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二月雪的诗句(共含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豆腐串”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二月雪的诗句
《二月望日雪二绝》
年代: 宋 作者: 苏辙
玄冥留雪恼中春,损麦伤花病老人。
已典布裘捐衲袜,朝来酒尽乞比邻。
冬天关于雪的古诗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逢雪宿芙蓉山》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元结《雪中怀孟武昌》
冬来三度雪,农者欢岁稔。
我麦根已濡,各得在仓廪。
天寒未能起,孺子惊人寝。
云有山客来,篮中见冬蕈。
烧柴为温酒,煮鳜为作 。
客亦爱杯樽,思君共杯饮。
所嗟山路闲,时节寒又甚。
不能苦相邀,兴尽还就枕。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毛泽东《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二月雪散文
早春二月,金沙江在翠绿的柳枝和飞舞的柳絮中,一天比一天碧绿起来。江畔田野里,青翠的麦苗争先恐后地拔节,村前村后的桃树招展着粉红的衣裳,装点着一个如期而至的春天。小孩们的裤脚又缩短了一截,老人们也自豪地谈论着自己的天年。丁亥年的冬天早已随着零零落落的爆竹声远去了。当我离开已然适应了的绿色,慵懒地走向工作的小城,一种本能地惧怕寒冷的心理反射性地让皮肤的毛孔紧缩,总是发怵于小城瑟瑟发抖的下雪的二月。
然而,当我又一次在小城里与二月雪重逢,二月的雪花却以妙曼的舞姿和丝丝缕缕的柔情为我描述着高原早春这个雪花飞舞的季节,用翩跹的舞姿无声地演奏着高原春天的序曲,孕育着一个异彩纷呈的高原黄金季节。
小城的早春二月,景致与金沙江畔迥然不同。这是香格里拉草原一个雪舞的季节,雪花轻盈的舞姿引发着我对春天的急切而漫长的企盼,期望着上个春天远去时与春天约定的日子早一天来临。二月的高原,白色依然是她的主色调。阳光下,四围的群山依然穿着厚厚的雪袍,在春风早已叩开金沙江的大门、河水奏响春天的乐曲的时候,高原的山岭和原野依然沉浸在圣洁的冬季里,不忍脱去厚厚的冬装。。高原显得更加圣洁了,敞开怀抱,暖暖地拥抱着宁静的日光城和月光城,聆听着春天奏响的每一段乐章。女人们包着艳丽的红头帕,忙碌于风雪中。二月雪来临的时候,小城终于从漫长的冬季中苏醒了。
很多时候,艳阳的照耀和雪花的飞舞在一天中交替着。不时就会有雪花上演热闹的舞会,舞得街旁的小树也多情地在风中起舞,在瞬间的邂逅中与二月雪轻声地诉说离别的情话。在柔情的二月雪的.影响下,高原凛冽的寒风收敛了穿透力,带着春天特有的温情轻轻地拂过面颊,吹散了姑娘们双腮的高原红,携带着凉沁沁的雪花调皮地钻进领口,表达着高原地域里的春寒料峭。积雪渐渐融化成水滴,将黑色的土地滋润得又松又软,城边的小河又开始新一年的欢腾,沉睡了一个漫长冬天的小草伸出头来窥视春天的到来。
在逐渐转暖的寒风里,温情二月雪一次又一次亲吻着大地,然后化作水滴滋润着草原上等待开花发芽的百花和小草。
二月雪,是高原早春的精灵,是高原春天的使者,用千娇百媚的柔情和轻盈的舞步,舞绿了柳枝,解冻了河床,舞得庭院里的春兰也绽放了。
在二月雪的身后,一个缤纷的季节一天比一天更近了。
短篇诗歌二月的雪
年的身影远去了
偶尔的爆竹,留不住喧闹的节日
也留不住沉寂的`冬天。二月
剩下的两天光阴,被一对鸟儿
衔在檐下,垒成了温暖的巢穴
轻轻的,悄悄地
一片消瘦的雪,落在了春天的衣领
她躲在眸子的背后
怯怯的,偷听着我心跳的声音
是你吗?是最初落在发梢
眉目剔透,又栖息在白云上的那一朵吗
自把你握在掌心,刻上了纹路
从大地的额头放飞之后,我便老了
现在,我青丝里的苍白
正映着窗口的阳光,飘忽不定
像极了深秋里,失去方向的蒲公英
远山外是什么季节了呢
风吹过来,掠过二月,湖水微蓝
我与你,一别经年
在夜的深处,湿漉漉的天和地
一场花事,紧锣密鼓。飘进我梦里的那一瓣
艳艳的开着,一如从前
可我无数次的寻觅
最终,还是未找到来路
二月的雪作文
你来了。
二月本是暖阳温暖大地的时候,姗姗来迟的你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威严,只带给我惊喜。
我喜欢你的性子,不像鱼那样急急忙忙来一趟人间洒落在地上,就再也找不到身形。你永远是那么安详,像风一样舞动,又像羽毛一样悠闲地飘着,你落入大地的`怀抱,人留下你的印记,和大地同色,然而,你把大地改成和你们一样的白,然而你们也不像冰霜那样封住大地,你们只是紧紧的裹着。。
有时候,我不忍去踩,而你是那么细心,生怕在雪上走路的人分不清这白色的世界,不管是谁,在你身上走过你都你都会不厌其烦地记住他们的脚印。渐渐地,你的身心一点一点模糊,把绿色归还大地,却倾尽了一切去擦去了尘垢。就连同心里也被你的灵魂,一起洗浊。
有人说你企图覆盖大地,你却是把个活力的生机奉还,当想和你说声谢谢你却又不见了。但我知道,你的血液在土壤中,流淌过一遍一遍地,把新的活力灌输给花草树木。
你什么时候可以告诉我你的来到?
我想陪你一起融入这大地。
雪诗句
1、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4、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5、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7、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8、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0、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2、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3、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4、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15、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16、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8、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1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2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1、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2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3、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24、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2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摹,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终南望余雪>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春雪】 刘方平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人题景诗云:
“雪中望罗浮,玉峰峨峨起,
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
菩萨蛮(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沈佩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
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雪梅》(二首)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扌戚][扌戚]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延伸阅读]
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3、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孟郊《苦寒吟》
4、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5、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
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8、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9、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元稹《南秦雪》
10、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刘方平《春雪》
1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2、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1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 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李白《行路难・其一》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 白居易《村夜》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 毛泽东《沁园春・雪》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韩愈《春雪》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 王禹《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 卓文君《白头吟》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 韩愈《晚春》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祖咏《终南望馀雪 》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赵嘏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译文
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赏析
真正的春天虽然还未来到,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纷纷扬扬,自己妆点出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作者久盼春天的烦恼顿时化成一片欣喜。全诗构思精巧,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别开生面。
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赏析
这首《春雪》诗,构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作者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作者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 。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作者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作者,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作者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当时作者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对北方人来说,新年无芳华是正常的,但到过岭南的韩愈却觉得北方春来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作者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创作了此诗。
★ 短篇诗歌二月的雪
★ 雪优美诗句
★ 和雪的诗句
★ 冬天雪的诗句
★ 含有雪的诗句
★ 雪的诗句唯美
★ 带雪的诗句
★ 形容门前雪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