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YunkeBuster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共含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YunkeBuster”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大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篇1:大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今年的大雪时间为12月7日18:53:19,

农历 20十月廿六,星期一

节气由来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太阳到达黄经255度,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

大雪三候

一候i}不鸣

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

二候虎始交

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三候荔挺出

“荔挺”为兰草的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常见天气

降温

我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份的平均温度约在零下5℃―20℃之间,南方的强冷空气过后,有时也会出现霜冻。

大雪

常说,“瑞雪兆丰年”,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形成较大范围降雪或局地暴雪。降雪的益处很多,特别是有利于缓解冬旱,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也有利于冬季旅游的开展。但降雪路滑,容易导致航班延误、车道拥堵等安全方面的威胁。

冻雨(雨凇)

强冷空气到达南方,特别是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容易出现冻雨。过冷却水滴从空中下降,当它到达地面,碰到地面上的任何物体时,立刻发生冻结,就形成了冻雨。冻雨对交通、电力、通讯都会造成极大影响,还会造成果树损毁。

雾凇

据统计,一般每年11月开始到次年2月,西北、东北以及长江流域大部,先后会有雾凇出现,湿度大的山区比较多见。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雾凇是受到人们普遍欣赏的一种自然美景,但是它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自然灾害。

雾霾

12月份,在刚刚迈入冬季的江南,早晨气温比较低时,或是在雨雪过后,近地面湿度大,还有可能出现成片的大雾区。北方城市的雾霾天气也会打个照面。

凌讯

冬季,内蒙古包头河段结冰封河,而偏南的兰州河没有封河,河水流向已经封河的河段,由于封河的`河段上的冰层和凌坝阻挡了上游下来的河水,迫使水位抬高,易在包头河段产生水漫河堤的灾害。

大雪习俗

腌肉

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谚语俗语

一、预示对未来天气有影响的谚语:

◇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二、预兆来年丰收的谚语: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苏、浙、鲁、湘、粤)

◇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甘)

节气诗词

《大雪》 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篇2:描写冬天的诗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时,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正如陶渊明写雪名句所谓“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篇3:描写冬天的诗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人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判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已。诗人的感觉确实细致非常。“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宁静。

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

篇4: 时闻折竹声美文欣赏

我虽生长于南方,朔方之严寒亦能体会一二,知冰寒有蚀骨之痛,其难过程度不亚于酷暑之炙烤,诗人在如此苦寒之夜冻至清醒,夜雪虽默默然悄无声息,却有刺骨寒凉与清冷惨白,前十个字意在叙事,不写夜雪如何粉饰了这片天地,只用一个“讶”字述说了寒冷的感知,以及一个“明”字交代了映于窗户的雪色,宛如寒冰气候逼出一屋子冷峻,只待床榻里梦中之人醒过来,即令其彻骨生寒。

本诗后十字,描述了雪夜沉沉,时而传来竹子不堪积雪之负相继折断之声,极静之夜只偶尔听闻那脆冷冷的声响一下,两下,三下……意境着实宁静幽远。末两句如此这般,令“雪重”与“折竹”之间前因后果关系缠绵婉转,反复吟哦能体会百般雅意,夜雪情境依依动人,素雅之风骨绵绵不去。

全诗二十字,绘出一幅有色、有声、有质感的雪夜图,读起来如临其境,仿佛见闻夜雪缓缓欺竹、压竹的.一番番动静,这词语中的力量,简洁却力道无穷,裹挟着道不尽的美感,令人痴醉其中。

时值苦寒季,一首《夜雪》多遍读将下来,竟生出一种即便是往才子白居易那嘴中喂下去一盘子钢刀铁钉,待诗人舌齿一番厮磨之后,吐出来的,竟是一匹滑暖的绸缎……

陆游诗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而这一“得之”之“妙手”,每每被世人戏称为“老天爷赏饭吃”,殊不知,老天爷这一句,诗人自己说得,旁人却说不得。

读诗,有时是极妙的一件事,譬如这一首,既不能表达了心曲,亦无法化解心结,更不能化作一袭锦衾取暖,当下之种种愁苦,可谓无一能解,却教人涌起一种喜爱之情,诗句读起来自有一番会意的乐趣。

午后短暂的冬阳底下,得邂逅这一首诗,一时间只觉人间无限赏心乐事,和风细雪也好,雷霆万钧也罢,骄阳雨露俱是天恩,我生生受了。

大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精选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大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