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征文(通用10篇)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说起家风家训,大多数人的家里都有一套,但是我问爸爸,我们家的家风家训是什么,他却说我们家好像没有,看来只有我自己去寻找了。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坐公交车去买东西,等了好久,好不容易等来一辆车,车上却已是比肩接踵,挥汗成雨。站了几站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座位,我眼疾手快,立马跑过去抢到了那个座位。坐下以后,我满心欢喜。心想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就在这时,一位白发苍苍,年逾古稀的老奶奶柱着拐杖,步履蹒跚颤微微地走上车来。“嘀——”公交车开动了,老奶奶扶着我座位旁边的扶手,随着公交车的晃动,身子也跟着车左右摇摆。突然,司机的一个急刹车,让老奶奶措不及防向前扑去。那一瞬间,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就在这时,一双有力的大手扶住了老奶奶,那双手是那么的熟悉,我定睛一看,原来那是我爸爸的手。这时爸爸对老奶奶说:“您坐吧,我们下一站就到了。”说完又对我说:“快起来,让奶奶坐”。我一脸不可思议地望着爸爸,刚想说我们还有好几站才到,我好不容易坐下休息一会儿。但是看着爸爸严肃的样子,我的话不得不咽进肚子里,只好站起来。老奶奶连声道谢。终于到站了,刚下车我就问爸爸:“爸爸,你怎么要我让座啊,害得我站了半天呢!”爸爸当时只说了一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只知道这句话是说带给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快乐,跟让座有什么关系?直到另一件事后,我才懂得了这句话的真谛。
那是一个雪天,我跟妈妈上街买菜,突然,我们听见“嘭”地一声,我们循声望去,发现一位伯伯倒在地上,腿被摩托车压着,菜也掉了一地。见这情形,我和妈妈想都没想,不约而同的跑过去,我们使出全身的力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摩托车抬了起来,伯伯的腿也顺势拿了出来。然后,我们又和伯伯一起把菜捡起来,装进了篮子里,看着一切都恢复了原样,我和妈妈开心地离开了,伯伯在后面大声喊:“谢谢啦!”我和妈妈会心一笑,异口同声地说:“没什么的!”
看着空中飘着越来越大的雪,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冷。我终于体会到了爸爸上次说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正含义。
我想“尊老爱幼,乐于助人”不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训嘛!
良好的家风可以使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经济观,提高我们自身修养,陶冶情操。微笑始终是对你自己或其他人通往快乐的最好的入场券。
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其他一切吸引人的长处均来源于此。我认为,个人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所谓的素质,良好的个人修养可以使别人愿意听你说话,愿意和你做朋友,会影响你的各个方面。从小,我的父母便教导我,人的文明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首先便要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并在学习中有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其次要端正自己的心态,不能违法,超过自己的良知,底线。
在青少年时期,便是要勤学了,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是要学会如何与同学,老师友好的相处,要懂得宽容。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如果没有蔺相如的宽容,又何来廉颇的负荆请罪?又何来两人联手打造辉煌盛世的局面呢?
修养不是伟人才有的,平民百姓的修养也让人称赞。近日,福建莆田88岁老人过斑马线时,向停车礼让的90后车主脱帽鞠躬致谢的一段视频走红网络,人们纷纷为他点赞!他是一个有修养的人!
同样一个有修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谈吐是健康、干净的,会让人觉得很舒服。一个人的修养,很大程度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打个比方,你手里有一根棒棒糖,一个小孩对你说:‘快把糖给我!’另一个小孩对你说:‘姐姐,可以把你的糖送给我吗?’这时你会给谁?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妈妈常常说我不会说话,我想她说的有道理,这一点我的却是欠缺的,路上碰到同学我不会大方的走出去冲他们打招呼,甚至有时会悄悄躲起来;有时我发现别人说错话或者说谎会当面拆穿,有时很多事我提醒过对方,对方还是会做,受挫了,失败了,上当了,我肯定忍不住会说,“我早就说过”……情商也是个人修养的一部分,现如今,情商往往比智商还重要,我在父母的帮助下也逐渐提高自己的情商。
作为学生,我们要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提高个人修养,修养是一种态度,你可以不断完善提高它,我的家风使我努力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我要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来勉励自己,承传好家风好家训!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小孩生下来,都是善良的。我们需要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风中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家风中。
我的爸爸妈妈很孝顺,虽然我们身在外地,可是爸爸和妈妈经常会打个电话回家问问爷爷或外公:最近过得好不好,吃饭了没有,下班了没有,家中有没有发生什么事?还会反复叮嘱他们要好好吃饭了没有,工作不要太忙,如果忙的话,就别干了。因为我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所以我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所以我也会常常和外公聊天。我们祖孙俩谈天说地,说说最近吃了什么好吃的,去了什么好玩的地方。我经常可以从电话中听到外公的欢笑声。
我的爸爸妈妈很热情,每次家中有客人来了,爸爸妈妈总会好好地款待他们。爸爸给客人泡茶,妈妈则会下楼炒瓜子或切水果。我就向叔叔阿姨们问好。一但“小客人”来了,我也会拿出我的面包饼干和牛奶招待他们,还会拿出我收藏了许久的小玩意儿给他们玩,陪他们一起玩。看到他们笑嘻嘻的样子,我的心里也很开心。
我的爸爸妈妈很守信,他们从不会失信于人,答应过别人的事情就不会反悔。我从小跟在爸爸妈妈身边,耳濡目染着爸爸妈妈的这样的做事风格。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们说好了要去图书馆看课外书。那天下午,下大雨,我原本以为去不了了,就躺在床上想睡懒觉。妈妈看到了,叫我赶紧去图书馆。“今天下雨,去不了了。”我回答。“现在不是停了吗?赶紧去,不然同学们该着急了。”我赶紧收拾东西下楼。我刚到图书馆就发现原来大家都早就到了,这使我深刻的明白了守信的重要性。
正因为我生活在良好的家风之下,所以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了无数的优秀传统美德,其中很多传统美德是以“家风”的形象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的。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谦恭孝顺、善良礼让、和气为贵,这些美德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在现代社会积淀、传承和弘扬,形成一个家庭的价值共识,也形成了全民共识。
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做人要尊敬长辈,爱护小辈。当然他们也以身作则。记得在我10岁那年暑假的时候,外婆生病了,妈妈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回到老家,在外婆的身边片刻不离,细心照顾着外婆,直到外婆病好后才回到家。受到了妈妈的影响,我也对长辈很尊敬。在外面,我会扶年迈的老奶奶过马路;在公交车上,我会为头发花白的爷爷让座;在家里,我会帮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顺的家风需要每一位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样,良好的家风才能代代相传。其实父母亲要的真的不多,如果不能天天见面,每天只是电话的问候,足矣让他们安睡一晚。周末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有时间多回家看看父母,陪老人说说话。外出旅游时尽量带父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时,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后如何对我。那现在,我有没有如此对待我的父母?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舍得花时间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与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体现的是人内在的品质。儿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报答养育自己的父母。
现在,家风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其实,家风是个古老话题,对家庭成员而言,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处世态度。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就是一种最重要的家风。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别的东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某种品德和力量的源泉。就是说,做儿女的,在好的家风熏陶下,会用好的家风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从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一个家庭良好的行为标准就是家训,一个家庭独有的风尚就是家风,良好的家风能够体现家庭成员的家教和素养,然而,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遵守,好的家风能够熏陶出有教养的家庭成员。
我家有三大“家规”:一认真做事、勤俭节约;二为人善良、真诚待人;三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认真做事、勤俭节约。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认真做好每件事情,一口吃不了胖子,凡事不可心急但必须认真去做认真对待,从小事做起,家里每个人都会主动的做家务。父母亲言传身教的是勤奋节俭,每个人分工明确,主动承担,不浪费也不奢侈。是他们让我知道了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富裕的生活要靠自己双手来创造,有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认真做事,那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任。
为人善良,真诚待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这些耳熟能祥的故事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父母亲教导我做人做事要诚实,要讲诚信,知错就改,不撒谎。“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这句则是爸爸的口头禅。所以从小我就经常会帮助一些弱小的事物,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个人。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我的奶奶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躺在床上多年不能自理,我的父母亲从未因此而嫌弃她,对她无微不至地护理,直至她去世。这件事无疑给我们做出了好的榜样,无形中,让我明白,孝,不在于花言巧语,而在于分秒的陪伴,在于惺惺相惜。
在我们家,这优良的家风家训也早已根深蒂固深入到我们每个家庭成员之中。无论以后学业有成走多远,或者事业有成有多么的成功,都始终不忘父母亲的谆谆教导,忘不了已成规的家风家训。
“家风”又称门风,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作风,是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标准,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
百善孝为先是我家的良好家风。
说到孝顺,首先得说说我们家的大孝子爷爷。听爸爸说,祖奶奶年纪大了,眼睛患了白内障,生活非常不便,需要别人照顾。爷爷为了方便照顾祖奶奶,把床安在祖奶奶的床旁和祖奶奶一个房间住着。当祖奶奶想要坐起来的时候扶她起身,当祖奶奶冷的时候为她盖好被子,当祖奶奶渴的时候递上一杯热水。后来祖奶奶患了老年痴呆症,有时连爷爷也不记得了,可是爷爷都没有嫌弃她,照样每天早起做饭,等祖奶奶醒了,把饭一口一口地喂给祖奶奶吃,经常说一些老人家能记得的往事,陪她聊天让她不感到孤独。我的爷爷真是一个大孝子!
爷爷用他的行动将孝道传承给了下一代,我的爸爸对爷爷奶奶也是百般孝顺。
爸爸的工作很忙,经常在福州和平潭两头跑。每次他一回到平潭,刚放下行李就跑到楼上看看爷爷奶奶,用暖心的话语,俏皮的说笑逗爷爷奶奶开心,奶奶一见到我爸爸就百病消除了。一次奶奶的脚趾擦伤了,留下一个伤口,因为奶奶患有糖尿病,伤口不容易好,常常要去换药。爸爸就开着车送奶奶去包扎,两三天就去一次,直到一个多月后,奶奶脚上的伤口完全愈合。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心灵,塑造着我的人格,家风对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的性格特征、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我要把孝顺的优良家风传承下去,当爸爸妈妈老了的时候,我要像爷爷照顾祖奶奶那样服侍爸爸妈妈;我要像爸爸一样,常常陪爷爷奶奶聊天,多关心老人家;现在我应该像姐姐一样帮着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减轻妈妈的家务负担。带回一张张写满优的成绩单和奖状,让爸爸妈妈安心。
我们将继续秉承优良家风,踏踏实实走好每一个精神足印,快快乐乐地成长,最终走出一条完美的人生路。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以看出我国从古至今对家规的重视。
家,是我们成长的根据地,是我们感情的栖息地,是我们物质生活的基础,是我们安全健康的保证。没有了它,就像一只折翼的鸟,再也不能飞翔,就像一片枯黄的树叶,再也不能重获新生。
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就开始严格要求我了。有一次,我看见一次很酷的玩具,我非得让我爸爸给我买,以至于我最后哭着在地上打滚儿。但是爸爸并没有因此而心软。并没有给我买那个玩具。因此,我懂得了并不是我可以想要的就可以要到任何东西。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的工作很忙,由于外婆在家里带我。每次外婆去接我,我就会向外婆要垃圾食品,外婆就会为我去买。有一次,外婆回老家有事去了,放学自己回家,就由我自己去买。由于人太多,最后我以踉跄的步伐挤了出来。这时候,我想起了奶奶,那么大的年纪,还去挤,那是有多困难啊!于是之后,我就从来不让她为我去买东西了。我懂了老人比我更需要照顾。
我国古代许多名家都是从严格的家庭中走出来的,我相信我的未来全身其中的一员。
在课堂上,我总是会听见关于一个好的家风与一个孩子成长的故事。这时,我的脑袋里就会充满了疑问,什么是家风呢?我们家的家风又是什么呢?回到家中,我想妈妈提出了我的疑问。妈妈严肃的说:“我们家的家风有四条。第一,为人要善良。第二,要孝敬。第三,要诚实。第四,要学会感恩。之后妈妈就开始为我解读这四条家规。
善良善良就是及时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遇到不公平之类的事情,会主动去主持公道。帮助那些无辜的人。并时常去做一些帮助人们的工作。为社会带来一点欢乐、温暖、阳光。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诚实当你做错了事情时,不要害怕,你需要诚实地说出自己的过错,并承认自己的过错,这样的话你家就是个好孩子。而且,不仅仅是自己的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承担,当别人做错了事情时,你也不能包庇他。这样子你只能害他。会让他变得更加不诚实。所以面对任何事情你都要诚实的回答。
孝敬童年时、婴儿时,妈妈和爸爸都,十分费劲的把我拉扯大。他们早出晚归,就是为了我和弟弟的生活变得更好。他们把烦恼隐藏在心灵深处,不让我们知道,问的就是让我们在欢乐中成长。所以长大后,我们也要孝敬父母,让他们也过上欢乐的生活。让他们像现在的我们一样没有任何烦恼,每天脸上都挂着微笑。他们现在每天都这么劳累,我们长大后,也该让他们歇一歇了。
感恩当别人帮助你的时候,你也回去感恩与他。当他有困难时,你也会去帮助他,感恩他。就像我们感恩与父母一样。当我们被困于困境当中时,别人拉了我们一把。如果别人被困于困境当中时,你会拉他一把,还是置之不理呢?如果是我,我就会去帮助他,因为他帮助了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颗感恩的心。
于是我每天都牢记、遵守着这四条家规。相信吧!我会在这优良的家风熏陶下成长得非常好。
最近,我读了《浙江好家风》这本书。这本书分为学习篇,修身篇,治家篇,处事篇,爱国篇五个部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从古至今,我们浙江人的好家风代代相传,成就了许多名人。我为自己是浙江人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我们家的家风是:助人为乐。我的妈妈是一位老师,爸爸是一位公务员,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有一年,妈妈班上有个小女孩的父亲因病去世,爷爷又身患重病,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不堪生活的重担,远走他乡,改嫁他人,年迈的奶奶成了家中的顶梁柱。从此,小女孩的脸上再也没有笑容。妈妈知道了她的情况,经常把她接到家中,给她关爱与温暖。那年暑假,我爸爸还带着她去乌镇旅游呢!小女孩的脸上终于展现出了久违的笑容。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我的影响颇深,如今,我早已接过父母手中的爱心棒,将一份份爱心传递了出去。
记得在我五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联谊活动:将农村学校的一些学生接到我们学校生活四天。他们由我们学校的学生自愿认领,放学后,跟我们回家,和我们同吃同住。于是,我家里就迎来了一位小客人——小邱同学。很快,四天过去了,我们在分别时,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
放假后,我和爸爸带了许多礼物去看望他。当走进他那破旧不堪的房子时,我们才知道,原来他爸爸是残疾人,她妈妈在生下两个弟弟后就离家出走了,生活的重担都落在了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知道这一切后,我的心无比沉重。回家的路上,我和爸爸决定帮小邱筹集一笔钱,为他以后上初中做准备,而且还要将他接到城里,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我和爸爸的努力下,终于为小邱筹集到了一笔钱,而且我爸爸还帮他联系学校,如今,他已经进入处州中学的重点班学习。我和爸爸都为他感到非常高兴。周末的时候,我还会约他到我家来小住几天。我们去万地购物,看电影,我还教他骑自行车……
人们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父母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我想,这就是家风的魅力和神奇吧!
父母,在成长过程中并不陌生,如《傅雷家书》中的父亲,以写信的方式影响着孩子、教育孩子。我的父母也是用心良苦的,用良好的家风伴我成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歌颂母亲慈祥、有爱的伟大形象。那一次,是母亲的宽容,慈祥伴我成长,第一次,真正觉得自己长大了。那天,母亲如往常出去买菜,留我一人独自在家,本来一切那么平常,可不知怎的,当我看见母亲房中摆着一个漂亮的花瓶,我的心像被钩子勾住了一般,禁不住拿起瓶子欣赏,突然,“啪!”的一声,我全身冒着冷汗,心想:这下完了,我打碎了母亲最喜爱的花瓶!于是,我立即跑去将房门上锁,再飞快地跑回“案发现场”盯着这堆闪着似泪光的碎玻璃,在深深的懊悔与恐惧中,我渐渐的睡着了。
“嘭嘭嘭,快点开门呀!”房门外传来母亲的声音,我被惊醒,猛地从床上跳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踌躇不决到底要不要开门?忽然的,我隐隐约约地听到门口传来几声哭声,我急躁的心平息了,就像大海般的平静、安详。我打开了房门,“对不起!妈,我想……”话音未落,母亲紧紧地抱住我,看到了房间内的那片“狼藉”她说:“我很担心你,无论你做错了什么,你用心道歉了,你勇敢地打开了房门——更是你心中的那扇门!所以,今天你长大了,妈妈以你骄傲!”我哭了,沉浸在母亲的慈爱,更是宽容。
母亲的“风”是宽容、勇敢、爱人,这些种种伴随着我的成长。而有一种“风”是严厉、稳重如山,更是一丝不苟的。一次普普通通的进餐,父亲却使我懂得了不凡的意义。那天中午,我与父亲两人一起吃饭,看到桌面上有汤,便自然地拿了一柄勺子放置在我的碗前,突然,父亲放下筷子,一脸严肃地看着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无论你与哪位长辈共同吃饭,应该由长辈先动筷,如果餐具不齐,应该主动拿给他。”我点点头,尽管心有百般疑惑,可仍旧这么做了。久而久之,我渐渐地习惯了,不论是与哪位叔叔阿姨吃饭,他们都会如一地夸我有礼貌、真文明。听到这些,我才明白。父亲是教导我做一个尊重长辈,懂礼貌讲文明的人。
母亲与父亲的两股家风,让我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中,学会了很多,明白了,良好的家风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