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韩国中秋节(共含11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pennyaemi”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秋假期 韩国爱豆们都在干什么
오는 27일은 추석이다. 25일부터 길게는 30일까지, 짧게는 29일까지 추석 연휴가 시작된다. 대중들은 그동안 만나지 못했던 가족들을 만나고자 고향으로 향하게 된다. 현재 활발하게 활동중인 가수들은 첫 휴가를 받아 가족들과 추억을 만드는가하면, 좀 더 완성도 높은 무대를 위해 연습에 매진한다. 또는 추석까지 반납한 채 스케줄을 소화하는 가수들도 있다.
本月27日便是中秋节了。中秋假期从25号开始,长点的话到30号,短点的话到29号。人们也选择去见那些平时见不到的家人而准备回家乡。若是现在在活动的歌手想在中秋与家人度过美好时光的话,现在就需要为了完成完美舞台而努力了。也有歌手们为了通告而放弃了中秋休假。
韩国中秋祭祀桌摆放礼仪知多少
1. 신위 별로 준비할 것
为神位特别准备的东西
밥(메), 국(갱), 숭늉(숙수) 등은 신위 수대로 준비한다. 명절 차례에는 떡국이나 송편이 대신한다.
饭(膳),汤(羹),锅巴(熟水)等按神位数准备。节日按照节日的顺序用年糕汤或者松饼代替。
밥은 그릇에 담아 밥뚜껑을 덮는다. 국은 쇠고기 뭇국을 흔히 쓰고 덮개를 덮는다.
숭늉은 냉수 혹은 더운 물에 밥알을 조금 푼다.饭盛在碗里盖上盖子。汤是用加了牛肉的萝卜汤然后盖上盖子。锅巴汤是在冷的水或者是热水中加一点饭粒。
2. 신위 수와 무관한 것
和神位数量无关的东西
술(제주), 식초(초접), 간장(청장), 떡(편), 찌개(탕), 부침개(전), 구이(적), 포(어포, 육포 등), 식혜(혜), 나물(숙채), 김치(침채), 과자 및 과일(과실) 등은 신위 수와 상관없이 준비한다.
酒(祭酒),食醋(醋碟),酱油(生抽),糕(糕饼),汤(羹),煎饼(煎),烤(炙),脯(鱼脯,肉铺等),甜米露(醯),蔬菜(素菜),泡菜(沈菜),点心和水果(果实)等与神位数量没有关系,准备就好了。
中秋节的N种韩语叫法
韩国称中秋节“추석(秋夕)”“중추절(仲秋节)”“가배(嘉俳)”“중추(仲秋)”“가배일(嘉俳日)”“중추가절(仲秋佳节)”,是扫墓并用新收获的谷物和果实祭祀先祖的日子。回乡探亲,向亲朋戚友送礼亦是过中秋节的习俗。所以英文亦把朝鲜半岛的中秋节叫做“韩国感恩节”(Korean Thanksgiving Day)。
韩国中秋节传统趣味知识汇
“더도 말고 덜도 말고 한가위만 같아라.” 우리는 좋은 날을 두고 이렇게 한가위에 빗대어 말하곤 합니다. 음력 8월 보름, 가을의 한 가운데 위치한 ‘한가위’는 명절 중의 명절이랍니다. 오곡백과가 가득한 계절인 이유로 온 가족이 함께 둘러앉아 한 해의 풍성함을 함께 즐기기에 딱 좋기도 하고요. 더위가 점차 물러갈 즈음인 선선한 날씨도 가족들과 둘러앉아 밤늦게까지 이야기꽃을 피우고 명절놀이를 즐기기 안성맞춤이기도 하기 때문이지요. 갓 시집 온 며늘아기의 얼굴처럼 둥글고 훤한 보름달이 떠오르면 손을 모아 소원을 비는 것도 추석의 즐거움 아닐까요.
“不用多,不要少,只要像中秋。”韩国人经常这样婉转地提到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处于秋天的正中间的“中秋节”是节日中的节日。因为这是一个充满着五谷百果的日日子,以这样的理由全家人相聚一堂,一起来享受一年的丰收,这是十分好的。还因为在酷暑一点点消去,天气变得凉爽的时候,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直聊天之夜深,一起做节日游戏,这样也是正合适的。就像回到娘家媳妇的脸一样又圆又亮的十五的月亮,当月亮升起了的话,双手合十,许下一个愿望,这不也是中秋节的一大乐趣吗。
韩国中秋祭祀桌上的食物都有什么意义
감 : 콩 심은데 콩 나고 팥 심은 데 팥 나는 것이 천지의 이치이다. 그러나 감만은 그렇지 않다. 감 씨앗은 심은 데서 감나무가 나지 않고 대신 고욤나무가 나는 것이다. 그래서 3~5년쯤 지났을 때 기존의 감나무 가지를 잘라 이 고욤나무에 접을 붙여야 그 다음 해부터 감이 열린다. 이 감나무가 상징 하는 것은 사람으로 태어났다고 다 사람이 아니라 가르치고 배워야 비로소 사람이 된다는 뜻이다. 가르침을 받고 배우는 데는 생가지를 칼로 째서 접붙일 때처럼 아픔이 따른다. 그 아픔을 겪으며 선인의 예지를 이어 받을 때 비로소 하나의 인격체가 될 수 있다는 것이다.
柿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天地的道理。但是只有柿子不一样。柿子的种子中下不会长出柿子树但是长出了黑枣树。然后3~5年过去了剪掉现有的柿子树的分支贴在黑枣树上下一年才会长出柿子。柿子树象征的是人出生不一定都是人,要教要学方可成长为人的意思。经历了苦痛继承了先人的睿智的时候方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格体。
감나무는 아무리 커도 열매가 한번도 열리지 않은 나무를 꺾어 보면 속에 검은 신이 없고 열린 나무를 꺾어 보면 검은 신이 있다. 이걸 두고 부모가 자식을 낳고 키우는데 그만큼 속이 상하였다하여 부모를 생각하여 놓는다는 설도 있다.
柿子树不管有多大经历了曾经是不会一次就结出果实的树,经历了心中没有神却长成了树,心中就有了神。先不说这个,父母生了子女,养育子女,如果像那样伤过心,就会将父母放在心里,也有这样的说法。
韩国人眼中的中国:中秋月饼
중국 남송시대부터 전해지는 과자로, 음력 8월 15일에 둥근 달의 모양을 상징해서 만든다. 밤 · 수박 · 배 · 감 등 둥근 과일과 함께 달에게 바쳤으며, 가까운 이웃과 서로 나누어 먹고 행복을 빌어주는 관습이 있었다. 재료로는 밀가루, 라드, 설탕, 물엿, 달걀, 팥소, 밀린 과인, 둥근나무틀이 필요하다.
作为从中国南宋时期起传到现代的点心,象征着农历八月十五圆月而制作的月饼。中国人会用它,和栗子、西瓜、梨、柿子等圆圆的水果一起供奉给月亮,再和邻居一起分享着吃,祈愿幸福美满。主要材料是面粉、猪油、砂糖、糖稀、鸡蛋、豆馅儿、干果,还需要圆形的模子。
만드는 법으로는 밀가루에 라드 · 설탕 · 물엿 · 달걀 등을 섞어 뜨거운 물로 반죽해서 껍질을 만들고, 안에 팥소 또는 말린 과일 등을 넣은 다음 무늬가 있는 둥근나무틀에 끼워서 모양을 만든다. 마지막으로 표면에 광택을 내는 액(난황 · 설탕 · 캐러멜 등으로 만든다)을 바르고 굽는다.
做法是,在面粉里混入猪油、砂糖、糖稀、鸡蛋等材料,再倒入温水和成面皮,里面在包上豆馅儿和干仁后,放入圆形的模子里压实,拍出来。最后,在表面涂上蛋浆(由蛋黄、砂糖、焦糖等混成的浆),这样做会让月饼烤出来的时候有光泽。然后拿去烤箱烤,这就完成啦。
지금은 중국의 명과로서 시판되고 있는데 주로 추석(중추절) 직전에 만들며 추석이 지난 뒤에는 그다지 만들지 않는다. 중국의 전통 과자이지만 연회식단에는 들어가지 않는다. 광동지방과 홍콩에서는 특별히 추석에 한해서 월병을 만들어 시판한다.(출처: 네이버 지식백과)
虽然现在,月饼已经成为中国的著名点心而拿到市场上去贩卖,但主要也就中秋节前制作,过了中秋节就不做了。虽然是中国的传统食物,但却没进入宴会的菜单里。在广东和香港地区,只限在中秋节才有月饼出售。(出处:NAVER知识百科)
우리가 추석에 송편을 먹듯 중국에서는 월병을 먹는다고 해요. 우리도 송편을 사서 먹는 집이 있고, 만들어서 먹는 집이 있는데 중국도 같나봐요. 속도 콩, 팥, 깨, 꿀 여러가지 있는데 중국에서도 월병에 여러가지 재료를 넣을 수 있다고 하네요.
就像我们在中秋吃松饼一样,在中国则吃月饼。另外,我们有些家庭是买松饼来吃,有些则是自己动手做,这点中国好像也和我们一样。我们松饼里包的是豆子、红豆、芝麻、蜜糖等;而中国的月饼里也可以包进了许多材料的馅儿呐。
秋夕的清晨,韩国家家户户都会摆好新谷、水果酒、松饼、芋头汤和各式各样的水果祭拜祖先。韩国传统上是由长子继承家族的正统,因此秋夕祭拜祖先时,均是兄弟们到大哥家里祭祖。祭典开始时,男人们都要恭敬地站立在祭桌前,主祭的家族长子要先把家里的大门打开,意指请老祖宗进到家里来。然后回到祭桌前,烧香、献花与献酒,率领家庭成员行叩礼。在祖宗们享用祭品的时候,主祭者要向家人介绍祖宗的光荣事迹,然后卜问祖宗是否已享用完祭品。完毕后,主祭者再率领家族成员对祖宗行叩礼,恭送祖宗。祭祖仪式完毕后,大人们将祭酒喝掉,然后开始吃团圆早饭。
除了祭拜祖先外,秋夕还有扫墓的习俗,一般是在秋夕前一天或前两天举行,近代则多在当天举行。因为韩国人的祖坟一般都在山上,所以祭扫祖坟被称为“上山”。秋夕“上山”是一年中最重大的事情,即使有天大的事,也不能耽误了“上山”。
秋夕节祭祖在韩国有一句俗语叫“做得好松饼,嫁得好人家”,韩国女孩子从小就要学做松饼,要为“嫁得好”而努力奋斗。韩国人吃松饼就相当于中国人中秋节必吃月饼,除了品尝它们的美味,更多的是传达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持。
除了一家团圆外,韩国的“中秋节”还有祭祖和省墓的习俗。韩国中秋节的祭祀非常的隆重和繁琐。中秋早晨,每家每户早上都起来很早,男女老少们都换上新衣服,举行中秋“茶礼”(即祭祀),追思父母及祖上的恩德;而省墓则和中国清明节的扫墓差不多,一般是中秋节当天去祖坟伐草和祭奠,以尽孝心。当然,韩国中秋节的当晚,也少不了赏月活动。
韩国道路公社表示,从9月7日上午9时的交通情况来看,从首尔驾车到釜山预计需要5小时30分,较前一天的4小时20分增加一个多小时。另外,从首尔到大田预计需要2小时30分钟,到大邱需要4小时40分钟,到蔚山需要5小时40分钟,到江陵需要3小时30分钟,到光州和木浦需要4小时30分钟。
韩国道路公社预测9月7日会有43万辆汽车离开首尔,有26万辆汽车返回首尔。上午9点是拥堵最高峰,下午6点之后行车会较为通畅。7日下午,首尔主市区世宗路车辆稀少,首尔犹如一座空城。
韩国交通部门估计,6日有约47万辆机动车开离首尔。巨大的客流量给客运部门带来了压力。韩国公路、铁路、航空部门纷纷加大运力。为减少由车辆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韩国汽车制造协会组织国产汽车厂商于中秋节假期在主要高速公路服务区提供免费车辆检查服务。拖车和急救服务机构也会在中秋假期期间加强值班。
韩国人过中秋的传统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据报道,韩国国土交通部今年以9000户家庭为对象对中秋探亲情况进行的预调查结果显示,回答“会在故乡停留4天以上”的人所占比例与前的40.3%相比,大幅下降至25.5%。而选择全家去旅行的家庭增加了约两倍。不少韩国民众都选择在家待一两天,然后出门旅行。
韩国中秋节放假5天,韩国交通部门预计,将有约3950万人在中秋节期间返乡探亲,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四,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3.3%。
韩国中秋有什么习俗?
中国的中秋节是一家团聚的日子,韩国人的“中秋节”,除了全家团聚之外,也是追忆祖先恩德的日子,更为重要的是祭祖和扫墓。
秋夕节当天,韩国人都喜欢穿着传统的服饰出游。会到景福宫、韩国民俗村、国立民俗博物馆、南山韩屋村等地进行踢毽子、打陀螺等各种秋夕民俗活动。还有机会欣赏到韩国女性一起玩跷跷板的场面,穿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的女孩在跳板的尽头一起一落,那飘落的长裙像绽放在空中的花朵,非常美丽。忙了一天,月亮升起,属于女性的时刻到来了,家家户户的女子穿上美丽的韩服,在皎洁的月光下围成一圈翩翩起舞。
韩国的中秋节叫做秋夕节,韩国放假4天,喜欢韩国文化的朋友们可以在秋夕节期间来韩国旅游,感受异国文化的中秋节。
韩国的“中秋节”源于中国,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变化。中国人过中秋,主要是家人团聚,不能团聚的也讲究千里共婵娟。韩国人的“中秋节”,除了全家团聚之外,也是追忆祖先恩德的日子,更为重要的是祭祖和扫墓。
每年的“中秋”假期,韩国都会上演“民族大迁移”的壮观场面,就像中国的春运一样。火车票和大巴票很难买,对于平均每家有1.5辆车的韩国来说,很多人都是开私家车回乡的,所以高速公路上堵车十分严重。
秋夕的清晨,韩国家家户户都会摆好新谷、水果酒、松饼、芋头汤和各式各样的水果祭拜祖先。韩国传统上是由长子继承家族的正统,因此秋夕祭拜祖先时,均是兄弟们到大哥家里祭祖。祭典开始时,男人们都要恭敬地站立在祭桌前,主祭的家族长子要先把家里的大门打开,意指请老祖宗进到家里来。然后回到祭桌前,烧香、献花与献酒,率领家庭成员行叩礼。在祖宗们享用祭品的时候,主祭者要向家人介绍祖宗的光荣事迹,然后卜问祖宗是否已享用完祭品。完毕后,主祭者再率领家族成员对祖宗行叩礼,恭送祖宗。祭祖仪式完毕后,大人们将祭酒喝掉,然后开始吃团圆早饭。
除了祭拜祖先外,秋夕还有扫墓的习俗,一般是在秋夕前一天或前两天举行,近代则多在当天举行。因为韩国人的祖坟一般都在山上,所以祭扫祖坟被称为“上山”。秋夕“上山”是一年中最重大的事情,即使有天大的.事,也不能耽误了“上山”。
秋夕节祭祖在韩国有一句俗语叫“做得好松饼,嫁得好人家”,韩国女孩子从小就要学做松饼,要为“嫁得好”而努力奋斗。韩国人吃松饼就相当于中国人中秋节必吃月饼,除了品尝它们的美味,更多的是传达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持。
除了一家团圆外,韩国的“中秋节”还有祭祖和省墓的习俗。韩国中秋节的祭祀非常的隆重和繁琐。中秋早晨,每家每户早上都起来很早,男女老少们都换上新衣服,举行中秋“茶礼”(即祭祀),追思父母及祖上的恩德;而省墓则和中国清明节的扫墓差不多,一般是中秋节当天去祖坟伐草和祭奠,以尽孝心。当然,韩国中秋节的当晚,也少不了赏月活动。
韩国的第二大节日也和中国一样,是中秋节。在韩国语中被称为“秋夕”。 阴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同样是一个举家欢庆的日子,和我们过中秋节的意义一样
如今的韩国人怎么过中秋?
在如今的韩国,大多数家庭秉承着秋夕期间祭祀的传统。家庭主妇们承担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十分劳累,尤其是大家族的长媳。因此,在许多新生代女性的心目中,这一传统变成了一项负担。有些老人已经故去的小家庭干脆不再进行祭祀活动,而仅仅将秋夕看作一个全家团聚的日子。
在古代,人们在所有仪式完毕后还要载歌载舞,并开展一些民俗游戏。如今,这些都难以在普通人家见到,取而代之的是喝咖啡、聊天,年轻人更爱打网络游戏。坐跷跷板、踢毽子、掷尤茨(用木棍玩的游戏)和抽陀螺等民间游戏,只在各大景点秋夕期间举行的传统体验活动中才能见到。
中秋都送什么礼?
韩国在秋夕这样的传统节日也盛行送礼。早在节前1个月左右,中秋礼盒的广告就铺天盖地。韩国人都爱送些什么礼呢?在国内播放的韩剧里,剧中人物每每收到牛肉、黄花鱼礼盒总会欣喜若狂。这并不是韩剧的夸张,而是韩国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首尔乐天商场派发的宣传小册子上,牛肉礼盒的品种最为繁多,价格也非常昂贵。4.2公斤的新鲜牛肉,其中里脊肉和肋排各1.4公斤、胸肉和腰肉各0.7公斤,包装在精美的藤编礼盒中,标价60万韩元,按照目前的汇率,相当于约3500元人民币。10条25厘米长的黄花鱼,标价55万韩元,约3200元人民币。
常见的礼盒还有各类新鲜蘑菇、水果,各色干果和传统糕点,鲍鱼、紫菜、小鱼干等海产品,韩国特产的人参制品,还有植物油、午餐肉罐头,甚至还有牙膏、香皂、洗发水、沐浴露等洗护用品的精美礼品套装。
[韩国过不过中秋节]
韩国中秋节吃什么
在韩国和朝鲜,中秋节叫“秋文节”,也称“秋夕”“嘉徘”,与元旦、寒食、端午列为民间四大佳节。在这一天里最重要的是全家人要团聚到爷爷奶奶家,首先是祭拜祖先,然后全家人一起跳舞、赏月。女孩子们穿上艳丽的传统服饰,玩起古老的跳板游戏。
为了这个节日,韩国也有独特的中秋食物——那就是跟邻国朝鲜一样的松饼。韩国人吃松饼就相当于中国人中秋节必吃月饼一样,除了它的美味,更多的可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松饼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有内馅儿,因为在蒸制时会在蒸屉上铺一层松针,以防糕饼粘在屉上,故此得名。而品尝松饼的时候,也会闻到松针特有的清香~
松饼的种类太多了,有的就像中国的饺子,有的做成南瓜,有的做成桃形,有的做成圆的,还有的就是顺手捏成一个粑粑~
外皮的'颜色也很多很多,主要是用大米粉做的,里面掺上其他材料就成了各种各样的松饼皮。加上南瓜,就成了金黄色的;加上艾草或是菠菜,就成了绿色的;加上香芋,就成了淡紫色;还有咖啡色的荞麦粉做的皮儿,也让人超有食欲!
馅儿的种类多种多样,有芝麻的、砂糖的,还有栗子馅的,也有整颗豆子馅儿的。总之,松饼的馅儿和饺子馅儿不一样,它属于一种点心,因此主要是以甜味儿为主的,一般是不加肉和菜之类的。
松饼虽然多是甜甜的蒸点,但吃法却是多种多样。比如:炒菜吃、刷酱吃、烩着吃、拌着吃、焗着吃、炸着吃、煮在拉面里吃、甚至还能涮火锅吃!
韩国阴历的八月十五称为“秋夕”,也就是中国的中秋节。秋夕可以说是韩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一个丰收和感恩的节日,甚至比春节(阴历新年)更隆重。
韩国中秋节是09月27日是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星期日。
有52个星期日和16天的官公署公休日(包括春节,中秋假期,调休),总共有68天的假期。但是三一节(3月1日),中秋节假期第二天(9月27日)和星期日重合了,实际上只剩下了66天的假期。也就是说算上地方选举日和中秋假期的调休今年一共的公休日比去年少了2天。
按照每周工作5天的标准来计算中秋节假期一共有4天,从9月26日-29日,其中包含了调休。第一次是放假是春节的三天小长假从2月18日开始到20日结束。两天的假期一共有四次,分别是释迦摩尼诞生日和显忠日,光复节,开天节和星期日连休。所以2015韩国中秋节放假4天。
韩国中秋节简介
农历8月15是韩国的中秋节,韩国叫“秋夕节”习俗是:家团圆,品松糕。韩国人称中秋节为“秋夕节”。 秋夕在韩国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从农历八月十四日开始全国上下就要接连放假3天,庆祝佳节。韩国“秋夕节”最重要的是全家人要团聚到爷爷奶奶家,首先是祭拜祖先,然后全家人一起跳舞、赏月。女孩子们穿上艳丽的传统服饰,玩起古老的跳板游戏。 韩国也有独特的中秋食物――松糕。松糕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内馅是豆沙、枣泥等,因蒸时垫有松毛而得名,中秋时家家蒸食并互相馈送。
一直以为中秋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没想到韩国人也过中秋节。而且韩国人对中秋节的重视程度,比起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中秋,在韩国叫做“秋夕”,是韩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就如我们过春节一样隆重。
去年秋天去韩国旅游,正巧碰上了中秋节,因此我有幸过了一个“韩式中秋节”。
一直以为中秋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没想到韩国人也过中秋节。而且韩国人对中秋节的重视程度,比起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中秋节,在韩国叫做“秋夕”,是韩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就如我们过春节一样隆重。
秋夕这天,平时繁华喧闹的首尔显得冷清起来。听了韩国朋友解释才知道,原来绝大多数的韩国人,都会在秋夕这天放下所有的事情回家过节。
韩国怎样过中秋节
韩国朋友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家过秋夕,在韩国留学的朋友说,秋夕去韩国朋友家一定要带礼盒,就如我们中秋节去朋友家一定要带月饼一样。礼盒可以是洋酒套装、红酒套装,也可以是便宜些的日化品套装。首尔的超市秋夕这天大都不营业,幸好朋友提前准备了漂亮的红酒礼盒。
吃松饼
我们到了韩国朋友家,他和家人刚举行完祭祀仪式。好客的主人热情地邀请我们分享祭祀美食,餐桌上的主角是一道叫松饼的传统点心。半月形的松饼形似中国的饺子,不过皮用的是大米面,馅料则用香甜的芝麻、松仁、花生和栗子等干果做成。松饼入口糯软滑腻,味道香甜可口。
扫墓
用餐完毕,韩国朋友要和家人一起去扫墓。听朋友说,韩国人秋夕去扫墓,是除掉祖坟周围的杂草,再精心地把有些破损的坟头修补好,这项活动是绝不可少的。祭祀是家族活动,我们便向韩国朋友告辞。
秋夕节日期间,首尔市内的很多公园和文化场所免费向公众开放。为了鼓励大家秉承传统,一些国立博物馆在此期间允许身着韩服的访客免费入场。从韩国朋友家出来,我们便去景福宫内的国立民俗博物馆看民俗民乐演出。
民俗演出中的重头戏是面具舞蹈表演,除了一个较大的狮子面具外还有五种不同风格的面具。面具舞最初是韩国人新年时驱除邪恶乞求好运的舞蹈,现在被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此外还有精彩的武术表演,传统文化的气氛也很浓郁。
玩月
秋夕晚上的赏月活动,被称为“玩月”或是“迎月”。望着十五的圆月,祈求家庭平安或是给自己许一个愿,这种活动是秋夕时必不可少的一种风俗。
我和朋友坐在首尔的街头仰望着圆圆的月亮,想到国内的亲人仰头看到的,也是这一轮圆月,思乡的心绪油然而生。我对“月是故乡明”的诗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秋夕节日期间,首尔市内的很多公园和文化场所免费向公众开放。为了鼓励大家秉承传统,一些国立博物馆在此期间允许身着韩服的访客免费入场。从韩国朋友家出来,我们便去景福宫内的国立民俗博物馆看民俗民乐演出。
民俗演出中的重头戏是面具舞蹈表演,除了一个较大的狮子面具外还有五种不同风格的面具。面具舞最初是韩国人新年时驱除邪恶乞求好运的舞蹈,现在被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此外还有精彩的武术表演,传统文化的气氛也很浓郁。
秋夕晚上的赏月活动,被称为“玩月”或是“迎月”。望着十五的圆月,祈求家庭平安或是给自己许一个愿,这种活动是秋夕时必不可少的一种风俗。
我和朋友坐在首尔的街头仰望着圆圆的月亮,想到国内的亲人仰头看到的,也是这一轮圆月,思乡的心绪油然而生。我对“月是故乡明”的诗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韩国中秋节介绍
韩国阴历的八月十五称为“秋夕”(추석),也就是中国的中秋节。秋夕可以说是韩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一个丰收和感恩的节日,甚至比春节(阴历新年)更隆重。
韩国的“中秋节”源于中国,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变化。中国人过中秋,主要是家人团聚,不能团聚的也讲究千里共婵娟。韩国人的“中秋节”,除了全家团聚之外,也是追忆祖先恩德的日子,更为重要的是祭祖和扫墓。
每年的“中秋”假期,韩国都会上演“民族大迁移”的壮观场面,就像中国的春运一样。火车票和大巴票很难买,对于平均每家有1.5辆车的韩国来说,很多人都是开私家车回乡的,所以高速公路上堵车十分严重。
秋夕的清晨,韩国家家户户都会摆好新谷、水果酒、松饼、芋头汤和各式各样的水果祭拜祖先。韩国传统上是由长子继承家族的正统,因此秋夕祭拜祖先时,均是兄弟们到大哥家里祭祖。祭典开始时,男人们都要恭敬地站立在祭桌前,主祭的家族长子要先把家里的大门打开,意指请老祖宗进到家里来。然后回到祭桌前,烧香、献花与献酒,率领家庭成员行叩礼。在祖宗们享用祭品的时候,主祭者要向家人介绍祖宗的光荣事迹,然后卜问祖宗是否已享用完祭品。完毕后,主祭者再率领家族成员对祖宗行叩礼,恭送祖宗。祭祖仪式完毕后,大人们将祭酒喝掉,然后开始吃团圆早饭。
除了祭拜祖先外,秋夕还有扫墓的习俗,一般是在秋夕前一天或前两天举行,近代则多在当天举行。因为韩国人的祖坟一般都在山上,所以祭扫祖坟被称为“上山”。秋夕“上山”是一年中最重大的事情,即使有天大的事,也不能耽误了“上山”。
秋夕节祭祖在韩国有一句俗语叫“做得好松饼,嫁得好人家”,韩国女孩子从小就要学做松饼,要为“嫁得好”而努力奋斗。韩国人吃松饼就相当于中国人中秋节必吃月饼,除了品尝它们的美味,更多的是传达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持。
除了一家团圆外,韩国的“中秋节”还有祭祖和省墓的习俗。韩国中秋节的祭祀非常的隆重和繁琐。中秋早晨,每家每户早上都起来很早,男女老少们都换上新衣服,举行中秋“茶礼”(即祭祀),追思父母及祖上的恩德;而省墓则和中国清明节的扫墓差不多,一般是中秋节当天去祖坟伐草和祭奠,以尽孝心。当然,韩国中秋节的当晚,也少不了赏月活动。
韩国中秋节的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韩国权威文献一般这样记录到,“韩国中秋节的起源和由来,目前已经无法准确考证”。多数推测认为,中秋节的出现,与农耕社会时期,韩国民众因秋收的喜悦而向祖先表示感恩,和周围人们一起分享喜悦有关。
目前所能找到的韩国有关中秋节的最早文献记录,是著于公元12世纪的《三国史记》。该书的《新罗本纪一》“儒理尼师今(王)九年”条中这样记载到:王既定六部,中分为二,使王女二人,各率部内女子,分朋造党,自秋七月既望,每日早集大部之庭绩麻,乙夜而罢。至八月十五日,考其功之多少,负者置酒食,以谢胜者,于时歌舞百戏皆作,谓之嘉俳。而嘉徘,便被韩国列为中秋节的别称之一。
新罗儒理尼师今(王)九年是在公元32年。按此记载,至少早在公元1世纪,阴历八月十五就已经成为一个节日(嘉俳节),有载歌载舞、享用美酒美食的欢庆活动。
但在这一时期,韩国中秋节的名称还没有演变为现在的流行叫法“秋夕”。根据韩国《岁时风俗词典》,可能是在新罗时代中叶之后,秋夕的叫法才开始流行。在新罗时代,汉字已经在全国盛行,制度、官阶、服式等各个领域也都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民俗当然也不例外。一般认为,有可能是因为当时中国将阴历八月十五称为“中秋”或是“月夕”,因而新罗才将这两种称呼合二为一而称之为“秋夕”。
到了高丽时代,中秋节已经非常盛行。根据《高丽史刑法志一》,秋夕在当时与元正(春节)、上元、上巳、寒食、端午、重九、八关、冬至等节日一起并称为“九大俗节”,在这些节日时,王会给官吏们放假一天。
而到了朝鲜时代,中秋与春节、寒食、端午一起并称为“四大名节”。朝鲜时代后期学者洪锡谟所著的《东国岁时记》也有这样的记载:八月十五日,东俗称秋夕,又曰嘉俳,肇自新罗俗,乡里田家为一年最重之名节。也就是说,在当时,中秋节(嘉俳)已成为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节日。
从以上资料中可以看出,八月十五成为节日,韩国或许可能真的早于中国。而目前也并未发现韩国中秋节系起源自中国的直接证据。但应该说,韩国的中秋节发展到现在,与最初相比,节日的形式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可否认,期间中国文化对韩国中秋节的历史变迁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我国中秋节介绍
中秋之时,也是古代男女踏歌觅偶,追求爱情的良机。古时候,有的待嫁女子扮成嫦娥登台,然后把绣有各种花朵的手帕抛向台下,拾到者如是未婚男子,将手帕还给姑娘,双方若有意,则再以戒指等相赠定情。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在中秋夜有“跳月”“闹月”“行月”等习俗,大多与寻偶有关。
古代少女在中秋之夜,还有拜月习俗。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韩国中秋节放假时间
韩国中秋节的日子同中国一样,是阴历八月十五。而法定的假期为中秋节当天加上其前后的两天,共3天。与中国不同的是,韩国的中秋节意义在于,这是一个拿当年新收上来的作物祭祀祖先的日子。传统的食品是一种年糕。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秋节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中秋长假是全国高速公路最拥堵、车票最紧张的几天。所以在韩的留学生选择在中秋出行游玩实为下策。
中国的中秋节是一家团聚的日子,韩国人的“中秋节”,除了全家团聚之外,也是追忆祖先恩德的日子,更为重要的是祭祖和扫墓。
韩国的中秋节叫做秋夕节,韩国放假4天,喜欢韩国文化的朋友们可以在秋夕节期间来韩国旅游,感受异国文化的中秋节。
公休日对于上班族的意义自然不用说,而对于留学生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学校不上课,银行不开门,快递不送货”。因此在公休日到来之前,同学们都会提前去银行多取一些现金(因为韩国的银行非营业时间里,就算是在本行提款机上提款也是要收手续费的哦),同时对于网购的东西不能按时到达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韩国中秋节介绍
韩国人称中秋节为秋夕节。 秋夕在韩国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从农历八月十四日开始全国上下就要接连放假3天,庆祝佳节。韩国秋夕节最重要的是全家人要团聚到爷爷奶奶家,首先是祭拜祖先,然后全家人一起跳舞、赏月。女孩子们穿上艳丽的传统服饰,玩起古老的跳板游戏。 韩国也有独特的中秋食物松糕。松糕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内馅是豆沙、枣泥等,因蒸时垫有松毛而得名,中秋时家家蒸食并互相馈送。
韩国的“中秋节”源于中国,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变化。中国人过中秋,主要是家人团聚,不能团聚的也讲究千里共婵娟。韩国人的“中秋节”,除了全家团聚之外,也是追忆祖先恩德的日子,更为重要的是祭祖和扫墓。
每年的“中秋”假期,韩国都会上演“民族大迁移”的壮观场面,就像中国的春运一样。火车票和大巴票很难买,对于平均每家有1.5辆车的韩国来说,很多人都是开私家车回乡的,所以高速公路上堵车十分严重。
韩国中秋节的习俗
韩国的秋夕源于中国,但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变化。中国人过中秋,主要是家人团聚,不能团聚的也讲究千里共婵娟。韩国人过秋夕,除了全家团聚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祭祖和扫墓。
秋夕的清晨,韩国家家户户都会摆好新谷、水果酒、松饼、芋头汤和各式各样的水果祭拜祖先。韩国传统上是由长子继承家族的正统,因此秋夕祭拜祖先时,均是兄弟们到大哥家里祭祖。祭典开始时,男人们都要恭敬地站立在祭桌前,主祭的家族长子要先把家里的大门打开,意指请老祖宗进到家里来。然后回到祭桌前,烧香、献花与献酒,率领家庭成员行叩礼。在祖宗们享用祭品的时候,主祭者要向家人介绍祖宗的光荣事迹,然后卜问祖宗是否已享用完祭品。完毕后,主祭者再率领家族成员对祖宗行叩礼,恭送祖宗。祭祖仪式完毕后,大人们将祭酒喝掉,然后开始吃团圆早饭。
韩国的“中秋节”源于中国,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变化。中国人过中秋,主要是家人团聚,不能团聚的也讲究千里共婵娟。韩国人的“中秋节”,除了全家团聚之外,也是追忆祖先恩德的日子,更为重要的是祭祖和扫墓。
每年的“中秋”假期,韩国都会上演“民族大迁移”的壮观场面,就像中国的春运一样。火车票和大巴票很难买,对于平均每家有1.5辆车的韩国来说,很多人都是开私家车回乡的,所以高速公路上堵车十分严重。
秋夕的清晨,韩国家家户户都会摆好新谷、水果酒、松饼、芋头汤和各式各样的水果祭拜祖先。韩国传统上是由长子继承家族的正统,因此秋夕祭拜祖先时,均是兄弟们到大哥家里祭祖。祭典开始时,男人们都要恭敬地站立在祭桌前,主祭的家族长子要先把家里的大门打开,意指请老祖宗进到家里来。然后回到祭桌前,烧香、献花与献酒,率领家庭成员行叩礼。在祖宗们享用祭品的时候,主祭者要向家人介绍祖宗的光荣事迹,然后卜问祖宗是否已享用完祭品。完毕后,主祭者再率领家族成员对祖宗行叩礼,恭送祖宗。祭祖仪式完毕后,大人们将祭酒喝掉,然后开始吃团圆早饭。
除了祭拜祖先外,秋夕还有扫墓的习俗,一般是在秋夕前一天或前两天举行,近代则多在当天举行。因为韩国人的祖坟一般都在山上,所以祭扫祖坟被称为“上山”。秋夕“上山”是一年中最重大的事情,即使有天大的事,也不能耽误了“上山”。
秋夕节祭祖在韩国有一句俗语叫“做得好松饼,嫁得好人家”,韩国女孩子从小就要学做松饼,要为“嫁得好”而努力奋斗。韩国人吃松饼就相当于中国人中秋节必吃月饼,除了品尝它们的美味,更多的是传达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持。
除了一家团圆外,韩国的“中秋节”还有祭祖和省墓的习俗。韩国中秋节的祭祀非常的隆重和繁琐。中秋早晨,每家每户早上都起来很早,男女老少们都换上新衣服,举行中秋“茶礼”(即祭祀),追思父母及祖上的恩德;而省墓则和中国清明节的扫墓差不多,一般是中秋节当天去祖坟伐草和祭奠,以尽孝心。当然,韩国中秋节的当晚,也少不了赏月活动。
韩国中秋节祭祀摆桌规矩
以放置祖先相片的位置的“神位”为中心来进行摆桌。首先要准备食物。饭、汤、锅巴汤等更具神位的数目准备。一般在中秋会用松糕来代替。要准备叫做“祭酒”的酒、叫做“醋碟”的食醋、“叫做“清酱”的酱油、叫做“饼”的糕、还有叫做“汤”的炖汤。还需要煎饼、烤肉、肉脯、甜米露、拌菜、泡菜、水果等。酒并不是任何酒都可以,必须是清酒。煎饼也会准备煎肉饼、煎鱼饼等各种各样的。所有的食物都不适用大蒜、辣椒粉、葱等香辛料,只是用酱油和盐进行料理。
摆桌要留意东西南北的位置,所以辨别方向也是必需的。神位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北边,以神位为基准右边是东边,左边是西边。一般摆成5列,从神位所处的位置开始一列一列往下延续,分辨是2/3/4/5列。第一列是食物类,摆上米饭和汤,中秋的时候使用松糕代替。第二列是主菜,烤肉或者煎饼,第三列是复菜,炖汤,第四列放上拌菜、肉脯、泡菜等小菜,第五列放上水果和点心等甜点。
祭祀餐桌根据不同餐桌不同家庭有少许的不同,但是可以使用四字成语对祭祀摆桌的标准进行总结。鱼东肉西,鱼肉放在东面,肉放在西面;东头西尾,即头朝向东面,尾朝向西面。面西饼东,即面条放在西侧,饼放在东侧;西脯东醯即肉脯放在西侧,甜米露放在东侧。还有红东白西,即红色的水果放在东边,白色的水果放在西边;东枣西栗,即大枣放在东边,栗子放在西边。
★ 韩国签名
★ 韩国电影分级制度
★ 韩国研修计划书
★ 韩国旅游计划书
★ 韩国大邱导游词
★ 韩国男孩名字
★ 韩国留学推荐信
★ 韩国周记者
★ 韩国化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