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大班下学期个案观察(共含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cid”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日常表现:调皮、捣蛋,大概就是最适合他的形容词,每天老师都得念叨他好几个名字。吃饭、睡觉、上课无不提醒,就是一个自制力欠佳的孩子,不过呢,小家伙和老师还是挺能聊的,感情还不错,有时候吧,真拿他没办法。。。
培养目标:
1、上课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2、自律。
观察记录:
时间:201x年11月19日 地点:操场 内容:散步
开学到现在已经三个月了,小家伙们对老师也熟悉啦!不过,这个小家伙对老师似乎就是自来熟。老师对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地热情,这家伙也和老师慢慢亲近了,语言表达能力还行,和老师之间没有距离感,不过有些时候,老师与学生之间还是要有一定的规矩,可是。。。
饭后散步是一直都有的活动,为了能让孩子们尽快入睡,这也是一个非常健康的方式。可小家伙们可不这么认为,他们把散步当成了一种娱乐,还时常和老师说:“老师,我们可不可以去钻山洞?”从散步的情况来看,就是一般那些调皮的孩子站在前面也会变得乖巧,可子汶就不是这么说,站后面和孩子们在追追跑跑,站前面似乎就是不跑了,但嘴巴就说个不停。。。可是,这天刘老师一经过我们班,这小家伙顿时站直了,瞬间乖巧的感觉。。。
个案分析:
由上可见,小家伙是可以做好的,是不是老师对他的要求放低了?在他面前还是不够严肃呢?然后他就放纵了?对于刘老师,他又能管好自己?
指导措施:
1、寻求刘老师的教育方针。
2、找孩子谈话。
这个班,小、中班的时候都是由刘老师带的,常规一直都很好,但是,由我接手以后,尤其是现在学期末了,我越发觉得这群孩子“松散”了很多,我感到很无力。
活动中对他人的表现不感兴趣,动作较其他同龄人缓慢。
性格与交往内向、很少主动与他人交谈、活动中不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家庭情况家庭结构父亲、母亲父母职业爸爸在农林局上班,妈妈是乡镇卫生院医生经济条件月收入在5000以上且稳定家庭教育父母极少与孩子谈心,每天在家几乎都是一个人游戏其他说明她的外婆和奶奶都在乡下,不是经常去
研究对象的“问题”的表现与特征
不敢参加体育活动,不敢与人交往,怯于表现。集体活动中不喜欢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害怕黑暗,不肯独自睡觉。观察与测验的方法1、追踪观察法2、访问法,问卷调查法,行动记录法前测结果不敢在大人和父母面前大胆进行表演,游戏形式简单,多为幼儿园所教歌曲。不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不理睬别人对他的交流,动作缓慢,做事仔细。后测结果
在父母的鼓励下,她能与熟人打招呼,开始与邻居的小弟弟一起玩。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会为他人表演节目,在活动中能认真倾听,大胆发言。说明:个案研究是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每一研究个案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背景、作为研究点的“问题”的表现与特征、观察与检测的方法、前测结果、由教育措施――观察检测――访问询谈组成的若干组教育干预、后测结果、讨论、对“问题”与对策的讨论等。有的课题的研究个案不止一例,请按表式复制使用。本表提供了
一例个案研究记录的表示,每例个案研究报告还需在该表的基础上,重在对教育干预的分析和问题对策的讨论。
日常表现:
诗煜是一个在班上来说综合素质中上的孩子,动手能力还不错,第一次上绘画课受到老师表扬的个别小朋友中,她就是其中一个。平时比较内敛,偶尔和老师表现得有点亲昵。算比较独立吧。但能力不错的她在班上并不是出众的原因大概就是她的“冷淡”吧,有时候思想成熟的像一个大人。。。
培养目标:
1、孩子能自信地表现自己。
2、真正地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喜欢小朋友。
观察记录:
时间:20xx年11月11日 地点:教室 内容:泥工《蜗牛兄弟》
诗煜的妈妈找了老师聊了一次比较长的谈话,在她的谈话中,我感受着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期望以及那种从最高点慢慢跌落的那种心疼。她希望老师“拯救”她的孩子,一个孩子心灵的伤。作为一个刚接班的老师,我告诉她:诗煜是一个在班集体中综合素质算中上的孩子。真的,我发自内心的那么认为,第一次的绘画课,每天早上的晨锻活动。。。是啊,她的妈妈也说,诗煜各方面都不错,但是不愿表现自己了,以前不是这样的。。。
从那以后,我更加地关注这个可爱的孩子,并且从搭班老师的口中也找寻着这个孩子各方面的讯息,诗煜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孩子。今天我们开展了一节泥工课《蜗牛兄弟》。这个活动对大班的孩子来说并不难,我给孩子增加了难度,并告诉孩子们:“那我们就增加一点难度,挑战一下自己!”通过这样的话语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诗煜是第一个在捏好蜗牛后通过捏花朵和草地来丰富画面的孩子,当我把看到的告诉全班小朋友听时,诗煜抬头腼腆地笑了笑。她继续专心地捏着她的作品。。。通过我的提示,很多孩子都捏起了小花,梁铭育更是有意思,她用火柴棒作为小花的茎,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而诗煜一直专心地把小花捏得细致漂亮一些。。。
个案分析:
诗煜的动手能力很不错,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从她的作品和梁铭育的作品里我做了一个比较,诗煜就是一个想到什么做什么的孩子,梁铭育是一个比较有创新的孩子,可以看出,诗煜是一个比较实际的孩子。
指导措施:
每个妈妈都关心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越来越棒!诗煜的妈妈是看着诗煜和本班孩子一起成长的一名妈妈,看到原本爱表现的宝宝有一天忽然没有了那种“争第一”的劲头,她想老师给孩子一个鼓励,一个爱的表扬。看到原本不错的孩子,我愿意帮助这位妈妈,我愿意更加特别地去关注这个孩子,希望有一天,诗煜可以再一次勇敢地在大伙儿面前表现自己!她一定可以的!
日常表现:
调皮、捣蛋,大概就是最适合他的形容词,每天老师都得念叨他好几个名字。吃饭、睡觉、上课无不提醒,就是一个自制力欠佳的孩子,不过呢,小家伙和老师还是挺能聊的,感情还不错,有时候吧,真拿他没办法。。。
培养目标:
1、上课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2、自律。
观察记录:
时间:20xx年11月19日 地点:操场 内容:散步
开学到现在已经三个月了,小家伙们对老师也熟悉啦!不过,这个小家伙对老师似乎就是自来熟。老师对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地热情,这家伙也和老师慢慢亲近了,语言表达能力还行,和老师之间没有距离感,不过有些时候,老师与学生之间还是要有一定的规矩,可是。。。
饭后散步是一直都有的活动,为了能让孩子们尽快入睡,这也是一个非常健康的方式。可小家伙们可不这么认为,他们把散步当成了一种娱乐,还时常和老师说:“老师,我们可不可以去钻山洞?”从散步的情况来看,就是一般那些调皮的孩子站在前面也会变得乖巧,可子汶就不是这么说,站后面和孩子们在追追跑跑,站前面似乎就是不跑了,但嘴巴就说个不停。。。可是,这天刘老师一经过我们班,这小家伙顿时站直了,瞬间乖巧的感觉。。。
个案分析:
由上可见,小家伙是可以做好的,是不是老师对他的要求放低了?在他面前还是不够严肃呢?然后他就放纵了?对于刘老师,他又能管好自己?
指导措施:
1、寻求刘老师的教育方针。
2、找孩子谈话。
这个班,小、中班的时候都是由刘老师带的,常规一直都很好,但是,
由我接手以后,尤其是现在学期末了,我越发觉得这群孩子“松散”了很多,我感到很无力。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两篇]
观察对象:李明聪
观察时间:20xx.10.12
观察地点:班级教室
今天天气十分不好,下着大雨,不能像平时一样到户外活动了。课后孩子们去喝水,上厕所。就是李明聪一个人没有去,他一个人在走廊不知道做什么,一直往栏杆外面望去。我走过去,他好像被我惊吓到了一样,一直对我说:“老师我再也不敢了!”我奇怪了,问他是不是做了什么坏事啦,他又不肯说。我往楼下望了望,这一看不得了了,下面有几个书包躺在地上,雨水哗啦啦的往上面流。我赶紧跑到楼下把书包捡起来,由于跑的太匆忙,雨伞没记得拿淋了一身湿。看到今天发生的事情我想到了上个礼拜发生的一个未解之谜。想想现在应该可以解释上个礼拜发生的事情了。
上个礼拜三下午,我让孩子们去拿书包准备回家时,李宣达的书包不见了。奇怪了,早上书包还在呢,下午就不见了呢?我们几个老师到处都没找到,后来还是李宣达的妈妈在楼下找到了他的书包。正好那天也下着大雨,书包拿回来以后里面的书本衣服都湿透了,多方打听都没得到答案。今天又来一个仍书包事件,我们问李明聪,为什么要把别的小朋友的书包扔下楼?刚开始时他一句话都不肯说,后来在我们老师的耐心引导下,他终于开口了,因为小朋友都不肯跟他玩,他不开心。他觉得扔书包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上个礼拜李宣达的书包也是他扔,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们俩闹矛盾了。
整改措施:
1、提高幼儿的认识。我在幼儿园经常与他单独谈话,让他明白什么是对的是么是错的,一个好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抓住有利时机,积极鼓励他做一些事情,并适时地表扬他。
2、与家长取得共识,对幼儿的教育要靠家庭、社会的支持幼儿才能健康地成长,我经常与他的妈妈交换意见,让他们了解幼儿在学校的情况,并请他们积极配合老师,在家中也要多多引导幼儿,让他知道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不对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加强他这些方面的培养,有什么不明白或不开心的事情可以跟老师说,不要通过这种偏激的行为来得到快乐或是发泄不满。
3、通过与幼儿交谈、鼓励、讲道理等方法,在家园双方的共
[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三月份第一周
观察地点:小一班教室
观察对象:韩诗彤
观察老师:韩丽
观察记录:
“老师,老师,帮我提一下裤子吧!”我停下手中正在填写的常规记录表,抬头一看,原来是韩诗彤上厕所出来我给她提裤子。(这个孩子是刚来的,在我们班年龄是最小的)见此情形我说:“老师教你提裤子吧,你都3岁多了,可以学着自己做了。”哪知我的话音刚落,诗彤立刻就拒绝了,连连摆手,嘴里喊道:“老师,我不会,我不会!我妈妈说了,自己提不上就找老师“。不会老师可以教你啊,只要学会正确的方法,多练几次,自然就学会了。让妈妈也看一看我们诗彤宝宝是很能干的,自己学会提裤子”,诗彤听了后,低着头一言不发,而且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看来,我的鼓励并没有激发起诗彤学着自己整理的兴趣,我只好先帮她整理了。
午餐时,为了配合锻炼诗彤的独立能力,我把以前老师分小碗、勺子,改成了让几个能力强的小朋友来分,当然也叫到了韩诗彤,当我叫到她的名字时,诗彤坐在椅子上犹豫着,我便便鼓励她说:“诗彤好棒啊!会帮老师分餐具!”诗彤从小椅子上站了起来伸手去拿碗,可能是有点紧张,也有可能是独立活动的能力有点弱,只听见“咣”的一声,诗彤把碗掉在了地上,我没有责怪他,并叮嘱她小心一点,把碗拿好后慢慢地走,并告诉她没关系的,刚刚只是个小意外,诗彤听了一个劲的点头。
令人惊讶的是,接下来的几天,诗彤竟然自己主动学着提裤子了,有时见她没整理好,我就帮着整理一下,诗彤竟然还不让老师帮忙,自己有模有样的整理,实在是太棒了。
分析措施:
其实韩诗彤是一个非常聪明、利落的孩子,动手能力也不错,也喜欢动手。可见孩子自立愿望还是很强烈的,很多事还是想自己去干,我和诗彤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可能是在家锻炼的机会少,家长怕孩子遭受委屈而过度的呵护,所以,一切都有父母包办,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依赖他人的习惯。我和诗彤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而作为教师,我们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引导者、援助者,应该给孩子创造环境、创造条件,指导她们去克服困难,只要是在孩子能力之内的事情,我们都要鼓励她们自己去尝试 ,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锻炼孩子的能力,久而久之让孩子摆脱成人的照顾,一点一点向独立自主迈进。
★ 小班个案观察
★ 小班个案观察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