如何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智猪博弈求双赢-如何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在企业利益的.分配中,企业与员工之间看起来似乎是对立的关系,双方在玩一个“智猪博弈”的游戏,一方多得了另一方就会少得;尤其作为企业方,似乎永远处在被动的位置,永远占不到先机.那么企业究竟应该如何与员工玩一场双赢的游戏呢?

作 者:陈庆方  作者单位:中国普天集团中央研究院 刊 名:人力资源・HR经理人 英文刊名:HUMAN RESOURCES 年,卷(期): “”(10) 分类号: 关键词: 

篇6:立邦“智猪博弈”中的成败启示录

众所周知,立邦在中国的成功,是其能跻身全球涂料业前十强的主要原因,从1992年进入中国至今,立邦一直不遗余力的推广建筑涂料,从最初中国消费者不知道立邦是什么、乳胶漆为何物,到现在“立邦”成为水性建筑涂料的代名词,销量占据10%以上的市场份额,客观上评价,立邦无疑是成功的。

可是,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立邦在中国遭遇“十年之痒”,当初独自花巨资培育的中国建筑涂料市场被8000多个涂料厂家分享,市场份额远没有达到30%的垄断地位;市场上“香港立邦”、“日本立邦”等假冒品牌层出不穷;竞争对手ICI旗下的多乐士贴身紧逼,宣威、来威等全球十强的涂料品牌纷纷抢食分羹。这一切,都成为立邦心头永远的“痛”。痛定思痛,立邦开始调整在华的推广战略,2003年发力木器漆市场,推出1687木器漆系列。从产能提升,销售网点,服务体系等方面开始布局,期望能弥补其在木器漆方面的不足。可是当今中国的油性木器漆市场已经非常成熟,竞争异常激烈,再加上原材料上涨,众多中小品牌的合力阻击,推广3年多来乏善可陈。

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立邦在推广战略上的细微变化:放弃在水性建筑涂料上的优势,而向油性木器漆领域进军。

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如果其继续发挥在水性漆(建筑涂料绝大多数为水性漆)上的销售与技术优势,推出油性木器漆换代产品――水性木器漆的话,结果会如现在的水性建筑涂料一样,市场培育起来后会被众多厂家群起分食,自已得不偿失,重蹈覆辙;而推出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非常成熟的油性木器漆,一来想以其人之道还其之身,抢夺以华润,嘉宝莉,鸿昌等为代表的油性木器漆厂家撬开的装修市场,节省市场推广和产品研发的开支;二来让德国都芳、嘉宝莉等众多厂家来培育水性木器漆的市场消费意识,等待时机成熟后,发挥其水性漆的整体优势,后来居上,坐收渔人之利。

“智猪博弈”论

立邦的这种推广战略实质上是运用了“智猪博弈”理论,此理论为非合作博弈论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纳什提出的经典博弈案例,适用于在经济领域中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

该理论的前提是一个假设。假设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猪圈很长,一头有一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猪每踩一下踏板,另一边就会有相当于10份的猪食进槽,但是踩踏板以后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加起来要消耗相当于2份的猪食。

问题是踏板和食槽分置笼子的两端,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踩踏板的猪付出劳动跑到食槽的时候,坐享其成的另一头猪早已吃了不少。

“笼中猪”博弈的具体情况如下:如果两只猪同时踩踏板,同时跑向食槽,大猪吃进7份,得益5份,小猪吃进3份,实得1份;如果大猪踩踏板后跑向食槽,这时小猪抢先,吃进4份,实得4份,大猪吃进6份,付出2份,得益4份;如果大猪等待,小猪踩踏板,大猪先吃,吃进9份,得益9份,小猪吃进1份,但是付出了2份,实得-1份;如果双方都懒得动,所得都是0,

利益分配格局决定两头猪的理性选择:小猪踩踏板只能吃到一份,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4份。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这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来看大猪。由于小猪有“等待”这个优势策略,大猪只剩下了两个选择:等待一份不得;踩踏板得到4份。所以“等待”就变成了大猪的劣势策略,当大猪知道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只好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此理论对于立邦而言,分三个方面运用:

建筑涂料:大猪的成功与无奈

1995年,立邦开始墙面乳胶漆的中国市场推广。当时的乳胶漆市场宏观环境是这样的:经济发展迅速,房地产开始升温,装修热开始兴起,装璜材料消费市场潜力初现;消费者不知道乳胶漆为何物,装修选用质量很差的胶水类材料;市场无乳胶漆知名品牌,产品技术不成熟等。

立邦面临的问题主要为:一是市场消费意识的培育。要让消费者和施工者选用乳胶漆,就需要扭转二者的消费意识;二是品牌知名度不高,销售渠道亟待构建。

立邦一边空中广告轰炸,提高知名度;一边寻找经销商,进行销售布局。立邦之所以敢饮“头啖汤”,信心在于三个方面:一为资金实力雄厚,二为销售技术成熟,三为产品比较优势明显。

立邦拥有资源颇多,充当大猪的角色,开始踩踏板。由于在进入时机的选择上非常恰当,再加之市场推广手法先进,产品施工简易,效果比较优势显著,立邦开始吃到食物,在2000年以前立邦至少吃到4份以上。

涂料市场被立邦慢慢加热,食物流量也越来越多,巨大的诱惑吸引了众多觊觎者。再加上乳胶漆行业进入门槛低,产品技术容易被复制,小猪开始形成,采取等待在食槽旁边的方法并抢食大猪踩踏板后流下的食物,立邦吃到的食物骤减至不到2成。

实际上,小猪是无意识的采取了等待的态度。为什么说是无意识了?因为对于众多的小厂家来说,如当时的华润,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就是想去和大猪一起踩踏板,或者自己去踩踏板,也是力不从心。这种无作为反而不自觉得的帮了小猪,使小猪吃到食物,形成原始积累。

对于立邦来说,是尽了大猪的义务的。因为“智猪博弈”理论主张的是占用更多资源者承担更多的义务。从这一点上讲,中国墙面水性乳胶漆市场的兴起,立邦功不可没。可是这并不是立邦想要的结果,立邦之初花大力去踩踏板,是因为想独自享用,退一步讲,自己先吃到更多的食物后迅速成长为超级大猪,占领到30%以上的市场份额,形成垄断地位。食物形成并越来越多以后,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代表众多厂家的小猪吃到的食物占到九成。更意外的是,出现另一头大猪多乐士,虽然和自己一起踩踏板,但是抢吃的食物和自己几乎一样多。

立邦一边心有不甘的继续踩踏板,一边极度郁闷的想对策,如何治理小猪?于是立邦想到了油性木器漆市场。

启示:立邦在此役中扮演了大猪的角色,踩动了使食物流下的踏板。小猪形成并无意识的选择了等待的策略,从而壮大了自己。如果食物为十份的话,立邦踩踏板应吃到至少3份以上的食物,实际上立邦吃到了平均2份以上的食物;丰厚的食物使小猪长大后,抢吃更多的食物,并给立邦形成威胁。

智猪博弈求双赢-如何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与猪的歇后语

与猪的句子

与猪有关的话

微信策划书

微信说说

微信朋友圈

微信祝福语

微信文案

微信问候语

微信与运营商的“智猪博弈”(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微信与运营商的“智猪博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