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队时做到快、静、齐》研究方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wldg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整队时做到快、静、齐》研究方案(共含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ldg”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整队时做到快、静、齐》研究方案

篇1:《整队时做到快、静、齐》研究方案

《整队集合时做到快、静、齐》研究方案

《整队集合时做到快、静、齐》研究方案

真武洞镇中心小学  张烨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素质教育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面向广大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许多学校为了应试,只重文化课的知识技能,而对体育课不够重视,有的甚至随意侵占体育课的时间,把体育课改上其他课。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旧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不断地被突破,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并付诸实践。尤其是小学生,很多方面都处于刚形成或初步发展的时期,对任何事情都好奇,所以好动成为他们的天性。“集合整队”是每堂体育课开始要做的工作,也是体育课开始后的第一个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时做到“快、静、齐”是对学生集合提出的要求,也是维护适当的师生关系,保障体育课正常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但是,如何达到“快、静、齐”却成了令老师“头痛”的问题。本课题希望通过研究和实践,找到提高“集合整队”快、静、齐,有效性的方法,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题界定

为了能够在以后的课堂中贯彻执行

快、静、齐的具体要求,要在课上进行专门的训练,使学生明白在“集合整队”时怎样按要求做到快、静、齐,并逐步养成按要求集合的习惯,同事向学生阐明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意义。

三、理论依据

《体育新课标》中也指出,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热爱体育,这是如何上好体育课的关键,那么在一堂体育课中,“集合整队”是每堂体育课开始要做的工作,也是体育课开始后的第一个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时做到“快、静、齐”是对学生集合提出的要求,也是维护适当的师生关系,保障体育课正常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从中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与发挥。

四、同类课题研究状况的文献检索分析

提高体育教学中“集合整队”的快、静、齐的有效性,是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小学体育教学中“集合整队”的快、静、齐是保证体育课基本教学内容的实施,也是授课内容的前奏,无论什么是体育课还是大小活动的实施都离不开“整队集合”.而如何让我们的“整队集合”做到快、静、齐,是本课题需要研究讨论的重要问题。目前许多文章都证明了、论述了“整队集合”快、静、齐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整队集合”快、静、齐等问题,但如何提高“整队集合”快、静、齐的有效性方面还有点缺乏,本课题将对这个问题仔细研究。

五、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探索出体育课前有“整队集合”快、静、齐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研究,努力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研究,不断提升我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水平。

研究内容:

(1)我校体育课堂教学课前“整队集合”快、静、齐的现状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我校体育

(2)课前“整队集合”快、静、齐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体育课前“整队集合”快、静、齐的理论探索。通过学习,深刻理解体育课前“整队集合”快、静、齐的意义与作用。

(4)体育课前“整队集合”快、静、齐的方法和途径。通过研究,丰富体育课前“整队集合”快、静、齐的内容、形式,提高有效性,从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六、研究方法

(1)教育调查法:通过问卷及个人询问,了解学生对于“整队集合”快、静、齐的认识。

(2)行动研究法:通过教学实践,并结合理论研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以及寻找答案。

(3)文献资料法:不断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学习总结,将别人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资源。

(4)案例研究法: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案例的分析,及时地进行分析、总结,找到有关问题的根源,及时解决问题。

七、研究的具体步骤

1、准备阶段(12月――1月):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等相关的书籍、论文和案例。上传课题研究方案,并制订计划。

2、研究阶段:(202月――年5月):阅读《体育基本理论》,并完成读书笔记,将所学知识探索的各阶段体育“整队集合”快、静、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分析研究我校体育课前“整队集合”快、静、齐的现状,积极探索课前“整队集合”快、静、齐的方法和途径,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从而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3、总结阶段(2015年6月):整理和分析各种资料、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八、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研究,整理出符合我校实际的有效的体育课前与各种活动中的“整队集合”快、静、齐。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完成《小学体育“整队集合”快、静、齐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实践报告。

篇2:《整队时做到快、静、齐》开题报告

《整队集合时做到快、静、齐》开题报告

《整队集合时做到快、静、齐》开题报告

真武洞镇中心小学    张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理论支持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素质教育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面向广大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许多学校为了应试,只重文化课的知识技能,而对体育课不够重视,有的甚至随意侵占体育课的时间,把体育课改上其他课。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旧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不断地被突破,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并付诸实践。尤其是小学生,很多方面都处于刚形成或初步发展的时期,对任何事情都好奇,所以好动成为他们的天性。“集合整队”是每堂体育课开始要做的工作,也是体育课开始后的第一个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时做到“快、静、齐”是对学生集合提出的要求,也是维护适当的师生关系,保障体育课正常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但是,如何达到“快、静、齐”却成了令老师“头痛”的问题。本课题希望通过研究和实践,找到提高“集合整队”快、静、齐,有效性的方法,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题理论依据

《体育新课标》中也指出,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热爱体育,这是如何上好体育课的关键,那么在一堂体育课中,“集合整队”是每堂体育课开始要做的工作,也是体育课开始后的第一个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时做到“快、静、齐”是对学生集合提出的要求,也是维护适当的师生关系,保障体育课正常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从中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与发挥。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与水平,促进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树立教师教学有效性的理念,在体育教学中,能够掌握体育课前整队的有效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大多数学生能达到体育课程标准关于对课前整队做到快、静、齐掌握情况的要求,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有效提升,学习富有成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我校体育课堂教学课前“整队集合”快、静、齐的现状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我校体育

2、课前“整队集合”快、静、齐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体育课前“整队集合”快、静、齐的理论探索。通过学习,深刻理解体育课前“整队集合”快、静、齐的意义与作用。

4、体育课前“整队集合”快、静、齐的方法和途径。通过研究,丰富体育课前“整队集合”快、静、齐的内容、形式,提高有效性,从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对体育课有更深刻的记忆,从而更熟练的参与体育课前整队。

2、使更多的学生能更熟练的知道课前整队的要求有利于他们快速准确的做到,提高最基本的课前整队能力。

3、使体育教学生动化、趣味化、生活化、并更接近孩子们的年龄特点。

4、拓宽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主动创新的'意识。

5、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题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1、教育调查法:通过问卷及个人询问,了解学生对于“整队集合”快、静、齐的认识。

2、对比教学法。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用不同的方法组织教学同一环节,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检测课前的整队情况。并从中反思两课的教学效果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源,为课题研究提供方向性指导。

3、观察法。在教学实践中仔细观察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行动的差异,总结出提高整队、速度及快速整队能力的方法。

4、探讨辩证法。定期与同科头教师进行交流探讨,不断改进不足,记录收获,体验成功。努力使研究的成果更有价值更具实用性,帮助我们解决快速整队这一枯燥、乏味的知识教学。

5、经验归纳总结法:及时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用以指导教学。

6、行动研究法:通过教学实践,并结合理论研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以及寻找答案。

7、文献资料法:不断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学习总结,将别人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资源。

8、案例研究法: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案例的分析,及时地进行分析、总结,找到有关问题的根源,及时解决问题。

(二)研究思路

1、就目前老师组织课前教学的模式、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以调查分析,制定研究方案。

2、学习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现有的学习成果。

3、围绕如何有效组织课前整队教学开展专题研讨活动。

4、按既定方案开展、实施课题研究。

5、评估、反馈实验效果,调整研究方向,优化研究策略。

四、课题研究过程

1、2014年12月1日至10日:制定研究方案,递交评审申请。

2、2014年12月11日至13日:对六年级三个班级展开问卷调查,做好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工作,摸清学生学习的动力和难点,为开展研究奠定基础。

3、2014年12月14日至2015年1月20日:展开课题研究。通过不同方法的对比教学,观察各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不断地交流探讨、辩证总结,提升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4、2015年2月至3月:遵循“实践―探讨―反思―实践―总结”的思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归纳出最优的教学方法,能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并能拓展到理论层面,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

5、2015年4月:整合过程性资料,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6、打造优质课,进行现场点评、撰写评课稿,验证研究成果。

(1)邀请专家同行到校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指导教师科学的设计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2)整理分析实验数据、资料和成果,总结不同的教学所运用的有效研究策略。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五、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总结归纳出有实用价值的、符合小学生学习的有效策略。

2、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

3、让孩子们喜欢数学课,学会主动学习。

六、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和保证

背景条件:随着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我们已充分认识到高效课堂对于提升学生能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广大教师从内心上乐意接受并尝试教学研究,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陈校长特别重视课题研究,他提出了“组组有课题、人人有课题、以课题提高课堂效率,以课题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目标,并邀请县教育局、县教研室的领导和专家对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给予了很多的指导。

人员条件:课题负责人为学校教务主任,受过系统的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或训练,掌握系统的教育科研流程,且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切身的体会,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第一手详实可靠的资料。

经费保障:学校大力支持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工作,并提供相应的科研经费,设立了教师课题研究成果奖,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奠定物质基础。

快时代与慢生活作文

中考时如何做到详略得当作文写作技巧

夏月静怡时光滑逝唯美散文

辛弃疾《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词赏析

《整队时做到快、静、齐》研究方案(精选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整队时做到快、静、齐》研究方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