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初中日记600字5篇
太阳刚刚收起旧年最后一抹笑容,我便迫不及待的来到院子里,寂寞的点燃了烟花,烟花也一枝独秀,孤独的开在空阔的天空。此时伴随我的不是除夕那浓浓的喜气,而是同烟花般——寂寞,孤独……
夜幕降临了,周围隐约也传来星星点点的鞭炮声,我的烟花不再一枝独秀,空中的几个伙伴与它争艳,我还是感觉缺少像烟花这样的喜庆。寂寞中,梦想成真,两个伙伴,陆续走进我孤独世界,给我温馨,使我不再寂寞。院子里的欢声笑语随之荡漾开来。
“东风夜放花千树”,耳边轰隆不断,空中烟花四起,真是万花齐放,百艳争辉。让孤独寂寞见鬼去吧!我拿出更多礼炮,与他俩分享,咱三围起了一个火堆,我们坐在周围,虽然还是那么寒冷,但我们心中好像都火热火热的,手中拿着花炮,小鞭,礼炮……我们嘻嘻哈哈,转眼间,都8点了,春晚该开始了,我们恋恋不舍丢开了手中的烟花,熄灭了燃烧的火堆,点燃了红彤彤的灯笼,跑进屋中,围在电视机旁。
看着这一个个搞笑,生动的面孔,我们的嘴也始终没合拢。“看玻璃”是我今年春晚最喜欢的一个节目,它既给我们展现了妙趣横生的故事,给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诚实,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
还有几分钟就是20__年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来临,我捧出了我家最大的那个烟花,我注视着手表,3、2、1、0,准时点燃了礼花,礼炮声虽震耳欲聋,但那震耳声背后,确是一朵朵美丽的奇葩!春节饺子是除夕夜必不可少的食物,我们吃着水饺,看着晚会的结束,也享受着新一年的开始。
窗外,夜空中盛开的焰火绽放出除夕特有的喜庆;屋里,电视里春晚的盛宴写意出新年仅有的辉煌。除夕之夜,即将逝去,初一之旦,就要来临。崭新的20__,等待着我和我的伙伴去拥抱、奋斗与拼搏。
除夕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可是,我感到今年的除夕之夜非常遗憾,妈妈为了她的病人而坚守工作岗位,只能是我和爸爸度过。
夜幕降临,我们就开始吃年夜饭。虽然只有两人,可爸爸还是做出了一桌丰盛的晚餐,香味扑鼻,色泽明亮,有鱼肉、羊肉、大虾,看着,闻着,我的口水就不自觉流了下来,肚子仿佛也“咕咕”叫起来,爸爸告诉我,鱼肉代表年年有余(鱼),羊肉代表喜气洋洋,大虾代表虾跳龙门。没等爸爸说完,我就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像炸鸡夹去。
“哇。真香。又嫩又脆,皮薄肉厚。”我放开肚皮,津津有味地吃着。可当我要用筷子夹鱼吃时,爸爸连忙拦住,说:“别吃鱼,因为这鱼代表富裕与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是不能动的。”我恍然大悟。吃完年夜饭,我直打“咯咯”,似乎食物从嘴里要漫出来,肚子饱胀得要炸,我摸着肚皮“呼呼”直喘气。
“放爆竹了!”爸爸来来回回,把家里早已准备好的鞭炮、烟火搬到门口。我们先点燃了一串两千响的鞭炮,“噼里啪啦”,声音很响,震得耳朵发出轰轰的响;我搬来一个“万事如意”烟火,爸爸用香烟点燃,我赶紧捂住耳朵向后跑,一转身,只听“哧……”,一注烟火拖着长长的尾巴,划破黑暗的天空,像火箭直蹿半空,“叭”,震耳欲聋一声,紧接着,一副条幅从空中挂下,条幅中“万事如意”四个大字闪闪发光,格外醒目。我“哇哇哇”拍手直叫。
周围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声声震耳;仰望天空,礼花飞舞,让人眼花缭乱。
回到家,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和爸爸兴致勃勃坐在电视机前,欣赏起精彩的电视节目。相声、小品使人捧腹大笑;舞蹈引人入胜;戏曲叫人称赞……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谦表演的魔术,他竟然能用吸管从镜子一边喝到另外一边杯子里的咖啡,镜子里还能伸出一只手来,真是太神奇了。我和爸爸聚精会神的欣赏,完全陶醉了。
今年的除夕之夜丰富多彩,喜气洋洋,令人难忘。
时间过的飞快,眼又到了除夕,这天,人们张灯结彩,欢聚一堂。家家户户倒贴了大红福字,迎接新年的到来。晚上七点,整个城市上空烟火满天,四面八方的爆竹震耳欲聋,我的心开始痒痒了,一秒钟都等不下去了,缠着爸爸陪我放烟花。
你看,钻天猴“嗖”的一下飞到了空中,“啪”的一声,像天女散花似的散落开来。还有降落伞,“呼啦”飞到离地面15米的地方,慢慢的它的里面展开了一个小降落伞,缓慢地降落到地面。烟雾弹更是有趣,又不同的颜色对映烟雾,没有一点火花,站在中间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放完烟花,回到家里,只见大伯和爷爷做好了丰盛的除夕饭,有我最爱吃的红烧鱼和草莓,情不自禁的咽了几口吐沫,馋的我口水差点滴下来,真想上前摸个草莓往嘴里塞,为了不让姐姐说我是馋猫,我只好去搬搬桌椅,拿拿碗筷,终于开饭了,正准备狼吞虎咽时,妈妈给我使了个眼色。我嘿嘿笑了,然后站起来祝福了每个人,祝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伯伯,婶婶,白头偕老,前程似锦。祝姐姐,越长越漂亮。祝爸爸妈妈,心想事成。然后悄悄在心里祝福了自己学习更上一层楼。这时候爷爷举起了大拇指夸我道“还是我的小孙女懂事”,我开心极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妈妈向我赞许的点了点头。这时候的我肚子咕咕直响,不管了,我要开动了。
吃完饭,我飞快的跑到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有相声,歌曲,杂技,其中我最喜欢刘谦的魔术,他的魔术太不可思议了,竟然手里拿着硬币,穿过玻璃桌子,把硬币递到了另一位男士手里,太神奇了!真让电视机前的我看的目瞪口呆。我喜欢这个除夕夜,它让我暂时放下了繁重的学习,让我吃到了美味的年夜饭,让我放了漂亮的烟花。真是让我其乐无穷。嘘,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又长大了一岁哦。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
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我的家乡在金华地区,是一个经常容易被人遗忘的地方,叫武义,也是一个落后的地方,所以还是有很多习俗被传承了下来。
今天我就来说说除夕。如果你是土生土长于武义的人,会明白,鞭炮很重要!虽说大家也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可不属于“大开杀戒”知识按照最简单的方式进行。有一个人喊“开饭”大家先拿酒杯在桌子的转盘上敲敲以示已准备好。接着河虾这一杯就,算是开始。然后就一些“客套菜”。先上菜,再上汤,有时会有一些羹,最后一品锅饭。这顿饭一般都在8:00之前结束,因为大头是——放爆竹。
要问有什么种类,那可就太多了,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呢,就举例一些主要的。冲天炮,算是鞭炮中的“大胖墩”,粗的有两个男人大腿这样,它的发射像坦克射大炮一样,一飞冲天。花炮,不冷不热,平平凡凡。虽说色彩丰富,可我也只是“冷眼相待:。最小的,要属摔炮了。顾名思义,就是扔在地上会炸开的那一种。
我好像对于炮竹声天生有一种抵触感,从小不参与这种“霹雳巴拉“的事。可是毕竟随遇而安,于是我就傻傻地坐在道路旁,任凭那灯火阑珊,映在漆黑的天空上多么绚丽,还依旧是“坐在路旁鼓掌的人”。别以为这有多安全按,其实更危险!一会儿理你两米远的地方来个冲天炮,非把你耳朵炸聋不可。马上,当我就要溜到别处去的时候,我的脚还没站定,一个摔炮就不分青红皂白向我冲来。我顿时愣了,摔炮——在我脚边炸开!
我惊魂未定,发了疯似的,一平生最快的速度,拔腿就走。突然,一只可恶的手拦住了我的去路,我心中暗自喊“苍天啊!”,又诅咒道:“那个吃饱饭没事干的!”我强颜欢笑,转过身子,硬是被拉回了“初始阶段”。
虽然说对于放鞭炮这种活动我不太喜欢。不过,家乡过除夕的喜气洋洋,使我也跟着“闹”了起来。
★ 除夕夜日记
★ 除夕夜英语日记
★ 有关除夕夜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