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简单营销八步法DIY外销企业转内销(之五顾客价值)(共含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飞行在春天里”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百年盛世咨询的主张:我们不用讨论,外销企业为什麽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学者去慢慢研究;我们也不用思考,外销企业要不要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企业家去自己琢磨,我们更不用理会,外销企业能不能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专家去深入讨论;简单营销八步法是百年盛世的核心咨询逻辑,它曾经帮助很多企业解决了很多问题,尤其最近在解决外销企业转内销上,为了让它不要错过历史的舞台,给它多一些表现的机会,现在我们一起来尝试使用它,由你自己动手,解决一个问题――外销企业如何转内销。
第五步:突破顾客价值
“用心对待每位顾客,但不是平等对待。”――科特勒
尽管顾客价值是大家公认的宝贝,尽管国内外关于顾客价值的研究已经有20多年,但目前在企业的实践中,顾客价值仍然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大家只是知道它的名字叫美好未来,只是牵强的把企业的成功硬戴上顾客价值的帽子。但事实是,我们的理论界连顾客价值真正的含义,还根本没有办法给出一个标准描述;我们的企业实践,对顾客价值的把握,还没有找到感觉。
存在就是道理,顾客价值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的现状,其实只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顾客价值领域正处在半理论半实践的摸索阶段。对于理论研究,这也许是一种尴尬,但对于企业实践,这是一个天赐的良机,尤其对于实施外销转内销的企业。对于进入一个全新领域的企业,别人知道和把握而你不知道和不能把握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所以大家都试图去寻找,别人不知道和不能把握而你知道和把握的东西进行突破;这想法听起来非常美好,但实践证明它们永远只能是一个想法。事实上,只有那些别人和我们自己都没有把握的领域,才是真正的突破口,顾客价值无疑是目前企业实战的最佳突破口。
百年盛世咨询的简单营销八步法体系中,顾客价值是最难把握的部分。对于那些很难把握的领域进行突破,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抓住一点狠狠打击。所以百年盛世咨询简单营销八步法的第五步,定义为突破顾客价值。突破顾客价值的三个关键动作,在简单营销八步法体系中,被称为TP3动作,
TP1:目标顾客界定:
现在绝大多数企业仍然认为,企业能把商品卖给谁,谁来买企业的商品,谁就是企业的顾客,所以这些企业在营销上,一直坚持做三件事:第一做渠道,要让顾客能买得到自己的商品;第二做品牌,让顾客愿意买自己的商品;第三做服务,让每个营销人员都奉行唯一的原则:“顾客就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如果你发现顾客有错误,请参照第一条执行”。
不论对错与好坏,我们来谈谈得失。首先是被尊为上帝的顾客,得到的是:顾客要倾听你喋喋不休的祷告,接受你自己安慰自己的忏悔,实现你不切实际的愿望!顾客是上帝的背面是说:顾客不是人;因为上帝不是人是神!这种理论也能被捧为经典,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奉行这个信条的人反思过,我自己也是一个顾客。
有了这个奇迹的存在,企业就失去了营销的目标。销售人员变得不知所措,你让他们天天去接触客户,每一次接触都是让他们去见上帝,这确实怪不得他们,无论你如何训练,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去见上帝!上帝是无处不在的,但事实是:世界上根本没有任何一种商品可以卖给全人类。
顾客的理论之所以复杂,唯一的原因就是戴了各种各样的眼镜去看顾客,解决的办法简单到可笑的程度――摘掉眼镜!当你摘掉眼镜直面顾客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事实如此简单。突破所有关于顾客的理论,顾客就是一个普通人。顾客不是神圣万能的上帝,也不是生你养你的父母,顾客不是友谊地久天长的朋友,更不是朝三暮四的情人,顾客只是一个与你,与我一样的普通人,有经验也有困惑,有正确也有错误,有理智也有感情,有嗜好也有取舍。顾客其实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接触,关键在于你的心态,只要你把顾客当作普通人,你的营销就会挥洒自如,这道理很简单,你如何待人你就如何接物!
更重要的是,所有摘掉眼镜的企业都会发现,不但顾客很普通,自己原来也很普通,就算企业是500强,就算品牌屹立了1,企业从顾客价值的角度,仍然是那麽普通,每个企业本质上,只能给一部分特定的人群提供价值,只有这些人才是你的顾客。在顾客价值的领域,所有企业的顾客,都只能是特定的目标顾客,找到了他们,你在顾客价值领域就获得了最关键的突破。
百年盛世的主张:我们不用讨论,外销企业为什麽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学者去慢慢研究;我们也不用思考,外销企业要不要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企业家去自己琢磨,我们更不用理会,外销企业能不能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专家去深入讨论;简单营销八步法是百年盛世的核心咨询逻辑,它曾经帮助很多企业解决了很多问题,尤其最近在解决外销企业转内销上,为了让它不要错过历史的舞台,给它多一些表现的机会,现在我们一起来尝试使用它,由你自己动手,解决一个问题――外销企业如何转内销。
第二步:归零企业定位
“不做国内不稳,不做国外不强。”――海尔张瑞敏
张首席的论断言犹在耳,我们面对的却是完全相反的尴尬:不但做国内的企业不稳,而且做国外的企业根本不强。
目前面临外销转内销的企业,大多数集中在服装,鞋业,家具,油漆,电池,眼镜等几个行业,这些行业也是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力行业,外销企业能够在这些行业有所作为,表面上的优势是:产能较大,生产能力较强,供应链整合管理效能高,有较长期的稳定客源,利润稳定,运作标准化程度高,以相对先进的生产管理和相对优质优价的产品在国际市场赢得了一席之地,
但实际上所谓的核心优势,只有一个: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一个眼镜行业的老板说了下面一句话,也许有点偏激,但确实反映了某些现实。
“中国眼镜企业老板成了真正的‘资本家’,赚的是工人的‘血汗钱’(加班的钱),而不是眼镜的利润。”
面对内销市场,外销企业的劣势倒是非常的明显,就是没有成型产品,没有成熟渠道,没有品牌认知,没有具备实战经验的团队。所以几乎所有外销转内销的企业,都宣称转内销的关键举措,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内销的品牌。短期不能建立自己的品牌,就无法在内销市场生存。理论依据就是内销市场已经进入品牌战略竞争阶段。表面上似乎很正确,但其实是最错误的选择。简单的讲,品牌是一种结果性的资源,品牌是不能速成的无形资产,能够速成的,根本就不能称之为品牌。高端切入,短期速成,永远是华丽但不现实的梦想。
品牌是市场和客户怎麽看你,在一个企业在新的领域起步的时候,其实别人怎麽看你,对你来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要看重你自己。企业看重自己,根本不是品牌问题,而是企业的定位。所以简单营销第二步解决的是企业的定位问题。如果你认为,我们还会象第一步一样,建议你去花100元买3本关于企业定位的书籍,花一个星期搞定企业定位,你就又错了,因为企业定位与商业模式不同,企业定位有世界通用的法则,不用去摸索,我们可以直接告诉你三个选择。
百年盛世的主张:我们不用讨论,外销企业为什麽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学者去慢慢研究;我们也不用思考,外销企业要不要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企业家去自己琢磨,我们更不用理会,外销企业能不能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专家去深入讨论;简单营销八步法是百年盛世的核心咨询逻辑,它曾经帮助很多企业解决了很多问题,尤其最近在解决外销企业转内销上,为了让它不要错过历史的舞台,给它多一些表现的机会,现在我们一起来尝试使用它,由你自己动手,解决一个问题――外销企业如何转内销。
第一步:锁定商业模式
“跨国公司不是慈善家,也不是吸血鬼,他们只想盈利,仅此而已。”
――《哈佛商业评论》
众多的专家都在讨论一个不用讨论的问题――外销企业为什麽转内销?众多的企业都在思考一个不用思考的问题――外销企业要不要转内销?众多的媒体都在关注一个不用理会的问题――外销企业能不能转内销?从本质上讲,这个问题跟中国企业国际化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结论的话,那麽这个结论就是:
现在我们的企业遇到的问题,都是我们3年前的短视造成的。3年前我们没有系统思考企业的健康发展,而是把更多的眼光盯住短期的优势资源,没有理解资本流动的商业智慧,缺乏持续创新的动力和习惯,最终在潜规则的起伏下去寻找企业的发展道路。 事实是,我们已经根本没有办法回到3年前了,现在唯一有价值的就是开始迈出实践的第一步。
经济的高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资本流动性的快速增长。外销企业转内销,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资本流动的问题。从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讲,商业经营的机会无时无处不在。这个世界从根本上,就不存在资本运做的长胜将军,但资本流动,有两个不二的法则,第一是把握资本的主导权,第二是把现有资本的作用发挥到及至。所以外销企业可以大举内销,也可以专注外销,关键问题在于,你的资本是否可以发挥到及至,你的企业能否持续盈利。
企业在追逐资本,那麽资本在追逐什麽呢?资本其实一直在追逐商业模式。简单的讲,你有资本,没有商业模式,就是竭泽而渔;相反,你有了商业模式,资本就会自然汇聚,资本和利润是蛋,而商业模式是下蛋的那只鸡,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早就断言:“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如果你以为我接下来,会不厌其烦的解释――什麽是商业模式,你就错了。我只想给那些,真正想实践简单营销八步法的实战者,一个方法,一个迅速搞清楚什麽是商业模式的最简单方法,这个方法需要你投入的资本是100元,时间是一个星期。
如果你认为这100元是要寄给百年盛世公司的资料费,你就又错了。这100元的用途是,走到你附近最大的书店,买3本关于《商业模式》的,最畅销的书籍。然后就找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去读完它,把你认为有启发的部分简要的记录下来。如果一边工作,一边用节余时间读书,这大约会花掉你6天时间。同时在这6天开始的时候,你要找个人,帮你上网收集所有关于商业模式的资料,最后集合成一个不超过7页纸的文档。第七天,你一定要找个安静的时间,把网上的资料和你自己的心得,一起综合对照来分析。
如果你对这个方法不屑一顾,其实也没什麽,只不过就是永远也搞不清楚,商业模式为何物而已!但你必须明白,有些课是早晚都要补的,这是一个人的内功,简单讲这叫学习能力!21世纪什麽最重要?人才最重要!21世纪的人才比什麽?比的就是学习能力!现在你比别人知道的少没关系!但你一定要比别人学的快!企业也是有内功的,企业真正的内功就是企业的快速学习能力。内销这个领域你比别人进入的晚,其实这没关系,关键是你是否能比别人跑的快!我是做咨询的,我当然希望朋友一有问题就找我,企业一有问题就找百年盛世,但说真的,快速学习这道坎早晚都要自己过的!这就好象我们的国民都不注意营养和保健,你把全世界最好的医生都叫到中国来,也会把他们累死。
说了这麽多,那这7天和100元钱,是用来干什麽的呢?除了对商业模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你必须初步锁定你自己企业内销的商业模式,简单讲就是必须能够解决以下7个问题。如果你觉得这有点老套,你就又错了!对于锁定商业模式的问题,有一个基本规律:最好的商业模式不在任何地方,它就在你的身边,关键是你如何锁定它!锁定它的方法也只有一个:面对现实的回答正确的问题――商业模式最基本的,也是最冷酷的7个问题!在简单营销八步法里面,我们称这7个问题为商业模式的BK7要素.
BK1问方向:你要转入内销的这个产业,是不是朝阳产业?如果你不能肯定它是一个朝阳产业,你就千万不要把自己的钱和精力往一个黑箱子里扔!如果你已经看不到这个行业的增长点,或者已经看到它的衰退,你就更不要伸手去接一把从18楼落下的菜刀.如果你肯定这是一个朝阳产业,你是否准备3年后还做这个产业,如果你不能肯定,你3年后仍然还会做这个产业,那麽你最好现在就不做.
百年盛世咨询的主张:我们不用讨论,外销企业为什麽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学者去慢慢研究;我们也不用思考,外销企业要不要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企业家去自己琢磨,我们更不用理会,外销企业能不能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专家去深入讨论;简单营销八步法是百年盛世咨询公司的核心咨询逻辑,它曾经帮助很多企业解决了很多问题,尤其最近在解决外销企业转内销上,为了让它不要错过历史的舞台,给它多一些表现的机会,现在我们一起来尝试使用它,由你自己动手,解决一个问题――外销企业如何转内销。
第八步:简单经营管理
经营和管理的决策,根本不可能完全正确,准确率才是获取企业价值的核心。
――百年盛世CEO赵一沣
到底如何去评价和衡量一个企业的价值,在全世界,目前都是一个伟大的秘密,在揭开这个秘密之前,我们正在走一个大大的弯路,我们总是习惯把一个企业现在拥有的东西称之为他的资产,而事实是,企业藉以获得这些资产的方式,才是他真正的资产。企业获取价值的方式,其实也非常简单,无非就是经营和管理。为什麽我们的企业已经如此的努力,经营和管理不但越来越辛苦,而且收获越来越少呢?百年盛世的结论是:你的经营和管理准确率太低!提高准确率最好的方式是什麽呢?百年盛世的建议很土,但也许这才真正对企业有用:把你的经营和管理,做的简单再简单!
要想使经营和管理变的简单,最困难的一步就是:一定要把经营和管理区别对待。大多数的企业家目前做的都很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总是把经营和管理搅和在一起,越搅和越复杂,越复杂越累,越累准确率越低!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是,企业是一个组织,德鲁克早就断言:完美从来就不是一个组织的特征。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它的机制,机制的基础就是架构和分工,你的企业如果有一流的人才,但只具备二流的机制,你就是三流的企业。百年盛事的忠告是:经营和管理必须从机制出发,在组织架构的层面明确分工,管理其实是企业中层的基本工作,经营才是企业高层的天职。高层忙着管理,基层盲目的经营,是最糟糕的企业运营机制,
经营是日新月异的,绝不可守旧不改,必须适应时代向前迈进。所以,多角化经营有时候可以存在,只是原则上应该专业化才是正途。
――松下幸之助
专业化就是简单经营,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最简单的经营,其实只经营两个要素,这就是百年盛世的二元经营机制:士气经营机制和战略经营机制。
士气经营机制: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说: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大赢家。说的很对,对到其他企业都认为正确,但还是根本不能运用。归根到底,企业经营的对象,永远不是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所以企业经营第一要素,既不是人才,也不是人心,企业经营的第一要素是团队的士气。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士气至高无上!这不是说一个组织有了士气,就一定会赢,而是说一个组织没有士气,就肯定会败!士气是一个组织的意志;一个组织的精神;一个组织的气势;一个组织的作风!著名军事家拿破仑有句名言:军队的战斗力的四分之三是由士气组成的。所有经历过失败的企业家都感叹:“企业里没有任何东西比员工的士气更重要!”因为他们经历过当一个组织不能“一鼓作气”获得胜利时,“再而衰”的无奈和“三而竭”的失落!可惜的是,我们总是在士气泄尽,失败已定的时候,才猛然悔悟:原来士气真的是必须建立一个机制去经营的!
战略经营机制:企业必须经营的第二要素就是战略。战略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一个企业对未来的选择。战略是面向未来的,你的企业有今天的成就,来源于你3年前的决策,你企业3年后的结果,取决于你今天的决策,这就是战略。战略最关键的环节,不是选择去做什麽,而是选择不去做什麽!这就是把企业经营和管理做得简单的最核心环节。不过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的企业,仍然把战略当成儿戏,只是在关注,在制定,在执行,而不是在经营。100个企业做战略,99个的战略是进行业前10名,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正在玩的游戏,战略不是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的规律是:100个人都选一样的答案,100个人都通过,企业战略的规律是:100个企业都选择相同的战略,就有99个必须出局!战略不是用来看的,战略是用来做的,再好的战略,没有一个机制来经营,也是空的。
百年盛世咨询的主张:我们不用讨论,外销企业为什麽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学者去慢慢研究;我们也不用思考,外销企业要不要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企业家去自己琢磨,我们更不用理会,外销企业能不能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专家去深入讨论;简单营销八步法是百年盛世咨询公司的核心咨询逻辑,它曾经帮助很多企业解决了很多问题,尤其最近在解决外销企业转内销上,为了让它不要错过历史的舞台,给它多一些表现的机会,现在我们一起来尝试使用它,由你自己动手,解决一个问题――外销企业如何转内销。
第七步:把握品牌切入
“在技术统治一切的乏味的年代里,它带来了温暖、熟悉和信任。它还能创造出一种归属感,在一个没有宗教的世界里,它为我们提供信仰,它定义出我们是谁,而且还向与我们有关的人发出信号。”――雀巢董事长彼得・布莱贝克。
他说的那个它是谁呢?它就是品牌。品牌既然如此犀利和伟大,为什么在简单营销八步法的第七步,才给它一个舞台,而不是第一步。百年盛世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如果没有前面六个步骤的制作,再好的品牌设计,也只是一个空壳。
如果你认为你的品牌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你可以独占的所谓蓝海,你就死定了。因为在商业社会,品牌领域是真正惨烈的红海,品牌的价值来自于消费者的认知,评价,感受,体验。品牌真正的战场是消费者的大脑,每个行业品类的品牌,想进入消费者的大脑,面对的都是惨烈的竞争,
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一个空白的大脑会象一片蓝海一样,静静等着你去占领。
所以品牌诞生的方式,一个品牌进入新的市场领域的方式,只有一个――切入;准确而犀利的切入消费者的大脑,或者确切的讲,是准确犀利的切入消费者的大脑。这其实就是所有营销创新的核心部分。因为市场营销真正的魅力就在于,无论你学历高低,资历深浅,新的营销者以及新的企业和品牌,都可以瞬间超越前人所有的伟绩。营销人员拜访顾客,第一印象最重要,品牌切入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品牌给市场的第一印象。
品牌切入既然如此关键,什麽样的切入方式最好呢?自然越是快速,犀利,奇特的方式越好。
韩国LG chocolate 手机提出“巧克力一代”概念,并用爱+巧克力概念包装手机,创造了销售的奇迹;他加她饮品有限公司在推出了定位于16―35岁的时尚群体的功能型饮料:“他加她”饮料。作为全国首创的分男女概念的饮料,“他加她”很快就吸引住了人们的眼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史玉柱大打礼品概念的脑白金,其“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语变得妇孺皆知,脑白金藉此创造了中国保健品的销售神话。
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是:几乎90%的快速,犀利,奇特的品牌切入方式都失败了,虽然我们不乏成功的案例。这简单的一切,其实重愈千斤!关键点就在于到底怎麽切。创维电器总经理杨东文认为“与消费者打交道的能力”才是企业最值得投资的领域。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张瑞敏曾经给出一句精彩的回答,是“对消费者的深刻理解”。真实的品牌不会只是一个空壳,真实的品牌,其实唯一的功能就是用来消费,所以品牌切入的关键点就是一定要去刺激消费。
百年盛世的主张:我们不用讨论,外销企业为什麽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学者去慢慢研究;我们也不用思考,外销企业要不要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企业家去自己琢磨,我们更不用理会,外销企业能不能转内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给专家去深入讨论;简单营销八步法是百年盛世的核心咨询逻辑,它曾经帮助很多企业解决了很多问题,尤其最近在解决外销企业转内销上,为了让它不要错过历史的舞台,给它多一些表现的机会,现在我们一起来尝试使用它,由你自己动手,解决一个问题――外销企业如何转内销。
第四步:差异商品组合
“从商品到货币是最惊险的一跳” ――马克思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我们把营销所有的精力,几乎都花在了产品的身上。当商业社会已经来到身边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讲我们身边的人,本质上都是农民;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工业的效率,就没有商业的繁荣;但我们必须清醒的知道,产品在商业社会,其实只是一个半成品,我们必须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对商品的关注上,因为只有商品,才能够为我们所有的人和组织,交换回来货币。
产品最基本的属性就是质量和成本,衡量的标准是价格,
所以你永远不要指望成本低的产品会有好的质量。但你也千万不要一相情愿的认为,质量最好,成本最低的产品,会在市场上获得最好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因为市场只接受活的商品,根本就从来不认可死的产品。
商品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品牌和价格,衡量的标准是价值。价值是市场唯一认可的东西,所以商品就有了生命力;所以商品能够超越,质量和成本圈定的死框框,相同质量和成本的商品,不同的品牌,可以有差距巨大的成交价格。
在商业社会,只有一种东西是有生命力的,那就是货币。不管商业社会有多少丰功伟绩,或者悲欢离合,那都是货币在发挥能量。所以在商业社会,产品是死的,因为它只能直接产生库存;商品是活的,因为它可以立即交换货币。外销企业是做外销商品的高手,但外销的商品,直接转入内销,它们仅仅是一个产品。反过来,中国企业国际化也是一个道理,内销的商品转入外销,也仅仅是一个产品。所以怎样把产品商品化,是必须跨越的门槛。
商品化无疑是制造业最关键的营销战略;每个产品都要经过外观设计;品牌设计,包装设计等进行商品化;因为产品无论是放在如何豪华的仓库中,都只能称为库存资金占用;只有放在消费者买得到的地方,并拥有让消费者乐于买的理由的产品,才能叫做商品。这些仅仅是制造业的商品化,流通业的商品化其实更重要,如果流通业只要代理一个最畅销的产品就能完成商品化,流通业的竞争就不叫竞争了,只能叫排队。事实上流通业的商品化比制造业更重要,它要做的事情就是:到底把商品放在哪些地方,如何让消费者接受付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