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读书技巧之认真记好课堂笔记(共含9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GodHelpsGirl”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认真记好课堂笔记
记笔记是为了学,为了懂,为了用。记笔记的原则是以听为主,以记为辅。简练明白,提纲挈领,详略得当。难点不放过,疑点有标记。不乱,不混,条理明。对联想、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笔记要留有空白处,便于复习时补缺。
笔记的主要内容有:
1.记讲课提纲,解题思路,难于理解的重点及难点以及自己悟出的重要体会。
2.老师解决问题时提出的观点、论据与推导论证过程。精、巧、新的解题方法。
3.课堂上没有解决的疑难。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联系或结合点。容易发生错误和混淆的概念。
4.记要点,书上有的不必多记,可在笔记上留下空白,课后补记或对照课本复习。
5.预习时发现的问题、体会,自己掌握不好的旧知识。
6.摘录参考书上对课本内容有针对性帮助的材料。
记笔记的好处有:
1.思想不易开小差,因上课时要边听边记边思考。能保持注意力集中、持久,加强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
2.记笔记要手、眼、耳、脑并用,使感觉器官和思维得到综合训练,提高学习能力,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应用文字能力,练出速记本领。
4.省去考前突击查资料,重新思考,临时归纳所花的时间,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笔记要注意的问题:记笔记与听课发生矛盾时,首先应以听懂为主。笔记可以缓记、不记或补记。总之,记笔记以不能影响听课、思考、理解的效果为前提。有些同学认为,不管懂不懂,先记下来,等课后再慢慢思考理解、消化吸收。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上课脑筋不大动,拼命记笔记。下课笔记几大页,问题一大堆。想把问题一个个思考弄懂,时间和精力不允许,势必影响学习成绩和智力的发展。
青年学生,一定要努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利于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
如果你有正当的谋生技能可以不读了,但是如果现在还感觉有点无奈有点无助,那么还是读读书,知识改变命运这话还是有道理的。
主要是培养学习的兴趣,还要有一定的抱负,远大的理想
最重要的是为知识而读书,不为考试而读书嘛。只要有兴趣就好。
课堂笔记的重要性
1.课堂笔记有助于巩固新知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所记忆的东西也会逐渐遗忘。虽然每节课老师都在研究教法、学法等,但也不能确保节节课精彩纷呈,吸引所有的学生,如果学生不专心听讲,或只听不记笔记,那么很多呈现在课堂上的东西就会昙花一现。
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笔记记在课本上,这样方便查找,也不容易丢失。学生通过翻看课堂笔记,可以回忆起当时的课堂情景,从而有助于理解掌握知识。
2.课堂笔记有助于锤炼学生的语言
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时间有限,空间有限,学生随堂做笔记,不可能长篇大论,把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一一记下,也不能乱写乱画,最后搞得自己也看不清。
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边听师生发言,边要筛选、提炼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即思忖着该怎样言简意赅地记载,作业时如何规范完整答题。
长此以往,你会发现不少学生会用短语或四字词语概括要点。不再像先前那样在书上密密麻麻地写一大堆,笔记做得越来越简洁明了,干净整洁。日积月累,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更是锤炼了他们语言书面表达能力。
3.课堂笔记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老师们一定有这样的感受: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如果老师不提具体要求,自觉的学生仅仅读几遍课文而已,不自觉的学生这样的作业对他来说如同虚设。即使老师提出预习要求,如果不进行反馈检查,学生完成效果也不理想。出现这种现象,源于我们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果学生养成了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只要一拿书,他就会动笔写写画画,总想在书上留点东西。久而久之,学生在语文课堂笔记的实践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了自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切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记笔记只能记住20%内容
研究表明,听课后马上测试,学生一般能记住10分钟讲课内容的一半,如果48小时后测试,则只能记住其中的20%。如果我们把听课的内容加工整理成容易理解和记忆的课堂笔记,则恰恰可以弥补听过容易遗忘的不足。因此,记笔记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做好课堂笔记,提高学习成绩呢?
你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你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听和理解上面!
1.紧跟老师的思路
课前认真地进行了预习,并不是说听课时思想就可以放松了。我们应当认真听讲,紧随老师讲课的思路。一位状元总结了这样的方法:
(1)认真听讲,紧随老师讲课的思路(何为重点,何为难点……);
(2)没听懂先做个记号,课后再说,先跟上老师的`讲解;
(3)尽量将老师讲的知识当堂消化;
(4)听课时大脑要如同参加考试一样机敏、紧张;
(5)记好笔记,笔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书本上没有的内容;二是听课时不懂的地方。
总之,老师的思路,是一节课的精华。抓住了老师的思路,也就等同抓住了一节课的精华。
2.前松后紧法
所谓“前松后紧”,是说听课时前几分钟不妨松弛一点,后头再紧张起来。一节课45分钟,一天好几节课,要想每节课自始至终紧张、专注地听讲,说实话很难。为此,状元同学建议,听课时不妨前松后紧。
他说,有的同学上课时一开始还能集中精力,可上到半截就开始走神;而老师上课时往往一开始是回顾以前所讲内容并引入新的内容,这些往往比较简单,接下来才是较深入的分析和讲解,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可偏偏此时不少同学已经是心不在焉了。因此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刚上课时先放松一点,后半节课再紧张起来。
据心理学家研究,青少年的注意力,一般只能持续20~2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注意力就会下降。
有人对高一100名同学(50名男生,50名女生)就听课时间的长短进行了调查,大多数同学认为一节课45分钟太长,45%的同学认为30~40分钟为宜,37%的同学认为20~30分钟最好,甚至有13%的同学主张一节课在20分钟左右。这样,注意力可持续时间与正常教学一节课45分钟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如果听课是“前紧后松”,前半节课尚能保持注意力,到了后半节课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松劲。而课堂教学的内容,往往恰恰相反,后半节才是重头戏。所以,听课不妨前松后紧。
3.有重点地记下老师讲课的内容
对于不同的学科,记笔记有不同的记法。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的一些概念和定理,书上都有,而且内容完整、语句严谨,科学性与逻辑性都很强,所以不必记。着重记老师对概念的解释,理解上要注意的地方以及解题的技巧等。
政治课上,主要记老师在解释名词、概念时比书上讲得更通俗、更形象的地方,再记一些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要点,从而帮助自己掌握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语文课主要记课文的时代背景、写作特点,某些词语的用法以及老师补充的有关内容。
外语课则主要记词汇的各种用法和区别等,总之,课堂笔记主要是记老师关于教材中重点、难点的分析阐释和对某些内容的归纳总结,记老师的解题思路或者是老师的独到见解。特别是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和老师的讲解与自己的理解不一致的地方,更需要记下来,以便课后研究比较。这样学习知识印象最深,得益最大。
整理笔记“七步法”
第一步,忆。
“趁热打铁”,课后即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的信息。实在忆不起来,可以借同学的笔记参看。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为笔记提供“可整性”。
第二步,补。
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因为是要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一般的讲课速度要较记录速度快。于是笔记就会出现缺漏、跳跃、省略甚至符号代文字等情况。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有“完整性”。
第三步,改。
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其中,特别要注意与解答课后练习,与教学(学习)目的有关的内容的修改,使笔记有“准确性”。
第四步,编。
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
第五步,分。
以文字(最好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如,以语文为例,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作品(课文)是分析类,哪些是问题质疑、探讨类,哪些是课后练习题解答,等等。为分类摘抄做好准备,使笔记有“系统性”。
第六步,舍。
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有“简明性”。
第七步,记。
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笔记本,或一本笔记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日后复习、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纲目清晰,快捷好用,使笔记有“资料性”。
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语可用代号。
3、写字要快、字迹不必要求太高,看清就行。
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用不同颜色的笔,比如你用蓝色和红色,一般的用蓝色笔写,重要的内容如:概念、公式、定理用红色笔写,这样便于以后复习只需看一下提纲然后进行联想。
怎么利用课堂笔记学习?
1、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对着笔记本在脑海中回忆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课内容,包括每一个细节,实在想不起来再看课堂笔记。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减缓对知识的遗忘。
2、课后要结合课后复习做好笔记整理工作:补充笔记中的省略部分,将简化符号复原,对重点部分要核实,未听懂部分弄懂,使笔记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
3、经常对照笔记,对老师讲课的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灵活运用。
课堂笔记看似有些琐碎,但其实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课堂笔记做得好,对孩子成绩的正面影响就越大。几乎每个孩子都在记笔记,但方法正确吗?希望家长能够监督和提醒孩子,让孩子的课堂笔记实现最大的价值!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上只有45分钟,老师讲的内容又很多,要想全都记住,除了用脑子以外还得准备一个笔记本,记下老师讲的提纲以及重点内容,以便课后复习。所以,记课堂笔记已经成为一种学习方法。
不记笔记只能记住20%的内容
研究表明,听课后马上测试,学生一般能记住10分钟讲课内容的一半;如果48小时后测试,则只能记住其中的20%。如果把听课的内容加工整理成容易理解和记忆的笔记,就可弥补容易遗忘的不足。
笔记需记七大内容
学生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听和理解上,笔记需记七大内容:
1.老师列出的提纲,学生应该很清楚地知道,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老师所讲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记下,所以只需记下老师列出的提纲。
2.老师强调的重点。
3.课本上没有而是老师补充的内容。
4.结合老师讲课的内容自己需要加强的部分。
5.记疑点。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
6.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
7.记总结。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记课堂笔记的五大技巧
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语可用代号。
3.写字要快,字迹能够看清就行。
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用不同颜色的笔,比如一般的内容用蓝色笔记,重要的内容,如概念、公式、定理等用红色笔记,以便日后复习。
怎么利用课堂笔记学习
1.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对着笔记在脑海中回忆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包括每一个细节,实在想不起来再看笔记。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减缓对知识的遗忘。
2.要结合课后复习做好笔记整理工作:补充笔记中省略的部分,将简化符号复原,对重点部分要核实,将未听懂部分弄懂,使笔记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
3.经常对照笔记,对老师讲课的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便于运用。
高中政治怎么记好课堂笔记
1、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不一定都记,老师没有写的也不一定都不记,不要贪多求全,要记关键性内容,特别是教材上没有的知识,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2、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记笔记要精简内容、分门别类、使用统一符号,只要你自己看得懂就行。
3、听懂的基础上记,听课不懂的先记下课后问。
高中政治选择题解题方法
1.排误法:即排除内容本身全部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选项。
2.排异法:即排除内容本身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规定性不相吻合的选项。
3.排重法:即排除与题干变相重复的选项
4.排倒法:即排除与题干因果关系颠倒的选项
5.排混法:即排除正误混杂的选项。
6.排间法:即排除与题干为间接联系的选项。
7.排不完全法:即排除与题干要求不完全一致的选项。
高中政治的学习技巧
我们可以把高中政治的知识同其他各学科联系起来。地理学中的人口问题,可以结合化学上经济发展中产生污染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危害及如何解决来分析,也可以结合生物学中这些污染物对各种疾病的产生,对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影响来分析,还可以结合历史上的一些污染事件如伦敦的酸雨事件,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等给人类造成的灾难进行思考,这样我们的思维就开阔了。有助于对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记忆起来就简单了。
适当练习,提高能力。练习就是要适当做一些作业,作业分为两大类:基本原理的练习和原理应用的练习。前者的目的主要是检验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是否牢固;后者的目的主要是检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我认为,每一次作业,实际上就是一次开卷考试,在无人监考的情况下,对自己的真实水平进行一次考核。因此,练习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一定要自己亲手做一遍,决不能应付差事,甚至抄袭别人的作业。
高中政治知识记忆,要运用技巧。把一句话中的关键词提取出来,反复记忆,然后把关键词连成一句话。政治试卷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这样记忆知识会让我们减少很多时间,增加效率。高中政治的知识彼此之间都是有连带关系的。很多知识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补充,这个时候我们就不需要重新学习,只需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加工即可。我们要发现和总结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方法,这样在学习中才会更高效,更有乐趣。
怎么运用高中政治知识才能提分
高中政治的学习要注重预习和上课听讲,因为预习会让你对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哪里没看懂,就要在课堂的学习中,着重听讲,那些懂了的,就不用那么费心听,这样在我们听课的时候也有个主次。同时很好的培养自学能力,课前预习使学生减少了对老师的依赖,增强了独立性,能够锻炼培养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
政治课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它的理论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联,息息相关。学习政治课,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来检验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只有经受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真正的理论,我们的政治课理论是可以分析现实的,这是它生命力之所在,因此,要大力提倡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由于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社会现象错综复杂,任何一个理论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充实、发展,通过应用,我们会发现理论的正确与不足,从而进一步学好政治课。
对于高中政治知识的驾驭和运用上,同学们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知识背过了,但做题时却不知应该怎么写,也不知道用什么知识进行解答。我们在学习高中政治知识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背过”,要做到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理解和记忆结合起来。掌握教材基本知识,在宏观上建构知识体系和网络,这个要求同学们在平时就要注意知识和材料的积累,从多层面、多角度理解知识、分析知识、运用知识。培养辩证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怎么记好课堂笔记
笔记需记七大内容
学生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听和理解上,笔记需记七大内容:
1.老师列出的提纲,学生应该很清楚地知道,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老师所讲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记下,所以只需记下老师列出的提纲。
2.老师强调的重点。
3.课本上没有而是老师补充的内容。
4.结合老师讲课的内容自己需要加强的部分。
5.记疑点。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
6.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
7.记总结。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记课堂笔记的五大技巧
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语可用代号。
3.写字要快,字迹能够看清就行。
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用不同颜色的笔,比如一般的内容用蓝色笔记,重要的内容,如概念、公式、定理等用红色笔记,以便日后复习。
怎么利用课堂笔记学习
1.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对着笔记在脑海中回忆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包括每一个细节,实在想不起来再看笔记。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减缓对知识的遗忘。
2.要结合课后复习做好笔记整理工作:补充笔记中省略的部分,将简化符号复原,对重点部分要核实,将未听懂部分弄懂,使笔记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
3.经常对照笔记,对老师讲课的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便于运用。
一、记笔记之前要做好预习工作
课前预习对于做课堂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仅仅通过课堂上的时间,让大家分清重点难点、知识网络和思想方法是不容易的,何况还要迅速地记下来。通过预习,能让我们先对知识网络和重、难点有大致了解,特别是哪些地方还有疑问,先掌握部分知识,形成一个课堂笔记的框架,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有效地解决“听”与“记”的矛盾。
二、记笔记要把握时机,即什么时候记
一般来讲,上课要以听讲和思考为主,做笔记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听讲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在做笔记时把握好时机。做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个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
三、笔记应记在哪里
一般说来,应根据实际情况,可记在课本上、学案上,也可记在专用的笔记本上。但多数情况下是两方面兼而有之的。
(一)在课本上记笔记可以选择如下方法
1.符号笔记。就是在书上做记号,标明重点,提出疑问,引起注意。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些自己熟悉的符号,如用“____”或“!!!”表示重点词句,用“?”表示疑问等。当然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标记不同的内容,如用红色标记重点,用黑色表示疑问。做符号笔记,符号种类不易太多,最好在做笔记前读懂整个内容,对难点、重点有一定把握,这样才能做得准确。
2.批语笔记。就是将某部分的要点、疑问或补充记在书的空白处。如对数学定义、定理、公式的理解,对某些题目解法的概括等。做批语笔记要参照老师的板书或讲解来做,应有选择并要简明扼要、书写清楚。
(二)在笔记本上记笔记的方法
首先各科笔记本要分开。有的同学做笔记非常随意,今天用这个本,明天用那个本;今天记书上,明天记本上,甚至一本笔记本上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种科目应有尽有,最后笔记记得乱七八糟,到复习时东翻西找,影响到了学习效率。因此,笔记本要选一个较厚点的、硬皮的,并且要好好保存,以备复习时用。理想的笔记要有好的格式。右面用于记笔记,左面用来提示值得注意的地方、强调重点等。
其次,课堂笔记用的纸张,每页上下左右都要留出一定的空白来,不要把一页纸写得满满的。建议把笔记的一页最好用一条竖线格式分为两部分。其中左面占1/3,右面占2/3。较大的栏内记老师讲的内容,较小的栏内记自己的想法、问题等。两栏内容之间要有对应,即老师讲的和自己想的针对相同章节的内容应在相同的行上,这样便于对照复习。
四、记笔记要注意内容,即要记什么
记笔记要注意两种倾向:一是像“速记员”一样,一切都记;二是像看电影一样,一切都不记。笔记的内容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
1.重、难点。在迎考方面,我们应相信老师都是有经验的,老师一再强调的知识点应着重注意,一定要记好、记全、记准。通常,老师强调的知识点往往以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形式出现。关键词是指在讲课内容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词语,可以作为记忆的引发器。线索性语句是讲课人用来提示即将出现的重要信息的语句,例如:“下面这几方面非常重要”,“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考试时要考的主要问题是”等等。听到这样的语句,同学们就要注意记录老师即将讲到的关键内容。
我们预习或做题时感到比较难的地方是我们的难点,也要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对于这些,不仅要记下知识要点,还要记下有关例句,典型例题等。
2.在预习时尚未搞清楚的易错、易混、理解不清或模棱两可的内容,尤其是经老师讲解仍不懂的,更要记下来,课下再去请教老师或同学,你可以带着笔记本和笔请给你答疑的老师或同学直接在你的笔记本上写下要点、例句或典型例题,也可以边听讲解边记,这一点是很多同学没有尝试过的,不妨试一试。
3. 记书上没有、老师补充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重要的考点,你可能因记下这些知识而取得优势。如果非要用到书本上的大段内容,可用“见书**页**行到**”的形式注明。若有没有记下来的内容要留出空位,以便课后补上。
4. 根据课型和讲授内容不同有所侧重。例如讲解概念或公式时,主要记知识的发生背景、实例、分析思路、关键的推理步骤、重要结论和注意事项等;对复习讲评课、重点要记解题策略(如审题方法、思路分析等)以及典型错误与原因剖析,总结思维过程,揭示解题规律。
5. 记老师在黑板上列出的提纲、图解和表解。如果这个纲要与书上基本一致,则不必记,只要在书上勾画出来就行了;如果与书上不同,老师对本课的内容重新进行了组织,这种纲要应该完整地记下来,作为自己复习和总结时的参考。
以下内容则无须记笔记:
①次要的知识;②一看就懂的内容;③书上有的知识。
五、记笔记要课后整理
由于课堂上时间比较紧迫,老师所讲的一些内容当时可能漏记,书写也许会很潦草,所以记笔记时,不要把笔记本记满,要留有余地,以便下课后,要及时对笔记进行整理、归纳、补充,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又能使笔记干净整洁、有条理,还是一种很好的课后复习方式,使我们的复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考试前要把所记知识横向联系,以使知识系统化。
六、记笔记注意事项
1.铅笔、原珠笔、钢笔均可,但比较而言,原珠笔更好,不但用的久长,而且好的原珠笔下笔顺畅,书写快速。
2. 要提高书写速度。听课笔记限于讲课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因此,听课人在思维速度和书写速度方面要同讲课人协调一致。书写速度太慢,势必会跟不上讲课进度,笔记就会不完整或没有条理,影响笔记质量。要学会一些提高笔记速度的方法。不必将每个字写得横平竖直、工工整整,可以潦草地快速书写;可以简化某些字和词,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书写符号。但要注意不要过于潦草,过于简化而使自己也看不懂所记的内容是什么。
3.在笔记遗漏时,要保持平静。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担心,不要总是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课后求助于老师或同学,把遗漏的笔记尽快补上。也不必一味追求课堂笔记不必要的细处,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以致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的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本末倒置了,要改正这一不好的习惯。
4.听记结合,听为主,记为辅。有的同学习惯于“教师讲,自己记,复习背,考试模仿”的学习,一节课下来,他们的笔记往往记了好几页纸,成了教学实录。这些同学过分依赖笔记而忽视思考,以为老师讲的没有听懂不要紧,只要课后认真看笔记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忽视老师的一些精彩分析,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肤浅,增加学习负担,学习效率反而降低,易形成恶性循环。
5.切忌抄别人的笔记。有的学生比较懒,自己在课堂上不愿做笔记,下了课去抄别人的笔记。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不利于锻炼自己的总结综合能力。只有自己做笔记才会有学习效果和意义。
6.要常用常新。有些同学的笔记本好比过期期刊,时间一长就弃于一旁,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在可惜。事实上,许多中(高)考优胜者的经验之一就使自己的笔记成为个人的 “学习档案”和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因为好的笔记是课本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和提炼。合理利用笔记可以节省时间,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当然,还要经常对笔记进行阶段性整理和补充,建立有个性的学习资料体系。如可以分类建立“错题集”,整理每次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并做剖析;还可以将笔记整理为“妙题巧解”、“方法点评”、“易错题”等类别。这样坚持下来,不断扩大成果,就能克服“盲点”,走出“误区”,到了紧张的综合复习阶段,就会显得轻松、有序,还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把所学知识系统化、信息化。
综上所述,在课堂上记笔记要耳听、眼看、脑想、手动。在听懂的前提下,对获取的知识信息通过大脑的思维,经过“选择-加工-归纳-浓缩-反馈”的过程,然后用手有重点地记录下来。记录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在学习中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最终达到促进我们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As you progress from high school to college and into graduate school, you'll find that your lectures can get much more complex. Sometimes it's not easy taking notes that make sense the next day. There are a few tricks for taking sensible lecture notes.
当你从高中到大学再到进入研究生学院,你会发现课程变得更复杂。有时记录有意义的笔记是不容易的,好的笔记在第二天查看仍有价值。这里有一些技巧对记录有意义的课堂笔记有帮助。
Ask for a lecture theme C get an idea of the big picture.
询问讲课的主题--了解知识框架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usually lecture from an outline they’ve prepared ahead of time. They often try to complete one topic, theme, or cycle in an individual lecture―although there will be some overlap some days. Don’t be afraid to ask your teacher for the topic of the day or the theme of the day’s lecture.
教授和老师讲课通常从一个他们已经提前准备的提纲开始。在一次个人演讲中,他们试图完成一个话题,主题或者周期,虽然在后面会有一些重复。不要害怕去问你的老师今天的话题或者今天讲课的主题。
Sometimes, teachers will get on a roll and/or get ahead of themselves and move from one theme to another without letting you know. If you notice that the professor seems to be talking about something you’ve never heard of before, the teacher might be transitioning from one topic to another. If you suspect that’s happening, just ask: “Are we changing topics?”
有时,老师将接着上一卷或者不让你知道转到另一个话题。如果你注意到教授似乎在谈论一些你之前从未听过的东西,老师可能已经从一个话题转移到另一个话题。如果你怀疑这件事是否发生时,只需问一问:“我们改变主题了吗?”
If you listen carefully, you can usually pattern your own notes according to the teacher’s own outline. Especially if you listen for transition words.
如果你认真听了,你通常可以根据老师的大纲安排自己的笔记。特别是如果你听到了过渡词汇。
Date your notes.
记录笔记的日期
In a perfect world, lecture notes from a single class are kept in a single, dedicated notebook in the correct sequence. But this is the real world! There will be times when you go to biology class (for instance) and realize that you’ve brought the history notebook by accident. This is how you end up with the Battle of Bunker Hill wedged between mitosis and meiosis.Establish the habit of putting the date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day’s notes and marking the end of a day’s notes. Also―if you ever have to take history notes in your biology notebook―be sure to start on a clean sheet of paper, mark the date, and tear it out. Then place the loose sheet in the correct notebook pocket.No pockets? Staple it in.
完美的情况是,每种课程的课堂笔记以正确的顺序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记录。但现实的情况是,有时你去上生物课,意识到自己意外带的是历史笔记本。这就是你最后把邦克山战役写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之间。培养在每天的笔记开始记录日期和最后做标记这样的习惯。如果你不得不把历史的笔记记录在你的生物笔记本上时,确保在一张干净的纸上开始,标记日期并且把它撕下来。然后把活页放在准确的笔记本放置袋里。没有放置袋?那就把它订在笔记里边。
Watch for digressions and mark them.
关注内容并标记它们。
Teachers don’t try to make things complicated; they usually try to lecture in an organized pattern, but this is not always easy. Sometimes a student will make a comment, ask a question, or relay a personal experience that pivots the lecture into an unplanned tangent. This will happen.
老师们不会尝试让事情复杂化;他们通常尽力以有组织的模式讲课,但这并不容易。有时学生会发表评论,提问或者讲述个人经历,这些插曲都有可能使得课程的主题发生意外的偏离。
When this does happen, strange things can happen to your notes. For instance: A student asks a question and the teacher answers. The teacher digresses, and then jumps back onto the planned lecture.
当这种情况确实发生时,奇怪的记录可能出现在你的笔记上。比如:学生问了一个问题,并且老师做出回答。老师跳离主题进行回答后又跳回到计划的课程中。
But the students don’t always realize the dividing line between digressions and planned lecture, so they keep writing furiously, not indicating any break or interruption in the flow of the teacher’s thoughts. The next day, the lecture notes will make little sense. To avoid confusion, always indicate in your notes when a student asks a question or the class breaks into a discussion. Also indicate if and when your teacher says something like “let's get back to the topic.”
但是学生不总是能意识到讲课内容和离题内容之间的分界线,所以他们保持飞快的写字速度,没有做出任何打断或者中断老师想法的行为。第二天,前一天的笔记几乎没有实质的作用。为避免这种混乱,当学生做出提问或进入课堂讨论时,在笔记上进行标记。当老师说“让我们回到主题时”,也同样做出标记。
Underline new vocabulary.
给新词汇画下划线(强调新词汇)。
Any time a teacher writes a word on the board, put a circle around it, underline it, or draw pointy arrows around it. If a strange word pops up in your notes, you can bet it will show up on a test.
任何时候一个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单词,并圈起来时,你可以加下划线标记这个词,或者在它周围画一个尖箭头。如果一个陌生的词汇出现在你的笔记中,你可以猜测它将出现在一次考试中。
Remember, you must know more than the definition of a new word. You must know how it fits into the big picture.
记住,除了定义之外,对于新词你必须了解更多的知识。你必须知道它在知识框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Draw pictures and make arrows.
画图和标记箭头。
If you’re visual person, you should make as many doodles on your paper as you can. Useful doodles, that is. As soon as you realize that once topic relates to another, comes before another, is the opposite of another, or has any kind of connection to another―draw a picture that makes sense to you. Sometimes the information will not sink in until and unless you see it in an image.
如果你是一个视觉敏感的人,你应该尽可能多的画一些涂鸦在你的笔记上。这是指有用的涂鸦。一旦你意识到一个主题和另一个有关,在另一个之前出现、与另一个相反或者与另一个有任何形式的关联--给自己画一幅图表明这些意义。有时你不能完全理解知识除非你在一张图上看到它。
Look for code words in the lecture.
寻找讲课中的常用语
There are certain code words to look out for in a lecture that can indicate that your teacher is giving you the relevance or the context of an event.
在一节讲课中有一些常用语要注意,因为这些语句表明你的老师一正在讲知识的关联或者某个事件的上下文。
Remember, the teacher wants you to understand why things happen and how things relate to the big picture.
记住,老师希望你理解事件为什么发生以及事件和整个大局之间的关系。
Code words can indicate relationships, significance, or order. Always indicate when your teacher says:
这些常用语可以表明关系,意义或者顺序。当老师说这些话时便会指出:
There were three causes… 有三个原因...
The first reason… 第一个原因是...
In the months leading up to… 在之前的几个月...
Some people saw this as … while others believed… 一些人们认为...而其他人认为...
There are four steps to the process 完成这个工作有四个步骤
The reaction to X was… 对X的反应是...
Compare your lecture notes to the book.
把你的课堂笔记和课本比较一下。
Sometimes it’s impossible to find a pattern in the teacher’s lecture. If you find that your notes are confusing and provide no hint of a pattern, go straight to your textbook.
有时,在老师的讲课中发现一个模式是不容易的。如果你发现你的笔记是混乱的,不能形成任何的模式,直接到教科书里查看。
Take a look at the topics the teacher covers and see how those compare to the chapter titles and subtitles of the textbook. Chances are, things will start to make better sense when you see how the author arranged them.
看看老师涵盖的主题和教科书中的章节标题和副标题比较一下。有可能,当你看到作者如何编排它们时,你将会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记笔记是一项很少被教授的技能。 老师们要么是觉得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做好笔记, 要么是觉得已经有人教过这些学生如何做笔记了。 然而我经常看到学生们不知道如何记笔记。
我觉得是时候做些什么事来改善这一局面了。 不管你是一名中学生, 大学生, 研究生, 做有效且有意义的笔记都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做好笔记不仅仅帮助我们回忆我们可能忘记掉的事实和观点, 将东西写下来也帮助我们更好的一次就把事情记住。
笔记是做什么用的?
人们不能做出有效的笔记的一个原因是, 他们不知道记笔记是为了什么。 我想, 许多人,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 他们试图在笔记之中完整地记录下讲座, 书籍或是会议的内容。 即, 记录下细枝末节。 这是一种错误。 试图记录下所有的事实将导致没有去思考你写下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如何结合起来的余地。 如果你有个秘书, 那很好, 无论如何要让他记录下所有的细枝末节。 但是如果你只有你自己, 你要做的笔记目的将与之不同。 记笔记的目的很简单: 帮助你学的更快更好。 这意味着你的笔记没必要包含所有东西, 而要包含最重要的东西。 如果你试图记录下所有东西, 那么你将没有空间去思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这意味着, 当你要准备一次大型考试或者是一份期末论文时, 你还是要浏览全部的笔记, 从中找出那么一点真正重要的信息。
需要记下什么?
记笔记时, 你应该把精力放在两个方面上。 第一, 你不知道的事。 写下已经熟知的事实没有什么用。 如果你已经知道独立宣言是在1776年起草并签署的, 就没有理由再将它记下来。 你所明确你了解的任何事, 你都不用在笔记里再记下来。 第二, 相关的事情。 什么信息最可能再以后的考试, 论文或是项目中需要用到? 将精力放在那些与书本有关以及或者解释书本的要点上(这意味着, 你要读过书本)。 要特别注意的信息有以下几种。
事件的日期: 日期能够使你: a) 创建一个年表, 把事件按照它们发生的顺序放在里面。 b) 从而理解事件的背景。 举例来说, 牛顿生于1643年, 你可以将他的工作放在那些在他之前或者之后的科学家中来对比, 也可以放在17世纪的其他方面的趋势中来对比。 (译者注: 就是说, 从时代的角度看问题,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和反思。)
人物的名字:B 将人的名字与他们的观点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些观点, 另一方面, 当我们看到这些名字的时候, 这种联系可以帮助我们看出同一个人, 或是相关领域其他人提出的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
理论。这些理论是大多数课的主要部分。 (译者注: 也可以理解为定理/公理。)
定义:与理论相似, 这些也同样是中心点。 如果你不是清楚的知道某个术语的含义, 你还是应该记下来。 要知道, 许多领域中经常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词汇, 但意义完全不同。
论点与争论。 在你的课堂上或是阅读中出现的任何对重要观点的批判,任何赞成者或反对者的证据, 都应该被记下来。 这是任何学科取得进步的根源, 它将帮助你理解观点是如何变化的, 同时帮助你了解你所学习的学科的观点的进程。
图像和实验: 当用到图片或者课堂实验来解释一个观点的时候, 你要记下一些东西。 显然, 要记录下所有的琐碎细节是没有必要的, 简要的描述下图片, 或是简单的记录下课堂实验的内容将足以帮助你回忆课堂上的内容。
其他材料: 教授在黑板上写的, 你也应该记下来, 除非那是不证自明的或是你已经熟知的东西。 书籍, 电影, 电视系列片的名称, 就算它们可能与主题不相关, 我通常也会将这样的东西记在页边上以备以后之用(通常在写论文的时候它们会有些用。) 同时要注意其他学生的评论, 至少应该记下他们的评论的要点。
你自己的问题: 要保证记下你自己对阅读材料的问题。 这将让你记得之后要去请教教授, 或是查阅其他资料。 这同时也会帮助你跨越你的理解障碍。
做笔记的技术
做大纲(Outline):做大纲是一个能够有效的表达观点间的层次关系的方式。 在历史课上, 你可能会记下一名重要的领导人的名字, 在名字下面记下他参与的重要事件。 在每个重要事件下面, 写一条简短的描述。 并像这样一层层做下去。 做大钢是一个丛书上做笔记的好方法, 这是因为作者通常都已经把信息按照一个有效的方式组织起来。
然而对于课堂讲座来说, 做大纲的方法有其局限性。 观点之间的联系并不是那么有层次, 另外, 老师可能会从一个观点跳到另一个观点。 后面讲到的观点可能与前面的观点有很强的联系, 这样你可能会 a) 前后翻笔记找信息(同时希望找到能写字的地方。 b) 忽略掉老师刚讲到的内容和原来讲过的内容间的联系。
思维导图(Mind-map):对于课堂讲座来说, 思维导图可能是用来记录观点间的联系的更好的方式。 思维导图的大概方法是, 在纸的中心写下课堂的主题。 当讲到新的分支主题是, 你可以在主题上画出一个新分枝并且写下这个分支主题。 这样, 每个分支主题都是主题的一个分枝。 而每个分支主题的枝下又将有新的分枝。 这样做的好处是, 你可以轻易的在主题直接跳跃, 并且轻松的将每个主题联系起来。 如果想在课后把你的笔记弄得漂亮些, 你可以使用Freemind这样的程序。 (译者注: 本段我就是把大概意思说下, 具体的思维导图用法, 大家不妨google之。)
★ 读书摘抄笔记
★ 盗墓笔记读书感悟
★ 读书心得笔记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