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AR基因水稻的抗性遗传、生理特性和农艺性状研究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我爱兔子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转BAR基因水稻的抗性遗传、生理特性和农艺性状研究(共含7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我爱兔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转BAR基因水稻的抗性遗传、生理特性和农艺性状研究

篇1:转BAR基因水稻的抗性遗传、生理特性和农艺性状研究

转BAR基因水稻的抗性遗传、生理特性和农艺性状研究

为了明确BAR基因对水稻的影响,对转BAR基因的'Bengal HU-10、Bengal HC-11、Cypress PB-6、Cypress PB-13的抗性遗传、生理特性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对除草剂Liberty的抗性均受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在这4个实验材料中,BAR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位置互不等位,株高、生育期和每穗粒数等农艺性状也不相同.转BAR基因水稻与原亲本比较,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GS酶活性等均未有明显差异,但用Liberty处理2 d后,上述生理性状变化明显,且在这4个转BAR基因材料之间也有显著差异,说明与BAR基因的插入位置有关.

作 者:段发平郑枫 段俊 黎垣庆 梁承邺 DUAN Fa-ping ZHENG Feng DUAN Jun LI Yuan-qing LIANG Cheng-ye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刊 名: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AGRICULTURE & LIFE SCIENCES) 年,卷(期): 32(4) 分类号:Q81 关键词:转BAR基因水稻   抗性遗传   生理特性   农艺性状  

篇2:水稻收获指数遗传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研究

水稻收获指数遗传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研究

应用完全双列杂交的遗传设计,以5个各具特性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对收获指数的遗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收获指数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和反交(R)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其方差比为2.595:1.232:1;F2群体收获指数从低到高呈连续的近正态分布,表现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在加性显性模型中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达极显著值,狭义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分别为40.17%、67.94%.遗传相关分析表明,收获指数与结实率显著正相关,与穗长、千粒重和生物量显著负相关,由于穗长、千粒重有较高的遗传力,因此在早代对穗长、千粒重进行选择能间接改良收获指数.初步明确水稻收获指数是一个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符合加性显性模型,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和其他效应(如反交效应)也起一定的作用,遗传力较高,可在早期分离世代进行选择.上述结果将为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作 者:何秀英 陈钊明 廖耀平程永盛 陈粤汉 HE Xiu-Ying CHEN Zhao-Ming LIAO Yao-Ping CHENG Yong-Sheng CHEN Yue-Han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刊 名:作物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AGRONOMICA SINICA 年,卷(期):2006 32(6) 分类号:S5 关键词:水稻   收获指数   遗传   农艺性状  

篇3:不同密度水稻抽穗后生理特性的研究

不同密度水稻抽穗后生理特性的研究

稀植栽培的`水稻,抽穗后田间表现为中下部光强明显增加,光合作用时间延长,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50%以上,叶片衰老延缓,籽粒干物质积累加速,千粒重提高.

作 者:胡文河 王兴录 刘振库 HU Wen-he WANG Xing-lu LIU Zhen-ku  作者单位:胡文河,HU Wen-he(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春,130118)

王兴录,WANG Xing-lu(吉林农业大学教研基地管理处,长春,130118)

刘振库,LIU Zhen-ku(长春市种子管理站,长春,130210)

刊 名: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8(6) 分类号:S511.01 关键词:水稻   栽培密度   硝酸还原酶   过氧化物酶   蛋白质  

篇4:高赖氨酸蛋白基因遗传转化水稻的研究

高赖氨酸蛋白基因遗传转化水稻的研究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导入台粳9号幼胚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中,经潮霉素筛选,抗性愈伤分化成苗, 共获得2株转基因植株.对这些植株及后代植株进行GUS染色和PCR及PCR Southern blot检测分析,确定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已整合到台粳9号基因组中,并能稳定遗传表达.经检测,转基因水稻糙米赖氨酸含量为0.349%,比对照提高29.3%;转基因水稻秸秆赖氨酸含量为0.341%,比对照提高8.3%.

作 者:蒋家焕 刘峰 许明 黄志伟 谢丽雪 郑金贵 JIANG Jia-huan LIU Feng XU Ming HUANG Zhi-wei XIE Li-xue ZHENG Jin-gui  作者单位:蒋家焕,JIANG Jia-huan(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8)

刘峰,许明,黄志伟,谢丽雪,郑金贵,LIU Feng,XU Ming,HUANG Zhi-wei,XIE Li-xue,ZHENG Jin-gui(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

刊 名: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6 35(6) 分类号:Q785 关键词:台粳9号   高赖氨酸蛋白基因   遗传转化   农杆菌  

篇5:不同磷效率水稻基因型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研究

不同磷效率水稻基因型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研究

以磷高效水稻基因型连珍11和磷低效水稻基因型嘉948为材料,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正常供磷(10 mg P・L-1)和低磷胁迫(0.5 mg P・L-1)条件下的根系形态,根系磷吸收动力学参数和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特性.结果表明,在两种供磷条件下,连珍11的.吸磷量均显著高于嘉948.与嘉948相比,连珍11具有较大的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和侧根数量.低磷胁迫下连珍11的根系磷吸收动力学参数Imax,Km和Cmin均显著低于嘉948;而在正常供磷条件下两个水稻基因型的Imax和 Km没有显著差异.低磷处理显著增加两个水稻基因型的Imax,却显著降低Km.正常供磷条件下两个基因型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低磷处理条件下连珍11的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嘉948.研究表明连珍11的磷效率显著高于嘉948的原因是其具有较庞大的根系以及在磷缺乏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较低的Km和Cmin值.

作 者:李永夫 罗安程 黄继德 魏兴华 LI Yong-fu LUO An-cheng HUANG Ji-de WEI Xing-hua  作者单位:李永夫,LI Yong-fu(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杭州,310029;浙江林学院,环境科技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罗安程,LUO An-cheng(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杭州,310029)

黄继德,HUANG Ji-de(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7)

魏兴华,WEI Xing-hua(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06)

刊 名: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AGRICULTURE & LIFE SCIENCES) 年,卷(期): 32(6) 分类号:Q945.12 关键词:水稻   基因型   磷效率   根系形态   吸收动力学   酸性磷酸酶  

篇6: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过程中基因表达情况和电生理特性研究

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过程中基因表达情况和电生理特性研究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分化心肌样细胞过程中αMHC、Anf、MLC2v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分化的心肌样细胞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将转染PαMHC-EGFP小鼠D3胚胎干细胞系,体外诱导分化心肌样细胞,应用RT-PCR检测0 d、3 d、5 d、7 d、10 d、14 d拟胚体(EB)细胞中αMHC、Anf、MLC2v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膜片钳技术,观察心肌样细胞的电生理特性.结果:在EB形成的7d和8d可见EB内出现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心肌样细胞群;RT-PCR结果显示αMHC基因表达在EB体形成第7 d,而在10 d、14 d跳动的心肌样细胞中该基因表达增强(P<0.05),而Anf、MLC2v基因的表达仅出现在心肌样细胞;膜片钳记录的心肌样细胞动作电位显示,73.5%(n=34)的细胞记录到典型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APD90=(78.4±3.1)ms];20.5%细胞表现为起搏细胞动作电位[APD90=(112.6±5.5)ms];1个细胞显示了典型的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APD90=200 ms).结论:在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早期可见αMHC、Anf、MLC2v基因的表达,这3种基因可为心肌发育过程中的特征性基因并对心肌发育起调节作用.而此干细胞系分化的心肌样细胞主要为心房肌细胞和起搏细胞.

作 者:于艳秋 段亚琦 张义侠 唐明 J.Hesheler 张海鹏 YU Yan-qiu DUAN Ya-qi ZHANG Yi-xia TANG Ming J.Hesheler ZHANG Hai-peng  作者单位:于艳秋,张海鹏,YU Yan-qiu,ZHANG Hai-peng(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01)

段亚琦,唐明,DUAN Ya-qi,TANG Ming(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理系,湖北,武汉,430030)

张义侠,ZHANG Yi-xia(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消化内科,辽宁,沈阳,110001)

J.Hesheler,J.Hesheler(Institute of Neurophysiology,University of Cologne,D-50931 Cologne,Germany)

刊 名: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ATHOPHYSIOLOGY 年,卷(期):2006 22(4) 分类号:Q254 R542.2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   心肌细胞   细胞分化   基因表达  

篇7:玉米3种非组培转基因方法转化外源bar基因研究

玉米3种非组培转基因方法转化外源bar基因研究

本试验用3种非组培型转基因方法,即花粉介导、子房注射、萌动种胚法在玉米上转化bar基因,经大田筛选及PCR和PCR-Southern检测,证明均可获得转化植株.还分析了3种方法的转化机理,并通过转化率与操作简便程度的比较,认为花粉介导优于萌动种胚法,二者又优于子房注射法.

作 者:梁雪莲 郭平毅 孙毅 刘惠民 王景雪 刘少翔 赵志国 唐思静 LIANG Xue-Lian GUO Ping-Yi SUN Yi LIU Hui-Min WANG Jing-Xue LIU Shao-Xiang ZHAO Zhi-Guo TANG Si-Jing  作者单位:梁雪莲,LIANG Xue-Lian(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郭平毅,赵志国,GUO Ping-Yi,ZHAO Zhi-Guo(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山西太谷030801)

孙毅,刘惠民,王景雪,刘少翔,SUN Yi,LIU Hui-Min,WANG Jing-Xue,LIU Shao-Xiang(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

唐思静,TANG Si-Jing(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刊 名:作物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AGRONOMICA SINICA 年,卷(期):2005 31(12) 分类号:Q785 S513 关键词:非组培转化   花粉介导   子房注射   萌动种胚法  

高温胁迫对黄连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

转BAR基因水稻的抗性遗传、生理特性和农艺性状研究(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转BAR基因水稻的抗性遗传、生理特性和农艺性状研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