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忘了好好鼓励孩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我就是不爱学习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忘了好好鼓励孩子!(共含9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我就是不爱学习”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忘了好好鼓励孩子!

篇1: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忘了好好鼓励孩子!

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忘了好好鼓励孩子!

01
随时来个拥抱

当孩子需要拥抱的时候,家长应该随时给孩子来个拥抱,要知道,孩子要求拥抱是在寻求安全感,是想通过和爸爸妈妈的身体接触来获得一种亲密的感受。拥抱之间交流的不仅仅是体温,更重要的是无形的情感交流。尤其在孩子沮丧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拥抱能够让孩子恢复好心情。

02
摸摸小脑袋

用温暖的大手摸摸孩子的小脑袋,这是带点溺爱的行为,通常这种单纯的'肢体行动会伴随着语言一起出现,比如爸爸可以抚摩着宝宝的脑袋说:“好,做得好!”当孩子情绪沮丧的时候,摸摸他的头还带有一种安慰意义,孩子肯定能真切地感受到。

03
甜美的微笑

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不要总是板着一张脸,那会让孩子十分害怕的,甜美的微笑能够让孩子感到快乐,因此,父母在平常生活中,要多对孩子们微笑,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和蔼,总是喜欢微笑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开朗活泼的孩子。

04
鼓励和赞美

鼓励和赞美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永远不嫌多,孩子做对了事情得到了鼓励和赞美,会激发一种内在的动力,让孩子以后表现得更好,鼓励和赞美能够满足孩子的成就感,帮助孩子不断去进步。

05
鼓掌

当孩子表现良好的时候,适时地给予掌声并配合称赞的话语,这样会对孩子的激励会更大,孩子能感觉到更多的认同和自豪感。同时还可以教导孩子,告诉他要懂得适时地给去鼓励别人。

06
神奇贴纸

神奇贴纸就跟老师的小红花一样,孩子们总是最喜欢这些的,因此父母可以和孩子约定,当孩子表现优秀的时候,就可以奖励孩子一张神奇贴纸,等这些奖励的贴纸积攒到一定的数量时,可以答应宝宝一个小小的请求,这样孩子就会很感兴趣,努力把一切表现好来。

07
温暖的避风港

父母要做一处温暖的避风港,让孩子在受伤时有一个疗伤的地方,要让孩子知道,只要他需要,父母随时都会在他身边,这样孩子才会有勇气去尝试新的事物,千万不要让孩子害怕父母,那样孩子什么话都不会和父母说,只会憋在心里,久了以后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08
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

父母不要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决定,那样会让孩子丧失自主和独立能力,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鼓励孩子多尝试,不要让孩子对什么事情都十分畏惧,那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写在最后/

不要总以为,打是情骂是爱,其实孩子更需要的父母们的鼓励!

篇2:好好教育孩子

好好教育孩子

不要找任何理由打骂孩子.

不少父母都有打骂孩子的习惯,而且在打完孩子之后还要为自己找一些理由:比如,孩子不听话;孩子太淘气;孩子不好好学习;孩子太懒;孩子爱说谎……有的父母还不错,打完孩子之后也做一点自我批评:比如,脾气不好;让孩子气得没了办法;完全是为了孩子好;哪有时间跟他讲道理……也有的父母对打孩子始终持一种赞同和支持的态度,而且还有点理论: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才是害;棍棒下面出孝子;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属核桃的,非砸着吃不可……

我丝毫没有排除父母对孩子的刻骨铭心的爱,我也不否定父母对孩子的高度责任心,我更不能说父母都不懂教育孩子。但是,我应当说,打骂孩子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不应该的,或者说都是没有理由的。

我们先不说打骂孩子符合不符合教育学、行为学和有关法律的要求,我们只说打骂孩子在孩子的心灵上造成的巨大创伤,就可以发现打骂孩子的父母的确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有一天,我从一所小学门口经过,看到一位母亲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去上学。当走到学校门口的时候,这个小女孩说什么也不进学校的大门,母亲无论怎么说都无济于事。大概母亲急于上班,或急于做生意,她看了看手表,一下子提高了嗓门:“你去不去,再不去我非打你不可!”小女孩还是不动身。母亲急了,弯腰从地上拣起一根一次性筷子,态度十分严厉地威胁道:“你说,到底去不去!”说着,把筷子高高地举了起来。就在这一刹那,我看到了孩子内心深处的伤痛像泉水一样涌流出来。她双臂紧抱,缩成一团,浑身发抖,弯着腰,并发出了撕心裂肺地尖叫声。母亲在一旁继续咆哮着。大约持续了三分钟,小女孩像发了疯似的跑进了学校。

看到这惊心的一幕,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母亲举起的筷子并没有落在孩子身上,没有给孩子造成任何肉体上的伤害,而且只是一根一次性筷子,即使落在了孩子身上,也不至于损伤孩子半根毫毛。那么,为什么孩子会浑身发抖,并发出撕心裂肺的尖叫呢?通过孩子那一瞬间的表现,我敢肯定地说,这个小女孩心理上的伤害是很深很深的。我猜测,这个小女孩可能经常受到父母的这种威胁和恐吓,甚至经常遭到父母的打骂,以致使她在这种恐吓来临的时候不由自主地瑟瑟发抖,声音凄厉。我们可以想见,这个小女孩的心理是多么脆弱,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她能承受得了什么压力?

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要采取惩罚手段,因为它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这种伤害如果太深,很长时间很难愈合,有些甚至是终生都无法治愈的。

父母可能不这样认为,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孩子就吃这一套。是的,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孩子犯了错误,痛打一顿,孩子认错,父母高兴,既教育了孩子,也证明了自己方法有效。但是,在孩子心理上留下的创伤父母是绝对看不到的。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有时一个人躲在一个角落里哭,有时一个人把自己埋在被子里哭,有时一个人在厕所里哭。

我接触过一个中学生的父亲,他含着热泪向我讲述了他和孩子中间的一段感情纠葛:

晚上,孩子已经睡觉了,他还在那里批评孩子,孩子很不高兴地叮了他几句,一下子点起了他的满腔怒火,他揭开孩子的被子将孩子通打了一顿,并叫孩子“滚”,孩子爬起来只穿着一个小裤头就跑了出去。夫妻俩吓坏了,赶快开车去找,直到凌晨两点多钟才把孩子找回来。

回到家里一句话也不说,似乎变了一个人。父亲发现自己错了,马上向孩子承认错误,可是孩子用被子把自己埋的严严实实,一句话也不说,从孩子的被子抖动的情况看,父母知道孩子在痛哭。第二天,孩子到了学校,从此他就再也不回家了。父母找到学校,也看不到孩子,因为孩子怕父母来找,便不回宿舍睡觉,直到很晚,估计父母不会来找了,才回宿舍睡觉。

晚上,下着蒙蒙细雨,父亲一个人开着车来到学校,他怕孩子会躲着他,便专门从黑暗的树阴里走。晚上十二点多钟,他来到学校的操场上,他发现孩子一个人在操场上漫无边际地溜达。他的心缩紧了,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他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拉住了孩子的手,但是孩子甩脱了他,很快逃走了。他怕孩子出意外,没有回家,仍然在校园里转悠。凌晨两点多钟,当他来到学校的舞台上的时候,他发现孩子孤零零地一个人躺在舞台上睡着了,冻得缩成了一团。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了,一下子冲上去跪在了孩子面前,可是孩子还是挣脱了他跑开了。这位父亲一个人在学校的操场上呼天抢地地痛哭了一场才慢慢地回家去了。

可以设想一下,这个孩子在离开父母以后他精神上能很愉快吗?他就不思念他曾经拥有的那个温馨的家吗?他就不想爱他疼他的`父母吗?他那孤独郁闷的生活能使他快乐吗?假如你是他的父母,你看到他一个人在雨中漫步的时候,你的心理好受吗?当你看到在凄冷的雨夜,一个人躺在舞台上缩成一团的时候,你的心里感到舒服吗?

知道经常惩罚孩子的父母能不能听到孩子的哭声,如果他们听到了孩子的哭声,他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会不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从孩子的感受去替孩子想一想。

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那些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表情是呆板的,他们的脸上不会有灿烂的笑容,有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咳声叹气,或者暗自神伤。总之,他们缺乏少年儿童应当具有的天真和欢乐。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不快乐的孩子精神上总是背着沉重的包袱,而这个包袱是抑制孩子的心灵,扼杀孩子的智慧,扭曲孩子的人格,摧毁孩子的情感的最可怕的“杀手锏”,是一种慢性的高效“毒剂”。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警惕,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痛快而给孩子带来终身的伤痛。

篇3:怎么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怎么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29日中午12时左右,福州连江中路一栋居民楼发生火灾,两个10岁左右的小孩在家中玩打火机,点燃床单,自家被烧。幸而邻居及时发现,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上网搜索,小孩淘气引发火灾的事故多有报道。暑期孩子时常单独在家,如何教育孩子不玩火,防止意外发生?29日记者采访了几位专家和市民。

起火时不知所措打电话给爸爸

29天中午12时半,记者赶到现场,火势已被控制。被烧的是晋安区铧兴花园东方阁南1梯位8楼的住户,从楼下就可以看到这户人家的阳台已完全被熏黑,还有大量烟雾从阳台冒出。

发生火灾的是卧室,整个卧室被烧得一团漆黑,吊顶被烧光,连天花板上的钢筋都看得到,客厅和其他房间受损较轻,但也被浓烟熏得漆黑。

同住在东方阁南1梯位的业主说,当时这家的家长并不在家,只留下10岁的女儿和来家里玩的一个同学。当时两个小孩在卧室里玩打火机,烧着了床单,火苗一下子就蹿了起来,两个小孩一下慌了神,无法将火扑灭,便打电话给自己的爸爸。小孩的爸爸随后打了报警电话。打完电话,两个小女孩赶紧冲出家门,跑下楼。

在小区里,记者见到了10岁的女孩小美(化名),面对大家问话,小美吓坏了,只是一个劲摇头,偶尔说出几句“不知道”。

保安冲上8楼灭火救人

住在铧兴花园东方阁2梯位14楼的一先生当时正在楼下散步,看到8楼的一户家里冒烟,意识到可能是着火了,赶忙通知社区内的.保安。

保安老金、老杨、老叶以及物业的潘主任四人,立马拿出社区物业处存放的灭火器,又到小区内拿了消防水带,跑上8楼灭火救人。

四人顶着烟雾来到8楼时,两个女孩正打开家门逃出,他们便让两个女孩先从楼梯下楼。随后四人用消防水带接在附近的消防栓上,带着灭火器进入屋内。

“房间内都是浓烟,几乎什么都看不到,非常呛鼻。”几位保安掩着鼻子冒着浓烟救火。随后,接到报警的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把火扑灭。小区居民都说,要是没有保安的自救,可能损失更加严重。

事发后,发生火灾的楼栋的电梯被暂停使用。

延伸阅读

“不要玩火”该怎么对孩子说

游戏法

福州台江区某高档小区物业处工作人员说,家长可和孩子一起练习怎样在大火中逃生,教孩子怎样弯腰,怎么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防止被浓烟呛伤。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模仿报火警,当然,得教育孩子不能乱打“119”火警电话。

故事法

福州阳光心理服务中心主任陈震平从事儿童心理教育多年。陈震平说,首先要充分顾及儿童特点。讲一番小孩子难以接受的防火意义,硬灌一些小孩子难以领会的防火知识,事倍功半。孩子总爱缠着爸爸妈妈讲故事,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用卡通故事主人公的经历,融入一些防火小故事,让防火意识渐渐“渗”进小孩子的大脑里。

比如唐老鸭出门忘了关天然气火;机器猫烧穿了铝锅,险些引燃厨房;小头爸爸上班忘了拔下电熨斗插头,烫焦了桌面;黑猫警长停电后点蜡烛,刚转过身,窗帘就被引燃。这些故事,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孩子的防火意识。

参观法

在福州软件园从事网站设计的廖先生说,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消防宣传教育素质基地等场所参观,让孩子真正见识更多的消防标志,甚至还可以体验火场逃生的感觉。家长带孩子去酒店或者商场的时候,可以借机告诉孩子安全出口标志在哪,什么是疏散标志,什么是疏散的通道。

他山之石

加拿大幼儿园孩子参观消防局

在西方发达国家,防火等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很重要的部分,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每年都会亲身体验“消防行动”。

在加拿大,先是老师带孩子们去消防局,现场听消防员演示、讲解防火安全常识,还给每个人发了一些材料带回家看,内容都是迎合小朋友的阅读趣味,以卡通形象、场景形象地给小朋友们灌输关于防火的基本常识,比如哪些东西易燃。接下来在幼儿园里,老师带小朋友们温习、演练防火的常识,手工活动就是做一个消防员的安全帽。

篇4:教育孩子不要走极端

教育孩子不要走极端

其实父母在和子女交流是应该注意方式方法,不能采用极端的行为,那样多数是会使得其反的。

曾经轰动一时的美国“虎妈”,日前来到上海,与上海“猫爸”进行了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对话。媒体制作的标题是:上海“猫爸”交锋美国“虎妈”。“猫爸”说,尊重孩子选择,给予更多自由;“虎妈”说,富不过三代,教育就要严格。

笔者很佩服标题党的煽动能力,寥寥数语就把中西两位家长的教育观点推到了水火难容的两个极端。然而,耐心读一读“虎妈”的育儿经,仔细听一听“虎妈”和“猫爸”各自的家庭教育故事,其实你就会发现,主张“给予更多自由”的“猫爸”,在“像猫一样温柔地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跳圆舞曲”的同时,也有非常严厉的一面;而坚信“教育就要严格”的“虎妈”,在“严厉得近乎偏执,要求得几近苛刻”的表象背后,也隐藏着一颗温柔和慈爱的心。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从来就不存在东西方谁优谁劣之争,那只是出版商炒作出来的一个伪命题。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企鹅出版社找到了一个东西方都感兴趣的卖点,那就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在当今的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孩子的教育更让人关注。

其实,家庭教育原本就是极具个性的教育,每个家长都应把注意力放在观察、了解、研究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家庭上,千万别老去比较,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听话、那么有出息。就像世界上没有一种万能的灵药可以包治一切疑难杂症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一种全能的方法能够教好所有的孩子。

“虎妈”的成功并不全在于她秉承了东方的教育之道,这其中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因素。蔡美儿是大学教授,她的家庭拥有良好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她在严厉要求女儿的同时,还能给孩子很多有效的帮助和支持。而这恰恰是现在有些家长无能为力的。与学校教育最大的区别是,孩子的家庭教育条件是千差万别的。教育的主体――孩子,都有其独特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特点,因而他们应对外界的方式也千差万别;教育的客体――环境,每个家庭的人员结构、地域背景、文化氛围都不一样,因而它们对孩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而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就好比给每把锁配一把合适的钥匙。比如,对待比较内向、敏感的孩子,需要细致一些、温和一些的方法,帮他自悟自省;对待比较外向、好动的孩子,不妨严厉一点,既给压力,又给机会,让他发挥潜力;对待注意力容易分散、粗心大意的孩子,就要狠抓习惯培养、坚持意志训练,从小事从细节抓起。总之,只有找到能打开孩子心锁的那把钥匙,你才会成为成功的父母。

还是“虎妈”说得辩证:“美国的教育太宽松了,所以需要严厉;但中国的教育已经很严厉了,家长就需要放松对待,关键在于平衡。”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精髓。

篇5:孩子教育心得:好好说话

不要将最尖锐的一面指向自己爱的人,尤其是孩子。懂得好好说话的家庭能够提升幸福感,一个家庭里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好好说话。

孩子很多事情不明白,难免会犯错误,而父母的耐性容易在日复一日的教育中磨平,因此而产生负面情绪。当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不可避免地爆发,这个时候家长可能控制不住自己,发生吼叫行为甚至语言攻击。孩子长时间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今后遇到问题也会复制家长的的方式去释放情绪,这个结果就很严重了。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坏情绪,很多事已然很艰难,不应该再因为自己的原因让孩子觉得痛苦。

用温柔的力量代替火冒三丈的力量,你会发现愤怒不堪一击,温润的态度、和善的语气是最强大的武器。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尊,他们渴望被尊重,也应该有被尊重的权利。家长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总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理直气壮地对孩子大呼小叫。如果你伤害了他们的自尊,他们可能永远无法再有笃定的自信。

和孩子沟通是门学问,要家长们用心去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用朋友身份代替父母角色去对待,才能真正融入他们的世界。当孩子乱扔东西,家长没有了解到他的年龄特点,不理解对“扔”这个行为的欲求,就开始批评孩子。不如试试说:“扔东西这个游戏看上去还挺有趣的,不过很多东西不能随意扔来扔去,会扔坏掉的,不如我们找一个其他东西来扔,你看球怎么样?”当孩子在公众场合乱跑、大嚷大叫的时候,家长大声管教他只会让他反感、反抗。不如试试说:“哇,你跑起来这么快,妈妈都跟不上了,能不能拉着妈妈慢点走,谢谢你能体谅妈妈!”有的时候,孩子只是想让家长知道,他们正经历着一些令自己焦虑的困难,因为我们是他们的父母,他们需要我们的建议。家长习惯用领导风范及命令的口吻去跟孩子接触,站在绝对权威的角度拒绝与孩子协商。自然而然的孩子主动放弃了与家长沟通,任由恶劣的行为循环下去,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便不再信任。

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有时家长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就会导致孩子变得不愿上幼儿园。不如试试改成说:“你昨天在幼儿园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特别好,今天一定也可以,老师和小朋友都特别喜欢你,妈妈今天会准时来接你。”好好说话让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越来越棒,比起“你要是不听话,妈妈就不来接你了”强太多。倾听是获取双向互动的最佳途径。对孩子来说,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他们有倾述、表达的愿望。当孩子遇到问题或提出要求时,家长们要静下心来认真听一听他们的理由,而不是急于取笑、挖苦和打击。虽然我们有时会觉得孩子的想法幼稚,难以理解他们悲伤的心情,觉得没必要,可是爱孩子,我们要去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体会到关爱。

当孩子不开心,躺在床上不想动的时候,一些家长马上发脾气:“这么小的人就心情不好,你懂什么啊你?整天赖在床上,跟没骨头似的!”不如改成说:“宝宝,你身体不舒服吗?还是有不开心的事?可以跟妈妈说说吗?”

其实,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今天你对孩子说了什么话,明天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很多孩子因为父母无意中的一句话而记恨了他们十几年,这句话可能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爱,请从好好说话开始。

公众号:恒士杂谈

篇6:教育孩子不要依靠送礼

教育孩子不要依靠送礼

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靠自己优异的成绩去赢得老师的喜爱和重视,而不是靠请客送礼来求得老师的偏向待遇。

冬冬刚上学时的一件小事,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那是冬冬上学后第一个新年的前夕,他放学回到家里,说是要妈妈答应一件事。原来是看到小朋友们都给老师送挂历,儿子也想给老师送一本。

我起初很高兴冬冬能想到这件事,可是仔细一考虑却又觉得这里面有点问题。我问冬冬为什么要给老师送挂历,他说:“很多同学都给老师送挂历,我不送的话,老师肯定不喜欢我。”原来这孩子竟然有如此心理,这让我很吃惊。

我决定不答应他的要求,不给老师送挂历。

我和他讲:老师已经有了很多挂历,肯定不再需要挂历,我们再给老师送挂历也没有什么用处。你的任务就是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最好的成绩去回报老师,而不是用送东西来取悦老师。如果你是一个最好的学生,老师一定会喜欢你,老师不会在乎你送不送挂历。如果你学习、品德什么都不好,你就是再给老师送东西,老师也不会喜欢你。

冬冬相信了我的话,没再坚持给老师送挂历。此后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冬冬只是在教师节给老师送过贺卡,再没有给老师送过其他礼物,再没有向我提出给老师送礼的.要求,也从不期望老师给他特殊待遇。

靠自己认真学习,靠自己的勤奋努力,靠自己优异的成绩,冬冬一直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老师们都喜欢他,他也得到了老师们的精心培养。

在实验中学上高中时,冬冬为了劝阻一位同学上课吵闹而被打,老师们都不依不饶地找到校长要求严肃处理那个学生。最后还是那位同学的父亲和母亲一起带着补品来我家给冬冬赔礼道歉后,老师们才算作罢,而这位同学的父母还是当时省教委直接管学校的领导。

我很高兴在给老师送挂历这件小事上制止了冬冬,让他从小就懂得了要靠自己的努力,靠取得好的成绩去赢得老师的喜爱和重视,不能靠请客送礼来求得老师的偏向待遇。这种好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冬冬依然在靠自己的能力自立于职场之中。我相信这将是他终生的品行。

篇7:鼓励孩子不要气馁的名言

鼓励不要气馁的名言

1.活在昨天的人失去过去,活在明天的人失去未来,活在今天的人拥有过去和未来。

2.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3.大部分人往往对已经失去的机遇捶胸顿足,却对眼前的机遇熟视无睹。

4.一个懒惰的少年将来就是一褴褛的老人。

5.困难是一块顽石,对于弱者它是绊脚石,对于强者它是垫脚石。

6.笑对人生,能穿透迷雾;笑对人生,能坚持到底;笑对人生,能化解危机;笑对人生,能照亮黑暗。

7.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去太多,而是计较太多,这也是导致一个人不快乐的重要原因。

8.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9.人的一生就像一篇文章,只有经过多次精心修改,才能不断完善。

10.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11.如果你还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可以蹉跎岁月的话,你终将一事无成,老来叹息。

12.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3.命运就像自己的掌纹,虽然弯弯曲曲,却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14.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5.长得漂亮是优势,活得漂亮是本事。

16.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17.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18.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19.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20.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1.一个细节足以改变一生。

22.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总是最好的,失去的恋情总是让人难忘的,失去的人永远是刻骨铭心的。

23.有无目标是成功者与平庸者的根本差别。

24.给事物赋予什么样的价值,人们就有什么样的行动。

25.把困难举在头上,它就是灭顶石;把困难踩在脚下,它就是垫脚石。

26.起跑领先一小步,人生领先一大步。

27.设立目标,然后把目标细化为每一步的实际行动。

28.除了自己,任何人都无法给你力量。

29.时间给勤勉的人留下智慧的力量,给懒惰的人留下空虚和悔恨。

30.勤学的人,总是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懒惰的人,却总是埋怨时间跑得太慢。

31、总有一个人,越是不想伤害,却越是弄得他伤痕累累。

32、忍耐是坚忍和能耐的简称;学问是苦学和勤问的概括。

33、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34、世上没有打不过的对手,要怪就怪自己高估了对手。

35、每条堵住的路,都有一个出口。

36、以负责的心,做好份内的事。

37、人的愿望没有止境,人的力量用之不尽。

38、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39、真正的朋友懂你说的话,更懂得你的沉默。

40、不愿冒风险的人,通常只能选择别人剩下来的东西。

41、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42、在多说无益的时候,也许沉默就是最好的解释。

43、改变自我,挑战自我,从现在开始。

44、梦想和自由一样,都有代价,但都值得。

45、人生在世,应该这样,在芬芳别人的同时美丽自己。

46、放大格局,你的人生将不可思议。

47、天将也,天不降大任,你不还是斯人吗?

48、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

49、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50、青涩不及当初聚散不由你我。

51、人往往年轻时用健康换财富,老时用财富换健康。

52、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

53、要是没有人生的航向,来自任何方向的风都不是顺风。

54、在我离开的那一刻,忘记我,也希望我能忘记你。

55、伤感的末尾、幸福了你和我。

56、人生这么痛苦和短暂,你就不要再苦苦的磨砺你自己了。

57、你为她难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也再为你难过。

58、没有人会因为你秘而不宣的思想而记住你。

59、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60、很多时候,颠倒一下视角,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61.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62.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63.成熟的标志是,没有非爱不可的人,只有非干不可的工作。加油,每一天,爱工作,爱自己!

64.幸福人生是需要三种姿态:对过去,要淡;对现在,要惜;对未来,要信。不去做永远不会有收获,未来是靠把握机会和努力奋斗的。

65.每天努力再多一点,每天坚持再久一点,你会发现很多事情没有那么困难。

66.我们辛辛苦苦来到这个世界上,可不是为了每天看到的那些不美好而伤心的,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哭够了。不要把时间都用来低落了,去相信,去孤单,去爱去恨去浪费,去闯去梦去后悔,你一定要相信,不会有到不了的明天。

67.为了未来美一点,现在必须苦一点。低头不算认输,放弃才是懦夫。

68.你相信你行,你就活力无穷;你认为你自已不行,就会精神萎靡。

69.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永远不要走捷径,成功之法在于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走下去。

70.失败了,不要紧,再试一次,你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71.蜗牛如果能爬到山顶,就和雄鹰看到的景色是一样的。

72.别再为那些求而不得的东西歇斯底里,也别再为那些与自己真实的人生并无太多关系的人事纠结。时刻怀揣年轻时的一点欲望和憧憬,勇敢赶路,才能不负余生。

73.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掌握现在,拥有一切,拥有生命。

74.能坚持别人不能坚持的,才能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

75.我们自己选择的路,即使跪着也要走完;因为一旦开始,便不能终止。这才叫做真正的坚持。

76.撑不住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声我好累,但永远不要在心里承认我不行。

77.活在当下便是禅,再苦再累也要笑一笑;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不看八九想一二;常给心灵洗个澡,杂七杂八的都清洗掉;学会简单生活,虽说平凡但不平庸。

78.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79.成熟,不是学会表达,而是学会咽下,当你一点一点学会克制住很多东西,才能驾驭好人生。

80.做有用的事,说勇敢的话,想美好的事,睡安稳的觉。把时间发生在进步上,而不是抱怨上。

81.这世界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你弱了,所有困难都强了,你强了,所有阻碍都弱了!

82.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和在乎自己梦想。

83.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

84.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的漂亮。

85.不要为了迎合所有人,把自己过得这么累,费尽心思让所有人都开心,你会忘了自己该怎么笑。

篇8:爸妈不要忘了教导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当代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家人对孩子都是千依百顺,生怕孩子吃一丁点苦。但是,这种爱却是一种溺爱,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极其不利的。父母总有老去的一天,那么此时要让谁去保护孩子呢?只有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才能避免受到伤害,父母应该当引导幼儿正确认识世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生活当中,父母应做以下2点:

1、适当的磨砺

当孩子受道的保护越多往往越容易出错,那是因为他们丧失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在生活当中突发且难以预料的事有很多,当孩子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就会束手无策。

去年冬天的一个早上,由于刚刚下过雪,路上的雪水都冻成了冰。张女士一家在路边走着,儿子要去滑冰,张女士不同意,但是儿子哭着非要去,就在路边又哭又喊地拉扯起来。这是张先生过来抱起孩子,把他放在冰上,孩子马上高兴地笑着跑,一下子摔了个四脚朝天,爬起来再跑又连着摔了好几个跟头。张女士立刻埋怨起来,可是再看自己的儿子,不但没有哭,还依旧爬起来,张开双臂慢慢地试探着滑,再也不跑了,也就再也没有摔倒。其实,这个小男孩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已经经受了一次磨砺,学会了保护自己。

在幼儿园大部分孩子都曾因为滑倒而摔伤,要是孩子在摔倒时用手撑一下地,那么自己受到的伤害就会小得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给孩子留一些小小的磨砺机会,让孩子在经受磨砺中长大,在经受磨砺中积累必要的生活经验,这样在遇到必须去独自面对的问题时,他们才能避免受到伤害。

2、正确引导

安全教育应该是集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全面教育。不仅要让孩子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外,还需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场景演练。如:孩子在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后,可以开展一些自救演习。像学习拨打119,学习简单应急措施(用床单塞门缝,用湿毛巾捂嘴巴)等。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不是剥夺孩子的学习机会。我们要教授给孩子安全知识,还要让孩子知道哪里有危险,让他们知道如何征服危险,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安全教育,这样你的孩子才能安全拥有真正的保障。

篇9:教育随笔:对待孩子,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

教育随笔:对待孩子,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

在幼儿园,调皮的孩子会经常做出一些不符合规则的事情,会经常犯一些小错误。经过老师的教育,孩子经常是当面说得很好,转身却又故态复萌。这时我们老师是否应该想一想:为什么孩子会屡教不改?如何对待孩子的这种行为?你了解孩子吗?你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是否合适。

如:千千在我们班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经常会犯一些小错误。有一次,我带着孩子们去上厕所的时候,班里有个孩子来了,我就上前去看看。等我再回到厕所的时候,千千正和一个小朋友打闹呢,我当时很生气,面对这样的孩子,作为教师是应该批评、命令、说教甚至惩罚的方法呢还是心平气和地接纳孩子的错误,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我看着他低着头,知道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就说:“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吗?以后还这样吗?”他马上回答:“老师,我知道自己错了,以后再也不这样了。”我又说:“那咱们两个有个约定,以后再上厕所和进行其他活动的时候,不能再和其他小朋友打闹了。”他点了点头。

午睡的时间到了,我发现千千在厕所的表现就很好,很有秩序地和小朋友们小便、洗手。我看到以后,及时地在小朋友面前表扬和鼓励了他,千千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这一天,他午睡时的表现也特别好。通过这件事情,我想,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毫不吝啬地运用我们的表扬和鼓励来唤发孩子们的积极性。

家长不要试图用控制去教育孩子

鼓励孩子早安语录

鼓励孩子的经典语录

鼓励孩子的一封信

给孩子鼓励的话

妈妈鼓励孩子一封信

鼓励孩子的座右铭

鼓励孩子的名言

鼓励孩子的语言

鼓励孩子高考的话

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忘了好好鼓励孩子!(通用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忘了好好鼓励孩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